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论语》第78章


【解析】从孔子的身世看,孔子对富贵的渴求是必然的,也是正常的。所谓可求,意思是通过某种努力就一定能得到。不可求呢?就是通过努力也不一定能得到,会有风险。所以孔子说,还是教我的书吧,这样还比较稳当,也合乎我的爱好。
孔子把富贵看得很重,实际上也是他一生的追求。可是后来他发现,他的个性妨碍了他的追求,他不能像冉有一样能伸能缩,也不能像子贡一样低买高卖,所以他认命了。
对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孔子的无奈,也可以理解为他的清高,还可以理解为他的清高和无奈。
问题是,如果你不去求,你怎么知道不可求?要求过才知道啊。孔子求过没有?当然求过。所以孔子这段话应该说成“如求而不得,从吾所好”。从这个角度说,孔老师有点故作清高了。
【现实解说】富而可求也,求之。如求而不得,从吾所好。美色而可求也,求之。如求而不得,退而求其次。
19。39(7。16)★★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解析】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前半段说颜回,后半段说冉有,加起来说自己。
请注意文中的“亦”字,表明这句话还是一个“退步”的表达方式,是自我安慰或者安慰别人。就是说吃香喝辣睡大床很快乐,不过粗粮白水枕胳膊也挺快乐。不过,孔子的生活还是比较有品位的,粗粮白水枕胳膊是不会的。因此,这是在安慰别人,谁呢?就算是颜回吧。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换句话说,义而富且贵,就不是浮云了。很显然,孔老师就是义而富且贵。
【现实解说】要学会自我安慰,然后追求义而富且贵的境界。当然,如果能做到富且贵然后义,也是不错的。资本有原罪,富贵之后能回报社会,足以令人尊重。现实是,义而富且贵固然要提倡,富且贵然后义更具指导意义。
19。40(9。16)
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译文】孔子说:“在外侍奉公卿,在家孝敬父兄,有丧事不敢不尽力去办,不被酒所困,这些事对我来说有什么困难呢?”
【解析】在这些方面,孔子不用谦虚,他确实做得非常好。
【现实解说】自己做得确实很好的地方,该自我表扬就自我表扬。
19。41(9。19)★★★★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译文】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在平地上堆山,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继续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
【解析】平地,是填坑平地的意思。这段话的解析,历来也是五花八门,不知所云。其实孔子的意思很简单,就是: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会受别人的影响。我半途而废或者我以卵击石,那是我愿意。
估计,又是跟谁吵架了,而且没吵赢,所以干脆来个不讲理:“我傻但是我愿意,干你屁事?”这话有点粗,但是基本上就是这个意思。
这反映了一个事实,当孔子回到鲁国之后,有不少人来试图羞辱孔子,而孔子用不同的办法来回击他们。
【现实解说】我傻但是我愿意。这句话其实挺给力,通常都能一招制敌。
19。42(15。25)★★
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译文】孔子说:“我对于别人,诋毁过谁?赞美过谁?如有所赞美的,必须是曾经考验过他的。夏商周三代的人都是这样做的,所以三代能直道而行。”
【解析】感觉上像是喝多了说的话,否则平白无故说什么赞扬过谁诋毁过谁?平常,孔子不说这样的话,怕得罪人。孔老师的意思,我赞扬谁诋毁谁都是有道理有根据的。
【现实解说】赞扬人可以,少说人坏话。
19。43(15。26)
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
【译文】孔子说:“我还能够看到史书存疑的地方。有马的人(自己不会调教)先给别人使用,这种精神,今天没有了罢。”
【解析】孔子主张多闻阙疑,自己不懂的地方不要强行解释或者糊弄别人,留下来给后人去解决。遗憾的是,《论语》就被后人给胡乱解释了,一点不顾祖师爷多闻阙疑的原则。
后面的一句是打个比方,说就像有马,自己调教不了,就不要瞎折腾,借给别人去调教好了。最后是感慨,说现代的人自以为是,搞不懂的也说懂了,完全没有这种借马精神了。
厚古薄今,孔老师动不动就是这样的感慨。
【现实解说】借马的不多,抢马的不少。谁都以为自己是专家,谁都以为自己是大师。我觉得自己不错,说不定我也是这类货色。
19。44(16。4)★★★★★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译文】孔子说:“有益的交友有三种,有害的交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信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这是有益的。同性格乖僻的人交朋友,同没有主见的人交朋友,同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这是有害的。”
【解析】这是长期以来被严重错解的一段话,需要修正。
益者三友的解说没有问题,清晰简单,历来都是这样解说,用词大同小异而已。
损者三友的解说则陷入了“损友必然是坏人”的思维定式。如果说损者三友都是坏人,那还用孔老师来说吗?正因为损者三友不是坏人,才需要孔老师提醒。
便辟是乖僻的意思,性格古怪,难以相处,但是并不等于是坏人,孔子曾经说过“张也辟”,说子张性格乖僻。在这里,孔子指的就是子张。跟乖僻的人交往,最终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然而,传统的解释把便辟解释成奉迎拍马之徒,把“辟”通“嬖”。
善柔通常被解释为口是心非笑里藏刀的坏人,大错,纯属牵强附会。善柔,就是善良但是柔弱之人,换言之就是没有主张的老好人,受人欺负都不敢还口的人,类似唐僧、武大郎这样的人。与这样的人交友,不仅没有任何益处,还会让自己也变得软弱可欺。在孔子的心目中,大致高柴接近这样的性格。
便佞被解释为花言巧语的大忽悠,这个基本上就是本意了。与大忽悠交友,没有安全感并且可能被忽悠进去。孔子喜欢的君子是讷于言的,因此大忽悠肯定是损友。孔子弟子中,什么人是大忽悠呢?刚入学时候的子贡,不过后来在孔子的教导下,子贡已经改了很多,在同学们之中说话已经很有分寸了。
在人际关系这方面,孔子的看法和想法都是非常现实的,意见都是很中肯的,决不会说“不要跟坏人交朋友”这类空话,而更多的是从性格的角度来说。
【现实解说】不跟什么样的人交朋友,不等于就是藐视或者蔑视什么人,正常的人际交往是应该的,只是没有必要走得太近。孔老师的说法,其实是很正确的。
19。45(9。25)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解析】这段话之所以放在这里,是要说明孔子判断交友不是以品德为唯一标准的,除了性格,还有能力。要交,就交对自己有用的,能提高自己的人。而不是对自己没有帮助的,让自己退步的人。
19。46(16。5)★★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译文】孔子说:“有益的喜好有三种,有害的喜好有三种。以礼乐调节自己为喜好,以称道别人的好处为喜好,以有许多贤德之友为喜好,这是有益的。喜好骄傲自夸,喜欢闲游,喜欢大吃大喝,这就是有害的。”
【解析】字面简单,意思也简单,不需要太多的解说。
益者三乐是毫无疑问的,唱歌听音乐既快乐又提升素养,多说别人好话,别人会喜欢你,也算是品德高尚,多交有能耐有人品的朋友,今后的路子会宽很多。损者三乐也不错,不过到今天有些变化,譬如佚游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驴友就乐在其中。宴乐也是享受生活和结交朋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