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公主传》第121章


齐国侯忍住身上的疼痛,没好气道:“受伤的是你大哥,不是你大嫂。”
李罘放缓了声音:“大哥,德昭的婚事真不能草率,一来不仅要征得父亲和母亲的同意,二来这丫头也有自己的主意,咱们家的嫡长女可不是一般的娇小姐,她可是实实在在上阵杀敌的将才。虽说柴家家大业大,可是你知道百年世家规矩也多,里面的水也深,再者你想想,依德昭的性子愿意过这样的日子吗?更何况柴家此次求亲本就是乘人之危,这样的人家,即使德昭听你的话嫁过去去,小夫妻以后能过得舒心吗?”
齐国公突然觉得嫡子有意无意地在自己伤口上按了一下,猝不及防下,□□出声。
李钊木着脸:“对不住了,父亲,儿子出手重了。”
齐国公不服气道:“每个女子都要嫁人的,谁家不是唯夫是天,像你大嫂这样动不动就大打出手,这样的女子谁敢娶。”
“那现在就让德昭回来。”李钊接口道:“儿子这就派人去接手,但是柴家的婚事势必不能成行。”他现在后悔死了还没有立即找机会将张仲坚的母亲带进府中。
齐国公沉声道:“柴家朝中有人。”
李钊怒道:“不过是个礼部侍郎而已,一介书生,而且不过是在杨安手下讨个清静。”
父子两人怒目相向,不欢而散。
当天夜里,李钊就派人八百里加急德昭送了信,又派人过去接替她。
德昭昏迷了三天三夜,迟迟不肯醒来,张仲坚急地差点要了大夫的老命,双眼熬地通红,满面的胡须也疯长了出来,乍看上去,简直就像个野人。
这天早上,德昭慢慢睁开眼睛,她一动,张仲坚就觉察到了,连忙凑了过来。
毛绒绒的一张大脸上,一双比兔子眼睛还红的眼睛紧盯着自己,实在是有些滑稽,德昭虚弱地抬起手来,摸着他的脸,柔声道:“三哥,我没事了,让你担心了。”
张仲坚小心翼翼地抱了抱佳人,松了一口气:“你醒了就好,再不醒的话我就去太原找你父亲算帐去了。”
提到齐国公,德昭有些黯然,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张仲坚见她还是忧心的样子,满不在乎道:“阿昭,此事没你想的那么糟糕。你看三哥这里有好几个计策呢。”他掰着手指头一一说道:“第一,就是你祖父打消了你父亲的想法,取消这门婚事,也不能说叫婚事,你兄长在信中说道你母亲并没有给柴家你的生辰八字。第二,就是设法让柴家主动退出。第三呢,”他轻松地笑道,“三哥就从这里把你拐走了,你父亲连面都见不到你,还怎么跟柴家结亲?”
德昭看着他一脸无赖的样子,心情也轻松起来:“我觉得还是在祖父到太原之前解决此事最好,老人家年纪大了,万一为此事伤了心神,那我就罪过大了。”
张仲坚点头道:“也好,这次我们一起去太原。你看三哥的手段,不出半月就能把这事解决掉。”
德昭疑惑道:“三哥,你有法子了?”
张仲坚神秘笑道:“等事情办成了我再告诉你。”
许因得了张仲坚的保证,德昭身体很快就好了起来,两天后,待军中的事情交接完毕,两人就赶往了太原。
作者有话要说: 有点卡文了,怎么办?
继续吆喝,请大家多多收藏平阳公主传吧!谢谢您的支持了!
☆、花开两枝
京城杨府内,杨安一脸疲惫地看着面前的诏书,无奈地问道:“诸位先生,觉得此事还有何处不妥?”
众人纷纷摇头,坐在角落里的杨珂抚摸着隐隐作痛的伤处,不服气道:“父亲,为什么不趁此机会把他们一网打尽呢?反正李家父子也是迟早要反的,我们先下手为强。”
杨安恨铁不成钢地看着儿子:“你懂什么?现在大兴各地都是叛军,朝廷已经拙于应付了,若是逼的李家也造反,大兴可就彻底完了,你我父子也不能活命。”
杨珂不甘心地闭口不言。
见众人再无异议,杨安命人将诏书即刻发往太原。
这时,有人在外面高声禀报:“太师,二公子回府了。”伴着话声,一个着黑衣的青年公子步履优雅地走了进来,一众人连忙起身行礼,杨珂也心不甘情不愿地站了起来。
杨玹强压住心中的焦急,免了众人的礼。
杨安已年余不见嫡子,内心不免有几分激动,匆匆打发掉了下属,见杨珂也要溜走,扬声叫住了他。
杨玹不理会庶弟眼中的嫉妒,见老父精神不错,开门见山问道:“父亲打算何时将收回成命的诏书送往太原?”
杨安眸光一闪:嫡子暗地里还是关心朝廷大事的。他不紧不慢指了指桌上的诏书:“即刻就派人送去。”
杨玹心中一松,脑中闪过一张如花的容颜,他深吸了一口气,抱拳道:“父亲,儿子想从父亲这里讨个差事,儿子想将诏书送往山西。”
杨安一听这话,手里的杯子咣当摔在地上,他怒道:“你疯了吗?杨家和李家现在是仇家,水火不容,你可是杨家未来的家主,李罡还不把你生吃活吞了?”
杨玹淡淡一笑:“父亲,儿子以为李国公现在不会对儿子动手。李家父子一向标榜忠心为国,现在我朝正是多事之秋,儿子此行是带着朝廷的诏书而去的。李家绝对不会在这个时机害了儿子,否则,以后可就没人相信他们了。”
杨安坚定地摇头道:“不行,这太冒险了。”嫡子不仅是自己的希望,也是整个杨家一脉的继承人,他绝不能只凭借一丝侥幸的猜测就答应。
杨珂在一旁阴阴一笑:“父亲,二哥既然这么坚定,您就答应了他吧!”
杨安听得火起,吼道:“他可是你亲兄长,你就这么愿意他去送死?老夫告诉你,即使你二哥有什么不测,杨家也绝不会交到你手上。”虽然庶子深得他的偏爱,少时杨安也在他身上倾注了不少心力,但是这个儿子小聪明不缺,眼光却不长远。自己器重的心腹就折在他的自大之下,杨安不傻,这个时候还看不出庶子扶不起那真是眼瞎了。
不理会杨珂霎时惨白的面色,杨安挥挥手叫人把他带了出去。
杨玹目无表情地听着父亲与庶弟说话,仿佛与自己没有一丝干系。
父子两人沉默良久,还是杨安满含希冀地问道:“你母亲什么时候回来?”
杨玹轻轻摇头:“母亲和姨娘打算在老家住下去,她们两人都爱那里的清静,不想离开。”他看了看眼前人头上不经意冒出的几根白发,心里有些发苦:“父亲,寻个时机,儿子带您去寻母亲吧?朝廷不是您一个人能支撑下去的。”
杨安苦笑道:“太晚了,现在全天下有几人是认为我杨安无罪的?大兴将亡,这罪魁祸首就是我啊!”
杨玹顿时觉得眼中有些湿润,他闭了闭眼睛:“父亲,不管怎样,现在抽身,儿子能保全家性命无忧。”他咬咬牙道:“只要韦氏愿意,儿子也可留她在您身边。”
杨安听了这话反而笑了:“傻儿子,韦氏去了的话,你母亲可是不安稳了。再说了,她过惯了锦衣玉食的日子,怎么会甘愿终老乡野田间呢?”他犹豫地伸出了手,生怕这自小与之不亲近的儿子拒绝,见他没躲开,遂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玹儿,父亲这辈子从朝廷里脱不了身了。为父若要是随你走了,那些仇家迟早会伤到你们,你母亲好不容易过上喜欢的日子,为父就不去惊扰她了。”
两行清泪自杨玹的目中滑落,他忍不住回握了一下杨安有些瘦骨嶙峋地大手:“父亲,您相信我,儿子定能保你和母亲平安,中原如果容不下我们一家,儿子带你们出海,东海的小岛无数,总有我们安身立命之处。”
杨安哈哈大笑,含泪道:“玹儿,你有这份心为父就死而无憾了。你记得跟你娘替为父道歉,当年我答应她一生一世一双人是做不到了,若有来生,不要再跟着我了。”
杨玹嘶声道:“您亲自去与她讲,儿子不要做这传信之人。”
杨安平静道:“老二,你要知道为父还是杨家的家主,为父不能意气用事,一走了之。即使我们一家子远走高飞了,那些人会把仇恨洒在杨家族人身上的。这老老少少几百号人,父亲不能做那种薄凉之事。”
杨玹痛哭道:“父亲,您当初为什么要惹下这么多仇恨呢?”
杨安看着自己日渐苍老的手掌,叹息道:“儿子,权利的诱惑太大了,为父当年太渴望高高在上了。其实,自从我纳了韦氏起,为父就知道已失去你母亲了,即便再多的荣华富贵也弥补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