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管理大师》第2章


(2)中期计划
主要是确定企业具体的目标和战略,一般计划期是3~5年。
(3)短期计划
是反映企业在短期内要完成的目标和任务,具有比较具体的方法和程序,一般是指一年或一年以下的计划,如年度财务预算。
(4)即时计划
亦称活动方案,是指马上就付诸行动的计划,一般是指特定任务的计划,如一批订单的生产计划。
2。按职能分类
可分为销售计划、生产计划、财务计划、人力资源发展计划、技术和质量管理计划等。
(三)计划控制和调整
1。计划控制
领导者若想使组织的各项计划得以实现,就必须加强对计划的控制工作。计划控制的主要方法分为:
(1)事中控制
在计划执行过程中,按照某一标准来检查工作,确定行与不行。例如在财务方面,对于工程项目在财务预算上进行控制,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要检查是否超了财务预算。
(2)事后控制
将执行结果与期望的标准相比较,看其是否符合控制标准,总结经验教训,并制定改进行动措施,以利于将来的行动。
(3)事前控制
由于这种控制方法注意的是目前还没有发生的未来行为,进行这种控制,可事先采取预防性的矫正行动。
2。计划调整
计划调整是组织实现目标的有力保证,调整计划需要及时得到各种反馈信息,需要组织的信息系统正常运转。组织调整计划的方法包括滚动法调整计划、外推式预测法调整计划和启用备用计划等。
(1)滚动计划法
这种方法是根据计划的执行情况和环境变化情况定期修订未来的计划,并逐期向前推移,使短期计划、中期计划有机地结合起来。其具体做法是用“近细远粗”的办法制定计划。它的每次修订都使整个计划向前滚动一个阶段。该法虽使得计划编制工作的任务量加大,但在计算机已被广泛使用的今天,其优点十分明显:
首先,它使计划更加切合实际,避免了对时期较长的各类因素的不确定影响。
其次,此法使长期计划、中期计划与短期计划相互衔接,短期计划内容部各阶段相互衔接。
第三,该法大大增加了计划的弹性,提高了组织对剧烈变化的外界环境的应变能力。
(2)趋势外推调整法
趋势外推调整法是趋势外推预测技术的一个应用。它是将趋势外推法得出的下一期预测数作为下一期计划指标的调整方法,包括简单平均法、移动平均数法、加权平均数法等等。比如,企业要对整月度销售计划进行调整,就要根据前几月实际销售数计算平均数,并把平均数作为本月销售计划数。
假定今天四月,原销售计划为销售30万件,今天头三个月实际销售数分别为29万件、31万件、33万件,用移动平均法预测四月销售数:
D4=(D1+D2+D3)/3=(29+31+33)/3=31(万件)
根据预测数,企业可把四月份销售计划指标修订为31万件。
趋势外推调整法的特点是简单易行,只要找到前几次的实际数字,经过简单计算,即可得出结果。但是,这种调整方法有一个基本前提:假定客观发展的趋势在近期内不发生变化。因而,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往往不能适应环境的意外变化,尤其不能适应使趋势发生逆转的变化。
(3)启用备用计划
亦称应变计划。为了应付突然发生的变化,特别是使客观趋势发生逆转的变化,企业可以采取启用备用计划的方法调整计划。备用计划也称为应变计划。
□ 如何增强你的组织?
组织是把许多人集中起来,发挥团队精神,以达成一个共同的目标。将3~5个人组织起来比较简单,把许多人组织起来就比较困难了。因为人的家庭与社会背景不同,修养与见解各异。只有作为领袖的人指挥灵活,工作的指派肯定而清晰,并且领袖能随时纠正偏差,组织才能发挥最大的功能。大多数单位基本上注意到了组织问题,都拥有一份书面的组织文件,但也有少数企业忽视了这个问题,一切完全由老板一个人发号施令,无所谓组织系统,无所谓单位划分,更无所谓职责规定,甚至连一份书面的组织资料都拿不出来。单位职责不定,老板随心所欲地指派工作,致使人力和时间浪费,也是因不懂组织功能而导致的。
一、组织结构的类型
组织结构就是表现组织各部分排列顺序、空间位置、联系方式以及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模式,它是执行管理和经营任务的体制。组织结构在整个管理系统中起“框架”作用,有了它,系统中的人力、物力、信息才能顺利流通,使组织目标的实现成为可能。
(一)直线型组织结构
直线型组织结构是最早、最简单的一种组织结构形式。它的特点是:组织中的职务按垂直系统直线排列,组织中每一个人只向一个直接上级报告,即“一个人,一个头儿”。其优点是结构简单,权力集中,责任分明,联系简捷。其缺点是在组织规模较大的情况下,所有的管理职能都由一人承担,往往难于应付,可能会发生较多失误。
(二)职能型组织结构
组织内除直线主管外还相应设立一些组织机构,分担某些职能管理的业务,有权在自己的业务范围内,向下级单位下达命令和指示。它的优点是能够发挥职能机构的专业管理作用,减轻上层主管人员的负担。但其缺点也比较明显,它妨碍了组织必要的集中领导和统一指挥,形成了多头领导,容易造成管理的混乱。
(三)直线参谋型组织结构
直线参谋型组织结构吸取了以上两种结构形式的优点,并克服其缺点。它的特点是设置了两套系统。一套是按命令统一原则组织的指挥系统;另一套是按专业化原则组织的管理职能系统。直线部门和人员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有决定权,对其所属下级的工作实行指挥和命令,并负全部责任,而职能部门和人员仅是直线主管的参谋。只能对下级机构提供建议和业务指导,没有指挥和命令的权力。
二、组织结构的合理化
美国著名的管理大师德鲁克说:“所谓组织,是一种工具,用以发挥人的长处,并中和人的缺点,使其成为无害。”那么,什么样的结构才能使一个组织产生放大绩效呢?
(一)职能互补——组织横向结构的合理化
在欧洲有一种诙谐的说法,很富有哲理:什么是天堂,就是英国人当警察,法国人当厨师,意大利人谈情说爱,而由德国人来组织一切;什么是地狱,就是法国人当警察,英国人当厨师,德国人谈情说爱,而由意大利人来组织一切。这说明,即使对于同样的要素,如果采取不同的组合方式,也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整体效果。而好的整体效果,来自于要素上的职能互补,各取其长。
(二)素质互补——组织纵向结构的合理化
组织结构中职能互补的要求是指“你会我不会,我会你不会”的横向结构。
在现实生活中,人可分为不同的素质类型。而一个好的组织正是实现了善于履行不同职能的不同类型人才的互补组合。
高瞻远瞩,有战略眼光的人可以断;思维敏锐,善于系统分析的人可以谋;能抛头露面,冲锋陷阵的实干家可以行。
管理层次
由于一个管理人员有效管理下属的人数是有限的,因此产生了管理层次,特别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管理层次也不断增多。
管理层次起因于管理幅度。管理幅度窄形成高长式的组织结构;管理幅度宽形成扁平式组织结构。
高长式的组织结构:
其优点是:
(1)可以进行严密的监督和控制。
(2)上下级之间的联络迅速。
其缺点是:
(1)上级往往过多地参与下级的工作。
(2)管理层次多,管理费用多。
(3)最高层与最低层的距离长,信息传递慢,容易失真。
扁平式组织结构:
其优点是:
(1)管理层次少,管理人员也少,可以节约管理费用。
(2)要求上级授权。
(3)必须制定明确的目标、政策和计划。
(4)必须谨慎地选择下属人员。
其缺点是:
(1)上级主管负担较重。
(2)上级有失控?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