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病从根治》第23章


芄嵬ㄈ酥埂7羌虻サ幕抵罚滴寤等茸匀顾蓝觥V窳の裰渫ɡ梗固等茸钏佟H褂胄陌ノ砝铮残陌芴等人В纳癫荒撸弥窳そ杂薪菪А?br />
“竹之一物,看似普通,实禀天地之造化,具有神奇的功效,其竹茹、竹沥、竹黄,均有通利之性,凡热痰、顽痰阻滞三焦、六腑,均可配伍使用。”
听完道长的论述,我不由得感慨天地造化之神奇。
人生活在天地之中,为万物之精灵,人之五脏六腑,通过五行归类,通过取象类比,在自然界中随处可见其身影,取象于天地之间。类比如五脏之属,则疾病均可以寻找到对应的治疗法则,大自然就如同一本书,读自然就是读疾病,读自然就是读自身。
下面我们通过另外一个故事,来感受生活,感受大自然之道:废物利用的故事!
废物利用的故事——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的诊断与治疗
去年有次看电视报道说,城市垃圾正在进行分类处理,其中有用的垃圾被回收,没用的垃圾被焚烧,而焚烧产生的热量可以用来烧锅炉,将热量转化为蒸汽,然后蒸汽可以用来发电。看似无用的垃圾,通过一系列的处理,反而为人们生活提供能量。
看完这则报道,在感叹人类智慧的同时,我也在想,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观来分析,任何事物都是多方面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某些事物是无用的,甚至是麻烦,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它就是有用的,甚至是非常有价值的好东西。
我曾经在药厂工作过一段时间。药厂提取车间每天都产生大量的药渣,这些药渣堆积在一旁,无法利用,又没有人运走,公司很是头痛,最后不得不花钱请人拉走,每月支付药渣清运费用都得不少钱。当地菜农知道后,主动上门来清运,他们把药渣拉回家堆起来发酵,然后撒在地里做肥料。发酵后的药渣,富含大量有机肥,以药渣作为肥料的田地,庄稼长得好,而且病虫害也很少。菜农成了药渣的主要清运对象,公司没花一分钱,棘手的问题就解决了。后来公司领导通过反复研究,将药渣与煤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烧锅炉,效果也不错,每月既节省了不少煤,又创造了经济效益,药渣的利用又上了一层楼。当地菜农将药渣堆放发酵,时间久了,发现药渣上会长出一些蘑菇,于是他们有人尝试用一些粗纤维含量高的药渣来种蘑菇,并取得了成功。
一种最初被认为是包袱的东西,最后反而成了抢手货。
这样的例子很多,初中时,镇上的一个提炼碳酸钡的化工厂,炉渣无法利用,四处堆放,严重污染环境,当地政府考察后,发现这个炉渣可以抗辐射,可以吸潮,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好处,于是将炉渣用来铺路。镇上许多平展的马路由此诞生了。铺完所有的路之后,又开始用炉渣制作成砖,卖给当地人建房使用,炉渣砖不仅能够抗辐射,还能冬暖夏凉,废弃不用的炉渣,转手之间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
很多时候,废物与良材之间只是一线之隔。只要我们的观点改变了,认识加深了,废物一夜之间往往能转变成良材!
其实在我们人体内,也存在这样的情况。身体每天都在代谢,对于代谢不了的物质则以病理产物的形式储存起来,这些病理产物往往在体内长期积存,影响气血的运行,最终导致脏腑的病变,甚至是癌变。
人体内病理产物很多,最典型的莫过于痰。
痰原本是人体精微物质因脾的运化功能减退而化生,它们的物质基础还是水谷精微,也是一种能量,只是在转化过程中,变成了无法被人体利用的次品、废品。痰邪过重的病人,治疗时要采用化痰的办法,但化痰往往只能使痰邪变得稀薄,无法完全消失,这些痰邪停留在人体内,其实就是人体内的垃圾。
痰除了存在于肺中,也在其他脏腑、经络、四肢百骸存在,许多病人长期服用化痰的药物,但咳痰始终未见治愈,每天仍然咳吐不少黏稠的痰液。如果我们深入思考,就会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常常祛痰,而痰却不见减少呢?是不是产生痰的根源没有找到呢?确实,人体内痰液不减少,是因为有来源,就好比城市中的生活垃圾,虽然每天都有清洁工人运走,但每天也都在产生,人体内的痰也是时时产生的。咳嗽吐出来是痰,那些没有咳出来的,在体内就是“黏稠的津液”。
对于痰的认识,如果借用我前面所讲的“废物利用的故事”,思路上可能就会有一些突破。
在治疗疾病的方法中,有一种被称为“饥饿疗法”,顾名思义,也就是让病人禁食或者处于饥饿状态,这种方法属于食疗范畴。
临床上我也常常运用此法,比如小儿停食患者,可以不用药物治疗,饿两顿就好了;急性胃肠炎的病人,也是不吃饭为好,饿上一两顿,配合药物治疗,更有利于病情的康复。轻度疾病的可单独应用禁食即饥饿疗法,往往能奏效。但一些复杂的疾病,往往不是饿上一两顿可以解决问题的。
我国古代就有“辟谷”之说,它也一直流传到今天,实际上它就是一种饥饿疗法。人们为了治愈某些疾病或强身健体而主动在短期内断食,让身体在饥饿状态下充分激发自身潜力。
“辟谷”期间,人体处于一种饥饿状态,体内的能量会逐步释放,当人体储备能量逐步减少时,体内的病理产物如痰也会逐步转变为能量消耗掉,身体自然会进入另外一种状态,一些慢性病也会得到自我修复。
因此,饥饿也是治病的良方。
1925年,美国科学家麦开主持进行了一个著名的老鼠实验。他将一群刚断奶的幼鼠分成两组,区别对待:第一组幼鼠享受“优惠待遇”,予以丰盛的美食,让其尽情享用,饱食终日;第二组幼鼠受到“歧视待遇”,只提供相当于第一组60%的食物,“饿其体肤”,只能吃七八分饱。许多人预测,第一组老鼠的健康状况与寿命将远远好于第二组老鼠。但结果却出人意料:第一组享受“优惠待遇”的许多老鼠因为营养过剩,得了“富贵病”,未到“中年”就早早死去了。第二组受到“歧视待遇”的老鼠却皮毛光亮,皮肤紧绷,行动敏捷,体形匀称,出奇地健康与长寿;更耐人寻味的是,其免疫功能乃至性功能均比饱食终日的老鼠高出不少。
人们自然会问:老鼠实验的结论是否适用于其他生物呢?
后来,英国科学家又用猴子做了类似的实验。让100只猴子肥吃肥喝,让另外100只猴子只能吃七八分饱。10年之后,肥吃肥喝的那100只猴子,胖的多,脂肪肝多,高血压多,冠心病多,死得多;而另外的100只猴子,却是苗条得多,精神好得多,健康得多。观察的结果证明,所有高寿的猴子,都只吃七八分饱。
科学永无止境,科学家从不浅尝辄止。后来,又有一些科学家将实验的范围扩大到细菌、苍蝇、鱼等生物,结果都出现了惊人相似的一幕。
人,尽管是高级动物,也需要适度饥饿,也不能逃脱凡事“过则错,过则祸”的规律。可以说,上述这些实验都验证了我国传统医学中的一句老话:“若要身体安,三分饥与寒。”
临床上痰湿过重的病人体检时,结果经常是血脂高、血黏度高、血压高……在针对这些指标治疗的同时,可以结合使用饥饿疗法,每餐只吃六七分饱,到下一顿吃饭前,有较强的饥饿感,这样体内多余的脂肪,多余的能量,就会慢慢被消耗利用,体内的痰湿会慢慢减少,身体就会得到治疗。那些危害人体健康的体内垃圾,也会转变成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转变成热量,被合理利用起来。这种治疗方法,不伤肝,不伤肾,远远胜过服用降血脂、降血压的药物。
还有一些轻度2型糖尿病或者糖耐量异常的患者,往往体形偏胖,平素胃口很好,爱吃甜食,运动量小。针对这种患者,只要控制饮食,每顿吃六七分饱,并且适当增加运动,完全不必服用降糖药物,血糖就能控制在理想水平。道理想想其实很简单,通过饮食控制和增加运动,一方面减少我们每天能量的摄入,另一方面增加能量的消耗,就可以达到进出的平衡,也就不会有多余的能量蓄积,而引起血糖增加。同时当我们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后,体重会下降,由于肥胖引起的胰岛素抵抗会改善,血糖自然可以达到理想水平。
对于多数现代人来说,吃饭已经不成问题,而营养过剩、肥胖倒成了影响人类健康的大问题。为此,适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