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的教训证明:犯罪团伙和犯罪集团不一定都成为黑社会组织,但黑社会组织必然产生于犯罪团伙和犯罪集团。各种类型的有组织犯罪尽管在方式方法性质种类等方面不尽相同。但都有一个滋生、蔓延、发展、演变的过程。各级执法办案人员要注意不能对这类犯罪就事论事,把本来很明显的集团住犯罪作为孤立的治安案件,甚至民事纠纷来降格处理,把团伙问的相互殴斗追杀看成是“狗咬狗”、“黑吃黑”的一般治安问题,“各打五十大板”治安处罚了事。不予深究,助长了这类犯罪。若干犯罪团伙由小到大恶性膨胀成带黑社会性质犯罪集团的事实一再说明:正是由于警方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处理草率,养虎贻患,才使得本来成不了气候的犯罪团伙得寸进尺,有恃无恐,胆大妄为,恶性发展成独霸危害了方的带黑社会性质的恶势力,教训是深刻的!
启示与思考之二:重视“立法滞后”问题,加强“反黑”理论研究,真正解决“法无明文规定”犯罪之弊端长期以来,虽然我国《刑法》和有关规定中设立了“共同”、“聚众”,“集团”犯罪条款,但概念不统一,过于笼统,不仅“团伙犯罪”、“黑社会犯罪”、“带黑社会性质的犯罪”等概念未在《刑法》中明确,而且在司法实践中存在严重混用现象,在法学理论界也是个有歧义争论不休的课题,在各类报刊、内部文件、学术论文中经常出现并列使用或混用“黑社会”、“犯罪集团”、“有组织犯罪”、“带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等概念的现象。
概念不统一,把握不准,必然导致司法实践中各执一词。
各行其是,不仅给执法办案人员人为地造成困惑,而且影响到对这类共同犯罪罪行的认定、惩罚及相应对策的制定。更严重的是,“法无明文规定”的犯罪,要想严厉打击必然显得缺乏法律依据和法力威慑;而没有威慑力量的法律、客观上将会给恶势力以可乘之机,作案有恃无恐!
“法无明文规定”之犯罪不利于打击,在西方司法界的教训是十分深刻的。由于西方国家法律上没有惩罚黑社会的规定,司法界机械地奉行“法无成文不为罪”的教条,因而无法以黑社会罪行惩处黑社会犯罪分子,只能抓住黑社会某一具体犯罪行为,狭义地定为杀人,抢劫,盗窃等罪行。黑社会则充分利用其政治保护伞干扰或以雄厚的资金贿赂赂,使应判刑的人以“证据不足”无罪释放,应重判的得以轻判,应判终身监禁的改为长期徒刑,但实际服刑不久,就被以“假释”、“保外就医”等名堂提前释放了。警方也明知尽力缉查的结果是罪犯不会被判以应得之罪,故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否则会受到黑社会的报复,“法无成文不为罪”给社会带来的直接危害和恶果是:司法界不能依法打击黑社会首要分子及其羽党,最多对其下层党徒处以某一罪行短期惩罚,不能伤其全局,对黑社会本身无所伤害,致使警察,法官,监狱都对黑社会犯罪打击处理不愿尽力有所作为,放任黑社会活动变本加厉地发展成了社会的一大灾难!
关于黑社会组织,有组织犯罪,犯罪团伙和集团,带黑社会性质的犯罪等概念,各自的定义是什么?相互之间是什么关系?中国是否存在黑社会?具备什么条件算是黑社会组织?等等,公安部领导和奇法理论界的学术权威们早就提出:这既是理论问题,也是实践问题。要加强理论研究,统一认识,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统一设定和运用。如果概念不清,把握不准,必然导致司法实践中的混用、滥用现象,不利于打击处理。要求各级各地在理论研究和打击实践中,不要死抠黑社会组织的一些传统形式,如“堂口”、“帮规”、“会律”等等,要抓本质特征,甚至通过解剖典型案例来提炼概念等。
无疑,公安司法学术界对这些理论和实践课题的研讨、论证,争论是漫长,深入而又不断发展的,综观目前的研究态势,从学术理论、司法实践到立法,正逐步走向同一:黑社会。是外来语Under…wonrldsociety的汉译,直译为“地下社会”。原义指从事卖淫,贩毒,走私军火,盗窃等非法活动的社会集团,国外称之为“犯罪辛迪加”,即临时性的联合组织,对各犯罪集团的犯罪“市潮和”原料“进行协调的组织。实际上国内外延用至今,已成为进行犯罪活动和非法活动的秘密社会组织”的统称。
有组织犯罪。广义的表述为:两人以上犯罪即为有组织犯罪。东南亚地区对黑社会犯罪多泛称为“有组织犯罪”。狭义的解释是设定性的,如1985年联合国大会决议《有组织的犯罪》表述为“有组织的犯罪越来越多是跨越国界,往往披上表面上是合法商业活动的伪装,对它加以取缔极为困难。”
犯罪团伙,犯罪集团,在我国目前法律规定中已有明晰表述。
许多研究者和学术界权威人士认为:有些报刊和文件把我国的犯罪团伙,犯罪集团统称为“有组织犯罪”或“黑社会组织”,缺乏理论和实践根据,不太适合我国实际国情。犯罪团伙和集团,黑社会组织,有组织的跨国犯罪,应看作是黑社会类型的犯罪组织初始,发展,恶性膨胀三个重要阶段。
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查处的各类犯罪团伙和犯罪集团看,依其组织程度,作案目的性,稳定性,专业性,活动区域范围,时间长短以及对社会的危害程度来判定,比一般犯罪团伙和犯罪集团严重的,表述为“带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犯罪集团”,比较科学和确切。
我国立法部门权威机构根据司法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确认,在我国,明显的,典型的黑社会犯罪还没有出现,但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集团已经出现,横行乡里,称霸一方,为非作歹,欺压、残害居民的有组织犯罪时有出现;同时也发现有许多境外黑社会组织成员入境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对社会造成了严重危害。对于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必须坚决打击,一定要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止蔓延。只要组织、参加黑社会性质的犯罪组织有违法活动的,不管是否有其他具体犯罪行为,都要判刑。
据此,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修订通过并于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条规定:“组织,领导和积极参加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有组织地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称霸一方,为非作恶,欺压、残害群众,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生活秩序的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其他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境外的黑社会组织的人员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发展组织成员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犯前两款罪又有其他犯罪行为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包庇黑社会性质的组织,或者纵容黑社会性质的组织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法律第一次对境外黑社会组织渗透和境内带黑社会性质的犯罪作出的明确、科学、严厉的惩处依据,一举解决了多年来对黑社会犯罪“法无明文规定”之弊端,开创了世界“反黑”史上的先河,无疑是对世界法制建设的一大贡献!
但是,目前一些司法理论界的研究者和司法实践者研讨认为:黑社会犯罪作为刑事犯罪中最严重的犯罪形式之一,新《刑法》对此量刑明显偏轻:带黑社会性质的集团“老大”和骨干头目,基本都是罪大恶极的惯犯,应从严从重惩处,新《刑法》对此应单列条款;凡包庇或纵容黑社会性质的组织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大都是党政领导干部和政法人员,基本都与以权谋私的腐败行为交织在一起,在犯罪行为上有明显的“故意”,应以“共同犯罪”论处,甚至从严从重,唯此不能堵塞黑社会犯罪向政治领域渗透的缝隙和通道;对一般黑社会犯罪成员的处罚形式过宽,在执法澡作中仍难避免“降格处理”或“避重就轻”的弊端;对境外黑社会组织成员入境犯罪处罚过于笼统,量刑偏轻,应以完善《外管法》为基础,建立反境外黑社会组织成员入境犯罪处罚专门法规,等等。无疑,这些都将是有待于司法理论与实践和立法机构深入研讨逐步解?
小说推荐
- 野史记--传说中的近代中国
- 作品:野史记—传说中的近代中国 作者:高芾 内容简介 正文 政事本纪 紫禁城里小吃摊“皇上到圆明园喽”窗外这么一喊,二秃子爬起来就收拾家什,出门直奔西苑。不单是他这个卖烤白薯的,整个海淀镇,卖煎饼果子的,卖糖葫芦的,卖切糕的,卖羊头肉的…全都奔西苑而去。干吗?出皇差?皇上有御膳房,不吃烤白薯。二秃子
- 最新章:-传说中的近代中国-第15章
- 墓碑-中国六十年代大饥荒纪实
- m 整理代前言)永久的墓碑墓碑是凝固的记忆。人类的记忆是国家和民族赖以进步的阶梯,是人类航程前进的路标。我们不仅要记住美好,也要记住罪恶,不仅要记住光明,也要记住黑暗。极权制度下的当权者隐恶扬善,文过饰非,强制地抹去人们对人祸、对黑暗、对罪恶的记忆。因此,中国人常犯历史健忘症,这是权力强制造成的健忘
- 最新章:中国六十年代大饥荒纪实-第268章
- 西游记与中国古代政治
- 一部二十四史不过争夺政权的历史。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王寇悬于成败,成败决于力之大小。王莽以外戚而篡帝位元帝三男,王皇后生成帝,成帝无后。傅昭仪生定陶王康,康生哀帝。冯昭仪生中山王兴,兴生平帝。王莽乃王皇后之弟子。参阅《汉书》卷八十《宣元六王传,卷九十九《王莽传》上,这比之杨坚以外公而夺取外甥之天下杨
- 最新章:第13章
- 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
- 潜规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吴思云南人民出版社简历文/吴思吴思,男,1957年5月生于北京。出生时母亲是大学教师,父亲是杂志编辑。1968年随母亲去河北省文安县商业部五七干校
- 最新章: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第39章
- 考古中国:夏商周断代工程解密记
- 作者:岳南序章 千年梦寻 1962年,在美国费城的一个会议上,美国作家协会主席赛珍珠(Pears.Buck,1892-1973)针对西方反对和封锁处于经济困难时期中国的行为,发表了一篇演讲。她说道“各位,我知道中国,我在中国住过很多年,有很多朋友,我在南京教过书。我还记得我那些非常优秀的学生们,他们
- 最新章:第41章
- 教育病_对当代中国教育的拷问
- 《对当代教育的拷问》作者:佚名中国的教育真的病了吗?访《教育病》作者赵健伟赵健伟先生在《教育病》一书中提出了这样一个深刻的问题。这本2003年9月出版的书一诞生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书中通过大量触目惊心的案例及鞭辟入里的剖析,指出应试教育的理念已经病入膏肓。访谈记者:我在您的书里看到了很多案例
- 最新章:第63章
- 教育苍当代中国教育的拷问
- 作者:赵健伟中国的教育真的病了吗?访《教育病》作者赵健伟赵健伟先生在《教育病》一书中提出了这样一个深刻的问题。这本2003年9月出版的书一诞生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书中通过大量触目惊心的案例及鞭辟入里的剖析,指出应试教育的理念已经病入膏肓。访谈记者:我在您的书里看到了很多案例,有的甚至触目惊心
- 最新章:第63章
- 田汉代表作(中国现代文学百家系列)
- 手机访问 m╮欢迎光临︱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り犠牲み鍅襗】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目录《田汉小传《获虎之夜(独幕话剧《名优之死(三幕话剧《丽人行(二十一场话剧《江汉渔歌(四十四场京剧《风云儿女(电影文学剧本《毕业歌(歌词《采菱歌(歌词《义勇军进行曲(歌词《夜半歌声(歌词《热血(歌词
- 最新章:第59章
-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制造纪实:596秘史
- 作者:梁东元 第一部分 第1节:第一章 蒋介石派出去了八个人(1 第一章 蒋介石派出去了八个人 得到绝密的史密斯报告 胡适、梅贻琦策动 陈诚、俞大维筹划 吴大猷、华罗庚、曾昭抡各选两名助手赴美 不甘心空手而归—1台加速器和33箱器材 不留美国、不去台湾 赵忠尧:本该是第一个获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汽笛响
- 最新章:第6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