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之治》第46章


嫣幼龈霭裱 ?br /> 李世民看着长孙皇后,心情非常复杂。
李世民面色十分沮丧:关中大旱,祈雨无效。
戴胄:到了这种地步,历朝都是允许百姓外地乞食。现在看来陇右还差强人意,陛下应该开关放人。
李世民:会不会突厥又来抢掠人口?
裴寂:武德年间,西边的关口都是不开的,开了有麻烦,外有强敌啊。
房玄龄:不开关,灾民变饥民,饥民容易乱啊。
群臣点头同意,
李世民:那就开关,许百姓出关乞食。户部即刻发下乞食关文。
公元627年,贞观元年,六月,关中苦旱。玄奘乘机出关,开始他长达十七年的取经之路。
太极殿内,李五拜见李世民,向他讲起路遇一家灾民,家散人亡,饥不果腹的悲惨境遇。李世民沉默了一会儿之后:你的永业田,也旱了吗?
李五:旱了,种上的都白种了。
李世民:原来种的什么?
李五:原来种糜子。
李世民:你还是吃军粮啊。
李五:种地吃糜子,交的租是糜子,当兵可不是吃糜子?不当兵,再种地,还不是种糜子?
李世民苦笑,忽然表情严肃:你一会儿去找房玄龄,说我免你刚才说的那一家租庸调。
两人面带忧伤地沉默了一会儿,李五跪拜,起身离去。
李世民望着他走出大殿,示意内侍过来:传谕中书省,御前会议。
两仪殿,李世民坐在御座上,沉思着。中书省官员鱼贯而入,跪拜,直身等待。李世民沉思着,巡看各位官员:我当年的亲随来看我,说百姓日子很苦,我免了一家的租庸调。
魏征:陛下又错了!
李世民见魏征当着群臣的面奚落自己,心中不快,质问魏征:我怎么又错了?
魏征:陛下此举不仅是错了,而且十分愚蠢。
李世民一惊,几乎从御座上站起:魏征,你也太放肆了吧!
魏征:陛下既然错了,为什么又不肯承认?皇权不下县。陛下直接免民间一家的租庸调,县令就不好办了。
李世民:我身为皇帝,难道连这个都不能做吗?
魏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陛下应该是什么都可以做,可是解了一家的困难,解不了天下百姓的困难。若要解天下百姓的困难,靠的是政令。天下一百多万人口,都有困难,陛下一个一个地去解,解到什么时候呀。
李世民面露一丝尴尬:这个先不谈。一直以来,闷在我心中最大的事是突厥。房玄龄,你看该怎么解决这件事?
房玄龄正要说话,却被魏征抢了过去:陛下,百姓疾苦的事还没谈完,怎么又说起突厥来了呢?
李世民:突厥不除,百姓何时才能过上安稳的日子?
魏征:陛下不知道除突厥靠的是什么吗?是百姓,是国力。
李世民哑口无言。
房玄龄:尚书左丞说得有理。依目前的国力,打突厥还很困难。
李世民:那要多久?
房玄龄:这要算账才知道。杜如晦,账在你肚子里。
杜如晦:以一百万人口算,每丁每年交二石粮食,就是两百万石……
李世民:一百多万,你算两百万,那多出来的人口,每年的租也是一个数目啊。
杜如晦:是。可是,历年封王封爵,免租甚多,灾祸地区,也有减免,所以我只算一百万,朝廷各项支出,算六十万石,剩一百四十万石。每年给突厥,大约二十万石,剩下一百二十万石。每年实际积累的,只有一百万石。打突厥,总要一千万石吧。一旦打,总要多于一千万石吧。
官员们相互看看,李世民略显焦急:有什么办法没有?
杜如晦:一是多征,二是增加人口。
魏征:增加人口,缓不济急。多征,百姓负担过重。
李世民:你是说没有办法了?
魏征:一个人转身,一下子就转过来了,整个大唐天下转身,只好慢慢转,急不得。
房玄龄:转身说得容易了,这应该是像病,一个人的病,一天一天吃药,慢慢好起来,天下的病,也是慢慢好起来的。
李世民站起,走来走去,闷声长叹。忽然想起什么,问:每丁每年交二石,如果都是军粮呢?
房玄龄:陛下的意思是让天下都种糜子吗?要知道,历代劝农桑,说的是大乱之后,无人耕种;新朝劝农桑,是让天下事生产。今年荒年不算,即使丰年,要积攒国力,也不是光种糜子可以造成的。地有南北,又有水旱,更有良碱,适种什么,随百姓便,国力反而积累得快。所以历朝计算天下财富,以钱,不以石。
李世民点头:哦,是这样。还有一件事,就是考核官员。房玄龄,这事办得怎么样了?
房玄龄:已向各州官员发出通告。估计不久他们就会到长安了。
尚书省内,裴寂和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坐着议事。
裴寂:吏部要考核官吏,我看是必要的。现在,京城的考课名籍已经送达尚书省,但还不是全部,这两天就会到齐。至于各州官吏,人来了,考课名籍也来了。长安大小客舍住满了还不够,有些人只能在长安城外搭帐篷。我看了,真觉得大唐是人才济济啊。
长孙无忌:考核之后,才知道是不是人才啊。
裴寂:武德有九年,九年有如此多的官吏,不管是不是人才,都是武德的积累啊。我看,事不宜迟,右仆射、中书令、兵部尚书,你们不能拖延啊。如果拖延,等到各地官吏到齐了,万一有乱子,耽搁考课不用说了,还会耽搁各地官吏返回,耽误了,他们来个上书陛下,我不敢想,我不敢想。
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都愣了。
两仪殿内,李世民:姜还是老的辣,无忌,你被他谋算了。
长孙无忌:是啊,鸡飞狗跳。几千人,光是吃饭就不得了啊。言,写了一大堆,看都看不过来,唉。
李世民:而且,现在各地水旱之灾,赈济的官吏人手也不够了。乱,乱,乱。从前马上打天下,一个军令就解决了,现在是斩不得,急不得。
裴寂、房玄龄、杜如晦觐见,三人步入殿内。
李世民:京师这些日子,乱哄哄,难道就没有一个办法吗?
裴寂:武德年间,不是这样的,考核是考核,选官是选官,一年里分开做,不慌不乱,行之有效。现在这样乱哄哄,不如暂缓,一点一点来做,天下太平,哪里有那么急的事。
房玄龄:孔子说,既来之,则安之。
裴寂:搅得陛下不能安之,孔子说也没用。
长孙无忌:这个事,我主管,若乱,则我请辞右仆射,让出吏部尚书。
杜如晦:没有过不去的河,若此河一定要渡,再大的浪,也要渡。官吏考核裁减停当,整个贞观就好过了。我看值得。
李世民:凡大事,都是八座议论,这次考核裁减,无忌,你说过了,就过了,无须八座议论。
裴寂愣住,片刻之后:武德……
长孙无忌略带恼怒:现在是贞观了。
裴寂对李世民:那我这个左仆射还是辞了的好。
李世民:左仆射真的要辞吗?
裴寂:哦……我也是急火攻心啊。陛下原谅我鲁莽。
李世民微笑:左仆射还是不辞的好,我不想乱上加乱。记下来,赏赐左仆射绸五百匹。现在朝廷急需人才,你身为左仆射,应该多推荐人才啊。
众人微笑。
第二十六章
高昌王宫大殿内,百官分两侧站立,恭敬地等待玄奘和麹文泰入座。玄奘在麹文泰的陪伴下准备入席。两人穿过大殿。麹文泰恭敬地请玄奘入王席。
玄奘推辞:陛下亲自迎接,已经让贫僧内心震动。这是王座,岂是我能坐的。我不过是一个僧人,怎敢受此大礼。玄奘双手合十,立在原地。
麹文泰:不要说坐一下了,只要法师愿意,我愿意将整个高昌连同这个王座一起献给法师。麹文泰跪下,用肘支地,形成一个脚蹬的样子,趴在座前。殿中众臣都跪下。
玄奘大惊:陛下这是为何?陛下快请起来。既然陛下坚持,我就斗胆坐了。陛下快请起来。
麹文泰与玄奘相对跪坐:法师为何目的去西方佛国呢?
玄奘:我在中原时,曾拜高僧为师,却没有完全解开心中的许多疑问。
麹文泰:大唐的高僧都不能解答这些疑问吗?
玄奘:经典中有很多模糊之处。大唐各地的高僧有很多种理解,各执一词,互相争论不休。我想,只有见到了经典的原文,才能解除心中的疑惑。所以我想去西方佛地将梵文经典取回中原。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