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宫烟云》第162章


苏威向前迈了一步,眼角余光察觉到李德林正在偷偷扫着自己,倒也没有在意,他只顾对杨坚激荡道:“我大隋现在的行政区划是承袭前朝的,分为州、郡、县三级,而依汉制则只有郡、县两级。周齐两朝当初设三级制,无非是想多设官职、笼络人才,而如今却造成冗官冗费的局面,不仅官吏们办事效率低下,还给百姓和国家造成了大量的财政负担。臣认为,减少行政层级刻不容缓,务必应该将郡一级撤销。”
苏威的话音刚落,早已按耐不住的李德林第一个冲了上来,并肩站到苏威身旁,狠狠瞪视了他一眼,反驳道:“制定律令的时候,苏纳言怎么不提废郡的好处?臣不是反对撤郡,只是律令刚刚施行,怎么能说变就变?即便要改,也应该过一段时间嘛,否则会让朝廷失去威信。”
杨坚有点反感李德林振振有词的语调和态度,他伸着脖子将目光投到了高颎身上,轻声问道:“昭玄啊,那么你的看法呢?”
高颎仍是站在原地,分别看了苏威和李德林一眼,心底已然洞察到那二人的心思,于是不慌不忙地说:“苏纳言的意见,河南道行台兵部尚书杨尚希也曾上书反映过,依他在地方所见,现下的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他建议存要去闲、并小为大。臣很赞同他的看法,但具体实行起来工作量太大,不如就按苏纳言的办法,先把郡一级全部撤掉,由州直接管辖县。并且如此一来还有一个好处,陛下希望加强中央集权、消弱地方高门大族的势力,先前决定将地方佐官的选拔任免权都收归中央,所以若将郡一级撤销,中央选拔官吏的工作便可以轻松许多了。”
杨坚的脸上有如清风拂过漫天乌云般,顿时明朗起来,高颎的话令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不由欢喜地赞同道:“对,对!那么这废郡一事是百利而无一害啊,苏纳言的意见,朕准了!”
“陛下圣明。”高颎和苏威听了杨坚的话自然十分高兴,李德林却是一脸不悦中又带着沮丧,杨勇见到这个场面觉得气氛有点尴尬,一时没忍住不禁轻咳了一声。
“怎么了?难道太子你有意见?”杨坚被打扰了兴致,突然沉起脸,黑面对着杨勇。
“没、没有,儿臣没有意见。”杨勇摇头摆手,急忙失口否认。
杨坚瞥了杨勇一眼,便将头转向李德林,见他嘴上碎碎念着,似乎是正琢磨着说辞还想再劝谏,于是忙强硬了态度,斩钉截铁地说:“此事就到这为止,朕已经决定!今天也不再议了,你们都退下吧!”
几个人听罢纷纷行了礼,李德林咬牙切齿、怒气冲冲地第一个走了出去,杨勇和苏威也紧随在其后。唯独那高颎落了下来,慢吞吞地一步一犹疑,看起来是有意留到最后,还想与杨坚单独说些什么。恰巧这时,杨坚将他叫住:“昭玄啊,别走了,过来,再和朕多说两句。”
高颎转过身,笑着走到杨坚面前,从容道:“陛下还有事和臣说?”
“独孤啊,好几个月没见到你,可真是想煞了朕啊!”杨坚的语气变得非常随和,他认真地上下打量起高颎,关切地问:“你这几个月和突厥作战没受伤吧?”
高颎展颜一笑,略带着些不好意思:“多谢陛下挂怀,臣多是做善后抚恤工作,基本上没有和突厥大军正面对战。”
久坐不动的杨坚当下感觉疲乏得狠,在高颎面前也不再端着皇帝的架子,他抬起胳膊扭着上半身伸了个懒腰,懒懒散散地打着哈气道:“你说说这李德林吧,他有时候真是足智多谋,像平定尉迟迥时,有传言说前方将领中有人通敌,朕本来是想直接换掉可疑之人,多亏了他提醒朕不可如此,然后建议朕派监军去,所以朕才找了你!”说着说着杨坚不由皱起眉头,一边回想前事,一边深吸了口气,抱怨着:“他的谋略朕都是赏识的,可是这个人的性格,朕是真不喜欢,十分不喜欢!归根到底,他就是思想理念与朕不合!”
高颎小心翼翼地抬眼窃窥一下杨坚,嘴角微微一抽搐,刻意压着口气,以一种平静客观的语气道:“臣觉得李德林他性格太狠戾,总是喜欢固执己见,听不太进去别人的话。修订律令这种事,大家都是各抒己见地讨论嘛,不论最后通过与否都没必要伤了和气啊!像先前陛下驳回了苏纳言的第一个意见,他不也是平和地接受了嘛,可方才陛下通过了苏纳言的第二个意见,李德林立刻就满脸不悦,这性格确实不讨喜啊!”
杨坚只感觉是遇到了知心人,连拍几下书案,认同道:“就是,朕一不赞同他的话,那人就摆出脸色,这样太容易恃宠而骄了,可不能事事都顺着他的心意。诶,对了,独孤啊,苏纳言的第一个意见你知道吧,你怎么看?”
高颎站直身子,轻描淡写地说道:“臣先前已有耳闻,每五百家置一乡正这事嘛,其实设不设都各有利弊,臣也说不好。不过李德林反对的原因之一,是怕人口不足五百家的偏远小县与乡的设置混乱,造成两个县才管辖一个乡的情况。这说到底还是行政区划不合理的问题,若依照臣今日所说,撤郡后再废除不必要的县、并小为大,那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
杨坚耸耸肩,听得是心不在焉,轻飘飘地说了句:“得得得,苏纳言的第一个意见也准了吧,朕就是不想总合着李德林的心意,这乡正一事得实际推行下再看效果,效果不好大不了再改回来。”
高颎面带微笑点了下头,心中想说给杨坚的话,已经丝毫不差地表达清楚了。
第六十三章() 
开皇五年的新春比往常沉静了许多,因关中饥荒问题没有解决,皇帝与宗亲贵族等依旧留在洛阳,转眼间已是生机盎然的四月。【 //ia/u///】眼下,行宫中的槐花正开得旺盛,一串串沉甸甸的花朵坠在繁茂又招摇的大片绿叶间,春风中也尽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槐香。但皇帝杨坚却无心沉醉于这春光明媚的景色,他终日愁眉不展,只觉得连那花香都是扰人的。
这日午后,杨坚在寝宫外殿伏案审阅文书,他侧着身子一只手撑住下巴,整个人显得格外疲倦。
独孤伽罗缓步走到杨坚身边,她轻轻摆摆手示意宫人退下,然后跽坐下来,小心地牵起袖子,开始替夫君研墨。杨坚欣然地看了一眼默不作声的妻子,便又低下头继续整理公文,同时随口道了句:“夫人怎么不陪阿五聊天了?”
独孤皇后淡淡地答道:“阿五说她乏了想睡会儿,我就让她去那琉璃榻上躺着了。”
杨坚闻言一笑,带着些许轻嘲:“女儿那是不愿意听你唠叨……”转手放下毛笔,他长舒了口气,抬起头对妻子道:“让宫人将安神香点上吧!”
“不用麻烦了,孩子已经睡着了。”独孤皇后也搁下了手中的活儿,她往杨坚那边倾了倾身子,放低声音问道:“夫君在看什么,很专注的样子。”
杨坚把案上的奏疏往前推了几寸,长吁短叹道:“还不是告王谊谋反的!之前已经多次有人跟朕说他言论不逊,朕也警告过他了,谁知他竟完全不知收敛,还变本加厉。朕不在京城的这些日子,他又与元谐走得近了,两个人都不受重用,于是满腹怨言,王谊更是胡言乱语、怪力乱神!”他越说越激动,到最后下意识握紧了拳头。
独孤皇后随即往殿后的方向瞟了一眼,同时一只手抵在唇前做出“嘘”的动作,杨坚心领神会地点了下头,咬着嘴唇不再出声。独孤伽罗见状,伸出手轻轻地揉着夫君的胸口,低声问道:“元谐?陛下先前不是已经与他恳谈过,确定他无谋反之实吗?”
杨坚不自然地捋了捋胡子,幽幽道:“他对朕确实没有反意,但对高颎、苏威二人可是大有怨言!罢了,念在往日的交情,这次就罪不及他,再给他一次机会吧!”
“陛下的意思是,要将王谊治罪?”独孤皇后追问道。
杨坚真诚地看向风雨同舟多年的妻子,双眸中衔着一抹哀伤又坚定的神色,缓缓道:“记得新朝初立时,为夫就与你说过,那些前朝勋贵因不受重用而多有怨念,更有甚者心中不服而别有异志。当时夫人劝我要尽量安抚、拉拢,我已给足了他们锦衣玉食和该有的荣耀,只要他们识趣便可以安享太平、高枕无忧,可如今看来必须要杀一儆百以立威了!”
独孤皇后眉头一紧,面带忧色:“可是这王谊毕竟算是阿五的家?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