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之剑转天道》第238章


第260章 一代天骄
书接上文,却说唐僧道:“贫僧乃远方来拜佛祖的,适到宝方,不知是什么地名,哪里有向善的人家,想去化斋一顿?”
那老者道:“我敝处是铜台府,府后有一县叫做地灵县,长老若要吃斋,不须募化,过此牌坊,南北街,坐西向东者,有一个虎坐门楼,乃是寇员外家,他门前有个万僧不阻之牌,似你这远方僧,尽着受用,去!去!去!莫打断我们的话头。”
刘晨上前道:“两位不知在说些什么?”
老者道:“我们在说我等的开国皇帝,真是天骄!可惜后来,一代不如一代啊!特别是现在的皇帝,玩花弄木,豪无大志!哎!”
刘晨摇头笑道:“天骄?呵呵!”
那老者闻言,不高兴道:“怎么?莫非你这臭道士不同意,我们那开国皇帝,东征西讨,南伐北战,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如何不是天骄?”
刘晨笑道:“你那开国皇帝倒是有些本事,可惜算不上天骄,一代天骄当属成吉思汗!”
那老者道:“成吉思汗?那是什么人物?”
刘晨想了想,笑道:“你可知这天下共有哪几部洲?”
那老者闻言轻蔑一笑,道:“这谁人不知,天下共分为四大部洲,有东胜神州、有南瞻部洲,有西牛贺洲,有北俱芦洲,我们这儿便是西牛贺洲!”
刘晨笑问道:“你可知南瞻部洲的东土大唐?”
那老者道:“自然知晓,那里那是上邦天朝,人杰地灵、地大物博,难道你说那一代天骄是那东土大唐的皇帝?”
刘晨笑道:“非也!非也!那南瞻部洲分为两半,一半是唐朝、一半是元朝,我要讲的正是与那元朝有关!”
那唐僧也在旁边,闻得刘晨之言,上前凑到刘晨耳边小声道:“师兄?那元是何朝?我为何不知?”
刘晨摆摆手笑道:“你自然不知,也只有我一人知晓而已!你且回去休息一下,待我与这两位闲扯一番,我们再去上路!”
那老者急切道:“你这道士,又嘀咕什么,还不快说!我倒要听听那元超是多么厉害?”
刘晨笑道:“那元朝也不是多么厉害,厉害的是蒙古!”
那老者生气到:“你这臭道士,不是说元朝吗?怎么又来了个蒙古!”
刘晨笑道:“不要着急,您都一把年纪了,气大伤身啊,此事说来话长,我长话短说,你且听我细细道来!”
那老者点点头道:“好好好!我不插话了,你慢慢说,好好说!”
刘晨笑道:“话说南瞻部洲分为两半,有一半是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后来隋朝统一天下,尽力发展,弄出一巨大果实,可惜还没用,根就断了,白白便宜了唐,遂此才有了那大唐天国,而另一半,宋、西夏、辽、金几国并立,那金国灭了辽国,而金国中的一个小部落蒙古,在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的领导下,灭了金国,之后并没有向南发展,而是向北发展,统一了整个北俱芦洲,在他死时,占据了占据包括漠北、华北、东北、西藏、西域、中亚、西亚、东欧,直达埃及,可惜成吉思汗身死,他的儿子们内乱,蒙古军又会受到欧洲三强英国、神圣罗马帝国、法**队的抵抗和遍地城堡的顽强坚守,故此没能继续扩张!真是可惜!”
那老者道:“听上去的确是厉害,可是与元朝又有什么关系?”
刘晨笑了笑,道:“这就要从成吉思汗铁木真的后代说起了,成吉思汗铁木真18岁时,昔日仇敌蔑儿乞部的脱脱部长抢走了他的妻子,铁木真向蔑儿乞部开战,打败了蔑儿乞人,抢回了他的妻子,然后生了第一个儿子,所以第一个儿子有可能不是他的儿子,成吉思汗的二儿子就以此为由,与大儿子争夺汗位,两个儿子势如水火,打得不可开交,而四儿子愿意支持三儿子,于是成吉思汗便传位与三儿子,但是后来四儿子的儿子忽必烈又继承了汗位,于是那大儿子与二儿子就独立了,最后弄出个四大汗国,而忽必烈就在他的地盘上建立元朝,就在分裂前,也就是大蒙古国最大的时候,是联苏的1。5倍,是俄斯罗国面积的近两倍,从一个小部落,发展成这样,不愧是一代天骄!”
那两个老者听得模模糊糊,一直想问那联苏。螺丝是什么国,那东北西藏、中亚、欧洲是什么地方,可惜又怕被刘晨嘲笑无知,故且没有询问!
刘晨看着他们疑惑不解的样子,笑了笑,道:“可惜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那大蒙古国昙花一现,之后便消逝在了历史长河里!”说完,刘晨转身就走,只留下那两个一脸懵逼的老者在面面相觑!
_____________________
却说那唐僧谢了,转身回去,对三个徒弟道:“此处乃铜台府地灵县。那二老道:‘过此牌坊,南北街,向东虎坐门楼,有个寇员外家,他门前有个万僧不阻之牌。’教我到他家去吃斋哩。”
孙悟空闻言道:“西方乃佛家之地,真个有斋僧的,此间既是府县,不必照验关文,我们等师伯过来,然后去化些斋吃了,就好西去,早到灵山!”

只见刘晨回来之后,便与唐僧等缓步长街,又惹得那市口里人,都惊惊恐恐,猜猜疑疑的。围绕争看他们相貌。唐僧吩咐闭口,只教“莫放肆!莫放肆!”三人果低着头,不取仰视。
转过拐角,果见一条南北大街。正行时,见一个虎坐门楼,门里边影壁上挂着一面大牌,书着万僧不阻四字。
唐僧道:“西方佛地,贤者愚者俱无诈伪,那二老说时,我犹不信,至此果如其言。”
猪八戒村野,就要进去。孙悟空道:“呆子且住,待有人出来,问及缘由,方好进去。”沙僧道:“大师兄说得对啊!”
那唐僧也笑道:“正是如此,恐一时不分内外,惹施主烦恼。”
刘晨也笑道:“他这是斋僧,不知我这修道之人来了,又会如何!”
唐僧合掌道:“师兄此言差矣,正所谓佛本是道,老子化胡为佛,佛也仅仅是道的分家而已,又有何不可?”
既然在门口歇下马匹行李,须臾间,有个苍发老头出来,提着一把秤,一只篮儿,猛然看见,慌的丢了,倒跑进去报道:“主子!外面有四个异样僧家和一个道士来也!”
那员外拄着拐,正在天井中闲走,口里不住的念佛,一闻报道,就丢了拐,出来迎接,见他五人,也不怕孙悟空三人丑恶,只叫道:“请进,请进。”
唐僧谦谦逊逊,一同都入。转过一条巷子,员外引路,至一座房里,说道:“此上手房宇,乃管待老爷们的佛堂、经堂、斋堂、下手的,是我弟子老小居住。”
刘晨笑道:“那可有我道家居住之地?”
那老员外道:“真人啊,此处少有道来,故此未曾专设道家之所,还请真人在佛堂将就一下!”
刘晨点了点头,道了声谢,举步登堂观看,但见那:
香云叆叇,烛焰光辉。满堂中锦簇花攒,四下里金铺彩绚。朱红架,高挂紫金钟;彩漆檠,对设花腔鼓。几对幡,绣成八宝;千尊佛,尽戗黄金。古铜炉;古铜瓶;雕漆桌,雕漆盒。古铜炉内,常常不断沉檀;古铜瓶中,每有莲花现彩。雕漆桌上五云鲜,雕漆盒中香瓣积。玻璃盏,净水澄清;瑠璃灯;香油明亮。一声金磬,响韵虚徐。真个是红尘不到赛珍楼,家奉佛堂欺上刹。
那唐僧遇佛拜佛,净了手,拈了香,叩头礼拜。
那员外道:“请到经堂中相见。”来到经堂,又见那:方台竖柜,玉匣金函。方台竖柜,堆积着无数经文;玉匣金函,收贮着许多简札。彩漆桌上,有纸墨笔砚,都是些精精致致的文房;椒粉屏前,有书画琴棋,尽是些妙妙玄玄的真趣。放一口轻玉浮金之仙磬,挂一柄披风披月之龙髯。清气令人神气爽,斋心自觉道心闲。
那唐僧道:“贫僧是东土大唐钦差,诣宝方谒灵山见佛祖求真经者,闻知尊府敬僧,故此拜见,求一斋就行。”
员外面生喜色,笑吟吟的道:“弟子贱名寇洪,字大宽,虚度六十四岁。自四十岁上,许斋万僧,才做圆满。今已斋了二十四年,有一簿斋僧的帐目。连日无事,把斋过的僧名算一算,已斋过九千九百九十六员,只少四众,不得圆满。今日可可的天降老师四位,完足万僧之数,请留尊讳,好歹宽住月余,待做了圆满,弟子着轿马送老师上山。此间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