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没有啥竞争力了,因此,这种成功的含金量也就大打折扣,所以,如果刘亦婷真的想展示一下自己实力超群的话,最好把具体职位、具体的职位竞争者素质,以及具体的职位竞争者数量展示出来,不要笼统地来个“在北美近万人竞聘100个职位的激烈角逐中胜出”,这会让很多人把她误解成“天才”的。
给我聘书的是波士顿咨询纽约分部。纽约分部在2003届哈佛本科生里共招了两人,另一个幸运的女生名叫索尼娅,是哈佛学院的学生民主党主席。
(引自《刘亦婷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 第61页)
在刘亦婷的自述里,会不经意间甩出一个吓人的头衔来,比如上面这段引文中的“哈佛学院的学生民主党主席”。那么,刘亦婷为什么不这么写呢?“另一个幸运的女生名叫索尼娅,是一个有着棕色头发、特别爱笑的可爱女孩。”而偏偏用了生硬的“哈佛学院的学生民主党主席”这样的官衔来形容她呢?这无非是想告诉大家,只有出类拔萃的人才能被聘用。
结语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句话有其合理性。但是,名不符实的榜样、错误选择的榜样给孩子带来的危害又是巨大的。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家长们不能马虎,不能人云亦云。而对那些热衷制造榜样的家长朋友来说,也请你们少一些功利心,多一些责任感。如果真的想跟大家分享教育经验的话,不要刻意夸大,不要刻意造神,不要报喜不报忧,只要有一颗平常之心,这几个要求实际上是很容易做到的。
分数挂帅思维依旧
应试教育的最大特色就是分数挂帅。刘亦婷进了哈佛之后也没有改掉这个思维习惯。我们可以从《刘亦婷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一书的刘亦婷自述部分看出这点。试举一例:
大一期末考试后,数学老师给我发邮件说:“按学校的规定,一般不允许公布学生们的考分名次,但我由衷地告诉你,你是全班第一。”第一学年结束时,经济学教授马丁。费尔德斯坦(Martin Feldstein,美国国家经济研究中心主席)邀请少数成绩优秀的学生参加他组织的鸡尾酒会,并邀请在第二学年担任评改学生试卷的工作(他教的是1000多人的大课),我也有幸名列其中。
大二的时候,因为数学好,我得到了一份数学辅导员的工作,辅导低年级学生的微积分(享受奖学金的哈佛学生需要在校园打工挣到买书买衣服及零用的钱)。学期结束的时候,因为我“成绩好,表达清楚,应变能力强”,我被学校的数学系聘为微积分课的学生助教。大三开学后,有一次妈妈在网上查阅资料的时候,无意中搜到了哈佛的课程安排公告,发现了我的任课时间,她还特地下载了那个网页,让爸爸和她一起“感受女儿另一种形式的存在”。
(引自《刘亦婷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 第49页)
在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刘亦婷颇为自己的“学习好”感到自豪。可是,在哈佛,在美国大学,学习好真的那么重要吗?
我们知道,中国学生在数学方面历来是强项。比如,GRE是美国大学生毕业后读研究生所必须要考的科目,对于美国学生来说,数学是他们最头疼的了,可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数学就是小菜一碟,有一些理工科的学生甚至戏称,用脚答都可以得满分。是中国学生比美国学生聪明吗?根本就不是。其实,中国的中小学生到了美国数学几乎都是尖子,甚至被惊叹为“天才”。但这绝不是值得自豪的事情,这是超强度机械训练的结果,只能证明学习任务太重,中国学生数学学得太苦。
我听一个朋友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外国教授来中国菜市场买菜,一个很简单的账目都要拿出计算器来算算,并非这个教授乃白痴一个,而是美国人压根不认为学会算这些玩意儿有什么用处,所以从小没有刻意在这方面过多训练。
写作《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的黄全愈博士在美国学习工作多年,他对中国学生学习好这件事情已经司空见惯。
我儿子矿矿在其他同班的美国小朋友还在捏着指头学算10以内的加减法时,已会多位数乘除法。据说,有的留学生带着他们的孩子到美国学校注册,经过简单的问话,学校说:“你们孩子的数学三五年内都够用了,小学都不用学了……”
从中国出来的孩子,无论是农村小学来的,或者在国内读的是慢班,许多也能在美国同学面前臭美臭美。
去年,儿子上8年级,相当于国内的初二,但每天清早6点29,他必须到屋外去等高中派来接他的校车,到高中去上几何课,然后再由高中派车送他回初中去上其他课程。即使跳级到高中上几何,他在班里也是前几名,觉得很轻松。
像这类跳级学习,不仅仅发生在我儿子身上,还发生在许多中国留学生的子女身上。但是,这些在美国中小学的跳级生若回到中国,恐怕都会成为留级生!
但是,黄全愈博士却不像刘亦婷的家长那样把学习好当作一件值得炫耀的事,他对中国学生学习好这个现象颇不以为然,他质疑道,为什么中国的中学生年年能击败众多对手,获得国际奥林匹克竞赛的各种个人奖和集体奖,然而在诺贝尔奖设立以来,却没有任何一个中国高校的专家教授能获此荣誉?为什么曾在中国受过教育的留美学生的孩子们,在美国的学校里大多都能出人头地,风头十足,却在成年后落在后面呢?为什么起点超前,而终点落后?这是不是中华民族一大困惑?
黄全愈博士通过多年的观察与思考,终于弄明白了这个问题———是因为中国学生缺乏创造力。
创造力不同于智力。创造力包含了许多非智力因素,如人的个性和独立性等等都是非智力因素。一个智商很高的人,可以是一个依赖性很强的人,一个没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去摧毁常规障碍的人,甚至可以是一个个性有缺陷或者懒惰的人。但是,一个创造力很强的人,必须是非常有独到见解、独立性很强的个性完善的人,必须是一个在常规势力面前百折不挠的人,同时又是一个具有很强的记忆力、丰富的想像力、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思考力、清晰的判断力的人。
创造性就像种子一样,它需要一定的环境:包括土壤、气候、科学的灌溉、施肥、培养才能发芽、生根、开花、结果。
没有对常规的挑战,就没有创造。而对常规的挑战的第一步,就是提问。我的美国教授总是爱说:“没有提问,就没有回答。一个好的提问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
我欣赏他的哲理性语言,我更赞赏他在营造培养创造性的环境!
(引自《中国青年报》《创造力可以教吗》文黄全愈)
所以,看了刘亦婷的这句“我由衷的告诉你,你是全班第一”,我不仅没有对刘亦婷心生钦佩之情,相反感到非常的失望和沮丧。我认为,刘亦婷即使进了哈佛读书,也没有领悟哈佛大学乃至美国教育真正的精髓所在。她没有认识到,美国人更看重的是学生的创造力和个人魅力。
“学习”仍是头等大事
前文提到,刘亦婷的家长从小就给刘亦婷灌输“学习”是头等大事的观念。而刘亦婷家长所谓的“学习”,并非那种独立自主的学习,不是那种出于对知识的渴求,出于个人兴趣和爱好进行的自动自发的学习,而是为了“分数”,为了“重点中学”,为了“名牌大学”甚至“高考状元”的被动学习。简单来说,就是以拿学历、拿学位为目的的应试性学习。不得不承认,这种长期灌输对于刘亦婷来说是相当有效的。可以说,在刘亦婷心中,学习是头等大事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即使刘亦婷进了哈佛,这种思维依然明显存在着。在《刘亦婷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一书中,刘亦婷谈到了自己毕业后的打算,当然,继续学习是她首先想到的问题。
作为一个“组织管理型”学生(特点是:擅长统筹兼顾,喜欢与人打交道),最吸引我的不是清静的书斋或实验室,而是风起云涌的市场。因此,我不打算走“直接考研、接着读博”的学者路线,而是准备先工作几年,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后,再进商学院攻读MBA(工商管理硕士)。算起来,我还要5年左右才能完成在美国的求学计划,届时再看有什么新的发展机会。
(引自《刘亦婷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 第57页)
我们看到,刘亦婷刚刚参加工作不久,便开始盘算什么?
小说推荐
- 哈佛女孩刘亦婷
- 《哈佛女孩刘亦婷》作者:佚名引子:四所美国名牌大学同时录取刘亦婷一则轰动全国的独家新闻1999年4月12日《成都商报》用大字标题在头版头条登出了一则独家新闻《我要到哈佛学经济。记者雷萍报道:包括哈佛大学在内的四所美国名牌大学同时录取了18岁成都女孩刘亦婷,并免收每年高达3万多美元的学习和生活费用。这
- 最新章:第88章
- 三国武器批发商
- 随笔涂鸦群,54148062(感谢凤凰mm提供
- 最新章:第三卷 荆襄风云 217章 蜀军兵败夷道城
- 刘亦菲
- 刘亦菲在美国四年后,回到了大陆。大陆的娱乐圈也如国外一样美女如云,一定同样可以满足我强烈的欲望,这时影坛出现一位新人,就是当红的明星玉女—刘亦菲。每当我在银幕上看到她明艳秀丽的容颜,下体就有强烈地冲动,一定要让这位玉女纯洁雪白的秀丽胴体,如荡妇般在我的体下淫声浪语、婉转承欢。她就是我在大陆第一个强奸
- 最新章:第20章
- 哈佛
- 《哈佛》作者:佚名一、甜蜜的孤独研究生院的宿舍,周围都有一片平整的草坪,上面随意摆着一两张野餐桌。宿舍当中,最难看的要数RHall和CHall—六十年代一位著名建筑师的杰作。学校附近房租贵,宿舍稍便宜,所以穷学生喜欢。RHall背向牛津街的一侧,二楼的一个房间,窗外恰好有棵小树,那是我刚到校时住过的
- 最新章:第36章
- 等待哈佛
- 作者:张立勤从北京到江西,从西安到郑州,一路走过这些中国民办高教的最活跃地带,精彩纷呈,扑面而来。这是来自中国民办大学最优秀的声音,每一次晤面都是一回心灵的倾诉、理念的撞击、理想的烛照,从这些不同心性、不同风格的校长们身上,我能捕捉到一种共同的因子:敢为天下先,一定要争第一!如此直率放言的是胡大白,
- 最新章:第44章
- 爱在哈佛
- 作品:爱在哈佛 作者[韩 全宇 内容简介 梦想和爱情,为了能够同时实现他们,时间总是那么的短暂。就像同在哈佛留学的韩国学生金贤宇与李秀茵…一边是青春的激情梦想,一边是铭心的刻骨爱情,当贤宇凭和秀茵冲破重重障碍,准备享受爱情带来的甜蜜和幸福时,不幸悄悄降临在他们头上—秀茵被查出患有绝症 正文 第1节:
- 最新章:第26章
- 哈士奇男孩
- 作者:宋语桐(宋雨桐)佛有曰“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可是佛怎么没说救人会有后遗症啊?一时同情心泛滥,救了这个半夜闯进她家、身受枪伤的臭斐焰,他不感激她的救命之恩就算了,还大牌地住在她家,把她当免费女佣,过著「茶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少爷日子!她如此善良、对他如此尽心尽力,可他少爷竟还有话说“说话的时
- 最新章:第20章
- 哈佛我的似水流年
- 作者:苏辛一、甜蜜的孤独研究生院的宿舍,周围都有一片平整的草坪,上面随意摆着一两张野餐桌。宿舍当中,最难看的要数RHall和CHall—六十年代一位著名建筑师的杰作。学校附近房租贵,宿舍稍便宜,所以穷学生喜欢。RHall背向牛津街的一侧,二楼的一个房间,窗外恰好有棵小树,那是我刚到校时住过的地方。我
- 最新章:第37章
- 哈佛,我的似水流年
- 《哈佛》作者:佚名一、甜蜜的孤独研究生院的宿舍,周围都有一片平整的草坪,上面随意摆着一两张野餐桌。宿舍当中,最难看的要数RHall和CHall—六十年代一位著名建筑师的杰作。学校附近房租贵,宿舍稍便宜,所以穷学生喜欢。RHall背向牛津街的一侧,二楼的一个房间,窗外恰好有棵小树,那是我刚到校时住过的
- 最新章:第3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