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之剑转天道》第237章


孙悟空上前揪着猪八戒,打了两掌骂道:“你这个呆子!此是什么去处,敢动淫心!”
猪八戒道:“拉闲散闷耍玩而已!”
那太阴君令转仙云,与众嫦娥收回玉兔,径上月宫而去。孙悟空把猪八戒揪落尘埃。
这国王在殿上谢了唐僧,又上前问道:“多感神僧**力捉了假公主,朕之真公主,却在何处所也?”
刘晨笑道:“你那真公主也不是凡胎,就是月宫里素娥仙子,因十八年前,她将玉兔儿打了一掌,就思凡下界,投胎在你正宫腹内,生下身来,那玉兔儿怀恨前仇,所以于旧年间偷开玉关金锁走下来,把素娥摄抛荒野,她却变形哄你,这段因果,是太阴君亲口与我说的,今日既去其假者,明日请御驾去寻其真者。”
国王闻言,又心意惭惶,止不住腮边流泪道:“孩儿!我自幼登基,虽城门也不曾出去,却教我哪里去寻你!”
刘晨笑道:“不须烦恼,你公主现在给孤布金寺里装疯卖傻,今且各散,到天明我还你个真公主便是。”
众官又拜伏奏道:“我王且心宽,这几位神僧仙道,乃腾云驾雾的神圣,必知未来过去之因由。”
国王依言,即请至留春亭摆斋安歇。此时已近二更,正是那:铜壶滴漏月华明,金铎叮当风送声。杜宇正啼春去半,落花无路近三更。御园寂寞秋千影,碧落空浮银汉横。三市六街无客走,一天星斗夜光晴。
却说那一夜,国王退了妖气,陡长精神,至五更三点复出临朝。朝毕,命请刘晨等议寻公主。
刘晨与唐僧等闻请随至,唐僧朝上行礼。孙悟空三人一同打个问讯,刘晨也笑了笑,拱了拱手。
国王欠身道:“昨日说到救我公主孩儿,敢烦仙人寻救。”
刘晨笑道:“贫道前日自东来,行至天晚,见一座给孤布金寺,特进求宿,幸那寺僧相待,当晚斋罢,步月闲行,行至布金旧园,观看基址,忽闻悲声入耳,询问其由,本寺一老僧,年已百岁之外,他屏退左右,细细的对我说了一遍,道:‘悲声者,乃旧年春深时,我正明性月,忽然一阵风生,就有悲怨之声。下榻到捽园基上看处,乃是一个女子。询问其故,那女子道,我是天竺国国王公主。因为夜间玩月观花,被风刮至于此。’那老僧多知人礼,即将公主锁在一间僻静房中,惟恐本寺顽僧玷污,只说是妖精被他锁住。公主识得此意,日间胡言乱语,讨些茶饭吃了;夜深无人处,思量父母悲啼。那老僧也曾来国打听几番,见公主在宫无恙,所以不敢声言举奏。不过我有些神通,知道真假。公主现在布金寺装疯卖傻也。”
国王见说此详细,放声大哭。早惊动三宫六院,都来问及前因。听罢,无一人不痛哭的。良久,国王又问:“布金寺离城多远?”
刘晨上前道:“只有六十里路。”
国王遂传旨道:“着东西二宫守殿,掌朝太师卫国,朕同正宫皇后帅多官、道长、神僧,去寺取公主也。”
当时摆驾,一行出朝。你看那孙悟空就跳在空中,把腰一扭,先到了寺里。众僧慌忙跪接道:“老爷去时,与众步行,今日为何从天上下来?”
孙悟空笑道:“你那老师父在于何处?快叫他出来,排设香案接驾。天竺国王、皇后、多官与我师父师伯都来了。”
众僧不解其意,即请出那老僧,那老僧见了孙悟空,倒身下拜道:“老爷,公主之事如何了?”
孙悟空把那假公主抛绣球,欲配唐僧,并赶捉赌斗,与太阴星收去玉兔之言,备说了一遍。那老僧又磕头拜谢,孙悟空搀起道:“且莫拜,且莫拜,快安排接驾。”
众僧才知后房里锁得是个女子不是妖精,一个个惊惊喜喜,便都设了香案,摆列山门之外,穿了袈裟,撞起钟鼓等候。
不多时,圣驾来到,果然是:缤纷瑞霭满天香,一座荒山倏被祥。虹流千载清河海,电绕长春赛禹汤。草木沾恩添秀色,野花得润有余芳。古来长者留遗迹,今喜明君降宝堂。
国王到于山门之外,只见那众僧齐齐整整,俯伏接拜,又见孙悟空立在中间,国王道:“神僧为何先到此?”
孙悟空笑道:“陛下,师伯有降妖伏魔的本事,俺老孙虽然不如师伯,但是也会腾云驾雾,把腰略扭一扭儿,就到了,你们怎么就走这半日?”
唐僧上前道:“悟空!不得无礼,还是快些去找公主吧!”
到于后面房边,那公主还在装疯卖傻。老僧跪着指道:“此房内就是旧年风吹来的公主娘娘。”
国王即令开门,随即打开铁锁,开了门。国王与皇后见了公主,认得形容,不顾秽污,近前一把搂抱道:“我的受苦的儿啊!你怎么遭这等折磨,在此受罪!”
真是父母子女相逢,比他人不同,三人抱头大哭。哭了一会,叙毕离情,即令取香汤,教公主沐浴更衣,上辇回国。
刘晨又对国王拱手道:“陛下,还有一事奉上。”
国王答礼道:“真人有事吩咐,朕即从之。”
刘晨笑道:“他这山,名为百脚山,近来说有蜈蚣成精,黑夜伤人,往来行旅,甚为不便,我思蜈蚣惟鸡可以降伏,可选绝大雄鸡千只,撒放山中,除此毒虫,就将此山名改换改换,赐文一道敕封,就当谢此僧存养公主之恩。”
国王甚喜领诺,随差官进城取鸡;又改山名为宝华山,仍着工部办料重修,赐与封号,唤做“敕建宝华山给孤布金寺。”把那老僧封为“报国僧官”,永远世袭,赐俸三十六石。僧众谢了恩,送驾回朝。公主入宫,各各相见,安排筵宴,与公主释闷贺喜。后妃母子,复聚首团圞,国王君臣,亦共喜饮宴一宵。
次日天还未亮,那唐僧一心想西天取经,叫醒刘晨,道:“师兄,马上就要到灵山了,莫要在此耽搁,我们西去吧!”
刘晨闻言笑道:“这到处都是侍卫,我倒是好走,你可怎么走?还是去向国王请辞吧!”
于是天亮辞王西去,那国王哪里肯放,大设佳宴,一连吃了五六日,着实好了呆子,尽力放开肚量受用。
国王见唐僧西去之心甚重,苦留不住,遂取金银二百锭,宝贝各一盘奉谢,几人自然一毫不受。国王与众后宫妃子与公主及文武百官,一直相送,到了前途,又见众僧叩送,俱不忍相别。
刘晨见那些送者不肯回去,打个响指,一阵暗风,把送的人都迷了眼睛,方才得脱身而去。这正是:沐净恩波归了性,出离金海悟真空!
色色原无色,空空亦非空。静喧语默本来同,梦里何劳说梦。有用用中无用,无功功里施功。还如果熟自然红,莫问如何修种。
话表刘晨使法力,阻住那送行之人。送行之人见黑风过处,不见刘晨等,都以为真仙下凡,活佛转世,磕头而回。
刘晨等继续西行,正是春尽夏初时节:清和天气爽,池沼芰荷生。梅逐雨余熟,麦随风里成。草香花落处,莺老柳枝轻。江燕携雏习,山鸡哺子鸣。斗南当日永,万物显光明。
说不尽那朝餐暮宿,转涧寻坡。在那平安路上,行经半月,前边又见一城垣相近。
唐僧问道:“师兄,此又是什么去处!”
刘晨笑了笑,虽然猜到是哪里了,但是并没有说,而是转头对孙悟空问道:“悟空,你可知道这是哪里?”
孙悟空摇摇头道:“不知,不知。”
猪八戒笑道:“这路是你行过的,怎说不知!却是又有些跷蹊,故意推不认得,捉弄我们哩。”
孙悟空道:“你这呆子全不察理!这路虽是走过,那时只在九霄空里,驾云而来,驾云而去,何曾落在此地?事不关心,查他做甚,此所以不知,有什么跷蹊捉弄你?”
说话间,不觉已至边前,唐僧下马,过吊桥,径入门里。长街上,只见廊下坐着两个老儿叙话。唐僧叫道:“徒弟们,你们在那街心里站住,低着头,不要放肆,等我去那廊下问个地方。”说完,唐僧便近前合掌叫声:“老施主,贫僧问讯了。”
那二老正在那里闲讲闲论,说什么兴衰得失,谁圣谁贤,当时的英雄事业,而今安在,诚可谓大叹息,忽听得道声问讯,随答礼道:“长老有何话说?”
唐僧道:“贫僧乃远方来拜佛祖的,适到宝方,不知是什么地名,哪里有向善的人家,想去化斋一顿?”
第260章 一代天骄
书接上文,却说唐僧?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