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人文历史2014年第18期》第27章


安思远所藏的古家具、中国书画、碑帖、文房等艺术品均属馆藏级文物。他对中国近现代书画也情有独钟,1993年,纽约苏富比就曾为他收藏的近现代书画举办专场拍卖,其中不乏齐白石、傅抱石、徐悲鸿、张大千、潘天寿等人之作。在碑帖藏品中有《宋拓晋唐小楷》十一种(传“越州石氏本”)、《淳化阁帖》最善本四卷、宋拓《怀仁〈圣教序〉》、宋拓《怀素草书〈千字文〉》、水拓本《瘗鹤铭》、明拓《天发神谶碑》、明拓《礼器碑》、未断本《曹全碑》、旧拓《石鼓文》等。文物出版社1996年曾出版过《安思远藏善本碑帖选》,他一生收藏的碑帖精品多收入其中。
虽然安思远一直以古董商人、收藏家的身份示人,但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极其深入。在很多中国人还没有注意到明清家具中的艺术价值时,他已被其精美的设计和工艺所震惊,20世纪中期便开始潜心研究且大量购入,即使受到当时西方收藏界同行的嘲笑。1971年,厚积已久的安思远出版了他的著作《中国家具——明代与清早期的硬木实例》。尽管在此之前曾有西方学者出版过关于中国家具的专著,但是安思远的这本著作才真正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大大推动了国内外对于明清家具的认知,让古董家具在中国从实用器上升为艺术品,甚至直接引发了一股收藏热潮。此后,他还相继出版了《夏威夷收藏的中国硬木家具》(1982年)、《风格的实质:晚明与清早期中国家具》(1998年)、《洪氏收藏中国家具》(2005年)。
而在国内,直到“文革”后,王世襄先生才历尽波折,相继出版了《明式家具珍赏》、《明式家具研究》、《锦灰堆》等著作。两个人,一中一西,一内一外,将明清家具的鉴赏与收藏推向了高峰,以至于带动了中国仿制古旧家具产业的兴盛。同时,中国贵重木材的需求和进口大增,导致越南、缅甸、印度等国木材出口法规的修订。
与中国艺术结缘
因其对中国古董收藏的成就,加之“安思远”这个地地道道的中文名,常常有人误以为他是一位华侨。殊不知,安思远出生在一个犹太望族家庭,是美国宪法的首席执笔奥利弗·埃尔斯沃斯的嫡传后裔,他的父亲是一名牙医,母亲是一名歌剧演员。〖Zei8。Com电子书下载:。 〗
儿时,他就表现出对艺术的强烈兴趣和犹太人天生的经营头脑。未及高中毕业,安思远便辗转于纽约的旧货店,凭借自己与生俱来的天分选购包括中国艺术品在内的古董,然后转手卖给古玩商店,以此获利。之后他进入纽约富兰克林艺术专业学校学习建筑,因研习画画,常常缺课,曾尝试以卖画为生。
1948年,年仅19岁的安思远进入到纽约重量级古董商爱丽丝·庞耐开办的古董店工作。这让他迎来了自己人生中重要的转折,也从此与中国艺术结下不解之缘。20世纪初,纽约艺术界对中国艺术知之甚少,而庞耐与其丈夫在纽约开设了第一家经营中国艺术品的画廊——Jan Kleykamp,为美国打开了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大门,曾有人评价,“因为庞耐的出现,美国才能以不到50年的时间,了解到中国艺术品的价值。”在古董店里打工期间,安思远得到庞耐的赏识,学会了鉴别中国古陶瓷、书画、家具等的最实用的方法。庞耐还将安思远引荐给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远东艺术部的馆长艾伦·普里斯特,他是西方研究亚洲艺术的领衔人物之一。
同年,安思远还参加了王方宇在耶鲁大学开设的汉语学习班。他从王方宇教授那里学习了汉语和中国古代绘画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得到了后来广为人知的中文名字——安思远。
跟随庞耐和王方宇,使安思远不仅了解了更多有关中国传统艺术的知识和为人为商之道,也开拓了他的收藏思路。1950年安思远应征入伍在夏威夷服役,同时他依然不断深入地痴迷于中国艺术品之中,四处造访、学习。退伍以后,安思远利用多年来磨炼出来的眼力,投身艺术品经营。1960年,安思远终于在曼哈顿拥有了一间自己的画廊。凭着过人的判断力和胆识,安思远的生意越做越好,他的客户名单中,不仅有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克利夫兰美术馆等重量级的收藏单位,也有如克利斯蒂安·修曼和约翰·D·洛克菲勒三世这样的大银行家和实业家。
1981年修曼辞世,安思远大胆地以1200万美元购入了修曼的1600件以印度和东南亚艺术品为主的“泛亚”古代艺术品,其中的半数很快售出。1982年和1990年安思远又委托佳士得和苏富比举办专场拍卖会售出了一部分,而他仅保留了少量最为钟爱的中国及东亚艺术品。此时,安思远已经完全确立了他国际权威的亚洲艺术品鉴赏家和经销商的地位。
“中国艺术品给了我一切”
安思远曾说:“中国艺术品给了我一切,我愿为中国做一些事。”20世纪90年代,安思远在香港成立了抢救安徽古民居的基金会,并带头捐款,使得在之后的几年里,多座濒临倒塌的古民居得以修葺;2000年,他发现自己在港澳地区购买的五代王处直墓汉白玉彩绘浮雕武士石板是被盗文物后,主动与中国政府取得联系,并无偿捐赠,这尊石雕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2002年,安思远又将一件西周青铜器“归父敦”送还中国,亦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最为轰动的当属2003年,安思远将所藏的宋拓《淳化阁帖》四卷以450万美元的价格转让给上海博物馆。早在1996年,启功先生听说有三卷宋拓《淳化阁帖》被一位美国人收藏了,便委托时任国家文物局外事处处长王立梅,去美国参加“中华文明五千年文化艺术展”谈判时顺便拜访。同年,安思远携四卷北宋拓《淳化阁帖》到北京,在故宫博物院进行展览。启功先生盛赞这四卷《淳化阁帖》是“彩陶般的魏晋至唐法书的原始留影”,而促成“阁帖”回归祖国,也成了启功先生晚年最大的心愿。
《淳化阁帖》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汇集各家书法墨迹的法帖。收录了中国先秦至隋唐一千多年的书法墨迹,包括帝王、臣子和著名书法家等103人的420篇作品,被后世誉为“中国法帖之冠”和“丛帖始祖”。其中,第一卷收录汉章帝至唐19位帝王的书法,包括东晋明帝司马绍《墓次帖》、康帝司马岳《陆女郎帖》、哀帝司马丕《中书帖》等。20世纪八十年代,安思远通过著名收藏家吴尔鹿购藏的一本《旧拓晋唐小楷》了解到旧拓碑帖的珍贵,开始这一门类收藏。至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他已经收集到很多重要拓本,如宋拓《黄庭经》、《怀仁集王圣教序》、《怀素千字文》、明拓《天发神谶碑》、《礼器碑》等,而其中最为珍稀的,则是北宋拓最善本《淳化阁帖》第四、六、七、八卷。
为了满足启功先生的心愿,安思远同意割爱,提出用北京故宫所藏的一些仅有经济价值、无甚文物价值的物品来交换。但因多重原因,没能达成交易,之后多方希望购买,也都未能成交。7年的时间,王立梅与安思远建立了良好的关系。直至2003年,上海博物馆委托王立梅以450万美元买下这四卷宋拓本《淳化阁帖》。对于最终选择上海博物馆,安思远曾表示,“我只希望《淳化阁帖》回到中国,所以我对日本人的开价是1100万美元,对其他中国人的开价是600万美元。”
安思远热衷于公益事业,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大多数中国藏品皆由他捐赠。1985年他捐赠给弗利尔美术馆260件中国近现代书法。他还曾捐赠部分珍藏给耶鲁大学博物馆,以答谢恩师爱丽丝·庞耐。因此,他荣任美国国家税务局艺术品捐赠审核委员会的五名顾问之一(其他四位皆为各大博物馆的专家或馆长)。
他没有妻子和子女,在最后的日子里,陪伴他的是半个多世纪以来自己构筑的中国珍宝世界。他的去世不但让我们感到怀念和惋惜,而且应该借此反思,在如今国内火热的收藏界,有多少如安思远一样对中国古代艺术如此痴迷且研究深入的藏家。安思远之所以能够成为全世界泰斗级的中国古代艺术品收藏家,不仅因为他具有敏锐的商业头脑和独特的眼力,更因为他将中国艺术推向世界,为其赢得了应有的地位和尊重。
去赣州听蒋经国往事
作者:李辉 字数:5145
登上赣州城内八境台,才明白赣江为何叫“赣”。
八境台,耸立于赣州古城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