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凤的传说》第71章


前面介绍过,玩上大人这种牌三个人就可以玩。而且当时的赌场就像开流水席的。前面的走,后面的来。像杨发瑞和吴世干就是出千,,和你玩的输一把,别人如果及时刹车,不和你玩了。你也是白忙活了。
所以,两人的配合也很关键,要拿捏的好。
好多年后,扑克流入天朝,有人发明了用扑克玩诈金花游戏,赌博敛财。最高境界是出千的人可以一直输,让你放松警惕以后,在某一吧牌的时候,出千做牌,让每一个人都认为自己的牌最大。这诈金花的规则是可以根据手中的牌轮流不断下注,有的还可以翻倍提速。玩鬼的就一把牌,可以将参加赌博的人一网打尽,让你无话可说。我打了一晚上牌,一直在输,就不会来一把好牌?
可是这用上大人来赌博,一局出多少钱开始都讲好了的,不可能一把牌把人家的口袋掏空。
人就是活在希望当中,赌徒也是一样,赌徒心理总是输了这把就寄希望于下一把,你不能让人家断了念想。出千的人对人的心理揣摩的透透的。他就像钓鱼的,那些参与者就像被钓的鱼,面对香饵舍不得离开,最后不被钓上去才怪。
前些年,刚强与散淡涉足天朝彩票,几乎输的倾家荡产,用几十年的辛苦劳动来做代价。刚强与散淡待冷静下来反思才发现,刚强与散淡所熟悉的彩民没有被套进去的人只有两种。一个是定力特别强的,见好就收。天朝所谓的电脑彩票小概率事件打不到我。
另一类人就是涉足彩票火特别不好的,从投注到最后触及到彩民的心理阈限,一次奖都没有中过的人。这类人是小输。输的惨的就是像刚强与散淡这样既喜欢赌一把,有时候又偶然胜一把。
刚强与散淡发现自己的血汗钱就像一坨老面,越揉越少。因为你在揉的时候,旁边有手就在你的老面上掐一小坨跑了。
吴世干就和杨发瑞,辛艳雀采用这种方法,三个人开战了,吴世干和杨发瑞故意输牌,因为采取的规则是活牌的打法,就是可以吃上家的牌,也可以捉铳。有时候这上大人打死牌,不允许吃上家的牌。那个被钓的人慢慢放松了警惕,辛艳雀也及时来了,加入到了这四个人的队伍中。三个人就玩一个人,就是不出千,那个人也会是输家。
不一会儿,就把那个人的几百两银子装进了三个人的口袋里。又有人补缺,还是每人有输有赢,只不过杨发瑞,辛艳雀,吴世干和的牌都是大和,被钓的鱼总是和的小和。
三人分别赢到接近一千两银子的时候,就分别闪人。
像吴世干这样出千,就要打一枪换一个一个地方,天朝这么大,哪里没有赌场?偏偏他们三个在句垭镇翻了跟头。
第112章 113;句垭() 
句垭镇位于雎县最北端,是一个山区小镇。可是这山区小镇特别富庶。天朝总是说生活在鱼米之乡的人幸福。其实生活在鱼米之乡的人的劳作是非常辛苦的,而且是一年到头地辛苦。
句垭镇是大山区,这山区缺少水,但土地肥沃,当地人发现山上特别适宜种玉米外,特别适宜栽桑树。
栽桑树养蚕,发展丝绸业,这句垭镇的桑蚕丝被称为垭丝,远近闻名,还大量的走出国门。
关于垭丝,史书有载:太古之时,楚地雎县有少女,其父远征,少女思念不已,乃戏马曰:“尔能为我迎得父还,吾将嫁汝。”马闻言,绝缰而去。父乘马以归,马见女嘶鸣不食,女具以告父,父怒杀之,曝皮于庭。女过其侧。皮蹶然而起,卷女飞去,栖于大树枝间,女及马皮,尽化为蚕,而绩于树上,因名其树曰“桑”,桑者,丧也。
其后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挥鞭于此,蚕坠而化女出,女乃吐丝成衣,帝喜而爱之,因而娶女为妻,是为正妃。此女不知劳累,故名嫘祖,民间尊为蚕神也。其故里,今雎县句垭镇,所产蚕丝因称“垭丝”。
此据于《史记》、《山海经》、《蚕赋》、《原化拾遗记》,后有史证:明弘治九年《夷陵州志》,清宣统三年《楚地通志?货类》,康熙九年《雎县县志》均载:“垭丝”为皇室贡品,历年以“金罗汉”商标出口,畅销不衰……蚕丝各郡皆产,唯以“垭丝”最为著名,西欧人争购之…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句垭镇的天时地利适合养蚕。而且蚕的产量特别高,质量特别好。当然价钱也就不错。
最初句垭镇的老百姓也就是自给自足地养蚕,后来一个推销杂货的商人到了句垭镇,见到句垭镇的蚕丝,心里叹道暴殄天物。
于是这个杂货店的掌柜改行收购垭丝或者直接就是收购蚕茧。句垭镇的缫丝工艺不高,蚕茧在缫丝过程中,损失特别大。而这个叫简史光的杂货店商人用独具的眼光,就只收购蚕茧。而且是高价,这价按斤计算比缫丝成型的垭丝便宜不了多少。
句垭镇的人也不傻,既然少到工序,收入又不减少,何必和自己过不去?
句垭镇的人养蚕本来就只忙春季那段时间,和缫丝的一段时间,这下把缫丝的时间腾出来了。腰包有银子,白天有时间,人们在农闲的时候就要想办法消磨时间。于是打牌赌博就在句垭镇兴盛起来。
句垭镇赌风之盛是雎县一景。历任官府都想在句垭镇禁赌,可是最后都不了了之。
慢慢的,句垭镇原先养蚕的农民就逐步分化为专司贩运蚕茧的,专门生产蚕种的等等和桑蚕有关的产业。当然,还有一部分赌博特别有天分的人就放弃了养蚕,成了打牌赌博的“职业运动员”,他们平时苦练牌技与坐功,练就了熬夜三昼夜不觉困,除了上厕所不下牌桌子的工夫,对牌精于算计。
这样,句垭镇纯休闲的人来赌馆打牌就成了纯粹的送钱来的。
吴世干和杨发瑞摸清了句垭镇人打牌的水平,知道句垭镇人打牌水平高,胆子大,赌资足。于是三人要在句垭镇来劫掠一番。
这句垭镇人最喜欢用来赌博的工具是麻将。句垭镇人觉得打上大人,花牌等要用手拿着,打牌的过程很辛苦,就不像麻将,牌是放在桌上的,双手只需要一只手去摸牌打牌,还有一只手可以喝茶吃瓜子等。打牌的过程十分享受。
句垭镇人当时的麻将玩法开始是有风的二五八将。后来又流行了一段时间的没有风的卡五星。最后比较盛行的就是血流成河的打法。
打牌的人都知道,玩二五八将打牌时抓到一把好牌不容易,比如七对,比如清一色。可是大和怕屁和。一把好牌随着人家放一个屁和就浪费了。起到大和牌的人心里十分懊恼。
这血流成河就不要紧。大和不会浪费。只要垛子上还有牌抓就行。
第113章 114;下钩() 
这血流成河能不能打成,可不可以多赚钱,抓牌,换牌有没有人带你的那门牌这是关键。举例来说。血流成河只有麻将牌中的三门,就是筒条万。没有东南西北红中绿发白板这些风。你手中的牌都是万字,或者换牌换的万字居多,一般人都会把牌往清一色上打,但是有的人发现你打万一色出于自保也会把万字这门牌尽量往回带。
打牌的人都知道,二五八的清一色大和打成时,如果是你连喂三手,就该你赔,不管是和牌的自摸的还是捉铳,都该喂三手的人负责。这主要是防止两人联手搞鬼。
而血流成河的玩法初学者总觉得玩不了鬼,其实中间鬼大着呢。
比如两人联手时,互相暗示自己纳闷牌最多,就向对方发出信息,至于怎样发信息,这是两人商量好了的暗号。然后把自己的牌按照对方需要的拿三张出来,如果掷点数的时候正好被对方拿了,自己就是还有对方需要的那门牌也不要急于打出去,用来迷惑另外两人。他们见有两人没有打某一门牌,也就是两人打一门牌的话,就是打成清一色,也不会有多少可以和牌的张子了。
这就是先换,后喂。如果两个联手的人坐对家,互相换牌成功就会双赢了。有时候在掷点子决定位置的时候,两人就要想办法坐成对家,这样就有利于更多的和牌。
打血流成河时两人联手就很可怕了。现在是三人联手,你不输的库尔默德才怪!
各位朋友,刚强与散淡曾经也迷上血流成河,后来有朋友给刚强与散淡取了很多外国人的名字:金昌淑,根本不赢,从来没赢过,越陷越深,舒得不亦乐夫和输得库尔默德。
刚强与散淡输的库尔没德以后才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