《中国上下五千年》第497章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标志着民族资产阶级右翼投靠了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势力,公开背叛了孙中山的革命原则,是对中国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的倒行逆施。以蒋介石为中心的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使国共两党合作的统一战线遭到严重破坏,使国民党陷入了公开的分裂,大革命也从此进入了危急时期。
国民政府的成立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后,于4月15日召集胡汉民、吴稚晖、张静江、李石曾、邓泽如、宋子文、李济深、黄绍等,在南京召开了一个“谈话会”,通过了另组国民政府,以南京为国都,取消武汉“不合法”之中央党部及武汉国民政府;取消跨党分子党籍等八项议案。17日,蒋介石在南京召开了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决议立即成立国民政府。4月18日即举行典礼,正式宣告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南京国民政府初建时,未公布政府组织法,仍沿袭广州国民政府旧制,设国民政府委员会,以蒋介石、胡汉民、张静江、吴稚晖、李石曾、邓泽如、蔡元培、李宗仁、何应钦等16人为委员。以胡汉民、蒋介石、张静江、伍朝枢、古应芬为国民政府委员会常务委员。以胡汉民为南京国民政府主席。南京国民政府初设民政、外交、财政、交通、司法、教育行政等部院。蒋介石以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的名义,操纵着整个南京政府的实权。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发布的“秘字第一号命令”,就是实行所谓“清党”,“通缉共产党首要”,明令缉拿鲍罗延、陈独秀、徐谦、邓演达、吴玉章等共产党人、国民党左派人士和其他著名活动家190余人。5月7日,成立了“中共清党委员会”,5月20日颁布了“清党条例”,白色恐怖笼罩了蒋所控制的地区。南京政府对外积极投靠帝国主义,“取宠于帝国主义列强”。
南京政府代表了帝国主义和大地主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共反人民政权。它的成立,使中国出现了与武汉国民政府的对峙的政权,并加速了国民大革命失败的进程。
东北易帜
1927年初,北伐军出师不到10个月,就消灭了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部队。但北京的奉系军阀张作霖还未被消灭。经过“宁汉合流”之后,蒋介石于1928年1月上旬正式复出。并于2月上旬召开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会后,蒋介石把国民党军队改编为四个集团军,再次进行北伐,同奉系军阀展开夺取全国政权的战争。
张学良6月3日,张作霖放弃北平,退到关外。次日,在沈阳附近的皇姑屯车站被日军炸死。阎锡山部于6月8日进入北京,12日接收天津。20日,南京政府改直隶省为河北省,北京市为北平市。至此,北洋军阀统治中国的时代结束。“东北易帜”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
第317章 民国(13)() 
张作霖死后,其长子张学良于6月17日从北京秘密回到沈阳。皇姑屯事件后,日本方面将张学良看作是侵略中国的新的代理人,并加强对张学良的工作。但张学良肩负“国耻家仇”,于6月20日,就发表了停止内战,采取睦邻外交,冀达共存共荣目的等四项执政声明。7月1日,通电称“决不妨碍统一”,同时密电南京,说明他目前处境困难,换旗一事,不得不暂缓实行。7月4日,张学良正式宣誓就任东北保安司令。10月8日,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议决任命张学良为国民政府委员,旋即张学良派邢士廉第三次赴南京,与国民政府达成四点协议:(一)东北设边防司令长官公署,以张学良为司令长官;(二)设置东北政务委员会,委员人选须经中央同意;(三)东三省热河省委员人选,由张学良推荐,中央明令任命;(四)易帜不能待至1929年元旦,应提前数日办理。1928年12月30日,张学良顶住日本的压力,毅然通电全国“服从国民政府,政旗易帜。”
到了张学良“东北易帜”,南京政府便在形式上统一了中国。但是这件“统一”只是暂时的。随后,军阀之间的混战、国民党内各派系的争斗,又接连不断发生。
国民党新军阀混战
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的侵略政策,必然造成在它们支持下的中国各派军阀之间的矛盾,导致国民党内部的派系斗争和连绵不断的军阀混战。
国民党蒋、冯、阎、桂四派军阀原本就各怀野心,在取得对奉作战胜利后,彼此间的矛盾立即尖锐起来,导致派系间连绵不断的军阀混战。
当时,蒋介石虽然是南京中央政府的最高统治者,但实际上只占有江苏、浙江、江西、安徽、福建5省和南京、上海两市。冯玉祥的第二集团军占有河南、陕西、甘肃、宁夏等省。阎锡山第三集团军占有山西、河北、绥远、察哈尔等省和北平、天津两市,桂系李宗仁、黄绍、白崇禧的第四集团军占有广西、湖南、湖北,并控制河北一部分地区,支持桂系的李济深率粤军占有广东。
1929年1月,蒋介石在编遣会议流产后3月,又操纵召开国民党“三大”,以中央指派和圈定代表的办法,排斥反对派,树立自己在国民党中的垄断地位。会议代表有406人,其中由中央指派者211人,圈定者122人,两项共占代表总数的82%。同时对汪精卫改组派和已公开反对自己的桂系领导人做了组织处理。蒋同其他各派的矛盾达到不同调和的地步,只能诉诸于战争。
1929年3月,首先爆发了蒋桂争夺两湖的战争。当时,桂系的迅速发展,成为蒋介石的心腹大患。而桂系因对蒋介石运给日益亲蒋的湘省主席鲁涤平大批军火不满,决定先发制人。26日,蒋以南京政府的名义下令讨桂,坐镇九江,亲自督师进攻武汉。在蒋的收买下,桂军一部在前方倒戈,桂军主力从武汉地区后退。4月4日,蒋军进入武汉。随后,蒋派军队由湖、粤、滇三路进攻广西。5月上旬,李宗仁组织南路护党救国军,通电反蒋,并派兵进攻广东。6月下旬,蒋支持粤军打败桂军,任命原桂系军人俞作柏为广西省政府主席,蒋桂战争结束。
1929年10月,爆发蒋冯争夺山东的战争。3月,济南事件解决后,日军撤离。蒋派其嫡系部队进入冯玉祥控制下的山东,致使蒋冯矛盾加剧。5月,蒋收买了冯部韩复榘、石友三,使之叛冯投蒋,冯四面受敌,西北军被迫退守潼关。
11月,在蒋桂战争中被蒋起用为师长的张发奎,与桂系联合,组成“护党救国军”,进攻广东。12月,蒋派何应钦率军援粤,击败张、桂,这是第二次蒋桂战争,或称粤桂战争。与此同时,唐生智与石友三联合,参加护党救国军,举兵拥汪反蒋,不久也为蒋所败。
1930年4月,爆发了规模更大的蒋与冯、阎的大规模军阀混战,即“平原大战”。蒋介石在打败桂冯等军阀之后,把下一个主要目标对准了拥兵自重的阎锡山,各派反蒋的势力为了自身利益,也都与阎锡山联合起来同蒋介石抗衡。3月,阎、冯、李三集团军的50多名将领发出逼蒋下野通电,并推阎锡山为中华民国陆海空军总司令,冯玉祥、李宗仁和张学良为副总司令,领导反蒋。4月1日,阎、冯、李分别通电就职。蒋介石则以国民政府主席名义,下令罢免阎锡山本兼各职,并以总司令名义通电讨伐阎、冯。5月中旬,冯、阎军与蒋军在豫皖鲁苏交界地区展开激战。中原大战正式爆发。战争初期,阎冯部队进展顺利,攻克济南、商丘等地,接着冯玉祥分兵三路,以攻夺徐州为目标,向陇海线发动全线总攻,但未能奏效。阎冯两军处于被动局面。这时,拥兵关外的东北军张学良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蒋介石与阎、冯都在极力争取张学良。但张一直采取观望态度,9月18日,张学良发表拥蒋通电,东北军入关,占领平津,使整个战局急转直下。11月,反蒋联军失败。至此,历时7个月的平原大战,以蒋介石的胜利宣告结束。
全国各地的军阀混战,从1927年到1930年间,大规模的军阀混战有六七次,战祸遍及大半个国,人民痛苦不堪言状,社会经济遭到极大破坏,反中原大战,双方死伤三四十万军队,耗资无计。经过1929年到1930年的军阀混战,蒋介石打败了同他抗衡的军阀,取得明显的优势。此后,反蒋势力仍然存在,但失去了问鼎中原、与蒋争雄的实力。蒋介石在政治上的统治地位,得到了巩固。
“八一”南昌起义
风云突变,烟雨莽苍,中国革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