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第2章


眼下正值四月,此时的北京早已桃花盛开、春意盎然。坐在洒满阳光的阳台上,推开窗,一缕清风扑向面颊,丝丝暖意涌上心头,让我不禁想起不久的春末夏初即将迎来的一个重要节日——儿童节。给孩子们送些什么礼物好呢?如果你也刚好想到这个问题,就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孩子准备一份节日“厚礼”吧!
把聪明才智和健康快乐送给孩子,没有比这更珍贵的节日礼物——人生的礼物!
专题1——一个最好的老师——家长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好老师的教导。什么样的老师是好老师?
知识渊博的老师是好老师,因为教育孩子就要传授知识给孩子。
但比知识渊博的老师更好的是有教育智慧的老师,因为比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孩子具备自己获得知识的能力和素质,这既包括通过各种感觉通道学习的能力、交流的能力、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阅读的能力……也包括探索的欲望、兴趣以及健康积极的心态等等。使孩子具备这些综合的能力和素质,对教育智慧的要求要远远大于对文化知识的要求。
然而,比有教育智慧的老师更好的老师,是爱孩子的!
爱让一个酒鬼的儿子出人头地
有一位父亲,由于一时疏忽,把妻子的阑尾炎急性发作当成了普通胃痛,没有多加重视,结果酿成了不可弥补的过错——妻子在疼痛中死去。从此,这位父亲极度自责,终日在酒精中寻求解脱。
多年后,儿子长大成人,并且出人头地。有人不解地问:“你有那样一位父亲,为什么还能取得如此了不起的成就?”
酒鬼的儿子思索片刻,回答道:“从我记事时起,一直到18岁离开家,我的父亲,即使每晚喝得烂醉如泥,也从来没有忘记走进我的房间,在我的脸上亲吻一下,并且说:‘我爱你,儿子。’”
爱,孕育了滋养心灵的教育。
爱让一个天资一般的孩子考上清华
有个孩子经常和同桌打赌说自己能考第一,结果却总是同桌考第一,他被落下很多名。这个孩子禁不住问妈妈:“我和同桌一样努力,为什么他老能考在我前面?是不是我比他笨?”妈妈心想:你的同桌可能就是比你聪明,要不然就是他比你更加努力,或者是你上课听讲不够认真……但是,这位母亲因为不想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每次都忍住“心里话”而只是笑笑说:“没关系,下次再试试。”就这样,孩子一直没有赢过同桌,但也一直没有放弃。
现在,这个孩子再也不担心考试名次了,因为他刚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在给母校新生及家长举办的报告会上,他讲起了小时候的一件事:“小学时,我总是因为考不过同桌而感到自卑。直到有一年暑假,妈妈带我来到沙滩上,她指着海边的小鸟对我说:‘你看,当海浪打来的时候,那些小鸟总能十分敏捷地飞起来,而海鸥就显得很笨拙,但是,真正能飞越大洋彼岸的,却是海鸥。’打那以后,我便坚信自己的能力。”
爱,孕育了饱含智慧的教育。
爱让一个“无药可救”的孩子举世瞩目
有一个小男孩,功课极差,终日对着花鸟虫草发呆。老师以为他智力有问题,无药可救;姐姐认为他行为怪异;同学全都疏远他。只有他的妈妈,宁可儿子将来没有成就,也不愿他失去人生的乐趣。所以,她从来不会因为儿子的“不务正业”而看不起他,相反,她还支持儿子去花园里寻找乐趣。
一次,妈妈让小男孩和他的姐姐比赛,看谁能先辨认出花园里的花是什么花。小男孩每次都最先说出来,妈妈便每次都吻他一下。对小男孩来说,这是多么让人兴奋和自豪的奖赏!
由于妈妈的支持和鼓励,小男孩越来越醉心于他这个与众不同的兴趣。有人说妈妈太纵容儿子,早晚会害了他。然而,正是这种“纵容”决定了儿子未来的前程。
这个小男孩就是多年后因著有《进化论》而举世闻名的生物学家查理?罗伯特?达尔文。
爱,孕育了成就天才的教育。
爱让一个双目失明的孩子击中目标
在洒满落日余晖的广场上,一个孩子正用弹弓打一个离他七八米远、立在地上的玻璃瓶。这孩子活像个赛场上的射击手,除了手臂,全身几乎一动不动。只见他屏住呼吸、全神贯注于前方的瓶子,一次又一次将小石子向四面八方打去。孩子的妈妈则像一个温和的教练,每次都不厌其烦地从四面八方把石子捡回来,一颗颗递到孩子的手上。
一位陌生人走过来,对孩子的妈妈说:“让我来教他打吧。”妈妈说:“不用了,谢谢。他看不见。”
陌生人愣住了。“没关系,他一定会打中的。”妈妈说。
夜幕笼罩下来,陌生人不知观望了多久,他想:“看来今天他打不中了。”说了再见后,他便转身离开。刚走出不远,陌生人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声清脆的瓶子的破碎声。
爱,孕育了创造奇迹的教育。
试问,在这世界上,有哪一位老师愿意把全部的爱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一个孩子?只有孩子的家长!任何知识、方法都是可以学来的,唯有血浓于水的爱和人类天性使然的对后辈的责任是学不来的。爱,是一切教育智慧的最初动力。因为没有人比家长更爱自己的孩子,因此绝没有人会比孩子的家长更能激发出潜藏在头脑中的教育智慧,乃至爆发出巨大的教育力量。
每位家长,无论学识高低,都无须对自己的能力有任何担心和怀疑,因为每位家长都有无比巨大、惊人的潜力。这个潜力到底有多大?曾经有这样一个报道:一位年轻母亲把孩子锁在家里去买菜,穿过马路回家时,猛然看到自己3岁的孩子正从五楼的阳台往外爬。就在千钧一发之际,母亲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冲了过去,接住了孩子。事后有人做过现场实验,让一个短跑冠军以事发当天母亲刚刚看到孩子时所处的位置为起点,跑向同样的阳台下去接从阳台上扔下的与孩子同样重的物体,无论试多少次,短跑冠军都无法接住这个物体。然而,一位平常的女人却接住了自己的孩子,这就是爱激发的潜力!身体的潜力尚能如此惊人,更何况头脑中的智慧!
任何学校教育都是为家庭教育锦上添花而绝非将其取而代之的教育。在爱的前提下,只要善于学习如何科学地爱、理智地爱,每位家长都有可能成为颇具教育智慧的教育专家。而当家庭充分发挥教育力量的时候,这股力量是任何一所学校都无法企及的。除了家长,没有人会更有能力担当孩子最好的老师!
亲爱的家长,继续读下去,你便可以踏上学习教育之道的征程。带上对孩子的浓郁的爱,带上自信、冷静与理智,你一定会在这段征程上豁然开朗、满载而归。最后,再请记住教育家铃木镇一的一句话:“只要用心,培养一个智商150的孩子一点儿不难。”
专题2——一个最终的目标——成才
天下家长没有哪一个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绝顶。追求聪明无可厚非,但决不能盲目,否则将事与愿违。在教育孩子之前,家长首先要学的就是明确教育目标,因为教育风向标的方位不正确,任何教育行为都是徒劳的。
培养一个聪明孩子的目标是:不为眼前的聪明而聪明,要为成才而聪明。这个目标应该随时提醒家长,教育孩子千万不要止步于高分数、好大学,因为这些在一个人才辈出、大学扩招、就业紧张的时代,已经太微不足道,不足以成为孩子未来的竞争力。家长一定要把眼光放得长远些,放到孩子整个人生的成功与幸福上。只有明确这一点,才能有正确的教育举措,从而收获美好的果实。否则,孩子有意义的生命恐怕只能缩短至前面的十几、二十几年,然后就不得不继续那个令人遗憾的轮回,也就是像上一代人那样,自己人生不得志,只好无奈地再把梦想寄托到下一代人身上……
拒绝呆板的聪明
什么叫呆板的聪明?读读下面这则小故事你就会知道。
聪聪和笨笨
有两个男孩,一个叫聪聪,一个叫笨笨。聪聪是典型的优等生,考试成绩、智力测验统统一流。笨笨则是典型的差生,考试经常不及格,智力测验只有中下等。一天,聪聪和笨笨走进森林里,突然,一头凶猛饥饿的灰熊向他们扑来。
聪聪当即准确算出17。3秒后灰熊将追上他,于是大惊失色地对笨笨说:“只有十几秒了!怎么办?”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