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对》第68章


待那队人马,胡然高声叫道:“来者何人?”
为首者慢慢地勒停胯。下的马匹,却一时没有言语,而是环顾四周,目光掠过临城守城的卫兵,城墙上边角飞扬的旌旗,城下浩浩荡荡的人马,最终落在胡然的脸上。
与男人对视,胡然觉得那双眼格外熟悉,好似在什么地方见过一样。
他心生几分不安,又出声道:“阁下何人?”
马上之人声音低沉道:“几年未见,胡大人的记性怎么变差了?”
胡然心中一凛,心道,此人难道是旧识?
紧接着,对方抬了抬手,身后的士兵骑在马上,整齐划一地举起了手中的□□。
胡然这边的士兵也立刻张弓搭箭。
铁器的摩擦融在呼啸的秋风之中,带着浓烈的森冷气息。
剑拔弩张的气氛之中,胡然道:“阁下为何不愿意露面?我们或许无冤无仇,就这么兵戈相见,未免太失礼了吧?更何况,我这身后的大军可不是阁下这数百人能够拿下的。”
他话音刚落,只听远处的旷野之上响起了一声厚重又响亮的角声,随后擂鼓阵阵,声音甚至传至脚下,令人闻之而生出几分畏惧之心。
顷刻间,地平线的尽头涌来千军万马,如鱼过江般奔腾而来,声势浩大,奔的扬马蹄踩在草地上,声如洪涛,震颤着众人的心脏。
胡然身后的一队人马不由地往后退了几步。
不消多时,千军万马已跟至先到的那队精骑之后,旷野尽头仍不断有兵马续上。
只见这些士兵铁甲森寒,目光锐利,大多身材魁梧,一见便知有举鼎拔山之力。
这样的声势,似乎是有备而来,且志在必得。
胡然脸上的神情变了几变,就在此时,那面具人已然开口:“胡大人想看本人的真面目,那就打一仗吧,不管输赢,在下可以保证,最终胡大人都能得到答案。”
胡然冷着脸:“你以为我怕?”
“并不。”
肃杀气氛中,两人遥遥相对。
须臾,胡然亦被对方高高在上又气定神闲的姿态激怒,不再犹豫,大喊一声:“进攻!”
他身后的士兵跟着大喝出声,两边人马几乎同时攻向对方,战作一团。
胡然早就松开了卫霍的脖颈,此时也无暇顾及他,扬手便将其扔到地上。
“夫子!”
刘密和刘琦立刻将卫霍搀扶住,将他扶着跑到城门边上才停下,乱阵之中,两个少年紧紧地依靠着卫霍,如两只失了母兽的幼崽。
卫霍剧烈地咳嗽几声,面色惨白,仍坚持哑声道:“我无事。”
他捂着胸口调息,见那高高坐在马上的金面人,脑海中闪过一个模糊的画面,仿佛在哪里见过对方,却又一时想不起来。
两边人马酣战整整两个时辰,鲜血四溅,到处都是士兵的尸体和断肢,血腥味充斥在空气之中,使人胆寒。
此时,卫霍早已带着刘琦和刘密回了城中,他们站在城墙之上,看着下面激烈的战斗。
宋宇疑惑不解,道:“来人是谁?为什么要解临城之困?”
王进也想不通:“除了那胡贼,还有谁能号令如此多的人马?我们的书信明明未能送出去啊。”
刘琦和刘密始终守在卫霍身侧,两双惶恐的眼睛不断地看着下面的局势。
察觉到己方处于弱势时,胡然面色阴沉了下去。
他所带的大多是江无的兵马,这些人常年守卫京城,已然被养废了,手脚迟钝,有些连兵器都拿不稳了,远远不能和对方的精兵相比。
他死死地盯着那戴着面具的男人,心中渐渐浮起一个荒谬的猜测。
午时,战局已呈现明显的态势。
即使再怎么负隅顽抗,以少敌多,以弱敌强,胡然这边已露出败势。
战至最后,剩下的士兵们生出畏战之意,带着满身的鲜血往后退。开始只有几个人,很快便一片片地向后躲。
胡然揪住退到自己身边的一人,怒骂道:“怕什么?给我继续杀敌!”
那士兵被胡然抓住,脸色煞白,颤巍巍地往前走,结果没等敌方士兵冲过来就两股战战,跌坐在地上。
胡然咬牙切齿地飞身上前,一剑刺穿了那士兵的心脏,目光森冷地看着周围的人。
众人见那尚且年少的士兵瞪圆了双眼,嘴角流血倒在地上,临死时眼中还带着恐惧。
他们虽归顺于胡然,将其视为未来的帝王对待,但这种才刚刚建立起的关系并不牢靠,毕竟对方还没来得及坐上龙椅。
如今看到胡然这般对待手下兵士,这些人心中亦起了反意。
一位副将突然将手中的长戟扔在了地上,然后朝那金色面具人跪伏下去,双手举高作出投降姿态。
其余士兵见状也没了斗志,皆将手中兵器扔下,纷纷跪地,不愿再战。
一排排的士兵接连投降,胡然听着那一声声金属敲地的响动,面色逐渐发青。
他猛地转头看向那面具人,冷笑一声:“五皇子如今还不露面,是怕什么吗?”
众人纷纷露出惊异神色。
王进大吃一惊,睁大眼喃喃道:“五皇子……五皇子不是已经死了吗?”
所有人都是这么想的。
昭御帝在位时,五皇子刘承乃是他最疼爱的儿子,其母德妃也是母凭子贵,数年来圣眷优渥,不曾削减。
刘承能文善武,在当时也被民间认为是最可能成为陈国下一代皇帝的人选。彼时党争已有些端倪,就算没有明说,许多官员私下都是倾心刘承的。
可后来发生了一件事,迅速又彻底地改变了朝堂格局。
刘承被人弹劾谋逆,昭御帝派大理寺和刑部去查,这一查真的查出了东西。
昭御帝大怒,当即下令赐死德妃,且将刘承关入今人府,命其永不得出。
之后便是震惊朝野和天下百姓的皇子逃逸案。
刘承在手下忠将的援手下逃出了今人府,昭御帝盛怒,将其定位朝廷一等重犯,命官兵举国捉拿,几个月后寻到了刘承的尸体,据说是失足掉入渝河中丧了命,尸体都被泡得面目全非,只有身上的信物能让人认出身份。
这事自那以后便算盖棺定论了,坊间偶有议论,多是唏嘘惋惜。
谁都没有想过,刘承能在天罗地网中逃脱,现在胡然厉声指认,在场诸人皆半信半疑。
即使承着数万人的目光,那面具人仍显得镇定自若。
他单手攥着缰绳,胯。下健壮的骏马摆着头带着主人走了一圈,然后那面具人突地下马,同时持着一把宝剑落地。
他与胡然相隔数尺,两人皆注视着对方。
胡然缓缓拔出手中的剑,在一息之间发起进攻。
他出招狠厉,第一招便挺剑刺向金面人的胸口,后者也瞬间拔剑,抬手一横。
两剑相撞,发出“铮”的一声响,余音荡漾间,两人双双退后两步。
第一招时,胡然已察觉出对方内力深厚,恐怕武功不弱。
而他被卫霍伤了一只耳朵,耳力受损不说,痛意也令颅内痛楚不断,刚那出手的一下动作剧烈,胡然只觉又一股鲜血从耳中流出,头脑痛得要命。
他又愤恨又不敢松懈,想着与对方的交手绝不能拖延,否则定会对自己不利。
他这么想着,突然抬袖,袖中突然同时射出三根毒针。
他动作极快,射出的那一瞬便知有七成的把握能中。
可就在那毒针即将刺中金面人的身上时,对方仰身避开,身法如影子一般灵活。
且避开之后,金面人步子一转,扬剑回刺,胡然躲闪不及,反被对方刺中了手臂,衣衫被划破,皮肉也破了一道口子,血立时便渗了出来。
见了血,那金面人一改最初的被动,一招比一招紧迫,招招凌厉。
胡然与之对峙,慢慢落了下风。
他的手臂,腰腹,大腿,甚至是脸上都被划出一道道的口子,步伐渐渐变得凌乱起来,而那金面人却步步游刃有余,好似在做一件轻松自如的事情。
两人的对战很快变成单方面的凌虐,胡然身上的创口越来越多,他浑身都疼得不行,手腕发沉,几乎提不起剑。
在绝对的劣势中,他的心态也愈发急躁,失手了好几次。
在金面人沉腕挺刺的一瞬,胡然奋力一搏,猛地俯身,用尽全力将手中的剑掷向对方的下盘。
孰料对方已料到他会这么做,挺刺的剑半途转回,手腕一挑,将胡然的剑挑飞,下一刻抬脚踢中他的腰部,力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