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第258章


我这样一来,墙上就出现一个影子好像鸟在飞,再那么一来,好像一个动物在张嘴闭嘴。灯前手影戏,童年时家里大人带着我玩过,乐趣无穷,这种最原始的光影游戏我们不应该丢弃。这首诗把黛玉和宝钗合在一起来暗示。黛玉和宝玉最终的结局,就是“桃枝桃叶总分离”,有情人终未成眷属。宝钗后来虽然嫁给了宝玉,可是宝玉悬崖撒手,离开荣国府出家去了,“小照空悬壁上题”,给宝钗所留下,只是往日的一些影像而已。虽然宝玉第一次出家后,又被甄宝玉送了回来,但宝玉和宝钗的婚姻,到头来是虚有其表。
第七首《青冢怀古》:“黑水茫茫咽不流,冰弦拨尽曲中愁,汉家制度诚堪噪,樗栎应惭万古羞。”青冢就是北部大草原上,西汉和番后死在那里的王昭君的墓,诗句咏叹了王昭君的辛酸悲哀。它的谜底是什么呢?这种东西现在不多见了,木匠在干活的时候,要在木头上画线,现代画线工具很先进了,有很多种办法,过去木匠画线,必须要有一个墨斗,线从墨斗这边过,还是白的,到那边,经过这个墨斗以后,再出来就变成黑的了,弹一弹,就在木头上画出线了。这首灯谜诗的谜底就是墨斗。这首诗影射的是贾惜春的命运。前面我已经讲了,惜春最后一个什么形象啊?缁衣乞食,一身黑衣服,捧着一个钵子,满心幽咽愁苦,在大街上作为一个尼姑讨饭。所以这首诗的对应人物,应该是贾惜春。
第八首《马嵬怀古》:“寂寞脂痕渍汗光,温柔一旦付东洋。只因遗得风流迹,此日衣衾尚有香。”马嵬就是马嵬坡,唐朝玄宗宠爱的杨贵妃,因为安史之乱,随玄宗逃难路经马嵬坡,三军哗变,不得不自尽的那么一个地方。诗里咏叹了杨贵妃之死。它的谜底是什么?是熏盒。一般是扁圆型的,上面有镂花的孔洞,把一些香料搁在里面以后,它能够持久地散发出香味,可以搁在被子里、衣柜里。这个东西现在不多见,但也不是绝对找不到,有的人家还在使用。过去我认为这首诗是影射贾元春的,现在呢,我形成新的看法,认为所影射的应该是史湘云。诗句所咏叹的,可以想象成湘云醉卧芍药,事情过去很久,她的衣衾尚有芍药花的余香。
但这首诗还可能有更深一层的含义。我认同周汝昌先生的观点:脂砚斋是女性,这个人在真实的生活当中,她应该就是曹雪芹的一个李姓表妹,也就是书中史湘云的原型。“寂寞脂痕渍汗光”,就是她和曹雪芹最后共同来完成这个书稿,当然是很寂寞的一种劳作,没有人能理解他们,也不知道这个书稿最后的命运会怎么样,但是她孜孜不倦在上面增加“脂痕”——写下批语,更不消说她还要编辑,还要誊抄,十分辛苦,渍出“汗光”,虽然他们早将“温柔富贵乡”付诸东洋,十分艰辛,但是他们坚信自己的文字——正文和批语一起——是“留得风流迹”,最后会香飘世界。
当然小说里不会写到贾宝玉和史湘云合作著书、一个撰稿一个写批语,我前面讲过,为了保持大悲剧的结局,书里到最后甚至会写到史湘云冻饿而逝,但是,以薛宝琴这样一首诗来对应史湘云,并暗示其也就是脂砚斋在书里的化身,则是可能的。有人可能会问:脂砚斋毕竟是《红楼梦》正文以外的一个人啊,能拿来跟书里提到的人并列吗?曹雪芹这个文本就具有这种真假并列的特点,比如他在第一回里就把自己的名字写入了正文,通行本里固然没有脂砚斋字样,但是古本里的甲戌本在第一回里,就也把脂砚斋名字写入了正文,说这部书的异名虽多,“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因为融汇进了过于丰富的含义,解析起来层次太多,所以对第五十一回里的这些怀古灯谜诗,曹雪芹没有通过人物之口,来说出谜底,他希望读者通过精读细品,去长久体味。
第九首《蒲东寺怀古》:“小红骨贱最身轻,私掖偷携强撮成。虽被夫人时吊起,已经勾引彼同行。”浦东寺就是唐代元稹写的《会真记》里的那个普救寺,故事里张生和崔莺莺一见钟情的地方。这个诗的字面比较粗鄙,写的并不是公子小姐的爱情场面,而是丫头跟小厮偷情的事。诗句里的“小红”绝不是林红玉,过去时代,“小红”是对丫头的一种通称,诗文里常用来泛指小姐身边的丫头。它的谜底是鞋拔子——不用时被人吊起来,使用时勾引鞋后腰升平。我个人认为,这首诗所对应是邢岫烟。
有人会说这太离奇了,邢岫烟难道跟人私奔了吗?邢岫烟没有跟人私奔。邢岫烟是一个很自爱,很有道德操守的一个女子。但是邢岫烟有一个丫头叫什么啊?想起来了吗?篆儿,篆儿这个音稍微变化一下是什么啊?拽儿,拽儿什么东西啊?就是鞋拔子。这个篆儿品质不是太好——有人马上会说,你这人真是的,人家书里面塑造一个角色,设计一个名字,你动不动就说人品质不好,你凭什么啊?我文本细读,我有根据。第四十九回,写“脂粉香娃割腥啖膻”,在这个过程当中,平儿为了吃东西方便,把腕上虾须镯褪了下来,结果被窃。首先被怀疑的是谁?并不是怡红院的坠儿,平儿后来到怡红院找到麝月,跟她说悄悄话,就告诉麝月,王熙凤和她自己,“我们只疑惑邢姑娘的丫头,本来又穷,只怕小孩子家没见过,拿了起来也是有的。”篆儿的穷而无志,让人一望而知。当然后来证明偷虾须镯的不是篆儿而是坠儿。
在曹雪芹写出的第一百回至一百零八回这个情节单元里,除了贾家覆灭的主线,也会有多条副线,描绘出复杂的世相人情。故事发展到这个阶段,邢岫烟是薛蝌的妻子、薛宝琴的嫂子,薛宝琴原要嫁往梅翰林家,没想到梅家也遭到皇帝清算,薛宝琴虽然尚未嫁过去,但也害怕遭到牵连,哥哥薛蝌就带着她暂避江南,邢岫烟在那段时间里只好一个人度日,亲戚全遭皇帝打击,整日生活在恐惧之中,经济上原来就不富裕,到那时更加窘迫,丫头篆儿本来就是一个不怎么守规矩的,在那种情况下,就和某一个原来在贾府认识、后来卖到别家又逃出的小厮,相约私奔了,这就给邢岫烟的生活笼罩上更浓重的阴影。
最后一首,第十首叫做《梅花观怀古》,这首最重要,写来写去,薛宝琴就写到她自己了。梅花观和蒲东寺一样,是文学戏剧作品里写到的地方,说成古迹有点牵强,但是宽泛而言,算作古迹也无妨。薛宝钗刚看到她堂妹的这十首诗的时候,对后两首装愚守拙,意思是历史上无考,不如另作,林黛玉就打圆场,说戏里演过的,李纨支持了黛玉,说确实大家看戏听书都熟悉了,而且原来没有那样的地方,后来人们造出来附会,也是可能的,于是就没让宝琴另写后两首。
这首诗咏的梅花观,是明代戏剧家汤显祖写的《牡丹亭》里,为女主人公杜丽娘建造的一处道观。对于书里的这群公子小姐来说,《牡丹亭》也算得一出老戏了。《牡丹亭》里有一段故事,表现梅花观里来了一个书生,叫柳梦梅,他在那儿拾到了一幅画,画上是一个美女,他就拾画叫画,引出美女杜丽娘的游魂,详情我不细讲了,总而言之,他就爱上了画上这个女子,而且发现这个女子已经死去,就埋在梅花观里,他设法把这个女子从棺木中取了出来,这个女子就恢复如生,他们两个就形成一个好姻缘了。薛宝琴就据此写了这首《梅花观怀古》:“不在梅边在柳边,个中谁拾画婵娟。
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别西风又一年。”作为灯谜诗,它的谜底是团扇。诗句表面咏叹的是戏里的故事,细一推敲,哎呀,句句都是在暗示薛宝琴她今后的命运啊。注意:“不在梅边在柳边”!当然,这个句子不是曹雪芹生造的,《牡丹亭》戏词里有这样现成的一句,作者汤显祖写这一句,他是为了说明书中的女主角杜丽娘,到头来要跟柳梦梅结合,因为柳梦梅名字里面既有柳字又有梅字。但是,曹雪芹把这句引在这里,他是什么意思呢?他就是想透露出薛宝琴的归宿,她嫁给姓梅的了吗?她最后是在梅翰林儿子身边享福吗?不是。那么她不在姓梅的身边,在姓什么的身边呢?“不在梅边在柳边”。《红楼梦》有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姓柳,谁啊?柳湘莲。前面我引了薛宝琴咏红梅诗里的句子“流水空山有落霞”,告诉你意思是她漂泊到江南以后,遇上了“落侠”,就是流落在江湖的侠客,我还告诉你书里有“红楼四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