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个世界强国的复兴》第68章


T谡獬〕逋恢胁簧倬旌颓朐刚呤苌耍?9辆警车被毁坏。99
中国领导人必须在市场经济改革与维护社会安定之间保持平衡。
另一方面,政府已经建立了一个现代社会保险系统。在这个系统完全自如运作之前,政府努力着对城市失业者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可是,这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只是对于城市人口,数百万进城的农村流动工人以及在农村的农民和那些在村镇企业的工人,依然没有社会保险。而恰恰是这些人构成了中国社会人口的大多数。
谁清楚的看到了中国所面临的问题,谁就可能很容易的获得这样的结论,这种状况无法长期持续下去,否则中国就有可能被这些问题所吞没。许多中国问题专家因此而特别悲观。但是,这已经持续了二十多年,是从邓的改革开始以来就有的。中国总是一次又一次以新的东西驳斥了那些悲观主义者。
其原因就在于,迎战问题的力量要比所面临的问题还强大:中国自邓以来形成了强有力的领导层。正像共产党通报中所介绍的那样,这个领导班子清楚的意识到所面临的问题,并且尝试着去因势利导。围绕2010年完全实现一个独立运转的市场经济这个目标,这个领导班子不仅紧紧抓住重点,而且很有能力。那些作为市场救济所需要的人才,已经初步具备。他们来自于中国和西方的精英大学。在现在的政府部委以及大型企业中,已经活跃着一代毕业于美国高校的人员,他们取代了那些在苏联高校毕业的老一代。
中国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张王牌就是她的人民。这是一个年轻的群体,12。7亿人的1/3是不到20岁,而65岁以上的也就只有7%(而德国则是17%)。而且他们是崇尚事业、乐于学习的人,他们有能力而且准备去接受艰苦的工作,“吃苦”但不放弃。这就是中国人,将创造中国救济奇迹的人。你在中国生活的时间越长,你就越加直觉到:他们能成功!我因此对于那认为中国将失败的预言,充其量给予10%的可能性,而90%以上的可能性是,中国会成功,一个法制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将会建立,而且经济将持续增长,即便是出现旋流。在未来的20年中,中国将依然以7%的经济增长率继续迈进。
第36章 2015年的中国:世界上最强大的国民经济体
199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第一次超过1万亿美元(以1美元:8。30元人民币的兑换率计);2001年达到1。2万亿美元。如果把香港也计算在内的话,那么大陆和香港的社会生产总值就是1。36万亿美元。这几乎是印度和俄国两国国内生产总值之和的两倍。
相对于意大利、法国或者英国来说,中国大陆和香港以其1。36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仍然不能算作为中等经济强国。尤其是对这个有12。7亿人口的中国大陆来说,人均收入仅仅860美金,还属于发展中国家。亚洲专家杰勒德。西加勒主张这种观点,并以此为出发点为《外国动态》写了一篇文章,在其中他提出了“中国会怎样?”的问题。100他对此问题作了确定的回答:中国的影响力远比绝大部分西方人所想像的还要小。它所代表的也就是一个中等经济国家,而且西方用中等经济国家来对待中国,这已经是充分估算了。一付多么令西方人平静的安慰剂! 这篇文章发表于1999年9月,并在亚洲经济风暴时获得了西方人的特别关注。但是,它却把人们引向歧途。这是一个拥有12亿人口的国家,一个有洲际导弹的核国家,而且也是一个在联合国安理会有否决权的国家,在今天的实际政治中,它早已经不再属于名列“意大利之后的中等国家”。此外,对于世界经济来说,中国今天的经济状况如何这个问题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未来的10年直至20年里,中国将会如何! 1998年发表的两份研究报告谈了这个问题:一份是世界著名的加利福尼亚研究所的发展与研究中心的报告101,而另外一份是经济历史学家安格斯。马迪松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写的报告。102两份报告以不同的计算方式却得出了同样的结论,那就是:按照购买力计算,中国的社会生产总值在2015年将超过美国。查理斯。沃尔夫从发展和研究的角度估计,以1997年的美金购买力为基础稳定发展的话,到2015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将达到12万亿美金,而美国则仅仅是11。5万亿。而到那时,14亿人口的中国只是人均8570美金的购买力,而美国以其人均3。72万美金的购买力,还得使人口数量达到3亿以上,才能与中国相当。即便如此,中国到2015年仍然是一个刚刚达到中等水平的国家。
■“世界加工厂”
今天的中国,已经是世界上许多工业产品的销售市场,到了2015年,它将成为所有产品的最大销售市场。自然,最大市场所在地,也将是最大的工业生产落脚之处。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了最大的钢铁、肥料、自行车、钟表、电冰箱、电视机以及电话通讯中转设备等的生产基地。而且,使中国成为最大生产基地的不仅仅是市场,而且还有大量的廉价而教育程度日益增加的劳动力,以及不断增长的工程技术和研究开发人员。
劳动密集型工业早已经开始了大规模落户中国的动作。80年代香港把他们的加工工业推向中国大陆,90年代台湾紧随其后,而今几乎全世界的加工业都转向中国大陆。从世界上的经济报纸上天天都可以看到类似这样的消息:东芝关闭了它在日本的电视机厂,并把它们为国内生产的厂子迁往中国。NEC计划把它在中国为日本生产的计算机部分由10%提高到17%,以便与台湾计算机业基于在大陆生产而提高的竞争力进行抗衡,并制止自己在计算机领域的滑坡。美能达停止自己在日本的照相机生产,并以其在上海生产的照相机取代之。国际商用机器把自己生产和销售40个千兆字节的主板转让给中国的长城集团。摩托罗拉自1992年以来,在华投资100个亿的美金,从而中国成了它的美国之外的第二大生产基地,在手机生产的同时,还生产半导体元件。西门子把它在上海的工厂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手机生产厂,自2002年以来就由此向德国销售。爱普科斯(Epcos)考虑要关闭它在德国的工厂,并代之而在中国生产。
这股加工业迁往中国的潮流并没有冲击到东南亚和东亚。戴尔公司(Dell)把它计算机生产的一部分从吉隆坡迁往中国。位于马来西亚的槟榔屿的雅达电子、电源公司关闭了它的两个电子工厂[WWW。WrsHU。COM],而代之以在中国生产。作为最后的一个也许是最令人惊讶的生产线迁移当属印度的大型旅行箱生产企业,这是世界上第二大旅行箱生产商,印度1/3的工作位置出自于它,而它也把生产线向中国转移,因为即便这家公司向印度返销时要增加60%的进口税,但是它的产品成本依然要比在印度生产便宜。103
随着加入世贸组织,中国对外国投资的条件从根本上有了改善,从而也就加速了世界各地的工业向中国大陆迁移的速度。中国将成为世界加工工业的中心,成为世界工厂。
尤其是中国将成为世界信息工业的加工厂,计算机硬件的绝大部分都在中国生产。这一成就首先得归之于台湾投资者。现在,台湾信息工业产品的生产有半数以上是在大陆实现的。在2000年,台湾的显示器在世界市场的占有份额是58%,而其中60%是在大陆生产的。台湾的扫描仪在世界市场的占有量是91%,但是台湾扫描仪的85%来自于大陆工厂。1999年,台湾的计算机生产量还大于大陆,但是在2000年大陆的生产量就超过了台湾。大陆和台湾的生产量超过了日本,而且跃为世界计算机硬件的生产中心。唯一领先于它们的也就只有美国,而这主要基于美国在软件市场方面的优势。
世界上的半导体加工业也开始了向中国的迁移。半导体生产在此分为两个部分,即从事芯片的设计部分和产品浇铸生产部分。芯片的浇铸生产企业所担负的任务是,根据客户所提供的设计完成芯片的生产。芯片的浇铸生产企业是在台湾发展起来的,而今它们在这个行业里依然是世界的领导。现在,新的芯片浇铸生产企业在大陆建立起来了。英国大型的芯片浇铸生产企业需要数千名工程师,而大陆有这类工程师。当台湾高等院校每年以4000名电子技术工程师的数量向社会输送时,大陆却每年有15万名电子技术工程师走出高校大门。在上海,一名工程师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