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论语》第83章


晕裁炊际翘熳⒍ǎ佣裁炊疾蝗プ觯庵秩苏媸亲⒍ㄊ芮畹摹?br />
20。8(9。14)★★★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译文】孔子想要搬到九夷地方去居住。有人说:“那里非常落后闭塞,不开化,怎么能住呢?”孔子说:“有君子去居住,就不闭塞落后了。”
【解析】孔子这是要向老子学习,老子去了西边,孔子就准备去九夷。连“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这话,听起来也像是老子的口气。这时候,孔子跟老子有什么区别呢?区别是:老子去了,而孔子没去。
孔子想要离家远走,去荒蛮的无人知道的地方。可是,他毕竟没有达到老子的高度,所以也就仅仅是想想而已,说说而已,并没有行动的勇气。或者说,孔子的道,还残留了儒家的成分。
【现实解说】现在的九夷可不陋了,整个绿卡可费劲了。
20。9(14。35)★★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译文】孔子说:“没有人了解我啊!”子贡说:“怎么能说没有人了解您呢?”孔子说:“我不埋怨天,也不责备人,下学礼乐而上达天命,了解我的只有天吧!”
【解析】孔子不怨天,却说天才了解我。天既然了解你,为什么不给你施展的机会?那么,是天认为你不行?还是天瞎了眼。所以,这段话里,孔子是自相矛盾的。说来说去,是怨天但是认命的。
孔子暮年,这很可能是子路死之后,子贡前来陪伴老师期间两人的对话,所以充满了无奈。
怨天尤人,这个成语出于这里。
【现实解说】不怨天不尤人,认命。
20。10(14。36)
公伯寮诉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译文】公伯寮向季孙投诉子路。子服景伯把这件事告诉给孔子,并且说:“季孙氏已经被公伯寮迷惑了,我的力量能够把公伯寮杀了,把他陈尸于市。”孔子说:“道能够得到推行,是天命决定的;道不能得到推行,也是天命决定的。公伯寮能把天命怎么样呢?”
【解析】公伯寮是谁?从前多认为是孔子的学生,但是从各方面记载来看,他不应该是孔子的学生。从公伯寮的名字看,他应该是鲁国国君的族人或者季孙的族人,后者的可能性大。这个时期,自然是子路担任季孙家管家的时期,公伯寮大致对子路的某项举措不满意,于是前去投诉。但是从子服景伯的话来看,公伯寮只是季孙家的疏族。这个时候,孔子的职位是大司寇。
从时间来看,孔子这时候是不讲天命。所以,这段话的记载有问题。大致,尽管这件事情早已经发生,这段话的记载却应该是出于孔子晚年的回忆,才会有天命的说法。
子服景伯是鲁国公族,活动能力很强并且非常尊重孔子,以他的实力,要杀公伯寮应该是可以做到的。可是,孔子并不想把事情闹大,毕竟公伯寮是季孙的族人,疏不间亲,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因此谢绝了子服景伯的好意。
【现实解说】能力不足的时候,要学会自我安慰。
20。11(15。5)★★★★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译文】孔子说:“能够无所作为而治理天下的人,大概只有舜吧?他做了些什么呢?只是庄严端正地坐在朝廷的王位上罢了。”
【解析】孔子已经在讲无为而治了。
折腾半天,发现不如不折腾。所以周游世界之后,孔子觉得还是老子说得对,越想越觉得老子说得对。
【现实解说】无为而治,治得好就是和谐社会,治不好就是无政府状态。
20。12(15。29)★★★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译文】孔子说:“人能够使道发扬光大,不是道使人发扬光大。”
【解析】人信奉神,而不是神讨好人。人应该尽自己的力量去弘扬道,而不是道来服务于个人。孔子的意思,人要摆正位置。儒和道不同,学儒是追求回报,是要当公务员;可是学道不同,学习道就是要弘扬道,而不能追求回报。或者说,如果说学儒是追求物质回报,学道就是追求精神层面的自我安慰了。
【现实解说】烧香拜佛,不是因为人们热爱菩萨,而是因为有求于菩萨。可是,凭什么菩萨要帮你?所以,烧香拜佛,许愿的时候不要说我想什么我要什么,要说祝菩萨身体健康,菩萨一高兴,说不定就保佑你了。
20。13(15。32)★★★★★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者,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译文】孔子说:“君子只谋求行道,不谋求衣食。耕田,也常要饿肚子;学习,可以得到俸禄。君子只担心道不能行,不担心贫穷。”
【解析】前面说谋道不谋食,似乎很高尚。不过后面的味道就不对了,意思是说学好了,就不用担心没饭吃。而最后,又说忧道不忧贫,回到高尚的路子上来了。但是归根结底,孔子想告诉大家的还是:好好学习吧,学习好了,就能当公务员。至于道,不过是一种借口,否则,孔子就应该说:道很好啊,就算饿死也要坚持道。至于后世所说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显然不是孔子的意思。
从这个角度说,孔子的境界比老子差距很大。实际上,孔子尽管说了“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心里还在想着“道弘人”。目标远大,可是脚离不开现实。所以,孔子去不了九夷,同样也做不到述而不作。
【现实解说】现在还有什么事情能够闷头干下去,然后就一定能够荣华富贵?买彩票?好像也不行。
20。14(15。40)★★★★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译文】孔子说:“道不同,不在一块谋划。”
【解析】什么是道?是什么道?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孔子喜欢用这个词,这个词代表了一切。道不同,就是说咱们谈不到一块,咱们境界有差距。所以,咱们就别讨论了。
道不同,不相为谋。这个成语出自这里。说这话的人,通常以为自己比对方高明。
【现实解说】如果“相为谋”的都是些很差劲的人,就说明自己的“道”出了问题,就该去找“道”比较高明的人去谋一谋了。
20。15(20。3)
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不能;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懂得天命,就不能做君子;不知道礼仪,就不能立身处世;不善于分辨别人的话语,就不能真正了解他。”
【解析】又在讲命了,不知天命,连君子也算不上了。孔子五十岁才知天命,就是说之前都算不上君子。这个时候,孔子把自己否定得差不多了。从前,礼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现在,礼只是安身立命的东西了,档次降得太多了。
【现实解说】看到这里,赶紧买本《易经》回来吧。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