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合格父母过12关》第17章


这位妈妈每次和我讲起女儿的时候,都觉得女儿实在是无可救药了。她说:老师,如果谁可以救我这个女儿,我花多少钱都愿意。
其实,我的看法是:她不需要花多少钱,她只需要多给女儿一点理解和接纳,多给女儿一些宽松和包容,改变一下夫妻俩对待孩子的方式,那么女儿对她的抵触就不会这么强烈了。
这位母亲在生活中,是个〃事事管〃的家长,孩子要做作业了,她会在旁边看着;如果孩子不及时完成作业,她会催促;孩子要买饰品,她会陪着孩子逛街,给孩子出谋划策;孩子买了手机,她会半夜起来查她的短信;晚上女儿要出门,她一般不会放行,即使放行,也要千叮万嘱;想法设法找到女儿的博客,把女儿的文章打印出来,在那些描写同学感情的句子上划上线条,然后找全家人过来一起商量对策;为了孩子换个学习环境,她愿意举家迁居到另外一个城市。可是她发现在孩子眼里,她没有一点点的威信。女儿动不动发脾气,给她脸色看。所以当咨询师跟她交流,叫她〃少管〃一点的时候,她很委屈的说:难道像她爸爸那样什么都不管倒是对的了?
第32节:第五关:用接纳打开孩子的心扉(5)
她的话让我想起《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的作者李跃儿对家长的三种分类:第一类家长是有责任心也有能力;第二类家长是有责任心而没有能力;第三类家长是没有责任心也没有能力。往往第一类和第三类家长带出来的孩子比较容易成才,而第二类家长反而容易造成孩子的各种问题。但是恰恰第二类的家长占了大多数。而这里所讲的能力是指在教育孩子方面的能力。
有很多家长,责任心很强,方法却是错误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那么对于孩子的一些情绪和行为问题,我们该如何去有效地处理呢?下面这个《改变四步曲》,大家可以借鉴一下。
第一步:接纳情绪或行为
父母亲,这时候就像孩子的一面镜子。镜子的特点就是很真实地反射事物本来样子。你可以用一些语言来实现镜子的功能,平静地、客观地、真实地反映孩子的真实状况:
我知道你现在很难过。
你看上去有点沮丧。
我听明白了,整个事情让你感觉很委屈,所以你才会发火。
妈妈知道你现在感觉有点累了,很想好好休息一下。
你撕掉了你的考卷,我能感受到你当时很激动的心情。
……
父母在描述孩子的感受和行为时,尽量保持中立和客观,不要让孩子的情绪和行为有任何的扭曲和夸大。而且要尽量避免在这个环节中渗入任何的评价和说教。如果在这个环节里出现〃你怎么这么软弱〃、〃你怎么这么不懂事〃之类的话,将会成为这个环节中的败笔,也很有可能让孩子的不良感受雪上加霜。
如果这时候,你能够给孩子一个深情的拥抱,你会发现,孩子很快就可以平静下来。
第二步:了解情绪和行为的原因
当孩子渐渐从他的情绪中冷静下来后,我们可以开始尝试了解导致他情绪和行为背后的原因。当然,根据孩子不同的性格,我们也可以选择不同的谈话方式。
现在让我们来谈谈,能告诉我今天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看来今天在学校里一定发生了一些特别的事情,如果你愿意告诉我,我会很乐意分担你的烦恼。
最近在学习上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困难?
能够告诉我你心里真实的想法吗?是什么让你这么不开心呢?
如果你愿意和我讲讲令你烦恼的事情,妈妈会感觉很安慰。
每个人都会有倾诉的需要和愿望,除非他觉得对方让他没有信任感和安全感。而信任感和安全感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对方一贯以来对他的接纳和理解程度。如果在他开口之前,已经认定了你是无法真正理解他的,那么,说明你对他的接纳程度还不够。所以第二步的成功与否,与第一步很有关系。因此,如果你在这个环节里遇到阻力的话,你可以检查一下第一个环节完成的如何。
第三步:谈谈自己真实的感受
为什么你希望孩子的情绪和行为有所改变呢?我想对此,你一定有自己的想法。把这种想法中最核心的部分……你的感受提取出来,跟孩子交流,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效果会远远好于你跟他讲道理、讲观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能够打动对方的,是情不是理。
当你发脾气的时候,妈妈感觉非常难过。因为妈妈不了解是什么让我的孩子这么不开心。
我看到你的成绩有退步,心里很着急,很想和你一起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在爸爸小时候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那时候真的很想有人帮我一把。
妈妈看到你对奶奶不够尊重的时候,就在想,等我老了,是不是也会发生这样不愉快的事情呢?如果是这样,我会很伤心的。
当我看到你天天沉浸在网络游戏中,我很担心。一是担心你的眼睛和身体会吃不消,二是担心网络游戏会浪费你大量的时间,耽误了学习知识和本领的最佳年龄。
经常有家长问我:为什么我的孩子一听我说话就反感,我一问他事情他就回答说不知道,而且经常拒绝跟我交流。
其实道理很简单,如果你把焦点始终关注在孩子身上,指责他这个,指责他那个,打听他这个,打听他那个,关心他这个,关心他那个,他对你的反感也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没有人喜欢自己被管头又管脚的。发展到严重的,孩子一听到家长说话,他就感觉烦。
第33节:第五关:用接纳打开孩子的心扉(6)
遇到这种状况,你可以把焦点收回来,放到自己的身上。请你关注一下自己的感受,并且把它们表达出来。
交流和沟通,是双向的而不是单向的。我们不要光顾着了解孩子的感受和行为,体会一下自己的感受,并且让孩子也了解。这样,你们之间的亲情才会日渐深厚,而你对他的影响力才会更深远。
记得陶宏开教授在接受采访时曾经说到过这一点,他说我们现在很多家长把亲情物质化了,以为亲情就是给孩子买很多的礼物,事实上,跟孩子多交流,多讲讲自己创业的艰辛、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是对亲情最好的沉淀。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这些由父辈和祖辈传递下来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心灵中最丰厚的一笔财富。
是的,在我们的记忆中,《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是一幅多么温馨的画面啊!同样,听爸爸妈妈讲讲他们心里话,更是一种美好的心灵之旅。但愿天下所有的父母亲,都能够经常跟孩子保持心与心的交流。
第四步:共同商讨改变策略
当孩子的情绪已经出现转机,他会在语言和行动中悄悄流露出来的。比如,他会出现一些细微的变化,在一些细节方面表达他对你的在乎和关心,也有一些原本拒绝和你交流的孩子,开始尝试和你进行交流,甚至有孩子还会开始主动关心父母的一举一动了,这表明前面几个环节都开始作用了。如果能够比较平稳地进入这个阶段,那我们可以尝试和孩子谈谈〃改变〃的话题了。但是在这个环节中,有一个最关键的地方:改变的策略一定是父母和孩子共同商讨决定的。父母不可以强制性地要求孩子如何如何做,而是和孩子共同商讨改变目前状况的途径和方式。
想一想,如果我们再以后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或者内心有很多负面情绪的时候,我们选择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既可以发泄了情绪,又能够不伤害到其他人呢?
现在我们知道了你之所以讨厌做作业,是因为它把你所有的业余时间都占用了,让你没有时间看电视和运动,那我们想一想,怎么样做既完成作业,又可以保证看电视和运动。因为这些对你来说,都很重要。
以前不让你骑车去学校,是因为爸爸妈妈担心你的安全。现在我们商量一下,如何在保证你安全的基础上,能够让你拥有一辆漂亮的跑车并且能够骑着它去上学呢?
因为学校不准学生带手机,所以妈妈一直没有给你买手机,你看,这个问题如何解决才能让学校、你和妈妈都能够满意呢?
讨论的过程依然是交流的过程,你会发现,从〃专制〃和〃命令〃中摆脱出来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