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单德智体,还有美劳。基层考试有人抄朱卷还好,想殿试点翰林吗?写字得黑大圆光。不仅要苦练书法,还要懂得如何配制好墨,加松香使之凝,入锅灰使之润什么的。乡试会试都是三四天,又没有冰箱,不能都吃熟食,谁来为你煮米煮菜?还不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科举出身的人,起码不缺乏基本的生活能力,非如今高分低能的大学生可比。
对社会而言,科举的一大好处是均衡贫富。看过《儒林外史》吧?范进一中举,就有人送银两,送房屋,送田地,还有夫妇来投身为奴。浑家一死,范进马上就成了富家的乘龙快婿。财富就这样通过科举在社会中自然流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就因为它是实现公平“看不见的手”啊。
最后说一个科举养士最大的好处,也是千百年骂名所在:消磨意气。人才天生,但要成为栋梁,最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经得起折腾。经过院试乡试会试殿试一系列折磨(还可能是重复重复再重复),终成正果,好比唐僧师徒八十一难后修得金身,浮躁之气尽去,沧桑之感顿生。将来为官一任,才不至于猛冲直撞,误人误己。相比之下,现今大学生所受挫折训练太少,不利于适应社会各种规则潜规则。只有考T考G拿OFFER被拒签再被拒签,差堪比拟。要不怎么说“海龟”才是人才呢?
古人抄得我抄不得?
相声《连升三级》曾入选中学语文课本。张好古被人愚弄,送了一副骂魏忠贤是曹操的寿联给魏九千岁。谁知这副寿联挂了一天,魏忠贤没来得及看,文武百官看见了不敢说。到后来崇祯扳倒了魏忠贤,张好古反而因为送过这副寿联,连升三级。
所以说艺术高于生活,现实中哪有这么好彩?八月初三是湖广总督张之洞的55岁寿辰,正好碰上总督大人一力创办的两湖书院落成,喜上加喜,总督衙门热闹非凡。贺礼寿文多如牛毛,张香帅(张号香涛,人称香帅,与楚香帅无关)最喜欢其中的一幅寿屏,有什么重要客人来了,赶快引去看。这篇寿文通体用骈,典雅堂皇,尽括张之洞平生功业德行,人人赞好,用某大吏的话说,真是“渊渊乎汉魏寓骈于散之至文也”。
偏偏张之洞幕府中有一个机要文案赵凤昌,在旁边冷冷地说了一句:“此作好像与龚定庵集中某篇相似。”龚定庵就是龚自珍。正在兴头上的香帅一听,如同一盆冷水浇在头上。不会,万万不会!作此文者,是名重一时的翰林公周锡恩,不仅是我张某人的得意门生,连湖北臬司陈宝箴(陈寅恪祖父)这样的饱学之士,也极为推重,他这么可能做下这等事来?
不过,赵凤昌的话好像也非空穴来风,好在总督衙门无书不有,且取《定庵文集》来瞧瞧。是了,是这篇了,《阮元年谱序》,开头就有点眼熟……不像话,实在不像话,竟有三分之二与龚文一模一样,另外三分之一的格调句法也如出一辙!阮元的事迹,本来就和我很相似,翰林出身,封疆大吏,办海军,设书院,门生满天下,难怪他能抄得这么贴切!周锡恩啊周锡恩,本帅一向待你甚厚,你竟如此欺我!我还当着众宾客这样夸奖,让天下学人,看到此文,都来讥笑我张之洞不读书!幸好赵凤昌及时指出这一点,才免得我丢更多的丑…
从此,张之洞极疏远周锡恩,几乎从来不见,连周锡恩回京,照例的程仪,当老师的也不送。而且张之洞并不隐瞒此事,渐渐京师也有所风闻。那年翰林院大考,周锡恩的文章技压全场,末了居然只得了二等。为什么?阅卷大臣怕呀,万一又是抄的,那可不只是受人耻笑,皇上会给处分的!
周锡恩受到这样的打击,当然怨恨老师张之洞,但他更恨赵凤昌。自从张之洞和他疏远后,对赵凤昌宠信有加,什么事都要和他密商,以至于外间人说赵是“一品夫人”!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周锡恩终于逮着机会,狠狠连张之洞带赵凤昌都参了一本,几乎酿成官场的大风波。
最绝的是,周锡恩后来刻自己的文集,居然将这篇寿文收了进去。弟子们都劝他删掉吧,何必徒留话柄予后人。周锡恩也挺倔:《史记》、《汉书》里还有全篇抄别人文字的先例呢。收!
首都
“建都的事情已经讨论了一个多月,还是没个结果。前天孙大炮,唔,现在还是临时大总统孙,向参议院递交的咨文说:政府地点设在南京,是各省代表所议定,不得更改。所以袁世凯要想当大总统,必须到南京来就职。”
“定都南京,甭说北边不同意,这帮老革命里就有人不同意!”
“谁说不是?也是前天,章太炎在《时报》上写文章啦,说什么迁都南京有五大害处,一旦袁氏南移,北方就会土崩瓦解。他还说,革命党在这个问题是争意气,是‘鄙夫倔强之谈’!”
“他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而且老袁不肯离京,南方有什么法子?”“听说有人提议,干脆让黄兴黄克强带兵北上,以迎袁为名,把北洋军收拾掉!”
“哼,就为这事,还闹出了一场风波。”
“哦?”
“党内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就是宋渔父(宋教仁),他说亲自到北方看过,北洋军重兵把守直隶、山东,我军怎么可能北上?话音未落,‘啪’地一声,脸上就挨了个大嘴巴子!”
“是谁如此野蛮?哪位将军?”
“什么将军,广西才子马君武!他一巴掌打得宋渔父左眼流血不止,还大声骂他给袁世凯作说客,出卖南京。最后还是孙大总统当和事佬,让两人握手言和。不单如此,昨天参议院投票决定建都地点,28票,居然有20票主张建都北京,投南京的只有5票。这事儿把黄克强惹火了,他叫来身为参议员的同盟会员,拍着桌子骂他们为袁世凯张目,声称:议会必须在今天12点翻案,不然他要派兵冲进参议院,把议员们统统抓起来!”
“这……这不是开了武力威胁议员的先河吗?”“更糟糕的是,今天议会重新讨论此事,竟然以19票对8票,决定临时政府仍设南京。”
“嗬……我以为此举不智。临时约法墨迹未干,革命党魁怎么能干出这种事情呢?黄克强不想想,你自己带头破坏议会独立性,将来议会还有什么威信可言?”
“说是要派蔡元培等为专使,去北京迎袁世凯南下。嘿,北京是人家的势力范围,老袁死不挪窝,你拿他有什么辙?折腾了半天,背个威胁议员的骂名,还不得让老袁在北京即位?”
“这帮书生!”
宠妓
他是那种在历史的长夜中若隐若现的人物。那些和他擦身而过直接走进历史的人,是他点烟的火柴。哧的一点亮光,让我们一瞥他凑近的面容。然后,一切又沉入愈来愈浓的黑。
有多少人听过徐绍祯这个名字?当这个广东人接掌江北提督的时候,清廷气数已尽,乱世将至,多少枭雄在他麾下军帐中蠢蠢欲动。徐绍祯每日巡视大营,却想不到清晨吹响军号的号兵孙殿英,日后会炸开高宗纯皇帝和孝钦太后的陵墓,也想不到第四标那个满脸横肉的士兵张宗昌,会成长为“不知兵有多少钱有多少妾有多少”的狗肉将军。
我也是偶尔才会听闻关于他的一鳞半爪。
辛亥年,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徐任南京卫戍总督。南北议和后,孙中山为了酬功,送给他一百万公债。徐绍祯用两万元办了一份《民立报》,用一万元遣散沈佩贞等人的“女子北伐队”,其余九十七万交还孙中山。孙中山说,你可以留着这钱搞政治。徐说了一句豪言壮语,他说:“有钱的人不能革命。我还要追随您继续努力,所以不能有钱。”———我仔细地看了看手中书的封面,确实不是《徐绍祯纪念集》一类,姑妄信之。
津浦路陶局长回忆:徐率部起义后,统兵进攻驻在南京的代理两江总督张勋。城破之后,有人来报,在下关截获张勋宠姬小毛子。徐绍祯很奇怪:抓一个姨太太干啥?莫非要逼张勋当吴三桂?众将官上前禀报,听说张勋非常宠小毛子,每天都到她屋里几趟,而且,这个小毛子漂亮得不得了,大家都想饱眼福,请都督公开审理,也顺便污辱污辱张勋这个清廷的鹰犬。徐绍祯不干。可是小毛子这事儿已经传得沸沸扬扬,有位名人专门打上海给徐绍祯写信说:既然不审,可也不能白抓,军饷匮乏,小毛子跟张勋之前就大有艳名,不如送到上海张园,收票参观,每票只要四毛,上海人那么爱新奇,一定万人空巷,?
小说推荐
- 中国近代史
- 蒋廷黻(﹏(﹏ 蒋廷黻,一八九六年出生于湖南邵阳,一九六五年病逝于美国纽约。他在故乡度过了少年时代,十七岁时负芨远游,先后肆业于美国奥柏林学院、哥伦比亚大学,获文学士和哲学博士学位。一九二三年返国,任南开大学历史学教授,一九二九年受聘为清华大学历史学教授兼历史系主任。中年后始到国民政府供职,还政后又
- 最新章:第19章
- 新中国近代史
- 作者:白竹猪作品相关 序回去的过程不重要,总之,我是回去了。回到那万恶的旧社会,呃,错了,是万恶的异时空的旧社会。那是个与现实世界相似度高达99.99%的平行世界,读者请勿与现实世界挂钩,如有差异,乃是世界性差异,万万不能认为是作者水平不足,能力不够。闲话少说,咱们书归正传。正文 第一章看着眼前的金
- 最新章:第258章
- 中国历代名人传说
- 作品:中国历代名人传说 作者:林立舟 内容简介 屈原的传说 陈胜的传说 曹操的传说 诸葛亮的传说 王羲之的传说 李白的传说 黄巢的传说 方腊的传说 苏东坡的传说 包公的传说 岳飞的传说 施耐庵的传说 朱元璋的传说 正文 屈原的传说 屈原(公元前340-278年,战国时代楚国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
- 最新章:第16章
- 5890-历史的底稿 :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ⅱ
- 作为一个教书匠,读书写字,本是自家的功课,时间一久,就变成了习惯。每天如果不看几页文字,几天不写上几个字,心里就空得慌。据说,古代有写了文字,不求人知而藏之名山的,近人也有宣称,写东西只为自娱自乐,根本不想发表的。不过我从来没有这么高的境界,除了曾经写过的情书和偶尔写过的日记之外,写了就想发表,比较
- 最新章:历史的底稿 :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ⅱ-第38章
- 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2-历史的底稿
- 写在前面 作为一个教书匠,读书写字,本是自家的功课,时间一久,就变成了习惯。每天如果不看几页文字,几天不写上几个字,心里就空得慌。据说,古代有写了文字,不求人知而藏之名山的,近人也有宣称,写东西只为自娱自乐,根本不想发表的。不过我从来没有这么高的境界,除了曾经写过的情书和偶尔写过的日记之外,写了就想
- 最新章:历史的底稿-第38章
- 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1-历史的坏脾气
- 《历史的坏脾气》堪称去年畅销书市场上的“黑马,作者张鸣继续“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写就《历史的底稿。晚近中国,即从帝制崩溃到现代中国初立这一段,是中国历史上危机与生机并存的岁月。对这段历史进行反思和清理,是今日知识分子关注的课题之一 在书中,作者以其一贯的风趣,把晚清到民国有争议的人物和有趣的故事挨个
- 最新章:历史的坏脾气-第41章
- 历史上的中国 中国疆域的变迁
- 1历史上的中国的含义本书要讲的,是历史上中国的疆域的变迁过程,因此首先必须讲清“历史上的中国”的含义“历史上的中国”是不是就是现在的中国呢?当然不是。因为如果这两者没有什么区别的话,它们的疆域也就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只讲现状就行了。可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中国”这个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到春秋时已经用得很普
- 最新章:第22章
- 局道:中国历史中的博弈术
- 要想把别人拉入你的局,一定要“抚摸”他,使他感到舒服;一定要和他建立一种认同关系,使他愿意顺着你的思路走下去。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把精明挂在脸上,不一定是好事。做人朴拙一点“傻”一点,会使人感到踏实,反倒受人欢迎。当然,这种“傻”不是真傻,而是一种低姿态,是一种掩盖。设局要抓住对方的心理特点,甚
- 最新章:第58章
- 2809-局道:中国历史中的博弈术
- 要想把别人拉入你的局,一定要“抚摸”他,使他感到舒服;一定要和他建立一种认同关系,使他愿意顺着你的思路走下去。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把精明挂在脸上,不一定是好事。做人朴拙一点“傻”一点,会使人感到踏实,反倒受人欢迎。当然,这种“傻”不是真傻,而是一种低姿态,是一种掩盖。设局要抓住对方的心理特点,甚
- 最新章:局道:中国历史中的博弈术-第5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