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传人》第33章


樱詈蠊ハ铝诵叛艟ń窈幽闲叛簦>鲈碌呐Γ婪墒崭戳宋逼肓踉ニ嫉南逖袅ぃρ院铡T婪捎纱松挝逶毒诙仁梗竦昧酥挥械贝拍苋兮叩耐废巍?br /> 1136年八月,岳飞又派兵北上,连战皆捷,先后收复了虢州的卢氏县(今河南卢氏)和长水县(今河南洛宁西),又在蔡州(今河南汝南)烧毁伪齐的粮库,伪齐政权在岳家军的打击下从此垮了台。
1140年五月,金朝统治者撕毁了和约,分四路出师南进。南宋的守臣见金人气势汹汹地扑来,有的窜逃,有的投降。南宋的大片土地又一次被全军所占领,形势非常危急,赵构被迫派岳飞出师应战。
岳飞先派梁兴渡过黄河,与河东、河北的义军相联系,以便共同作战。接着,他亲自率领轻骑兵进驻郾城(今河南郾城)指挥作战,同时派出张宪、牛皋、王贵等人各带人马,一连攻克颖昌、郑州、洛阳等几座城池。七月的一天,金兀朮汇集一万五千名精兵前来挑战,战斗在国城以北二十里的地方展开。金兀朮使用的是他惯用的“铁浮图”和“拐子马”战法。这就是正面冲锋的骑士和战马的身上都披上又厚又重的铠甲,一个个象铁塔一样;其余的骑兵在两翼配合。岳飞决定以步骑兵同时与金军对阵。两军相遇以后,只见岳飞的儿子岳云手持两个大铁锤,骑马跑在最前面,把金兵打得七零八落。后随的宋军步兵手持长柄快刀,上砍敌兵,下砍马腿,同金军展开肉搏战。与此同时,岳飞派部将杨再兴单骑直闯金军营垒。在短兵相接之际,杨再兴单枪匹马冲入敌阵,要去活捉金兀朮。兀朮逃跑,没有捉住,他就乘机攻杀金兵。他不顾自己身上的几十处创伤,拼命冲杀,一天内杀死金军数百人。在岳飞准确、果断的指挥下,宋军获得郾城大捷,岳飞威震中原。
金兀朮哪肯就此罢休,五日之后,杨再兴的骑兵在临颖县小商桥遭到金军的突然袭击。杨再兴仓促应战,在杀死大批金军官兵之后,就被团团包围,最后壮烈牺牲。战争结束后,人们从杨再兴尸身上找到的箭镞就有两升多。为了纪念他的抗金事迹,人们为他修墓、立碑、建祠。岳飞为杨再兴刻碑文的传闻,可能就是出于人们的这种心情。
郾城大捷之后,岳飞乘胜攻入了朱仙镇。金兀朮无可奈何的发出了“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叹息。朱仙镇离开封已很近,南宋只要继续战斗下去,恢复中原指日可待。可是,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宋高宗一心求和,他以“金字牌急递”送来一道“措置班师”的指令,迫使岳飞班师南归。后来,秦桧又根据金兀朮“必杀飞,始可和”的要求,于1142年1月27日,把岳飞杀害了。这是历史的一个悲剧。
岳飞给后代留下来的是他一生悲壮的业绩,还有一首悲壮的词,那就是著名的《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尽管学术界对这首词的作者还有争论。但是,这首词的内容却是岳飞思想的真实写照。它抒发了岳飞对祖国的热烈情怀;表达了他不收复故土决不罢休的冲天壮志;道出了他不辜负中原父老期望的决心;从这首词,也可以看到岳飞悲愤的心情和对时局的担心。岳飞虽死犹生,虽去犹存。八百多年来,他的高尚气节,刚直不阿的优良品质,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一种鼓舞力量!这首《满江红》也成为千古绝唱,尤其是在中华民族危难的时刻,它鼓舞着无数的志士走上疆场!
三十六、从印章、捶拓到活字
──印刷术的发明
奚椿年
在印刷术发明以前,书籍的流传全靠手抄。薄薄的一本书,从头至尾抄一遍,很不容易,如果卷帙浩繁,要抄的书又多,费工费时就更可想见了,所以手抄书的流传局限性很大。
打破这种局限性的是什么呢?是印刷术的发明。
大家知道,我国在汉代就有了纸,在这之前的商代,人们就在使用墨了。出土的甲骨文表明,那上面的文字有一些就是在刻后用墨涂上去的。还有笔,据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一书中说,也是在商代,人们就已使用了纸、笔、墨,这是印刷时必用的。因此我们可以把这三样东西看作是印刷术发明的物质条件。
印刷术发明的技术条件,则是从印章和拓石启发来的。印章的出现,大约在周代以前,最初是作符信用的。人们在竹木简上写了字,用绳子捆好,并在绳子打结处涂上一层泥,叫封泥,然后在封泥上盖印,就象现今的信在寄出前才封口一样。所以这种印章也叫印信。印信在战国时已使用得很普遍。东周洛阳人苏泰,游说六国合纵攻秦,六国同意,史书上记载六国都拜他为相国(宰相),他衣锦还乡时佩带了六国的相印。那时的印章,有的是玉质,有的是铜质,后人曾从战国墓里得到过铜印若干枚。秦汉到魏普南北朝时,印的使用更风行一时,而且不单印在封泥上,也有印在纸上的。此外,木印也出现了。后来,人们又把文字刻在木头上,相当于今天的木头戳子。东晋时候,大的印章有四寸见方,上面刻着一百二十个字,已经是一篇短文了。
拓石起源也很早。“石”即石刻。在唐朝初年陕西凤翔县掘到战国时的石鼓十个,每个高约三尺,直径一尺多一些。每个石鼓上面各刻一篇有韵的田猎诗。此外,到秦代,秦始皇好巡游刻石,这些刻石形状象馒头,四面都刻有文字。至汉代,由于汉武帝提倡儒学,儒家的经典传抄的人日多,经文相当混乱。在东汉嘉平四年(公元175年),经当时黄门侍郎蔡邕奏请灵帝同意,组织人将经文校正后刻在石头上。石头是碑形的,共有四十六块,立于太学门外,作为经文的标准本。有了经久的标准本,于是不少人便进行摹写、捶拓。所谓捶拓,就是把纸浸湿,铺在石面上,用软刷子轻轻捶打。由于石碑上的文字是凹下去的阴刻,所以纸经捶打后,文字部分的纸也凹了进去。这样再在纸上刷上墨,揭下来,纸上就印出黑底白字来了。这也叫“拓石”,或叫“拓本”。
不管是印信还是捶拓,都有个共同的特点:你要取得文字,可以不用手抄。这原理与后来的印刷相近,所以可以看作是印刷术发明的先导。
不过,印信太小,上面所刻字数也极有限;石头长可刻字多一些,但太费工。能不能取长补短,在这基础上作一些改进呢?于是人们想到使用木板,在木板上雕刻文字,采用印信和石刻的捶拓方法把文字复印出来。这样印刷术就发明出来了。由于文字是雕刻在木板上的,所以叫雕板印刷。
雕板印刷的具体过程是这样的:先把木头锯成一块一块大小一律的板子,使之平滑,然后在一张薄纸上写字,反贴在板子上,用刀雕刻成文字凸起来、其余部分凹下去的阳文,再刷上墨,铺上纸,用软刷子在纸上轻轻地刷过,揭下来,纸上就有了白底黑字。一本书的字数自然是相当多的,所雕的板也不止一块,每一块都照这种方法刷印成文。全部印刷工作完毕,一页一页地装订起来,那就成了一本书。有了雕板印刷,就免除了笔札之劳;而且一块雕板可以用许多次,要印多少,就可得到多少,这就大大方便了书籍的生产。
雕板印刷发明的时间,一般认为在隋、唐之际。开初只是使用于民间,刻印的书大多为民间常用的历书、阴阳杂记、占梦、小学、字帖之类。后来,佛教教徒又用来印佛像、佛经。1899年,在甘肃敦煌鸣沙山下的千佛洞里,发现了一份《金刚经》。这份经除了有文字外,尚有图画,雕刻精美,笔法圆熟,墨色均匀,印刷水平相当高。《金刚经》长约一支六尺,宽约一尺,由七页印纸粘连而成。卷末有“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玠为二亲敬造普施”一行字。“咸通”是唐朝末年唐懿宗的年号,“咸通九年”即为公元868年,距今已一千多年,是目前存于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品。可惜这份印品发现后不久就被帝国主义分子骗往国外,现在藏于英国伦敦博物馆。
五代时,雕板印刷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印书的范围也逐渐扩大了。932年,后唐的宰相冯道,见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印本出卖,而唯独没有儒家的经典,他就以政府的名义刻印了九种经书。这个工程相当浩大,前后共花了二十二年的时间才全部完成。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