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1796》第258章


原来的计划里本来是没有占领九州岛的,但是现在九州岛整个都没有反抗力量,卢辅国与孔存旭觉得花费这么大的代价攻下的地盘就这么放弃很可惜。
于是两人便联合上书朝廷,请求朝廷将九州岛设成直辖地。
高鸿信也没有料到最后会成为这样,感觉有些不可思议,怎么可能就彻底平息了呢。
按照高鸿信的记忆力,以前日本对中国发动扫荡,中国人总是杀之不尽的,怎么到了日本人就轻易平定了呢。
不过仔细思考之后,高鸿信便知道自己又犯了主观主义错误了,九州岛作为一个岛屿,本来就没有多大,中国的军队要扫荡整个岛屿,自然简单的多。但这一招到了中国大陆便失效了,是因为中国的土地实在是太光大了,地形也太复杂了,根本没法彻底将人圈在一个地方。
想通了之后,高鸿信顿时觉得豁然开朗,觉得对于日本的不用在收敛了,可以加快进度了。
于是便接着个卢辅国、孔存旭下圣旨,同意了两人的意见,并且准许两人接着扫荡四国岛。并且后续还给两人支援五万的陆军。
并且直接连商量都没有商量便直接给日本国王下旨,说中国要租借九州岛、四国岛还有它们的附属岛屿。
卢辅国两人接到命令之后,自然欢心鼓舞,而日本国王接到圣旨之后,脸都绿了。
日本国王现在都有些后悔与中国合作了,想着还不如当时便死在中国,名声也好保全,也不用现在面对这些事情。
与琉球、虾夷不同,九州岛、四国岛可是一直以来便属于日本,如今中国虽然说是要租借,可是却将岛上的扫荡一空,这与强行占据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九州岛、四国岛加起来的面积可不小,对于整个日本来说可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日本国王不是傻子,自然不可能一下就同意,起码在国内不能同意,要坚持咬定没有同意,是中国强占的。
而江户幕府得到消息之后,立马便扶植了一个天皇,说现在的兼仁已经没有资格做日本的天皇了,日本上空的硝烟已经弥漫看来,大战开启就在眼前。
对于这个结果,华国的君臣自然乐见其成,日本内斗的越厉害对中国越有利。
日本京都国王一方与江户幕府一方对峙,四国岛却被忽略了,华军直接开始了四国岛的扫荡。
四国岛,顾名思义顾名思义是上面有四个国家的岛,当然日本国家的概念几乎就相当于中国的县。
四国岛之上,阿波、伊予、土佐、赞岐四个藩国,对于四国岛的征伐也没有多少波澜,除了杀戮还是杀戮。
但是这次中国的死伤却要超过了九州岛,尤其是在扫荡土佐藩的时候,抵抗尤为激烈。
不过这也导致卢辅国发狠,直接用火炮将土佐藩几乎所有的城池轰成了一片废墟,土佐藩的百姓也死伤最多。
战后整个土佐藩几乎聊无人烟,哪怕是妇女与小孩几乎都看不到。
抵抗激烈,自然时间就拖得长了,对四国岛的征伐知道年底才彻底完成,这时中国早已经王九州岛移民二十多万百姓了。
高鸿信自然不会做占了底盘不巩固的蠢事,况且九州这种地方可不是什么蛮荒之地,起码有以前日本人耕种的田地。
当然诱惑百姓前来的还不仅仅是土地,还有女人,要知道现在整个九州岛剩下的只是一些妇女了,就算有男人也少的可怜。
况且在见到那些运回国内的日本妇女之后,很多在国内衣食没有着落的人,渴望这能有一个媳妇的人,纷纷决定移民九州岛。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便移民超过了二十多万百姓,后续还有很多。
对于这种状况高鸿信也没有料到,看来女人的吸引力要不逊于土地。
高鸿信的移民政策已经实行数年了,往东北移民,往新疆、蒙古、西藏移民,往台湾移民,现在又要往九州岛与四国岛移民,是的中国北方的人口密度快速下降,南方的人口密度也有一定程度的下滑。
对于这一点朝廷官员们总有些担心,按照他们的想法,中原才是朝廷的核心,但是中原大地人口稀少,怎么想来心里都不踏实。
现在已经有人开始上书请求高鸿信将移民政策取消了,高鸿信每次看了都很郁闷,有些事情只有他自己知道,而不能告诉别人也挺郁闷的。
这些人根本无法想像以后中原大地人口拥挤了之后的窘迫,人们买一个房子都买不起,最后高鸿信只能选择无视这些上书,然后在第二天的早朝之上再次强调移民的国策。
也幸亏高鸿信的坚持,否则中原地区肯定仍然会有各种的叛乱,现在天下已经太平,人口在短时间内便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
按照中国一个王朝一贯的规律,当一个王朝刚创建的时候,王朝的实力正处在上升期,人口自然跟着处在上升期。
盛世了都不生孩子,怎么会符合中国人的观念。
中国人的观念有的时候很其他,就算是养不起也要生孩子,更何况现在生活还在不断的好转。
于是乎中国迎来了一股婴儿潮,从神武三年开始爆发,到现在神武十二年,增加的人口已经超过三千万人,中国的人口也跟着直线逼近四亿。
第三百二十四章 婆罗洲土着
更新时间2015…6…4 10:24:28 字数:2153
日本方面的进展令高鸿信很高兴,但是沙俄似乎并不想中国太好过,根据情报沙俄已经开始扶植江户幕府。可以预见的是日本分裂似乎不可避免。
此时沙俄还占据这中国以北到北冰洋的广大地区,要想联系日本,中国想要阻止也阻止不了,除非中国马上出兵将沙俄赶出东西伯利亚,不过高鸿信还没有自大到以为中国的国力可以一口吞下这块沃土。
前端时间由于沙俄一直纠缠在欧洲,对于远东有些乏力,中国才能占尽上风。
但是,自从拿破仑败亡之后,沙俄的精力终于开始朝着远东转移。
这两年中国与沙俄之间虽然没有大战,但是摩擦就没有间断过。
双方都是派出小股的军队,化装成土匪,深入到对方的境内,袭击城镇村庄。
东北由于人口数量暴增,驻军也直线上升,沙俄很难有可乘之机,因此便将目标对准了蒙古与新疆。
而中国则四面出击,相比之下沙俄的损失比中国还要大。
沙俄在整个稀薄利亚就没有多少人口,死伤多了的话自然会心疼,可是沙皇又不想与中国展开大战,最后才决定用日本牵制中国的精力。
不过此时日本已经被中国打的元气大伤,国土损失了将近一半,就算扶植的话作用也要大打折扣。
亚历山大一世此时在欧洲的声望如日中天,对于在远东与中国战争的失利,自然深恶痛绝,暗自决定要给中国一个教训。
因此,沙俄开始秘密的朝着远东地区增兵,打算在适当的实际与中国展开一场大战,逼迫中国签订条约,获取更多的土地。
高鸿信对于沙俄自然格外的地方,本来就在北方边境集结了重兵,高鸿信得到沙俄向远东增兵的消息之后,也开始筹备应对之策。
好歹沙俄要想完成战前准备,起码得要两年,中国还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准备。
神武十三年年底,南海舰队也运送最后一批驻兰芳共和国的陆军到了婆罗洲。
早在八月份第一批陆军运送过来之后,没有休整多久,陆军便行动起来,开始扫荡岛上的反抗势力。
这当然不是兰芳共和国的要求,兰芳共和国对于领土到是看的不是太重,这时一个商人的国都,他们在乎的商贸。
向朝廷称臣之后,兰芳百姓获得了与中原百姓一样的待遇,而他们这些商人自然也跟着获得了中国本土商人一样的权利。
这样一来他们进行贸易,便能获得更大的利益。
而中国看重的则是领土,高鸿信早就把婆罗洲堪称自己的囊中之物,怎么可能放任自流。
中国大军的到来,婆罗洲的华人百姓自然欢欣鼓舞,但那些土著百姓就高兴不起来了。
因为,中国陆军已经开始了对于土著的围剿,凡是不归化的土著都属于被清理的范围。
当然,这些土著也不是那么好清理的,他们大多都生活在丛林当中,利用地形的熟悉,轻易便能给华军造成很大的伤亡。
高鸿信早就料到会出现这种情况,因此一早便嘱咐萧平致,围剿土著不能急于求成,要步步为营,逐渐压缩土著的生存空间。
不过即使是这样,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华军的伤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