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1796》第259章


高鸿信早就料到会出现这种情况,因此一早便嘱咐萧平致,围剿土著不能急于求成,要步步为营,逐渐压缩土著的生存空间。
不过即使是这样,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华军的伤亡也很大,甚至超过了整个日本战场的损失。
这让萧平致很是恼火,不过也无可奈何,毕竟土著都躲在山里,要想将他们逼出来,只能步步为营不断的推进。
对于华军在婆罗洲动作,南方金州岛上的荷兰人却提起了十二分的警惕。
不过显然他们是多虑了,华军折腾了半年的时间,却一直在婆罗洲打转,知道荷兰人知道中国人是在剿灭土著之后,才松了口气。
对于土著的围剿肯定是长期的,可是高鸿信也没有想到,都到了神武十四年,婆罗洲仍然还有土著在反抗华军的统治。
而此时日本早已经平定,连四国岛都已经开始接收移民了。
自从做了皇帝之后,高鸿信便没有在领兵出征过,打仗有将军们,政务有内阁的大臣。
高鸿信这个皇帝每天的事情其实并不算很多,只能说不闲,恰好能将时间排的满满的。
如此以来,高鸿信在后宫的时间也多了,妃子们自然要高兴,本来皇帝就只有一个,如果还每天都忙着政务不近女色的话,这些妃子估计都成了怨妇了。
不过按照高鸿信的看法,现在也好不到哪里去,经过嘉庆十年一次选妃之后,他的后宫有得到了扩充。
虽然有很多还不能说是他的女人,可是这些女人哪怕到死还是处女,最后也是以他妃子的身份孤独终老。
对此高鸿信而已很内疚,让一个如花似玉的女子在深宫之中孤独终老,想想就觉得心酸。
不过现状他还无法改变,只能尽量满足一些妃子的要求。
自从嘉庆十年孔秋柔生下高久霸之后,在怡嫔牛昭玉便为高鸿信生下第九个儿子,取名为高久阳。
但是令高鸿信伤心的是,由于生产的时候,牛昭玉已经快四十岁了,竟然难产了,虽然最后性命保住了,但是身体却一直很虚弱,而且还在不断恶化。
到此时高鸿信才发觉,自己竟然也三十七周岁了,虚岁都三十八了。
而他的妃子们出了新纳的,其他的竟然也都超过了三十岁。
高鸿信这才想到,不能再没有节制了,如果这些妃子还继续怀孕生子的话,肯定有人会因此出事故,这就不是高鸿信所愿意看到的了。
但是,这个时代没有避孕套这种神物,高鸿信想要避孕,只能尽量少与这些妃子行房了。
这样以来难免不被这些妃子们误会,不过高鸿信也顾不了这么多了。
另外,如嫔牛彩凤也为高鸿信生了一个儿子,取名为高久仕。
令高鸿信庆幸的是,牛彩凤并没有出什么事故,顺利的便生产了。
由于牛昭玉不便照顾皇子,牛彩凤便肩负起立抚养高久阳与高久仕两个皇子的任务。
牛彩凤产下皇十子之后,当月敬皇贵妃贺迎春又为高鸿信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为高久定。
第三百二十五章 皇子的教育
更新时间2015…6…5 11:01:11 字数:2133
此外,高鸿信新纳的两位妃子慈妃、庄妃也先后为一子一女。
慈妃的儿子是皇十二子,取名为高久图。
庄妃的女儿是皇四女,取名为高欣舒。
高鸿信作为帝王,自然不能像民间一样父慈子爱,对于各个皇子自然时刻都保持着一副严苛的形象。
但是对于女儿则不用考虑这么多了,相比于儿子来说,高鸿信的各个女儿则享受到了更多的父爱。
对此皇子们都只有羡慕的份,后妃们也很纳闷,毕竟传统上都是重男轻女,而高鸿信却反而更喜欢女儿。
连带着有女儿的妃子也跟着沾光,被皇帝临幸的次数也要多于其他妃子。
当然,妃子们自然不会就因为这个而放弃生皇子的打算,毕竟后半生的幸福还是要靠皇子。
不过如果能在有儿子的同时,还有一个女儿,那样便完美了。
高鸿信对皇子的教育沿袭了清朝的部分制度,同时又根据自己的想法做出了很大的改良。
现在皇子们都在皇家学堂学习,虽然不能接触到很多的平民,但是也能交到很多的同龄朋友,对它们也有很大的好处。
“久怡,现在已经十五岁了,等明年就该从学堂毕业了,朕打算让他去军队历练几年。”宽宽的大床之上,高鸿信搂着袁幼荷,不断抚摸着她的肩膀开口说道。
袁幼荷听后一愣,虽然华国的军人地位要比清朝的时候高一些,但是也是平民百姓无奈的选择。
现在听到高鸿信说让自己的儿子去当兵,总感觉是要被流放一样。
高鸿信看到袁幼荷的脸色不好,便知道他担心什么。
“这时好事,你不要担心!”高鸿信安慰道。
“都去军队了还是好事,战场上兵凶战危,谁知道会有什么危险,而且他人在外面万一有个好歹怎么办。”袁幼荷听后撅着嘴说道。
“孩子大了总要经历风雨的,要不然怎么能担当的起大任。况且朕也不是只让久怡去,其他的皇子以后也会去,现在是让久怡这个做大哥的做好表率。”高鸿信听后笑着说道。
对于袁幼荷的心思他能理解,毕竟做母亲的疼爱儿子,在正常不过了。
“都要去吗?那各位姐妹可都要想我一样担惊受怕了。”袁幼荷说道。
“放心吧,他们也不是永远不会来,朕打算让他们在军队也就待个两三年,最多也就五六年,朕也不可能一直让他们在军队里呆着,朕的儿子可不只是会领兵打仗便行了。”高鸿信说道。
“真的吗。那陛下可要让久怡早点回来。”袁幼荷有些伤心的说道。
“你现在担心什么,不是还有一年呢吗,况且就算久怡去了军队,每年还是有假期的,到时你也能见到他。”高鸿信拍了拍袁幼荷的肩膀,笑着说道。
“臣妾就只有这一个儿子,他走了臣妾也怪孤单的。”袁幼荷听后还是说道。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就算是他不从军,明年朕他也该出宫自己建府了。如果你真的觉得孤单的话,朕在努把力,让你在生个小娃娃好了,哈哈!”高鸿信笑着说道,说着翻身将袁幼荷压在了身下。
“陛下!”袁幼荷脸色泛红,撒娇道。
顿时屋内春光无限。
对于子女的教育高鸿信很重视,对于让儿子们入军的决定,是经过他深思熟虑的。
中国历代王朝总逃脱不了一个怪圈子,便是王朝新建立的时候,君主都是英明果决,了解民间疾苦,王朝自然能够蒸蒸日上。
但是越是到了王朝的中后期,皇子皇孙素质便开始走下坡路了,这很大程度上与对皇子教育有很大的关系。
高鸿信觉得清朝对于皇子的教育很有可取的地方,清朝从建立到灭亡之间,每一代皇帝都不算是太差,相对于明朝皇帝的素质来说,整体素质可谓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不过高鸿信觉得还不够,因此才决定让自己的皇子们进入军队,希望他们能得到锻炼,体察民间的疾苦,同时也能有顽强的精神与健壮的体魄。
不过什么事情过犹不及,他想要培养的是接班人,并不是将军,因此不能让皇子们在军中待太长的时间。
同时,如果皇子们在军队呆的时间太长的话,也容易造成一定的隐患,毕竟军权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实在太重要的,即使是自己的儿子,高鸿信也不敢放松警惕。
目前高鸿信的想法,只是跟袁幼荷说过,就连心腹的大臣都没有说过。
毕竟涉及皇子的事情,大臣们心里也是敬而远之的。
不过大臣们虽然表面上装作不关心,却也时刻留意着。
自从高鸿信下令建立皇家学堂之后,大臣们便趋之若鹜,虽然并不是单独教导储君,但是也差不多了。
华国并没有明确的储君,而是仿效大清的密匣立储制度,所以说以后谁能够登基为帝,还不一定。
所以说现在在皇家学堂当老师,以后了很有可能混一个帝师的名声。
况且就算没有皇子,只是教导那些功臣世家子弟,以后也是好处无穷的。
对于这点高鸿信也是明白的,他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对于他看重的官员,他会优先安排到皇家学堂去。
像陶澍、彭浚、戴均元、曹振镛等人,便被安排进去了。
虽然现在高鸿信的身体很好,但是天有不测风云,谁也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高鸿信还是要造作谋划。
现在刚刚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