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你算一个裘》-你算一个裘-第5章


猴爪山周围风景秀丽,南麓之侧有一片黑沼。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黑沼里就住着一个漂亮的女人,在歪歪扭扭的摇晃着的小屋里,她给了我最早的数学启蒙教育。她用划在沙地上的圆圈和竹条算筹教我算术,七曜九执天竺笔算,立方招兵支银给米题,鬼谷算题等等难题都是她教给我的……所谓“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树梅花廿一枝,七子团圆正半月,余百零五便得知”等等口诀也都是她教给我的。由于她的基础不够扎实,加上天分所限,所以我的数学水平很快超过了她,我再去拜访她就只是出于友谊的考虑了。平心而论,这位小姐并不适合作朋友,她的脾气忽好忽坏,在她神经大发的日子里我难以踏入黑沼一步,可是在不发疯的时候,她就显得聪明而忧郁,总是哼着一首哀婉的小调,什么四张机,鸳鸯织就欲双飞,什么可怜未老头先白之类。我知道搞数学这一行的容易发神经,也就特别宽容她。别人多半不能理解这一点,都知道武疯子打人是白打,躲得离他远远的,整个铁掌帮上下也许就只有我和她说过几句话。
数那些算筹数累了,我就会去看望我的弟弟。
我弟弟正在挑水。他把能装满五担水的大铁缸顶在头上,走到江边,踏水而渡,在江心上翻个跟斗,就能带着满满一缸水落回岸上。我告诉他,根据浮力定律,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水的重量,所以如果把铁缸半沉在水里,要拖过江去就要省力得多。他对我的话嗤之以鼻,我只好独自出海游玩。
在东海茫茫碧波之上,有一座桃花岛,那儿有个叫作黄药师的人是个机械天才,他把整座岛用无数的机关、连杆、滑轮、齿轮、套索连接起来的,形成了一整套精巧的迷宫。这个迷宫是如此之大,以至于黄药师不得不在岛上许多地方竖起路标和指示牌,以给自己和众弟子指路。当然对于外人来说,这些指示牌实际上是另一套混淆视线的工具,因为黄药师喜欢开玩笑,他总是故意把“蓟州路”标成“瓜州路”,“杭州路”标成“汴州路”等等。我在岛上整整迷醉了三个月,昼夜不眠地研究那些机构。我发现黄药师在设计机械和视线游戏的时候总要在上面冠上许多道家的名字,什么“九宫八卦阵”呀,什么“五行桃花阵”呀,不一而足。哲学是否可以指导一切?哲学是否必须指导一切?难道成为一名科学家之前必须先成为一名伟大的哲学家吗?
等到我对阴阳宅学、堪舆风水、奇门遁甲都觉得无聊了,我就会去看望我的弟弟。
我弟弟正在摘花。他把摘下的花在掌心揉碎,猛地甩手打出,碎红点点,直嵌入五丈外的一棵松树的树身上。我告诉他物体的动能与它的质量和速度成正比,如果找个质量大一点的投掷物,不需要高速度也会达到相同的效果,因此也会轻松得多。他对我的话嗤之以鼻,他从来不听我的话,可是每个人都对他赞赏有加,说他得到了上官的真传。他一天天长大了,武功日见高强,威严也是日炽。上官开始把好多帮里的事务放手交给我弟弟去处理,而我弟弟也从来没有让他失望过。
上官老了,他变得喜欢坐着了。他不想出门,不想理会帮里琐事杂务,却喜欢坐在后山棋坪峰的山顶石台上,也不打坐练气,也不观云看瀑,就是那么闭目而坐。他的长剑在他的身侧晃悠(他只是那么随随便便一插,就把长剑插入山石一尺有余,这件事很是令我惊讶,我克制不住地想把那把长剑偷来,和山石做个硬度对比实验)。飘拂的白须被山风甩打在他脸上的时候,他那已是沟壑纵横的脸上就微微露出一丝笑意。
当我探头探脑地看他的那柄剑的时候,他冲我招了招手,说道:“裘大,你过来。”我吓了一跳,看看他的眼睛,却一直没有睁开。我过去怯怯地在他身遭坐下。“这些年,你都看了哪些书了?”他问道。举凡易经妙理、阴阳宅学、星象卦辞、奇门遁甲、各家符录我都读了一些,我小心翼翼地回答说,现在正在读的是《天衡论》、《九宫卦辞说》、《鬼谷算术》、《周髀算经》这几部书。他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他说:“不要再去图书馆看书了,那些书中没有你要的答案。它们太华丽了,因而只会迷乱你的心和眼睛。现在要你理解这些也许太难了,我能告诉你的只能是——到生活中去寻找。真正的答案也许只有一句话,也许只有一个字,只是我们看到它的时候也未必能认出它来。”
“这么说,你也不知道我们为什么而活着了?”我喃喃地说。
“找到它的时候,也就是奔波到了尽头的时候。”他说,不知道为什么带了点宿命的味道。
他的话让我的冷汗涔涔而下,我发现我一直追逐的东西都浮在了表层。就在我重新认识到生活的重要,想回头到铁掌帮中重新踏入我的江湖之时,上官剑南死了。
四 从此王霸临天下
上官死了。我的第一个念头是可惜了那些图书馆的书。根据铁掌帮的习惯,他的一切遗物都要送入后山禁地封存。要知道帮内任何人等不得踏入禁地一步,连护送上官灵枢入禁地的四位帮众也得拔刀自刎,把上官的东西放入后山,即等于它们再无重见天日之时。我力图说服我弟弟和山上的其他首领,把这些东西封存起来乃是科学事业的一项重大损失,但是如你所知,和强盗是没有道理可讲的。
所以这件事的最终总结就是,上官死得真不是时候。说起来他的死也确实颇为蹊跷。在不理会江湖事务将近一年后,他重新拔出他的剑,冲到山下。这次他想救的不是孤儿,而是一本书。这本书原来藏在南宋临安城的大内皇宫内,不放在国家图书馆,却藏在一个破假山山洞中。这事别说上官知道了生气,就是我听了也气愤填膺,大家都知道,假山洞里潮气最重,那时候又没有防腐技术,一本书放上两个月,非发霉了不可。这时候南宋朝廷已是破败凋零,摇摇欲坠,自然请不到什么真正有名气的大内高手,上官单人独剑,连闯一十八关拿到书后,本来可以轻易地全身而退,哪知却在此刻碰上了一位黑衣蒙面人。
关于这位黑衣人的身份一直是一个谜,后来对上官和黑衣人一战的描述也有许多版本,这些版本听起来自相矛盾,甚至荒诞不经。举例如下:
某个版本说,那黑衣人体格矮小,更兼驼背鸡胸,独臂单刀,狠勇异常。上官剑南虽然英雄,毕竟年事已高,又已恶斗了大半夜,未免有些吃力,一个疏忽,终于遭了毒手。
某个版本说,这个黑衣人根本就不是残疾,而且他非但不是个怪胎,还是个漂亮女人。上官虽然一世英雄,此刻还是中了美人计,被那美女用药酒麻翻,终于吃了大亏。
还有个版本说,黑衣人不是一个,而是一群,乃是金朝花了大价钱从西域聘请而来的黑道雇佣兵,个个武艺高强,更兼心狠手毒,在暗地里围上了上官剑南,一言不发,就各使辣招上前围攻,有的扔暗器,有的撒毒粉,忙了个不亦乐乎。上官虽然猝不及防受了重伤,却也施展平生绝学,力毙几名敌手,杀至最后一人,发现那人目露惊恐求饶之色,原来却是个女人。他叹了口气,饶了最后一个敌人,哪知道那女人却突施反扑,一剑刺入他的胸膛。
最奇怪的版本说的是那黑衣人是个年轻人,身材高大,五官都藏在黑巾后,只露出炯炯目光。他功力深厚,招式精奇,奇怪的是招招使的都是铁掌帮的本派绝学,上官干脆罢手不打,微微一笑道,原来是你。那名黑衣人见上官揭穿他的面目,惊恐万状,却依旧不肯退后。上官仰天长叹一声,未知生,焉知死,生如寄,死如归。随后毫不抵抗,让那位黑衣人一掌打在自己胸上。
最后这个故事我没有听完,因为说故事的人突然被张勃遇见,张勃哈哈一笑在他背上拍了两拍,转身离去。说故事的人当夜随即暴病身亡。于是这个版本很快就失传了。
上官的尸体刚送回来的时候,我还没有死心,想趁乱到后山一趟,抢救点珍贵文献出来。我现在还经常想,如果那时候这样做了,中国的科学事业的发展就会大不相同。据我估计,要是有人通读过上官图书馆里所有文件,只要他不是天生弱智,又有大宋国籍,即可以直接到临安的吏部去领博士后文凭。照此推算,1234年时可能就会有人写出《混沌学原理初探》或者《论宇称不守恒的神学意义》等科学论文;元朝时就会有热气球上天;郑和下西洋的时候用的就不是宝船,很可能是带?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