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对待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也应当精心选择奖励的种类,奖励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实施奖励之前,家长一定要弄清楚,什么年龄段的孩子,适合什么样的奖励,对于自己奖励的手段、技巧、教育方向、目标是什么,也一定要有足够清醒的认识。
第四:实施物质刺激要力求兑现
关于家长失信于子的害处,我们在前面已经谈到了,我们必须要牢记的是,物质刺激使用不当,固然对孩子的成长不利,但如果对孩子失去信用,那么其后果就远非金钱所能挽回。
更重要的是,在家长对孩子允诺的同时,必须要进行一下逆向思考——是否应当用自己的期望来要求孩子,要明白,孩子和家长处于两个不同的代际,因此也就有着完全不同的人生,举凡将自己的意志、愿望强加给孩子的家长,无一不会遭到最猛烈的失败。
其实,正如我们本节开头的名言所说的那样,教育孩子健康成长,关键就在于激发其自发努力的上进心,在这个过程中,无论采用怎样的手段,都必须围绕这一核心来实施,举凡对孩子上进心有损害的措施,都必须为我们的家长所特别注意。
当我们完成了这一轮的探寻之后,一个严峻的事实就此横亘在我们面前:当家庭教育中激励模式出现如此之多的问题时,就恰恰说明了我们的家长还不擅长于对孩子进行鼓励。这一轮的探寻,仅仅标志着一个开端,而真正意义上实现家庭教育观念的一大飞跃,还有待于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与家长用更大的心血来完成。
本章后记
任何形式的鼓励措施,无不希望孩子能够取得更大的进步,这一点是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
从家长的角度来看,这一结论尤为贴切。
事实上,对于我们的家长而言,无论孩子是否能够达到自己的期望,其对孩子的物质保障都是不遗余力的,我们的家长从来都不缺乏对孩子的关爱之心。然而,爱得越深,就越是容易迷失在这种深爱之中。
对于孩子的物质刺激,就属于一种另类的迷失。
当我们的孩子无法达到期望的时候,家长往往以粗暴待之,而当孩子取得了一定进步之后,家长又往往因为欣喜若狂而大加赏赐。这样看上去毫无章法、近乎错乱的家庭教育,其实正反衬出家长对于孩子的深切关爱与希望。
对于我们的孩子而言,有这样的家长,无疑是一件幸事,但前提是家长必须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关于这一点,相信当我们的探寻完成之时,必然会发生质的飞跃。
·第四章 教育手段单一
谁都知道,应试教育的填鸭式教学是不对的。但对于等好成绩都等红了眼的父母们来说,他们管不了这些,他们最舒服的感觉和称心的方式就是全力支持学校教育,做好应试教育的同谋者。放学回家刚放下书包,父母第一句话就是,你们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了吗,就想去玩儿!你们老师不是让你写20遍新字词吗,你写了几遍了?这是每个人都经历过的,也是每个人都服从过的。现在想来,是不是很搞笑?
导读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子女依附于家长而存在,其地位仅仅相当于家长的附属品。因此家长也就毫无异议地享有对孩子的惩罚权。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观念深深植根于我国传统文化中,直到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仍然未能完全摆脱这种观念在各个层面的影响。
受这些观念的驱使,我们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面对来自孩子的质疑与反抗,往往会在盛怒之下,选择以暴力手段解决问题,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悲剧。
2000年1月17日,浙江省金华市第四中学高二学生徐力,因不堪忍受学习重负和母亲的殴打与逼迫,杀死了自己的亲生母亲。
2005年5月16日,江苏金坛市中学生李小明,同样因为不堪忍受母亲的体罚,选择以杀母的方式寻求解脱……
在近年来,这样的事件频频发生,让我们不由得在痛心之余产生大声质问,在当今社会下,家长体罚孩子的现象为何迟迟不能消失?
就当代家庭观念而言,其核心内容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平等与民主,而体罚的方式,恰恰是与平等观念相悖的。当家长对子女实施暴力的时候,子女因为慑服于皮肉之苦,而不得不服从父母的权威,这样一来,体罚也就成为了封建家长制下家长特权的表征。
当家长们在精神与肉体上实现了对孩子的双重控制时,也就意味着人际关系上的不平等,而这正与“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背道而驰。
对于现代社会下的家庭来说,子女也同样具有人的尊严,而教育子女既是父母的权利,更是父母的义务。当暴力在家庭教育中大行其道的时候,也就意味着家长不仅未能履行好自己的义务,更在践踏着自己的神圣权利。
事实上,对于很多家长来说,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使得他们既不能意识到体罚与暴力的不合理性,也不能意识到其负面效应,更从心态上不愿意放弃这一“法宝”。
鉴于这样的现实,我们将在这一章中进行深入的探讨,从制度、危害、效果等几个方面入手,全面地揭示体罚手段的不合理性。
1.无处不在的体罚
教育者应该严格,不要严厉;严厉是封建的,如体罚等,那是使教育者变成了统治者,而孩子变成了被统治者。
——佚名
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家长经常会面对以下的问题:
孩子不听话怎么办?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怎么办?孩子学习不努力怎么办?孩子做错事怎么办……
事实上,这些问题并不需要我们来做出回答,只需要看一下下面的一组数据,就可以得出一个准确的答案。
根据中国法学会对部分大学生的一项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500名大学生中,有54%的调查者承认在中小学阶段经历过家长的体罚。在这些体罚案例中,其中殴打占到了25。28%,罚跪占16。36%,被父母逐出家门的占据了4。09%,其中还有两名男生曾经被捆绑。而在这些被体罚过孩子里中,有将近一半都认为体罚较严重,令人难以忍受。
这样的数字令我们感到心惊,按照人之常情,孩子是父母爱情的结晶,更是家庭幸福生活的源泉,面对这样一批为家庭带来快乐的天使,我们的家长却为何以如此粗暴的方式对待他们呢?
在许多家长看来,对孩子的体罚,有着历史传统上的依据。
俗话说,“棍棒出孝子”,“不打不成才”,正是因为这些毫无逻辑性的所谓古训,才使得我们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无不依计而行,由此酿成了一个又一个家庭教育中的悲剧现象。
然而,历史传统并非是体罚原因的全部,想要揭开家庭教育中的这一古怪现象,我们就必须转换视角,从家长的心理机制来挖掘更深层面的原因。
2.那些欠缺的东西
精神空虚,思想枯竭,志趣低下,愚昧无知等,绝不会焕发和孕育出真正的爱。
——苏霍姆林斯基
假如我们把体罚的原因,简单地归结为历史传统,或是归结到家庭文化的专制上时,无疑意味着我们犯了本末倒置的错误。
对于习惯于体罚的家庭来说,历史上的传统只是其实行体罚的借口,而所谓的专制,也只是一系列因素结合起来,最终造成的外在表征而已。
事实上,举凡习惯于用体罚手段来教育孩子的家长,无一不拥有以下三大特征,而正是在这三大特征的综合作用之下,才使得我们的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呈现出简单、粗暴、野蛮的特点。
所谓的三大特征,集中体现在懒、贪、蒙昧三大方面。
首先,大凡习惯于体罚的家长,无一不是懒惰的代表。
对于这一点,许多家长一定会感到愤愤难平,认为自己每天辛勤工作,用以换取家庭生活必要的开支,同时,在回到家之后,又要操持家庭生活中的琐碎杂务,这其中的辛苦,都不是外人所能够理解的。因此将“懒”的帽子扣在万千家长头上,无疑意味着对家长的莫大冤枉。
然而,当家长抛出这样的观点时,就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
首先,家长辛勤工作,赚取物质财富,本身就属于应尽之责。对于任何一个社会成员而言,都有辛勤劳动的责任,而藉此获得的收入,则是社会对于个人付出的回报,将这一点看成功绩,无疑具有贪功之嫌。
其次,就操持家务这一点来说,更是一个家庭成员应当完成的职责。即便是在自然界的动物家庭中,成年动物也同样要完成哺
小说推荐
- 教育病_对当代中国教育的拷问
- 《对当代教育的拷问》作者:佚名中国的教育真的病了吗?访《教育病》作者赵健伟赵健伟先生在《教育病》一书中提出了这样一个深刻的问题。这本2003年9月出版的书一诞生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书中通过大量触目惊心的案例及鞭辟入里的剖析,指出应试教育的理念已经病入膏肓。访谈记者:我在您的书里看到了很多案例
- 其他
- 最新章:第63章
- 教育苍当代中国教育的拷问
- 作者:赵健伟中国的教育真的病了吗?访《教育病》作者赵健伟赵健伟先生在《教育病》一书中提出了这样一个深刻的问题。这本2003年9月出版的书一诞生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书中通过大量触目惊心的案例及鞭辟入里的剖析,指出应试教育的理念已经病入膏肓。访谈记者:我在您的书里看到了很多案例,有的甚至触目惊心
- 文学名著
- 最新章:第63章
- 教育能够改变什么
- 《教育能够改变什么》作者:佚名序言:教育艺术需要艺术的表达新浪网文教中心总监侯小强先说情节线索贯穿的近50个教育故事吧。正是因为艺术手法的多样化,才没有丝毫斧凿的痕迹。一条情节主线串起万粒珠玑,其价值远非单篇故事可比。正如Y段互动留言“情节主线是条河流,因势利导地流向教育的海洋。流程中不时激起美丽的
- 其他
- 最新章:第51章
- 恐惧无爱:中国另类孩子教育报告
- 作者:何建明【由文】序 为了更多地爱我女儿我的女儿从小就是个小美人儿—其实在天下所有疼爱儿女的父母眼里,自己的孩子总是世上最美的小人儿。我的女儿15岁了,长得比她的妈妈还要高些,但在我的眼里她还是小童车里的那个样儿。每天清晨我送她上学,傍晚接她回家。长大了,走在一起,有一次她调皮地说“爸,瞧你这个大
- 其他
- 最新章:第51章
- 穷人缺什么
- 作品:穷人缺什么 作者:古古 内容简介 一本以平民视角关注“穷人”的书,一本敲醒穷人的书 正文 穷人的饥饿思维 据说民间有一种捕猴子的方法:在一块木板上挖两个洞,刚好够猴子的手伸进去。木板后面放一些花生。猴子看见花生,就伸手去抓。结果,抓了花生的手紧握成拳头,无法从洞里再缩回来,木板成了一块活生生的
- 网游竞技
- 最新章:第28章
- 中国英才家庭造
- 作者:王金战,郭铭2003年,他的班级90%的学生考入北大、清华、牛津、剑桥、耶鲁,2006年,他的女儿以645的高分被北大录取。2007年,他的著作《英才是怎样造就的》位居教育类图书销售No.1,今年,他再推亲子互动教育励志第1节!家长必读的4大理由:1.规划、沟通、习惯、激励、冲刺—直击家庭教育
- 文学名著
- 最新章:第28章
- 中国式性家教
- 作品:中国式性家教 作者:张景然 内容简介 正文 周总理关心青少年性教育 作为一个大国总理,周恩来十分关心青少年性教育。除了高瞻远瞩地将性教育作为提高民族素质的一大措施之外,与他本人在南开求学的青少年时代接受过性教育有关“他在青年时代学到的科学性知识使自己受益终生。周恩来总理健康的人格、高尚完美的精
- 激情
- 最新章:第46章
- 素质教育在美国
- 素质教育在美国作者:佚名引言 一只桶的装水量,取决于最差、最短的那块桶板—一个古朴的水桶定理 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中,选修教育专业的不多,坚持读完的更少 说来有点儿俗,我选修教育专业的动力,来自那个插队时还似懂非懂的“水桶定理 农伯说“小黄,其他可以了。还是弄弄最差那块桶板 20年后,远渡重洋来到美利
- 其他
- 最新章:第58章
- 中国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历史卷)
- 教书育人是提高国民素质的一项伟大工程,需要一代又一代优秀人才为之付出艰苦的创造性的劳动。以教书育人为职业的教师,必须懂得教育规律,知道怎样通过教育实践来达到教育目的。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修养品德的最重要的年龄阶段,只有正确的教育,才能促进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在所有行业中,教育最需要科学,因
- 历史军事
- 最新章:第12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