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二人结怨。
⊙林徽因经常是朋友聚会时谈话的中心,只要她在场,别人就没有说话的份。一次饭局上,杨振声问:“公超,你怎么尽吃菜?”叶公超指指对面的林徽因,林正口若悬河地说着。有人说:“公超,假如徽因不在,就只听见你说话了。”叶公超笑笑,补充说:“还有(梁)宗岱呢。”
⊙“太太的客厅”的人常在金岳霖家吃饭,金是湖南人,供应的多是湖南菜,所以人称这是“湖南饭店”。金也雇了一个西餐厨师,据说小点心做得非常好,常常端过来给林徽因吃。
⊙李健吾评论林徽因:绝顶聪明,又是一副赤热的心肠,口快,性子直,好强,几乎妇女全把她当仇敌。
⊙费正清和夫人费慰梅,来北京不久就加入了林徽因的沙龙,“费慰梅”这个中国名字就是林给起的。费慰梅回忆说:“老朋友会记得她(林)是怎样滔滔不绝地垄断了整个谈话……话题从诙谐的逸事到敏锐的分析,从明智的忠告到突发的愤怒,从发狂的热情到深刻的蔑视,几乎无所不包。她总是聚会的中心和领袖人物。”
⊙林徽因“太太的客厅”可以说就是当时北京文艺圈的中心,尤其对青年作家来说,得到允许进入这个“客厅”,就等于说是得到了文艺圈的认可。燕京大学的学生萧乾被邀请去“客厅”时,老早就把平时穿的蓝布大褂洗得干干净净,把一双旧皮鞋刷了又刷。萧乾回忆说:“那次茶会就像在刚起步的马驹子后腿上,亲切地抽了一鞭。”
⊙林徽因原名林徽音,后来她发现有个男作家叫林微音,于是改“音”为“因”,并说:“我不怕人家把我的作品误为林微音的,只怕日后把他的作品错当成我的。”
⊙金岳霖说,照一般人的说法,都是“老婆是别人的好,文章是自己的好”,但这个说法不适用于梁思成,在梁这里,“老婆是自己的好,文章是太太的好”。
⊙梁思成是中国最杰出的建筑学家,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创办人。1947年,有个学生到清华大学建筑系上学,老师告诉他,中国文化界有三个国宝级的人物:梁思成、陈寅恪、翁文灏。
⊙抗战期间,梁思成一家随学校搬到了李庄,那时大家都生活拮据,常常靠典当过日子。梁思成很风趣,要典当什么东西时,就跟家人说:我们把这只手表“红烧”了吧,把这件衣服“清炖”了吧。
⊙林徽因和梁思成总是一起工作,合作写书,梁在自己的代表作《图像中国建筑史》中说:“我要感谢我的妻子、同事和旧日的同窗林徽因……没有她的合作与启迪,无论本书的撰写,还是我对中国建筑的任何一项研究工作,都是不可能的。”
⊙林徽因和梁思成约定,无论谁先死了,活着的那个要为对方设计墓碑。1955年4月1日,林徽因去世,梁为太太设计墓碑,正好有学生来,梁问:“我正考虑碑上的字,上面并列四个头衔:‘文学家、诗人、舞台美学家、建筑家’,下面是‘林徽因先生之墓’,你看怎么样?是不是头衔太多了?”结果只保留了一个头衔:建筑师林徽因墓。
⊙费慰梅评论林徽因:她的神经犹如一架大钢琴的复杂的琴弦。对于琴键的每一触,不论高音还是低音,重击还是轻弹,它都会作出反应。或者是继承自她那诗人的父亲,在她身上具有艺术家的气质。她能够以其精致的洞察力为任何一种艺术留下自己的痕迹。
⊙1953年夏天,郑振铎、吴晗邀请了一些建筑专家宴会,席上谈到北京旧城保护的事情,林徽因指着吴晗的鼻子大骂:“你们把真古董拆了,将来要懊悔的,即使把它恢复起来,充其量也只是假古董。”
⊙林徽因文采好,梁思成的很多文章都经过林的修改润色,林经常在初稿上改得密密麻麻,然后梁思成再拿去抄写。他们共同的朋友莫宗江说:“梁先生写得最好的文章,是在与林先生争论中写成的。林先生逝世后,梁先生的文章就平淡多了。”
⊙金岳霖和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住前后院,金写了一副对联恭维梁氏夫妇:梁上君子,林下美人。
⊙夏曾佑给梁启超起了个绰号叫“佞人”,梁解释说:古人自谦便称“不佞”,“佞即才也”,《庄子》中称墨子是“才士”,我推崇墨子,所以叫我“才士”,“才”即“佞”也,所以就叫佞人了。
⊙梁思成和林徽因结婚时,父亲梁启超给两人写了一封信,说:“你们结婚后,我有两件新希望:头一件你们俩身体都不甚好,希望因生理变化作用,在将来开一新纪元;第二件你们俩从前都有小孩子脾气,爱吵闹,现在完全成人了,希望全变成大人样子,处处互相体贴,造成终身和睦安乐的基础。这两种希望,我想总能达到。”
⊙徐志摩在伦敦初见林徽因,有一段时间频繁通信,据徐当时的太太张幼仪回忆说:“徐志摩隔几天就要去附近的一个理发店,名义是去理发,其实是去收看林徽因的来信。”
⊙林徽因父亲林长民旅欧时结识了比自己小21岁的徐志摩,两人立刻引为知己,成了忘年交。林还把自己年轻时的隐秘恋爱告诉徐,徐据此写成小说《一个不很重要的回想》。林和徐还分扮男女,一个扮有妇之夫,一个扮有夫之妇,互通情书。林死后,徐志摩公开了其中一封,并称这封情书“至少比他手订的中华民国大宪法有趣味有意义甚至有价值得多”。
⊙徐志摩紧追林徽因时,妻子张幼仪正怀着身孕。一听说张怀孕,徐便说:“把孩子打掉。”张说:“我听说有人是因为打胎死掉的。”徐说:“还有人因为坐火车死掉的呢,难道你看到人家不坐火车了吗?”
⊙徐志摩爱结交文学大腕,创造社讽刺他是热爱“拜祖宗”。徐曾反复写信请求与美国女作家曼殊斐儿见一面,终于得到许可,冒雨赶去,曼殊斐儿却因病不见客。最后总算见了一面,前后不到二十分钟。半年后,曼殊斐儿去世,徐特地跑到坟上去哭吊了一番。徐又去拜访文豪哈代,哈代拒绝给他题词,拒绝合影,茶也不给一杯。徐请求一点纪念品,哈代就从花园里随手摘给他几朵花。
⊙徐志摩擅长结交名人。徐24岁到英国留学,还只是个文学爱好者,念的还是政治经济学,但他结交的名人中,却包括了当时英国知识界最重量级的人物,其中有最当红的大作家、批评家、桂冠诗人、学术领袖……而当时知识界的领袖之一狄金森竟成了徐的保护人。
⊙1923年,新月社成立于北京,中途解散,1927年在上海重新开张。早期成员混杂,但核心成员是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潘光旦、陈西滢、饶孟侃等人。
⊙徐志摩为《新月》所写的发刊词开头引述了两句话,一是《圣经·创世记》中的“上帝说,要有光,于是便有了光”;二是雪莱《西风颂》中的名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1931年,徐志摩到北大教书,同时编《新月》杂志。当时徐和罗尔纲都住在胡适家里,据罗回忆,徐志摩除了上课外,整天都待在屋里工作,“这个蜚声文坛的大诗人,竟与书呆子相类”。傅斯年等晚上常来胡家打麻将,徐志摩从来不参加,连旁观的时候都没有过。
⊙徐志摩和罗尔纲每天傍晚都去北海公园散步。有一次,路上有个老妇叫花子向徐乞讨,徐便详细问她是什么地方人,家中有无子女,因何流落到北京,态度恳切得跟亲人一样,然后把口袋里所有的钱都掏出来给了老妇人。
⊙有一次夜晚十一点多,徐志摩乘兴去看望梁实秋,见屋里还亮着灯光,他想吓梁实秋一跳,突然把门打开。但眼前的景象吓得他大叫一声,拔腿便跑。原来看到一对不认识的青年男女正赤裸着惊惶地从沙发上跃起。徐志摩又走到另一位单身朋友家,一看屋里黑黢黢,心想这家伙睡了,来吓他一下,便顺手把门框上的电灯开关打开,不觉又是一声大叫,原来床上睡的也是男女两个人。徐事后说:“以后我再也不敢在黑夜闯进人家去了。”
⊙林徽因和金岳霖产生了爱情。一天,林哭丧着脸对丈夫梁思成说,她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该怎么办才好。梁思成想了一夜,第二天,告诉妻子说:“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选择了老金,祝愿你们永远幸福。”说完,梁哭了,林也哭了。当林徽因把这个消息告诉金岳霖的时候,金回答:“看来思成是真正爱你的,我不能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应当退出。”
⊙金岳霖记不住学生的名字,有时课堂上要提问,
小说推荐
- 微历史:1840-1949历史现场
- 《微历史:18401949历史现场》全集【实体书精校版】作者:路卫兵类型:历史传记内容简介微历史,顾名思义用微博体写史。涵盖了国学大师的真性情、文人风骨、军阀的趣闻逸事、小人物的话语等百年语录精粹。并配有大量稀见图片,影像连缀,俨然1840—1949历史剪影,现代版《世说新语“微历史”诞生记⊙时人感
- 历史军事
- 最新章:1949历史现场-第60章
- 剖解影响中国历史的11个关键人物-历史的刀
- 前言 历史,虽然是一些曾经发生过的往事,早已随风而逝烟消云散,但对今天生活着的每一鲜活的个体生命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影响 人类并非从天而降凭空而生,而是从远古一步步地发展进化而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上每一个重大事件,每一次重要转折,无论多么久远,都或多或少、或深或浅、或浓或淡、或隐或显地在人类
- 历史军事
- 最新章:历史的刀-第74章
- 去趟民国:1912-1949年间的私人生活
- ╮欢迎光临︱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去趟民国:1912-1949年间的私人生活》作者:刘仰东刘仰东,祖籍辽宁,生于呼和浩特,在北京长大。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清史研究所,获博士学位。现为人民政协报高级编辑。著有《红底金字:六七十年代的北京孩子》等。自 序民国史
- 历史军事
- 最新章:1949年间的私人生活-第58章
- 去趟民国:1912~1949年间的私人生活
- 编著:刘仰东】内容简介刘仰东编著的《去趟民国》是一本随意翻翻的书—没有头尾,没有章节,没有次序。只依类分了一二十个题目,也未必分得很清楚,因为生活中的事情,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页之间,这一段说的是民国元年,下一段也许就到了四十年代末,再下一段没准又回到了民国初年,反正就是这三十几年间的人和事。
- 历史军事
- 最新章:第58章
- 子衿 [历史之三国衍绎]
- 《子衿[历史之三国衍绎]作者:沉袖遇羽第 1 章 如得江南,必娶二乔,置铜雀台之上—说这句话的时候明月正好,夜风猎猎灌满了殷红的大氅,足下的连环战船似乎在随波荡漾,熟铜的长槊在手,映着稀疏的星光,四周人很多,面目却模糊一片 曹操觉得,自己似乎有些醉了 一片颂圣之词 恍惚间似乎听见数声鸦鸣望南而逝去,
- 历史军事
- 最新章:第17章
-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70个军 作者:张明金等
- 作者:张明金等本书简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70个军的辉煌历史,介绍了它们的起源,参加过的重大战役、战斗,曾经出现过的英雄集体和英雄人物等。这是一部全面了解我军历史和光荣传统的作品 目录 概述序言再版说明第一章 军委总部机关一、中央军事委员会二、总参谋部三、总政治部四、总后勤部第二章 野战军一、第
- 历史军事
- 最新章:第55章
- 历史通俗演义--民国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序 治世有是非,浊世无是非。夫浊世亦曷尝无是非哉?弊在以非为是,以是为非,群言厖杂,无所适从,而是非遂颠倒而不复明。昔孔子作《春秋,孟子距杨墨,笔削谨严,辩论详核,其足以维持世道者,良非浅尠,故后世以圣贤称之。至秦汉以降,专制日甚,文网繁密
- 历史军事
- 最新章:-民国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89章
- 百年记忆:中国百年历史的民间读本
- 记忆是人类最珍贵的精神财富,人们在审视历史中创造未来。记忆积淀下了太多太多悲壮的故事,以致误导后人以为唯惊天动地的豪杰才有权利走进历史,千万年来只默默走着自己人生道路的凡人、甚或至于失意于命运的弱者,只能扮演历史过客的角色,他们的记忆惨遭遗忘。许多人活得就真似一只蝼蚁,匆匆地生,匆匆地奔忙,直到匆匆
- 历史军事
- 最新章:第63章
- 中国历朝改革变法实录 历史的拐点
- 从历史冷到历史热马立诚:改革开放初期是文学热,进入20世纪90年代是经济学热,后来又有一段政论热,现在是历史热,先后四个热。到书店看一看,各种各样的中外历史著作满坑满谷,蔚为大观,中国大片也都是历史题材。雷 颐:历史热是正常的。无论美国、法国、英国还是俄国,每年的畅销书,历史著作都占据了很重要的一个
- 历史军事
- 最新章:第2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