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变》第335章


“是衍人呀,”唐玄眯起眼睛向远处望去,“难道阳关已经陷落了?”
“我乃大衍赵经义,”为首的主将扬起马鞭,“尔等坐拥空城,何不速开城门,可免一死。”
“唐玄再次恭候多时了,”城头上徐徐响起那个沉稳的声音,那一刻,赵经义的身子如坠冰窖,大陆第一名将,为何不在阳关,却畏缩在数百里之外的潼关?
一轮飞蝗般的箭雨从城墙上急坠而下,骑士手扯着马首躲避着箭雨。
“回撤,”赵经义不甘心地望向高处,他知道,自己的算计又一次落在别人的掌握之中。
是夜,衍军在潼关外扎下大营。
“只是衍军的一路人马么?”唐玄听完细作的述说想了想,“原来是想气息呀,不过是百密一疏,还好这里由我唐玄,去通知汉王,不必理会,这里就交给我便是。”
“将军,这下如何是好?”蒙冲一时间慌乱起来,“不如我们撤回去吧。”
“他们绝对不会给我们撤回的机会,”赵经义叹了一口气。
“那怎么办?”
仿佛是下了极大的决心,赵经义将自己的手狠狠地砸在案桌上,“我们攻城。”
……
……
“衍人真是胆大妄为,”吕青阳看完唐玄手书的绢书,马上分传众将,“好,密切监视衍人,只要他们有个风吹草动,就分兵堵截他们。”
“果然有雾呀,”越青玄赞许地看了看身边的小晶。
“小晶,”他摸了摸少女的头,“你果然从来没有让我失望过。”
“会有多少天?”吕豹眯起眼睛,依旧只能看到十丈远的距离,那渺渺茫茫的雾色自清晨就降临在荒山脚下,即使旭日东升也驱散不开。
“七天左右吧,”小晶说道。
“时间够了,”越青玄说完,那批人马冲破大雾出现在阳关以南数十里的地方。
他们褪去铠甲,在大地上一刻也不停息地挖掘起来,从选好的中心地点,按照标记,挖掘分成两组,分别指向黄河以及阳关下和内城相连的护城河,他们撕开大地的胸膛,挖出深达数尺的沟壑,大雾越来越浓,等到了中午时分,又变得稀薄起来,洋洋洒洒地分布开来。
“好了我们走吧,”等到雾气散去,越青玄又故伎重演,在阳关前没休止地骚扰。
趁着大雾的掩盖和骑兵的逆袭与保护,使得汉人忌惮,不敢在大雾的天气轻举妄动,工作得以顺利地进行,但是依旧地小心翼翼,直到第七天,那条蜿蜒数十里,宽两丈,深达三丈的深渠在十万人的轮番工作下,已经分别就要抵达那两个端点,那时候,不用巡逻,即便是站在阳关的城楼上,也能看见那条大胆的杰作。
“南晋人欺我太甚,”吕青阳一脚踢开香炉,炉灰四散,“司徒破,你怎么刺探的军情。”
“是大雾,”司徒破未来得及言语,便有被吕青阳打断。
“耶律将军,”他转首对着目光叵测的耶律洪宗道,“明日你我各处五千人马,给我将他填平了。”
“还要多久?”越青玄问向监督的匠师。
“大约两天,”匠师回答道。
“汉人已经发现了,恐怕不会给我们这两天的时间,”南宫不无担心地说。
“恩,”越青玄转动马身,“那就尽量拖住他们吧,明日我要在阳关前摆开阵势,和吕青阳真正地交锋一次。”
“越将军真是好兴致,”南宫调笑着。
越青玄笑而不语,然后两个人同时缄口,夕阳之下,那两个人静立在那里,看着远处的阳关,仿佛痴了。
第408章 大战开启
酒面若鉴,倒映着圆形的穹顶,越青玄伸出手,微澜顿生,他放在嘴边抿了一小口,才注意到堂下的楚炎凉已经等候多时了。
“你来了,”他说,“楚凉。”
“末将在,”楚炎凉已经很习惯这个称呼了。
“你的身边似乎聚集着一群不错的战士,”越青玄在羊腿上撕扯下一大块肉来,“你可真是幸运,初次参军就能拥有这样的属下,想当年,我可是好不容易才调教出自己的嫡系来。”
楚炎凉抬起眼睛看向越青玄,手却向腰间的长刀摸去。
“我很想知道,”越青玄将剩下的羊腿也扯了下来,远远地抛给楚炎凉,“像你这样的人为何会屈居我的帐下,”说完这句话,他的眼睛炙热,紧盯着楚炎凉的眼睛。
楚炎凉的头突然仰了起来,迎上了锐利如刀的目光,沉声说道:“如果我说我是将军的敌人,跟随你就是为了战胜你,将军信么?”
“哦?”越青玄的动作停了下来,凝视着却又仿佛什么也没看见。
楚炎凉的心没来由地砰砰跳起来。
“很有趣,”越青玄突然抚掌大笑起来,“你让我想起了我年轻的时候。”
很多年以前,越青玄带着满腔的热情投靠在大陆第一名将苏见深的营帐下,苏见深也是这样问他的:“像你这样的人,也会屈居在我的帐下么?”
时光流转不息,光阴荏苒,那个不卑不亢的影子似乎又出现了。
“当年那个人也这样问我,我也像你一样回答,可你知道,那个问我的人又是怎样回答我的么?”越青玄问道。
楚炎凉摇摇头。
“他说,我,根本就是不可战胜的。”
……
……
“怎么样,大人?”王明亦步亦趋地走上前去问楚炎凉。
“明日将是一场大战,”楚炎凉深吸了一口气,“我们的任务却是保护那条沟渠能顺利地通到护城河里。”
“很难办呢,”王明挠挠头,“不过越将军已经有应付莽荒骑的方法了吗?”
“我也不知道,”楚炎凉的话里有些迷茫,“但越将军好像很有把握。”
……
……
翌日早晨,雾霭尽失,阳关上的驻军刚刚集结人马准备出城,就已经被城下的阵势硬生生地逼退回去,吕青阳伸出一撩火云的大氅,信步地走上城楼,然后他就看见一片茫茫的白和诡异的暗紫色构成的战阵,密集而有序地罗列在阳关平坦的峡谷上,上千张军旗在空中张牙舞爪地翻滚,发出猎猎的声响,上万支长戈吞吐着白森森的獠牙,虎视眈眈地指向阳关的方向。
“哦?”吕青阳笑了起来,“难道他们真有心想要试一试莽荒的锋芒?”
“这恐怕是对方的疑兵之计,”耶律洪宗有些担忧地看着阳关的右侧,联军的人马并未停止挖掘,阳关随时存在被水淹没的危险。
“吕青阳,”身着白色盔甲的将军坐在马上,隔着护城河,挑着长枪当空一指,“出来与我一战。”
“战斗么,”吕青阳的眼睛眯了起来,喃喃地念着这几个字眼,然后他突然拿过身边侍卫腰间的长弓,搭弓满月就是一箭,尖锐的呼啸在众人的呐喊声中别成格调,人们的声音猛的停止,那白盔的将军仰面中箭倒在马下,很快便有人将他抬了回去。
“好,”城楼上的汉军一阵呐喊欢呼。
“将军,”飞马在战阵中飞快穿梭,转眼已经到了战阵的最后端,那里支起了一顶半敞开的帐篷,越青玄和南宫两个人正在对弈,旁边是安静坐着的独孤启,见到眼前两员其余两国的主帅,独孤启还是显得有些拘束。
“何事?”越青玄将捻起的棋子放在唇边。
“前去掠阵的王将军被吕青阳射杀,”身背七色旗的旗兵头上冒出汗珠。
“恩,”棋子在木板上啪的一声落下,“再探。”
“越将军,”南宫焦虑地抬起头,刚要说话就被越青玄制止了。
“该你了,”越青玄的头抬了一下,看了看身边的独孤启,突然笑着说:“独孤公子不必太过拘束,把这里当做是流火城就行。”
“恩,”独孤启恩了一声,小心地点点头。
“将令,”阳关上的吕青阳翻动眼珠,扫视着周围的诸位将领,“不管越青玄是不是疑兵之计,我命司徒破速带五千大夏精骑和三千莽荒骑,给我将阳关右侧的敌人荡平,耶律将军,你和我领着剩下的人,出关。”
“他们来了,”阳关的右侧突然涌出一列黑色的队伍,巨大的龙旗飘扬,完全不顾及远处那列摆开阵势的大军,一往无前地向那些正在进行挖掘工作的人掩杀过去。
“估计有一万人吧,”见识过莽荒骑的威力,崔怀安不敢掉以轻心,他回头看了一眼道:“我们只有五千人。”
“那就杀光一万?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