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讲义》第29章


谏摹?br /> 拿这个道理方可判断与解释戏剧。古代与近代的戏剧不同,西洋与中国的戏剧不同,但是,它们的同与不同并不重要,我们应首先注意它们合于这个原理与否。拿这个原理去衡量戏剧能使我们看出它们为何不同,因为既要表演,时代与环境的不同便叫表演的方法不一样,希腊古代的戏剧是那样的古怪,然而在当时是非那样表演不可的。元曲的一人唱,旁人只答几句话,是不足以充分表现真实的,虽然它们的抒情诗部分是非常的美好;抒情诗在古代希腊戏剧中也有,但不象元曲中那样多,也不那么重要;况且舞台上的表演是不能专依靠抒情的。明清的戏剧,人物穿插较比火炽了,可是唱的部分还是很多,而且多是以歌来道出行动和事实,不是表现给观众;至于象《长生殿》中的《弹词》与《闻玲》那类的东西,是史诗与抒情诗的吟唱,不是戏剧的表现,可以算作好诗,而非戏剧。多数的中国戏是诗与音乐的成分超过戏剧的。
拿古代希腊和中国的戏剧与现代的比较,我们看出来它们的不同是在表现真实的程度不一样。无论什么戏,只要它是戏,便须表现生活的真实,因为刺激情感是它的起源。但是,这表现真实的方法是越来越真切的,所以古代希腊与中国的旧剧便不能与西洋现代的戏剧比了。古代希腊的戏剧是由民间的歌唱,进而为有音乐的表现,而后又加入故事。有这样的进展程序,所以它的诗的分子很重要。表演的时候,是在极大的露天戏园,能容纳两三万人,于是,演员必须穿着五六寸高的厚鞋,戴着面具,表演只能用手式与受过训练的声音慢诵戏文,以使听众全能看得见听得见。这个方法在事实上能给观众一些感动,假如观众是在那个场面之前。中国戏剧是显然由歌唱故事而来,所以,它的组成分子是诗与音乐多于行动的,它的趋向是述说的,如角色的自道姓名和环境,和吟唱眼中所见景色与人物,和一件事反复的陈说;在武剧中事实总是很简单的,它的表现全在歌舞与杂技上。毛西河《词话》里说:
“古歌舞不相合,歌者不舞,舞者不歌;即舞曲中词,亦不必与舞者搬演照应,……宋末,有安定郡王赵令畴者,始作‘商调鼓子词’,谱《西厢》传奇,则纯以事实谱词曲间,然犹无演白也。至金章宗朝,董解元,不知何人,实作‘西厢〃o弹词’,则有白有曲,专以一人〃o弹并念唱之。“嗣后金作清乐,仿辽时大乐之制,有所谓‘连厢词’者,则带唱带演,以司唱一人,琵琶一人,笙一人,笛一人,列坐唱词;而复以男名末泥,女名旦儿者,并杂色人等入勾栏扮演,随唱词作举止,如‘参了菩萨’,则末泥揖;‘只将花笑祇’,则旦儿捻花类,北人至今谓之连厢,曰‘打连厢’,‘唱连厢’,又曰‘连厢搬演’……“至元人造曲,则歌者舞者合作一人……然其时司唱犹属一人,仿连厢之法,不能遽变。”
有这样的来源,所以,就是到了后来的昆曲与皮黄戏,还是以唱舞为重要分子,而不能充分的表现。观众,在古代希腊,是一面看剧,一面敬神,因为演剧是一种宗教行为;在中国,这宗教成分不多,而是去听一种歌,看一种舞,歌舞的形式是已熟知的,不过是看看专门演员对这歌舞的技术如何,从而得点愉快。依着这歌舞的发展,一切神奇的事全可以设法加入,可能的与不可能的全用方法象征或代表出来,于是,中国戏剧便日甚一日的成为讲歌舞技术的东西,而不问表现真实到了什么程度。有的剧本实在很好,但是被规则与成法拘束住,还是不能充分的表现。这样,希腊剧被环境与设施上限制住,发展到“一种”歌舞剧上去。设若我们拿西洋现代戏剧和他们比较,我们立刻发现了现代戏剧的发展是在表现真实方面。
先从结构上说:亚里士多德说:“每个悲剧有两部分,进展与结局。重要行为之外的,和有时在其中的,穿插,作成进展部分;此外的是结局。”这样看起来,希腊古代戏剧的结构与西洋的五幕剧的,和中国的四折或多于四折剧的,并没有多少差别;因为五幕剧的进行与中国四折剧的进行,也是依着起始、发展与结果的次序。不过希腊剧受表演设备的限制,角色只有三人,而西洋与中国剧的角色便没有数目上的限制。这样希腊剧的重点就不能不在于给整个的印象而忽略了细小的节目,而后代的戏剧,因为穿插复杂,角色无定数,便注意到细小节目;于是它的重点便移到部分上去,而更显着真切。中国剧的幕数划分虽甚整齐,而在一折之中,人物的出来进去很多,不能在极恰当的时候换场,而且就是换场的时候,也没有开幕闭幕的举动,可是对于细节的注意也有显然的进步。在许多由昆曲改造的京戏中可以看得出对于穿插的改善,使事实的表演更近于真实。这趋进写真的倾向——因为戏剧是要表现真实的——是剧本进步的一个动力。
古代戏剧多取材于伟人的故事,而且把结局看成顶要紧的东西。近代戏剧的结构的取材多是平凡的事实,而结构的重要似乎移到性格的表现上去。古代是以结构中的穿插来管着角色,近代是以性格的表现带领着行为。中国的戏剧差不多是取材于历史的,可是历史人物的表现儿乎永远与平凡人物相似;在元曲中结构很有些象古代希腊的,是以结构为主,而人物个性有时不能充分发展。近代的中国剧,虽然结构的重要还在人物性格之上,可是在穿插上显然的较比活泼,而且有的时候给次要的人物以很好机会来表现个性:假如《西厢记》按着古代希腊结构的组成,它的重要人物一定只是莺莺、张生与老夫人;可是王实甫的作品中,红娘成为极活泼而重要的角色,差不多把莺莺们完全压倒了。这注重人物的趋向,也是受了求真的影响。事实人物不厌其平凡,其要点全在怎样表现他们,这似乎是近代戏剧的趋势,虽然有人,象阿瑙德,以为事实必须伟大高尚,但是依着文学进展的趋向看起来,文学日甚一日的注意在怎样表现,这是不能强为矫正的。据我看,结构与人物的高尚与否似乎不成问题,所当注意的是结构与人物的如何处理。尤瑞皮底司已经把历史人物作为真人物似的而充分表现他们的个性与讨论他们的问题,时代精神是往往叫历史的人物与事实改变颜色的。结构在古人手里是定形的,把些人物放在这结构下活动着;现代是以结构为戏剧发展的自然程序,我们引莫尔顿一段话看看:“假如结构为对于人生范围中的扩大设计,为经验之丝所织成规则的图案,正如许多色的线之织入一匹布,则此观念之表现必带出它的真正尊严。此外还有何种象这样秩序的排列为科学与艺术的会合点?科学是检讨那美丽而混杂的天体的律动,或将那自然表面的幻变复杂,列成有系统的类别与良好的生命秩序。同样,艺术继续着创造的工作,从事物的混乱实况中作出理想的排列。这样,那生命的迷网,带着许多相反的企图,错综与曲折的相反心意,和全人类的争斗或合作,在这里,没有两个人完全相同,也没有一个对别人能完全独立——这个曾经多少的劳力,被科学的历史家研究而作成一调和的方式,名曰‘天演’。但是,历史家看出来,戏剧家早已看到这一步。戏剧家曾经检讨罪恶,并且看出来它与‘报应’相联,曾把欲望改为深情,曾接受真实中没有定形的事实而使成为有秩序的经济的图形。这个把定形加于生命之上就是结构……。”(Moulton,Shakespeareasa Dramatic Artist.①)
这样,我们明白了什么是结构,它是极经济的从人生的混乱中捉住真实。它即是这样的一个东西,它的重要便多在于表现真实,而真实是多于生命的。那希腊古代戏剧的特重结构,与结构的事实必须是高贵尊严的,便不能限制住后代戏剧的注重人物与行为的细微处,也不能限制住把人物的表现改为一个主义或问题的表现,因为无论注重哪点,结构的形成是根本含有哲学性的。这哲学性便使时代的心神加入戏剧里边去,从而戏剧总是表现人生的真实的,而不是只表现一些日常的事实。
在这里,我们就可以想到戏剧创造的困难在何处。它第一要在进展上使节目与全部相合,一点冗弱与无关的情节也不能要,这样,才能成为一有系统、有目的之计划,才能使观者的思想集中而受感动。第二,它要由进展而达到一个顶点。这比第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