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娘当自强》第256章


安嘉慕:“我倒是不这么看;有句话不是说;男追女隔层山;女追男隔层纱吗;只要小桃真心喜欢你大师兄;此事早晚能成。说道这个;今儿你可探除了什么?郭曼娘的性情如何?”
提起郭曼娘,安然不禁赞了一声:“曼娘是个勇敢的女子。”把曼娘跟嘉言的一番因果道了出来。
安嘉慕愣了半晌儿:“竟有此事?”
安然点点头;指了指他:“若不是你当年乱点鸳鸯谱,应下谢家亲事;说不定,早成全一对有情人了。”
安嘉慕摇摇头:“若嘉言跟我提过此事;我断然不会让他娶谢氏进门。”
安然想了想:“说起来,他们也只是一面之缘;想来当日嘉言刚经了考场舞弊之事;即便救了曼娘;却并未放在心上;更未留意曼娘的情意;后来终于知道心上人是安家二老爷;嘉言却已娶妻;还真是造化弄人。”
安嘉慕:“我是怕又给嘉言选错了人;而且,你怎能保证嘉言就喜欢曼娘?”
安然:“这种事儿外人如何保证;只不过,嘉言虽看似古板却极重情义;而曼娘的性子柔中带刚;更是个颇为聪明的女子;我相信,她会处理的很好;嘉言若能娶她也是福气了。”
安嘉慕挑了挑眉:“这才见了一次;你们就好上了啊。”
安然:“谈不上好;只是比较投缘;有时想想,这缘分还真是妙不可言;不投缘的,纵然天天相对也是冤家;投缘的只一面便足够了;我是觉得曼娘跟嘉言很好;不过,这种事儿你还是先问问嘉言。”
嘉慕:“二弟的性子你还不知吗;问他只会摇头;我瞧着他是因为谢氏已有些心灰意冷了。”
安然:“也不是七老八十;才多大,往后的日子长着呢,说什么心灰意泠;而且,我有种直觉;曼娘跟嘉言会过得很好。”
两口子正说着,忽听外头仆妇的声音:“给二老爷请安。”
安然笑道:“这可是想谁谁来。”说着站了起来。
安嘉慕有些担心的道:“你的身子……”
安然白了他一眼:“你兄弟可来了;不许胡说八道。”
安嘉慕方才闭嘴。
嘉言进来给安然见了礼;安然笑道:“你哥正说到你呢;可巧你就来了;你们哥俩坐着;我再去收拾两个菜;你们哥俩好好喝几杯。”撂下话留下兄弟俩;去了灶房。
安然一走;嘉言方才坐下。
安嘉慕给他夹了一个蟹粉狮子头。
嘉言吃了点点头:“还是嫂子的手艺好。”
安嘉慕却笑道:“这可不是你嫂子做的,是小桃。”
嘉言愣了愣:“怪不得大嫂放心让她去雅舍掌灶呢;这丫头虽说跟嫂子学的日子不长;这手艺却尽得嫂子真传。”
哥俩说了会儿闲话;安嘉慕方寻了空,提起曼娘:“那日郭子善请我过府吃酒,东拉西扯了半日;末了,我才听出来;他是瞧上你了;想你当他的女婿;不知你意下如何?”
嘉言一愣;继而苦笑一声:“大哥莫不是说笑呢;那可是堂堂尚书府的千金;莫说如今我这般境况;便当年,嘉言也配不上人家啊。”
安嘉慕皱了皱眉:“什么配不上;这世上就没有我兄弟配不上的女子;就算娶个天上的仙女也不算什么。”
这句话说得虽有些幼稚;却令嘉言心里一暖:“大哥,嘉言对不住你;差点儿害的你断了子嗣;大哥还能如此待嘉言;越发让嘉言不知说什么好了。”
嘉慕挥挥手:“这话我不爱听;一家子亲兄弟,说这个可不就远了;有句话,我一直没跟你说;有时想想;得亏了谢氏;不然,若你哥我如今有妻有子;你琢磨琢磨你嫂子的性子;怕是这辈子都不会嫁我。”
;嘉言愕然看着他;虽觉大哥说的甚为荒唐;可仔细一想,真有些道理;大嫂的性子,他如今多少知道一些;别瞧平日温婉贤良;却极有个性;最不能忍的就是男人三妻四妾;故此,大哥才把府里的侍妾通房遣了出去。
当然,也知大哥这么说主要是为了安慰自己;让自己不再愧疚难过;只是尚书府的千金;实在不是他能高攀的,更何况是做小。
想到此,摇摇头:“为了皓思皓玉;这辈子我都不能休了谢氏;她堂堂尚书府千金;怎肯嫁与我做小。”
安嘉慕:“若她愿意呢?”
嘉言沉默片刻,仍然摇了摇头:“即便她乐意;我也不能平白无故的害了她;大哥不用替我操心了;弟弟就是这个命。”
安嘉慕皱了皱眉:“嘉言,此事你嫂子已应了人家;不瞒你;今儿你嫂子邀了郭夫人母女前来赏花;你嫂子颇喜欢郭曼娘;说她才气纵横又难得善解人意;跟你很是般配;况,此事本来就是郭子善自己提出来的;若他家不乐意让闺女做小;怎会跟我提这档子亲事。”
见他有些活动;又道:“况且,便不为你自己,也该为皓思皓玉想想;你平日事忙;哪有时间照顾孩子;即便能请来明月先生;也得等皓思皓玉大些;这启蒙的先生;哪有比娘亲更合适的呢;郭曼娘早有才名;当年能得梅先生称赞;必不会跟谢氏一般,是个虚名;加之你嫂子说她性子好;娶进来相夫教子;你身边有这么个人照顾着;大哥也能放心。”
一番话说得入情入理;真给安嘉言说动了;点点头:“只她不嫌做小;嘉言全凭大哥大嫂做主。”
安嘉慕这才松了口气;并未跟嘉言说起当年曼娘见过他的事情;他觉着;到了成亲之日揭开盖头,方才有惊喜。
因怕耽搁了有变数;转过天儿就叫着岳锦堂亲自上门求亲;让逍遥郡王做这个大媒;即便是小;也算给了尚书府体面。
郭子善两口子自然不会为难;本来两口子始终不明白,这么多年;为什么所有上门求亲的,闺女都不答应;也是最近才知道,原来闺女心里早有人了;而且,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安侍郎。
这还是郭夫人费了些力气才问出来;竟不知当年还有如此一段渊源;心里不免叹息;即便安嘉言再好;早已娶妻;自己闺女嫁过去做小;两口子怎能答应。
后来想想自己闺女的性子;若不促成此事;这丫头宁可在娘家当一辈子老姑娘;也不会随便嫁给别人;与其如此,倒不如成全她;名声又算什么;只闺女能顺了心;管别人说什么呢;。
所以说,正因郭子善两口子如此开明;才成就了这桩亲事;也模糊听说了一些安府的事儿;谢氏去了别院,一辈子都不会回安府;如此;自己闺女嫁过去,虽名义上是小;却是真正的当家夫人;更兼有逍遥郡王做媒;这面子也算圆回来了不少。
这求了亲,定下了下聘的日子;两家这亲事也就算定下了。
转天儿京里的雅舍开张;却只有一桌贵客;雅舍外头里三层外三层的大内侍卫;把雅舍围的严严实实;却仍隔不开热情的老百姓。
雅舍开张本来就是京城里的新鲜景儿;更何况都知道万岁爷亲临;谁不来凑热闹;虽说人多;若能远远瞧上一眼;这一辈子都不亏了;便瞧不见;离的这么近;也能感受一下真龙天子的龙气;何乐而不为。
故此,即便大内侍卫一个个盔明甲亮;刀枪出鞘;满脸凶相;也挡不住老百姓的热情。
雅舍外简直人山人海;雅舍内却是另一番天地;皇上带的人不多;就是几位近臣;六部尚书;再加上安嘉言,这个皇上分外青眼的吏部侍郎;一共八个人。
岳锦堂算是主人;在旁边陪坐;安然是厨子,过来给皇上见了礼;就回厨房做菜去。
林杏儿本想溜过去找安然;却被皇上发现;轻飘飘的看了她一眼;林杏儿后脊梁都发凉;琢磨自己还是老实点儿吧;这家伙可是个不折不扣的变态;想到皇上最近的爱好;林杏儿忍不住哆嗦了一下;活了两辈子;真正让她有些怵的男人;皇上是头一个;这家伙应该感到荣幸。
以往自己对帅哥可是疼爱有加的;可在皇上这儿;如今真激不起丝毫色心;反倒盼着能快些脱离这家伙才好。
皇上显然颇有兴致;对雅舍的布置极为好奇;逛了一遭,看了岳锦堂一眼:“你倒是舍得下本;弄来这么多好东西。”
岳锦堂嘿嘿一笑:“不瞒皇上;这些东西可是一文钱都没花;而且,是他们求了我多少回;才答应留在雅舍的。”
皇上指着他:“这样没边儿的大话,你也敢说;脸越发大了。”
却听户部尚书道:“皇上;郡王殿下说的不错;如今大燕各地;举凡有些名气的手艺人;几乎都把自己的东西送到雅舍为荣。”
皇上愕然看着岳锦堂:“此事当真?”
岳锦堂点点头:“没尚书大人说的如此夸张,却也相去不远;不过,这个主意当初也并非一时起意;安然虽是厨子;却不止心念厨行;担心民间的手艺失传;才想出这个主意;是不想这些珍贵的手艺断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