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凭鱼跃》第201章


到平复江南的大捷被童贯染成憾胜,一时间金殿之上气氛凝重起来。
充任开封府尹的太子赵桓被礼部侍郎、太子少保李纲在后面轻轻捅了两下,他马上领会了师傅的意思,出班反驳道:“童大人此言差异。方逆为患江南已多年矣,朝廷屡次举兵围剿都未能竞功。此番多赖宗泽元帅用兵有方,宋江将军智谋过人,方使得全军将士奋勇向前,终获大胜,一举光复江南全境。虽方逆侥幸走脱,实非将士之过,乃江南临海之故耳。以往枢密使大人也曾亲军往攻,却未见今日之胜。对宗泽、宋江等有功之臣不赏反罚,可是童大人有私心否?”
也就是太子身份特殊,换了别人如此抢白童贯,童贯早就火冒三丈,怒目相向了。他深知近来太子颇得皇上欢心,宫中也有皇上将会坚定地以太子为继承人的传言。他花费了许多精力才把同太子的关系搞好,此刻如何敢与之顶撞。童贯忙分辩道:“臣才疏学浅,碌碌无为,忝居枢院要职,终日战战兢兢,无时无刻不想着为国家、为皇上内清忧患,外御蛮寇,忠心可表。今闻方逆走脱,心恐他日卷土重来,实为公心,并无私情,还望太子殿下明鉴。”
见童贯的气焰被自己压了下去,赵桓心中很得意。下面该怎么办?他偷眼看了看李纲。李纲用嘉许的眼光望了太子一眼,自己抢步出班:“童大人数十年来为国为君戎马操劳,忠心哪个不知?想适才太子殿下之言当为戏谑。此番一举光复江南,童大人从中调度,亦有大功。不过对于前方将士,微臣以为还是以表彰为嘉,方可使将士们感受圣上天恩,更增日后为国效命之心啊!微臣以为童大人所言也有些道理。宗泽元帅未能将方逆斩捕,确有遗憾,未免瑜有瑕疵。微臣斗胆拟议,从官职上不予提升,加其爵禄以表其功。宋江将军自归附以来屡建奇功,如今的四海升平与其大有干系。若童大人疑心他有通寇之嫌不免过虑。微臣拟议,委任其转掌地方,改投文阶,这样既体现万岁圣恩广播,泽被四海之德,又可使之远离兵权,定朝野上下之心。军中有功之人,请各军主将依次视情上报,另行酌赏。请万岁圣裁。”
梁山人马接受招安前后,已先行对朝廷中诸多奸佞屡多剪除,蔡京、高俅、杨戬、梁师成、李彦等人死的死,贬的贬,如今朝中童贯有些孤掌难鸣的感觉。固然现在的童贯已不再像过去那样时时事事都要受到其它权臣的掣肘,只要不是重大的政策,往往都可以轻松得到皇帝的首肯,但若是要想象以前那样与其它权臣一道指鹿为马,颠倒黑白,却也不再容易混得过去。童贯见太子反驳自己在先,李纲又出班在后,料想也会于自己不利,却没想到李纲言语之中颇多有为自己开脱之意,索性自己借坡下驴,毕竟将来少不得要与太子主仆二人打交道:“皇上,臣以为李大人所请可行。臣以前所言考虑不周,于宗、宋二人有失于公,请皇上责罚。”
徽宗正担心赵桓与自己依赖的重臣分歧,难以定夺,听了童贯主动让步,不禁大喜:“爱卿不必自责,能自我反省就是好事。只要是忠君报国出于公心,一时的对错都不打紧,朕不会与你们计较。适才李爱卿所奏,各位臣工是否还有异议?”
童贯的门生、兵部尚书汤文昭抢步出班:“齐奏圣上,臣还有本。”见大家都把目光集中到他的身上,他镇静了一下心神说道:“威盛军原为招安梁山之后,圣上特设的一支军马,本拟为归于山东路名下的厢军,后枢密院以境内几路贼寇待剿为念,使威盛军暂脱山东路,但终未定其名分。去岁圣上恩准符德安统领威盛军,以为禁军之备补,其兵源来自山东、山西归附降卒和湖北练勇,恐其将士贼性难改,故又征调京师禁军一万人,以为监督充实。今符德安在进剿战事中殉国尽忠,江南平定之后境内已无大股贼匪,臣以为威盛军可予以裁撤,所部兵员除京师禁军回归原部之外,尽数补充到参战的各军之中以补缺员,以便国家休养生息。不知皇上以为如何?”
赵佶尚在沉吟,李纲忙再次出班:“万岁,微臣以为汤大人所请略有不妥。威盛军颇具战力,实为国家干梁,若就此解散,不免令人惋惜。日后朝廷若四境有事,正是威盛军效命之时。已微臣愚见,不如暂且保留其建制。请万岁圣裁。”
徽宗听了微微点头:“李爱卿说得有理。童爱卿,你执掌枢密院,可有说辞?”童贯揣摩着皇帝的心思说:“臣以为李大人提议保留威盛军建制,乃是着眼于将来,实为我大宋的安危长治所念,故而臣愿附议。”见徽宗微笑颔首,童贯又继续说:“不过威盛军现在的编员似与祖制不符,还请各位大人提个办法。”“哦?”赵佶有些奇怪:“汤爱卿主持兵部,可有所见?”
汤文昭早与童贯暗通声息:“启奏万岁,太祖圣例,我朝兵马分禁军八十万,其中京畿四路实为精锐,各有五万,四京内外各有三万,其余为边兵以西兵和北兵为主,分九监十五军,人数分别为一万和两万人,分守要地和边防。厢军多归属南七北六共十三路省节度,每路三万六千人;历年以来,但凡天降灾荒时,为避免饥馑百姓无可投生,常招募当地无业青壮充以厢军,常为兵役,故而厢军总数累年增加,已逾百万,糜费钱粮军饷,累及国库。据臣所知,威盛军现已有兵员四万。若视之为禁军,则一军之数不宜超过两万;若视之为厢军,亦有碍国家仓廪。其中利弊,请万岁明鉴。”
徽宗点点头,对这个尚书的回答还算满意:“原来如此。”停了一下又问:“若裁减威盛军,冗员何以安置?”汤文昭忙回禀:“回万岁话,江南大捷中尽歼贼兵三十余万,然各路兵马亦有损伤,如江西路伤亡五千,皖南监折损二千,淮北路减员三千,湖广路损伤三千,福建路亦伤亡五千等等,各军总计损伤三万余人。按惯例,战后各地的官军可遵恩旨自行补员。臣以为与其各军招募新卒从头训练,莫若使威盛军中的旧卒分补各营。这样两全其美,人尽其用,似更为妥当。”
李纲一听,心知童贯一伙是铁了心要消减异己实力,想再出言阻拦,又恐招引皇帝猜忌自己专为宋江出头,也罢,能留下威盛军的建制,不管是两万人还是四万人,总也算对得起他宋公明了,于是他向上禀奏:“汤大人所言,臣愿附议。”朝中宰执之辈如张邦昌等,多为私心上位,庸碌无为之人,既然是与己无关,又不愿得罪童贯这个位高权重的权臣,大家乐得做和事佬,纷纷表示附议。
本书即将收尾,梁山好汉们在国内战场上的征杀也将暂时中止,下面他们将要去面对的是更具挑战性的开疆列土、保境安民的新经历,详情请留意即将推出的第二部作品《天高任鸟飞》!
结局篇 开花散叶新布局
不数日,赏功的旨意下到台州,宗泽晋了二等伯,宋江擢升为正三品、代广南东路经略使,卢俊义为从三品、同知威盛军指挥事(兵马副都总管),田虎、朱仝为左右厢兵马总管,其余各将亦有封赏。威盛军进行裁减,全军保留两万人,调邓子雄等五千人回归京师禁军,董平等五千人调到江西路,秦明等三千人调山东路,关胜等两千人调湖广路,符德安旧部彭冲等五千人调福建路,另有其他军指挥使以下将佐带着几百人分调淮北、淮南、皖南、江南、等路、军、监,威盛军中的主要将领只剩下田虎、朱仝、雷横、杨志、黄信、山士奇、程通、唐斌、杨雄、鲁智深等人,比起此前已是少了将近一半。
此外,借着江南大捷的机会,京师内外的文武官员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好处,有的升官有的进爵,其中童贯的门生、大同军监都总管季恩出任建康军节度使、江东路经略使,主政江东,尚书左仆射(首相)张邦昌的同乡、吏部侍郎刘豫出任河北东路(山东)经略使,原山东路经略副使张叔夜出任两浙路节度使,主政浙江,其余人等繁不尽言。
宋江这日从宗泽元帅的中军营回来,刚进自家的辕门,就听到里面李逵、程通等几个直性子的在高声叫骂。宋江把眉头一皱,示意吴用赶快去阻止诸人信口乱说。待大家安静下来,宋江将众人都叫进中军帐,示意孔明、孔亮在外面巡视警戒,自己刚准备吐露一些肺腑之言,那厢里程通又马上跳了起来:“宋大哥,朝廷这是明摆着信不过我们,故意要将威盛军分化瓦解。咱们可不能答应啊!”
见李逵、雷横等也要起来插话,田虎忙冲他?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