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谋》第235章


李世民。他身为天子的时日并不长久,那盖顶的气势倒是浑然天成,威仪无边。
也不知怎的,当年在唐国公府初见时冷峻的少年背影,定下与长孙氏的亲事后在她家宅门口落寞的一人一马,还有她躲在土坡后见他率领玄甲军冲入敌阵的情形,乃至英华过世后他红着眼睛追问她英华落葬处的模样,一幕幕一桩桩。好似流水般在穆清脑海中淌过,遥远得仿佛隔世,令她不禁百般疑惑,自己记忆中的那个唐国公家的二郎,是否真是此刻眼前坐拥万里河山,尊贵无上的圣人。
迷迷离离中,祭拜的典仪将近尾声。佛龛前不好设座。尼寺中有众多男子走动亦是不妥,故慧通只请了李世民同长孙氏并几名内监往偏殿去坐。高密长公主在路过她身侧时,暗暗拽了一把她的衣裙。穆清稍一犹豫,低头跟了过去。跟着她的那些人生怕出了错,也不敢慢下一步,紧随在她身后。
帝后在上首落座。俯垂殿下,由身边的内监宣了犒赏。慧通自不必说。但因出家人受了具足戒,不近钱财,便只赏了四季僧袍等用物,另贝叶经一匣供奉着。高密长公主却一味只说思念先皇后。只求心愿得尽,并不肯受赏,便也作罢了。
李世民的目光越过众人。落在了穆清身上,穆清忙上前欲要伏拜。李世民摆了摆手。浅笑道:“今日祭奠先母,不拘礼,又是在寺中,朕不受拜,这礼便罢了。”
穆清该跪拜为屈膝礼,庄庄重重地行过礼。
“七娘……”殿下这张面孔与英华神似,李世民心头一勾,别过目光去,口中若无其事道:“先母在世时便喜爱七娘,若是得知今日有七娘为她抄经祈福,定然欣慰。朕该替先母好好赏一赏。”
穆清屈膝再礼过,从容答道:“妾身年少时亦曾受过太穆皇后的教导,此番不过略表敬意,实不敢居功的。陛下若果真要赏……”
她说着眼望长孙氏那边飞速地瞟了一眼,见她只含笑不语,瞧不出丝毫神情变化。“妾身斗胆,只替我带来的六位小娘子讨个赏。”穆清笑吟吟地回身一望,目光在陆阿原脸上转了一转,唇角微扬,转头又禀道:“难为她们年纪轻轻,跟着妾身在寺中静心清修了十日,经卷抄得亦比妾身更多,实属难得。”
李世民脸上更添了几分笑容,想是心中极满意的,点头称道:“七娘说得很是。”随手招了一招,六人一同上前,齐声作了礼。李世民偏头向长孙氏道:“这些人都是皇后举荐的罢,果然妥帖。既如此,便由皇后一并赏了罢。”
长孙氏早知这六人入了蔡国公府后一向形同虚设,莫说纳妾,杜如晦连一根手指头都不曾碰过她们,便是连看只怕是也未多看过一眼。更有裴司簿回去细述了一番送人进府时的情形,她便明白这六人许是不济的,正是要寻机拨弄拨弄,不想眼下机会来得这般轻易。既是圣人教赏,赏甚么自然都不及赏她们个身份来得更好。
长孙氏心口满涨了一股热潮,望向穆清的眼中得意之色掩不住地要往外涌,她稳了稳嗓子,方要开口,突然只听得“噗通”一声,一道人影猛地扑倒在地下,朝向李世民伏身拜道:“奴婢有一不情之请,还望圣人降贵纡尊,略听奴婢一言。”
李世民疑惑地挑了挑眉毛,“直讲便是。”
殿中众人垂目望去,却见伏地而拜的正是穆清带来的陆阿原,此刻她得了恩准,虽直起了身子,却依旧不敢抬头,低垂着眼眸,恳切且小心翼翼道:“奴与姊妹们连日抄经,耳闻皆是梵音佛乐,目染无不因果报应,深受佛祖感召,心生皈依之念。奈何身在俗世日久,区区十日,尚未得涤净,惟愿与众姊妹长留净慈寺中,青灯古佛,虔心静修。替先皇后亦替圣上的山河万民祈求福泽。”
一语既出,殿内鸦雀无声,几息间静得教人窒息。穆清偷眼望去,但见李世民稍显吃惊,面色尚算平静。他身旁的长孙氏亦神情亦无大变,身子却微微前倾,一手在膝上握成了拳。再看丹娘等人,惊得尚未回过魂来,倒辨不出心里的主意。
穆清面作为难,轻轻柔柔的嗓音霎时打破殿内的沉寂,“这……却要如何是好?按说小娘子有心向佛,本是极好的事,只是,只是……”
“顾夫人许是舍不得放人?”高密长公主的嗓音高亮,一下盖过了穆清的声音。面向李世民道:“要我说,这几位小娘子难得竟有心愿终身侍奉太穆皇后,更难得的是心中还存着天下疾苦,可见心地慈悲,真真是极有佛缘的人。顾夫人若因一己私念不愿成全于她们,岂不罪过了?人皆说佛法无边,感化渡人。我礼佛多年。今日果真是亲见了。”
长孙氏沉吟着点了点头,“确是极难得的好事。不过她们年纪尚轻,这般大的事。终是要问过她们自己的意愿才好。”
高密长公主笑道:“那是自然。”说着一旋身子,步至那六人跟前,郑重肃穆地问道:“你们,可愿意留在净慈寺内。终身侍佛,供奉太穆皇后。祈佛降福于圣上及天下?”
殿内的气氛犹如绷紧的细绳,饶是如此,穆清听高密长公主如是一说,心里仍忍不住暗自好笑。这样的问话,教她们如何作答?侍佛,供奉皇帝生母灵位。替皇帝及天下百姓祈福,这三桩。只拿任一桩来问,难不成她们还敢说句不原意么?
另五人纷纷跪地,不肯说愿意,亦不敢回不愿,个个心急如焚,一时缄默俱不知该如何作答。“圣上向来信奉释教,你们一心向佛又是好事,断然不会因此责难,你们只管放心说便是了。”穆清轻声催了一遍。
“圣上向来信奉释教”,这一句如惊雷,猛然提点了高丹娘,她腔子里的一颗心一下沉到了底里,眼下恐怕再无路可退,审时度势,保命才是首要的。到底是个聪慧的,高丹娘心知大局已定,只得领着头俯身叩拜,“奴婢心之所向。”
余者见情势如此,无可奈何,也都跟着叩头请愿,生生地将眼泪怨怒咽回腹中。长孙氏的目光一闪,仿若利刃划过穆清的脸面,口中却向李世民笑称了一回“佛缘奥妙”之类的话。
殿内穆清与高密长公主并陆阿原同时将一颗提调着的心松缓下,也不去理会那几名女子。慧通虽不很明白内里纠葛,却也知晓不能让她们再留在殿上,忙召过几名女尼,先送了她们至后院禅房去。
小半个时辰后,净慈寺前院的诸僚得了旨意,一一自行散了归去。不出一刻,内监开道,重竖卤薄,十来名宫婢簇拥着长孙氏先行出来,扶持着她登上车辇。随后是高密长公主,携了她的侍婢仆妇鱼贯而出。走在最后头的是双手合十恭送的慧通尼师。
杜如晦立在前院,等了好一阵不见穆清出来,与他一同站着的几名内监亦忐忑地探了探头,因李世民亦未出来。几人面面相觑了几眼,不知是谁低声嘀咕了一句,“顾夫人带来的那几名娘子怎也不见出来?”
杜如晦脑中轰然一声,心下惶遽,他只知穆清欲要甩脱那几名女子,这些日子里究竟做了些什么,他浑然不知。眼下他并不悬心那些女子境况如何,只恐穆清手段过激,惹怒天颜。
隔了半刻,却见阿柳从角门走出,身后跟着两名小尼,手中捧着的正是些女子的日常用物。杜如晦大步上前,也不言语一声,抬手便翻看起来,许是手上力道不控,叮铃哐当地落了几件在地下,把那两名小尼唬了一跳。
阿柳惊愕地抬头看他,“阿郎……”
“怎不见穆清出来?里头可出了甚么事?”杜如晦甩开手,只向阿柳问道。
阿柳愣了一息,回头望院内瞥了一眼,方迟疑着低声回道:“不就在院中么,能有甚么事?不过是圣上唤住了七娘问几句话,这……”
杜如晦抬头顺着阿柳的方才回头的方向望去,果见李世民在廊下立着,穆清面无表情地在他侧后方垂眸而立,左右都已摈退,只留了李世民贴身随侍的内监在侧。虽不至有祸,看二人的神色,这番问话,决计也不是令人安适的了。
杜如晦料算得一丝不错。李世民负手而立,不看穆清一眼,他的问话出口已有几息的功夫,穆清紧闭着嘴唇仍是不答。一旁的内监跟着他时日久了,不消抬头便能感知到天子胸前蕴起的一团怒气,他忙小声提醒,“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何况一座小小的坟茔,顾夫人莫再瞒藏避让,还是快说了罢。”
“若非念你是英华阿姊,你道朕会屡次下问?翻找出一座坟能有多难?”李世民沉肃的声音中透着几分不耐烦,“再问你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