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桃花源》第327章


赣牿缚慈床⒎窍掠辍U健吧叫斜疚抻辏沾涫艘隆薄U庀赣攴髅娑矗逅巳恕>攀诺拦找环屠郏錾险庋逄扇说南赣辏崆岬ザ钔返暮顾欠菔室獬┛旌托老材岩匝运怠?br /> 这就是峨眉山有名的“洪椿小雨”。
更令他们惊喜的还是不断出现的猴群,这些猴子嬉戏于路边的林木中,给他们带来不少欢乐,减轻了登山过程中的劳累。猴子们时而据住当道,拦路索要食物。他们起初没有经验,阿苌从背囊中拿出一些食物递过去,不料,那猴子却不接她手中的食物,反而将她的背囊抢去,钻进树林不见了。
众人又好气又好笑。
护送他们上山的向导僧人告诉他们,向猴子施舍食物需要讲究技巧,要将食物袋子拿在手中,食物散完,连袋子也要扔给它们,才不会发生刚才的事情。
他们遵从僧人吩咐,如法炮制,果然顺利地通过了若干拦路抢劫的猴群。
阿苌还在懊悔,被猴子抢去的背囊中有一些重要东西,她从阳同一直带到这里,经历了那么多磨难也没有遗失,却在这里遭到猴子抢劫。她请向导僧人想办法追回,僧人却笑而不答。她差点要哭,众人揶揄打趣之下,总算没有哭出来。
不料,到了九老洞旁边,那猴子又出现了,它竟然穿着一件花衣,拎着那背囊从一棵鸽子树上跃下来,吱吱地尖叫几声,将背囊抛给了阿苌,随即消失在树林中。
阿苌大喜过望,接过背囊,打开一看,里面少了一件花衣服,多了一个葫芦,她打开葫芦塞子,居然是一葫芦芳香扑鼻的酒。
那猴子送来一葫芦酒,是向阿苌换那一件花衣?
众人欣喜之余,议论纷纷,峨眉山猴子居然懂得公平买卖,童叟无欺?也无法理解这葫芦酒是怎么来的,虽然自古有猴子酿酒的说法,却不相信这样的奇事会被他们撞上。
几个男子闻到酒香,垂涎欲滴,阿苌盖上塞子,说要将这珍贵无比的酒给石大哥和路二哥留着。
提到石无能和路朝天,阳同青年自然无话好说,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挂念这三人的安全,也不知他们现在情形如何。
九老洞一带是峨眉山风景最为幽深的地方,这儿漫山遍野都是珙桐树。僧人向他们介绍,如果是四月左右,珙桐开花之时来到这里,树树奇花,美不胜收。珙桐花开放的时候是玉白色,盛开时为牙黄色,凋谢时为浅绿色,一树花朵次第开放,异彩纷呈,风儿吹拂之下,就象满树鸽子在扑腾。
听得僧人介绍,众人心驰神往。螺雪公主更是痴迷,她曾经在戒指中看到桃花源美景,就曾经见识过这样的情景,难道冥冥中有天意,她感觉到桃花源美景或许真的会出现在眼前。
僧人又讲起珙桐树的传说。
很久以前,有一位君王有个独生女儿白鸽公主。白鸽公主喜好骑射,入山打猎时为蟒蛇所缠,得一青年相救。那青年就叫珙桐。白鸽公主对珙桐产生了情意,两人私定终生。白鸽公主的父王却不答应,反而派人进山射死了珙桐。白鸽公主得知消息,来到珙桐遇难的地方放声大哭,一直哭得泪珠成血,染红了洁白的素装。突然雷声大作,暴雨倾盆,一棵树苗破土而出,转瞬间长成参天大树,公主张开双臂扑向那棵树。雷声停了,暴雨住了,公主不见了,大树上却挂满了数不清的洁白花朵,宛如活泼可爱的小白鸽,清香美丽。人们为了纪念白鸽公主和青年珙桐这段凄美的爱情故事,便将这种树木取名为珙桐树。
僧人正说得起劲,忽然住口。
几个和尚背着背篓,出现在树林中,向导僧人同他们招呼,他们一起朝前走去。
来到一处宽阔的草坪,和尚们放下背篓,取出背篓里的东西,背篓里装的都是窝头一类食物。
他们将窝头放在草坪的岩石上。
阳同人不明白这些和尚要做什么。
和尚也不回答人们的问话,窝头放好之后,他们做了个手势,让人们离开。
他们在距离草坪不远的地方停了下来。
不一会,珙桐树上一阵骚动,大群猴子荡将过来,落在草坪之中。
陆续赶来的猴子有数百只之多。
猴子们却没有去争抢岩石上的窝头。只静静候在那里。忽然,群猴面向北面跪了下来,不一会,北面树林中转出一只老猴,胡须雪白,长有尺余,躬身佝腰,在两只猴子左右扶持下缓缓行来。那老猴面南坐下,众猴才随之拱手环坐。左右两猴取过窝头,递给老猴,老猴吃下窝头。众猴才开始取窝头食用。
众人看得这一景象,惊奇不已。想不到猴群居然如此有礼,也有长幼尊卑之分。
向导僧人又说起一个猴子的故事。
从前一个僧人在山中打猎,发现一个母猴,正要射箭。那母猴突然伸出手掌,似乎要求猎人暂停。然后摘下旁边的树叶,将奶汁挤在树叶上,小心翼翼地将树叶放在巢中。
猎人才发现巢中有一只幼猴。
母猴挤了多次,将盛着奶水的树叶放在幼猴身边,直到奶水挤尽,便向猎人做了个手势,然后闭上眼睛。
那幼猴却跳到母猴身上,用身体挡在母猴前面。
看到这种情形,猎人叹了口气,折断弓箭走了。
猴子的故事震撼了每一个人!
僧人讲完这个故事,吟出一首诗:“莫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盼母归。”
众人均想,难怪峨眉山一片祥和温馨,直如神仙世界,原来有这些大慈大悲的佛门高僧居住山中,他们把自己和峨眉山的生物视为一体,达到了物我为一的境界。
正沉吟间,忽有琴声丁冬传来。
这可不是弹琴蛙的啼叫,而是真正的琴声。
向导僧人欣喜地道:“各位施主,你们好有福缘!缘德禅师出关了,来到九老洞操琴,你们会看到更加稀奇的景象!”
眼前的景象已经令阳同人非常稀奇了,更加稀奇的景象是什么呢?
他们循着琴声朝树林中走去。
薄雾飘动的珙桐树林中,突然出现一个须发如银的老和尚,坐在一块岩石上抚琴。琴声悠扬,犹如溪流潺潺,不绝于耳。此情此景,直如仙境一般。
忽然,九老洞方向也响起了琴声,仿佛在和缘德禅师的琴声相应和。
向导僧人激动地道:“‘果然’来了,‘果然’来了。真不容易,好几年没听到它抚琴了!”
看到这几个和尚如此激动,人们都留上了神。默奉大夫问道:“抚琴者是何方高人,可否为我们引见?”
向导僧人笑道:“你们要见它?恐怕不容易,我在山中十几年,也只见过一次!”
蓝采和道:“他是隐士还是大德高僧,如此难见?”
向导僧人道:“你们误会了,它不是人,它是一只猴子。”
众人惊讶极了,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又以为向导僧人在开玩笑,抚琴者是个猴子?!
然而,向导僧人却根本没有开玩笑的意思。
缘德禅师的琴声和九老洞方向的琴声唱和着。
杏德忍不住又问:“大师在开玩笑,抚琴的真是猴子?”
向导僧人摇头,轻声道:“我们听琴吧,这可是旷世难逢的机缘!”
众人只好闭上嘴巴,认真聆听琴声。
幽静的深山森林的琴声委实是一派天籁之音。那琴声犹如山泉扣石,珠落玉盘,音调铿锵,音色清奇。缘德禅师和对方一应一答,相互唱和,直听得众人心旷神怡。
一曲既终,缘德禅师朗声道:“前辈,今有贵客到此,可否现身相见?”
对方却没有回答,只传来几声丁冬琴声。
缘德禅师似乎明白对方拒绝现身,又朗声道:“这几位施主饱经磨难,方才到得峨眉山,得闻前辈琴声,实是旷世机缘。前辈不妨现身一见,当使众位施主更添信念,更增虔诚。缘德无德,冒昧恳求,望前辈俯允,阿弥陀佛!”
对方沉默了。
德缘德禅师为他们再三请求抚琴者现身,众人都非常兴奋。抚琴者十分神秘,究竟是何方神圣,他们都渴望知道。然而,从缘德禅师的说话中,显然这抚琴者并不愿意见他们,他们也颇为失望。
对方沉默良久,忽然又传来几声琴声。
缘德大喜,站起来,高声道:“如此,有劳前辈了!”
缘德禅师这才回头招呼阳同人,道:“‘果然’愿意见你们,真是旷世机缘,善哉善哉,我们一起去九老洞吧!”
默奉大夫赶紧问:“抚琴的前辈究竟是什么高人?大号叫什么?”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