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下圣坛的诸葛亮》第43章


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即何进等人为何要假董卓之手诛灭宦官集团。我认为,这是因为董卓手中掌握着一支精锐的凉州军,凉州军是令人畏惧的天下“劲兵”,当是不争的事实。
董卓能在东汉末年擅权朝野,专断政事,除了其冠绝一时的武略,挟天子以令诸侯,招抚了马腾、韩遂、皇甫嵩、朱儁,使得满朝文武无可奈何外,更多的是因为董卓手握“凉州劲兵”,有如此强大的军事力量做后盾,故而能在关、洛横行一时,对东汉政权形成毁灭性的打击。
然而,凉州军阀主宰天下的局面并不能得到世家大族的认同。袁绍等逃离京师,迅速组织起关东十余路诸侯,起兵讨伐董卓。关东联军与董卓所部的兵力孰众孰寡,史书上并无明确记载,但仍可作大致推算。董卓初入京师,兵力有限,据《三国志·董卓传》注引《九州春秋》所载:“卓初入洛阳,步骑不过三千,自嫌兵少,不为远近所服”,故采取欺骗手法,“率四五日,辄夜遣兵出四城门,明日陈旌鼓而入,宣言云西兵复入至洛中。人不觉,谓卓兵不可胜数”。当然,董卓掌握朝廷大权后,兵力有所扩充,如他通过招降吕布,兼并了丁原旧部的并州兵,以及何进、何苗兄弟二府(大将军、车骑将军府)之兵。尽管如此,董卓军的兵力仍少于关东联军。关东联军由十一路诸侯组成,“众各数万”,《三国志》卷一《武帝纪》。总数达数十万。但他们却分居河内、酸枣等地,不敢贸然进攻洛阳。曹操对袁绍等“日置酒高会,不图进取”十分不满,对之言道:“今兵以义动,持疑而不进,失天下之望,窃为诸君耻之。”其实袁绍也是个有野心的人,他不是不想攻入京师,而是因为“卓兵强,绍等莫敢先进”同上。,关东军虽然兵多,但却畏惧董卓而不敢出战,说明董卓率领的西凉军战斗力相当强大,关东军远非其对手。正如郑泰所言:“袁(绍)本初公卿子弟,生处京师,体长妇人;张(邈)孟卓东平长者,坐不窥堂;孔(融)公绪能清谈高论,嘘枯吹生,无军帅之才,负霜露之勤;临锋履刃,决敌雌雄,皆非明公(指董卓)敌也。”《三国志》卷十六《郑浑传》注引张А逗杭汀贰6恳苍云涑な妨醢担骸肮囟苁印=晕饭拢弈芪病!薄度尽肪硭氖端锛岽纷⒁渡窖艄丶恰贰2⑽窗言苤卜旁谘劾铩?br /> 既然如此,董卓为何要迁都长安呢?一些学者推断,董卓决策迁都是迫于关东兵的压力。对此,我持不同见解,我认为董卓迁都长安,其主要目的是以关陇为依托,与其凉州旧部会合,并从关中至凉州本土直接获得兵源,从而进一步壮大自己的实力。当然,除凉州军事集团之外,并州军事集团的战斗力也不可小觑,如猛将吕布“五原郡九原人也,以骁武给并州。便弓马,臂力过人,号为飞将”《三国志》卷七《吕布传》……张杨“云中人也,以武勇给并州,为武猛从事”《三国志》卷八《张杨传》……张辽“雁门马邑人也,并州刺史丁原以辽武力过人,召为从事,使将兵诣京都”《三国志》卷十七《张辽传》……并州刺史丁原以为有这几员猛将为其臂助,就足以与董卓相抗衡。然而未曾料到,吕布会突然倒戈,投靠董卓。我认为,吕布之所以背叛丁原不仅在于他的唯利是图、反复无常,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吕布认为以董卓为首的凉州军事集团的实力大大超过了并州集团。
董卓进京,专擅朝政,但不久即以失败而告终,但董卓之败并非军事上的原因,而是其在政治上一系列倒行逆施的行为而造成的。有关董卓失败的原因并非本文讨论的范畴,姑且不论。问题是董卓被杀后,凉州军事集团并没有由此而瓦解,反而聚结起更大的能量,进行疯狂的反扑。李傕、郭汜、张济、樊稠等人因王允不肯赦免他们的罪行,本打算亡命归乡里。结果贾诩为李傕划策:“闻长安中议欲尽诛凉州人,而诸君弃众单行,即一亭长能束君矣,不如率众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长安,为董公报仇。”《三国志》卷十《贾诩传》。李傕等“用贾诩策,遂将其众而西,所在收兵,比至长安,众十余万”《三国志》卷六《董卓传》……长安当时由吕布统率的并州军镇守,并州也是产生“武勇”之士的地区,与凉州士卒一样,勇敢善战,当时并称为“并凉劲兵”。吕布刺杀董卓后,并州与凉州两支军事力量势同水火。《三国志·吕布传》云:“布自杀卓后,畏恶凉州人,凉州人皆怨。由是李傕等遂相结还攻长安城,布不能拒,傕等遂入长安。”李傕只用了十天时间就打败吕布,攻克长安,杀死了王允。由此可见,并、凉虽同为“劲兵”,但并州兵的战斗力与凉州军相较,还是略逊一筹。
李傕等攻入长安,汉献帝遂成为其手中的傀儡。以后汉献帝流离颠沛,无处可依,惶惶如丧家之犬,直至曹操将献帝迎至许昌,才有了安身立命之地。如果说,董卓进京是东汉王朝崩溃的开端,那么,李傕、郭汜率十万西凉大军攻入长安,才标志着东汉王朝的彻底灭亡。因为在这之后,汉献帝“唯有名号,尺土一民,皆非汉有”《三国志》卷一《武帝纪》注引《魏略》……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东汉王朝是被胡化、羌化的凉州兵团所灭亡的。
曹操其实是汉族政权的拯救者,假如不是他奋力崛起,打败李傕、郭汜,凉州兵团使“长安城空四十余日”,“二三年间关中无复人迹”的局面将可能延续下去,那就会使“五胡乱华”提前一个多世纪到来。由此可见凉州兵团的恐怖。
李傕、郭汜的失败,并不等于说凉州军事集团力量已被消灭。实际上,它在凉州本土的军事力量依然强大,甚至在曹操灭吕布、平二袁、降张绣、克刘表之后,以马超为首的凉州军依然是曹操的强劲对手。建安十六年,曹操派大将曹仁征讨马超、韩遂。两军相持于潼关,曹操对西凉军的战斗力素有耳闻,所以预先告诫诸将:“关西兵精悍,坚壁勿与战。”《三国志》卷一《武帝纪》。不久,曹操觉得曹仁不是马超的对手,于是他亲自领重兵西征。曹、马两军相持于潼关,以曹军的战斗力而言,如堂堂正正摆开阵地战,恐仍然难敌马超的西凉兵,所以曹操只能深沟高垒,坚壁不出,待机破敌。“议者多言,关西兵强,习长矛,非精选前锋,则不可以当也,公谓诸将,战在我,非在贼,贼虽习长矛,将使不得其刺,诸君但观之耳。”同①。可见关西兵精悍,善使长矛,如果强攻,打阵地战,曹军要付出沉重代价。可惜的是,西凉大将韩遂有勇无谋,《三国志·马超传》注引《山阳公载记》云:“初,曹公军蒲阪,欲西渡,马超谓韩遂曰:”宜于渭北据之,不过二十日,河东谷尽,彼必走矣。‘遂曰:“可听令渡,蹙于河中,顾不快耶!’超计不得施,曹公闻之曰:”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由此可见,马超之神勇,连一向视天下群雄为鼠辈的曹操也对其畏惧三分。
西凉军的战斗力虽强,但也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群龙无首,互不服气,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战斗力。在曹、马决战之时,“贼每一部到,公(曹操)辄有喜色。贼破之后,诸将问其故。公答曰:”关中长远,若贼各依险阻,征之,不一二年不可定也。今皆来集,其众虽多,莫相归服,军无适主,一举可灭,为功差易,吾是以喜。‘“《三国志》卷一《武帝纪》。马超、韩遂最后中了曹操的离间计,才被打败。马超率残部退回西凉。曹操”追至安定,会北方有事,引军东还“《三国志》卷三十六《马超传》。,但谋士杨阜认为马超仍然会聚集力量,卷土重来。他对曹操言道:”超有信、布之勇,甚得羌、胡心,西州畏之。若大军还,不严为之备,陇上诸郡非国家之有也。“曹操虽然认为杨阜的话不无道理,但毕竟对马超和西凉军的战斗力估计不足,因此在”军还仓卒“的情况下,”为备不周“。不久,”超率诸戎渠帅以击陇上郡县,陇上郡县皆应之“。《三国志》卷二十五《杨阜传》。凉州重新为马超所占领。曹操只得再遣大将夏侯渊、张郃前往征讨,在杨阜、姜叙等冀城、历城将士的配合下,经过数次苦战,才将马超的势力逐出凉州。
马超退出凉州,但凉州却从此成为蜀、魏两国反复争夺的战场。刘备、诸葛亮深知凉州的重要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