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发现社会》第76章


面包”(Submarine Sandwich),您如何看科举存废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王学泰:虽然科举制度始于隋唐,但真正发展起来还是在宋朝,全凭试卷说话。唐朝科举有点像文革时期选工农兵大学生,是试卷与推荐相结合,能否中进士,取决于在长安的声望,而声望的形成有赖于豪贵名流的推举。如顾况之于白居易,玉真公主之于王维,这些人除了有好成绩外,还得有人推荐。但到了宋朝就不一样了。誊录、糊名、回避、锁院等制度的设立,考生基本上凭考卷定去取。三代内没有做官的考生占到了40%以上,打破了贵官豪门对仕途的垄断。科举出身的官僚在庙堂占据优势的时候,它必然形成一个无形的文人集团与皇权抗立。宋代皇帝有“与士大夫共天下”的明确意识,宋代士人有派别,但不互相杀戮,士人与朝廷合作较好。
中国传统的权力转移方式至少有以下三种:一是通过血缘传给后代,这实行了三千多年;二是打天下坐天下,这实行了二千一百多年;三是通过科举这样的选拔制度完成“小权力”的转移。科举制度设置聪明之处在于,它通过选拔很少人进入统治集团(基本上是千分之一),就能调动全国文士一生围绕科举转,而不作他想。它的作用是突出皇权,运用制度化的方法不断地淘汰重臣、功臣、大臣,提拔小臣。同时,又能给皇帝选贤任能的美号。科举制度成功使得小权力和平转移,不必以屠戮大臣为代价。
熊培云:如何看待文人修齐治平、匡扶天下的理想?
王学泰:由于儒家的教诲与陶冶,士人长期分不清楚自己做官(包括后来的“闹革命”)究竟是为了荣华富贵,还是为了“兼济天下”?我认为这里既有幻想,也有利益。近百年来知识界卷入革命如此之深,而且是前赴后继,一个接着一个,与知识分子的“失职不平”密切相关,而这么多人“失职不平”又与科举制度废除密切相关。科举制度结束后引进了现代学校制度,这是以工业化方式批量生产毕业生。这种生产方式是适应工业社会的,而当时的中国并没有形成相应的产业规模,导致了成批毕业生出来以后无业可就。而知识人的习惯是“做官或说管理公共事务”,于是许多大知识分子奔走豪门,或作军阀的幕僚,小知识分子要想出人头地,则走了另一条非常之路。所以说,1905年是关键之年,它废除了科举科考做官的时代,实际上也造成了知识分子革命的时代。
熊培云:难怪黄仁宇先生会感慨,中国传统社会无法局部改造,过去政府与民间的联系着重于尊卑男女长幼,纯靠科举制度做主。1905年停止科举之后,上层机构(Superstructure)与下层机构(Infrastructure)更为脱节,满清之覆亡,更无可避免。
【话语体系与社会转塑】
熊培云:改革开放三十年也是中国重新发现社会的三十年。准确说,现在的博弈更多也是发生在国家与社会之间,是上下之争,而非左右之争。以您的经历,这些年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王学泰:不可否认,建国以来,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是个有政府没社会的国家。每个人都有个单位或生产队。它们都是准政府,具有政府职能。语录也说“无产阶级专政要落实到每个农村、单位、工厂、学校”,这个单位或生产队与宗法网络有些相似,对于个体实施既保护又控制政策的。改革开放以后这种“准政府”解体了。
为什么没有社会呢?因为建立社会主义要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全面改造,很多是以强力或以强力为后盾的行政力量推行开的,待每个领域的改造完成后,这个行政强力就遗留了下来,把本来是社会的东西也变成行政层级的了,于是一级管一级,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垂直统治。现在的进步就在于行政层级管理模式随着单位的解体逐渐退出,一个以横向结合为主体的多元化社会正在形成。改革开放后,且不说各种体制经济组织的发展成长,许多以横向联系的网络关系也在形成。
熊培云:这方面,我想除了以横向关系为主要特征的社会资本得到发展之外,社会话语体系也有了充分的发育。
王学泰:是这样的。记得很多年前我参加过一个婚礼,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在大跃进的大好形势下,舍妹与某某成婚”。结婚成家与“大跃进”有什么关系?这是典型的官方话语入侵社会。老百姓离开官方话语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了!这是很可怕的。我们号称有五千年文明,可是竟落得除了报纸上官员教给我们那点话外,没有自己的语言了。时至今日,中国不只有官方话语体系,而是有各式各样的话语体系,而且相互影响。除了新华社、中央台的官方话语外,还有大众话语,有代表八○后、九○后的年轻人话语,此外,还有网络话语以及知识分子群体的话语体系。
熊培云: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社会的开放,现在大家不但可以“公开地窃窃私语”,可以“做三个俯卧撑”,与此同时,社会话语也开始改变官方话语,应该说这也是社会进步之希望所在。
王学泰:是啊,比如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吴冷西专门写过一篇文章批评“媒体”一词,说“媒体”是“党的喉舌”,用这个没有阶级性的词会混淆和弱化报刊的党性。结果现在呢?北京广播学院都改名为“中国传媒大学”了。这就是社会进步。过去不能随便谈爱,所谓“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一切都是阶级的人性。现在呢,也不一样了。我说秦晖就特别会发明词,他的“黄宗羲定律”便被官方文件采用,同样的情况还有吴思和他的“潜规则”。
熊培云:转型社会,实际上开启了一个不断开放的旅程。要有制度的开放,就必须有思想与行动上的开放。这就意味着社会应该打破不合时宜的自律,不断创造与重新组织自己的语言,从精神上首先解放自己。这也是我说当下中国“你默许自己一份自由,中国就前进一步”的原因。几个月前,官方也再次强调了要“思想解放”,有的官员甚至主张没有禁止的都可以做,鼓励社会创造,允许社会犯镨误。
王学泰:我常说,争取社会的自由,就像是站在橡皮筋圆圈里面。如果你站在中间,离橡皮筋远远的,你不知道空间有多大,这时候就得不断地靠近皮筋去撑大它。回头看中国的社会空间,显然也是大家不断试验的结果。就“表达权”这个概念而言,过去把它等同于古代进谏纳谏,意思是说进言本来是为当局好,反而受到惩处。显然这种论说本身就是从皇权专制出发的。其实,表达权的说法确立了在言说领域人的价值。作为人,他需要表达,大而言之关系到人权,小而言之关系到一个人的幸福感。对于那些不断拓展舆论空间的人,我也是心怀感激的。当然,一切试验也只是权宜之计,最重要的还是建立制度,有章可循。
【从“有点精神”到“有点精神病”】
熊培云:您上面提到儒家理想有其局限性,有时候甚至也只是一种空想。历史上的游民起义,也常打着“等贵贱,均贫富”的旗帜,水浒传里的“替天行道”大家也并不陌生。但是,回顾历史,许多“替天行道”的“义举”,发展到最后可能还是难免落个强奸民意、“替天行房”的结局。“替天行道”有何玄机?为何得此命运?
王学泰:在《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里我谈到,“替天行道”这一口号具有临界性,被统治者把它看成反抗的旗帜,统治者有时也可以容忍。它能把广大的具有反抗精神的群众,主要是游民于其他阶层的边缘分子集合到这面旗帜下与政府对抗,也能使具有一定规模的反政府力量向皇权进行投降,接受招安。“替天行道”是一个进可取,退可守的口号。关于这一点,尤其在《水浒传》里有较多的体现。
其实,无论是统治守成,还是想取而代之,凡是有活力的人都有改善现实的追求,推至群体就形成社会理想。儒家讲“大同”设立了一个理想的前途,但历代儒者并不把它当成追求实现的目标,大多只追求小康。大同只是批判社会现实,张扬人类幸福理想的标尺,我想这是聪明的。只有康有为那样的妄人才写《大同书》,真的要建立大同社会。如果他真有机会勉强实施,一定会走向波尔布特式的“共产主义”。
熊培云:雷蒙·阿隆在《知识分子的鸦片》里曾经谈到过类似的观点。
王学泰:自进入文明时代以来,对于美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