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和尚的白粥馆》第82章


惶焐系粝吕吹南诒业剑颗湍切┨焐陀星娜吮染吞钥髁恕?br />
李施主的第二种说法,戒嗔一下子就听懂了,毕竟这种低年级的数学四则运算戒嗔还是比较拿手的,只是戒嗔也没好意思过于表示领悟后的喜悦,因为李施主说完话的样子蛮沮丧的。
有时候李施主也会乐着说,每年过生日或者看到流星,他都会赶快许愿,希望自己走点好运,中个大奖什么的,一下子成为暴发户。
这个中大奖的言论,也只是李施主随口说说而已,实际上戒嗔和李施主自己都没有当真,可是过了两年后,李施主居然真的成就了他当暴发户的梦想。
原来,李施主家里有几本邮册,那是李施主的伯伯留给他的遗物。李施主一直收藏在家里也没有在意,只是有一天李施主忽然在报纸上看到一些关于珍贵邮票的新闻,而有几张邮票图片李施主看着十分眼熟,于是回去翻看邮册,居然真的有昂贵的邮票。兴奋的李施主拿着几本邮册请懂行的朋友估值,居然价值高达二百多万。李施主变卖了邮册,带着钱跑去了大城市。
戒嗔和戒傲也挺替李施主开心的,因为记得以前李施主最常抱怨的就是做生意的本钱不足。而现在好了,他一下子被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砸得结结实实的,困惑已久的问题,现在已经全然不是问题了。
李施主这一去就是很久,他刚走的那段时间,来往的镇民们还时不时提到他,后来太久了,想起他的人便不多了,反而是戒痴和戒尘这两个小和尚因为李施主当年许诺过成了暴发户后要带他们吃喝玩乐,所以时不时还惦记他。
差不多又过了两年,有个来寺里的香客无意中提到了李施主,他说,李施主已经回到了淼镇,只是日子好像过得并不如意。香客的话让戒嗔和戒傲很惊奇。不管怎么说,即便是李施主的资产没有增值,在淼镇这种小地方,有二百万的家当,已然是超级富翁了,也不知道这个消息是不是误传。
最后确认了这则消息的人,是李施主自己。因为过了几日,戒嗔便见到了李施主,李施主的样子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比以前更胖了些,气质更像暴发户了。因为有人说过他的现状,戒嗔也没好意思问他,反而是李施主诉苦般地对戒嗔说了他这几年的经历。
李施主说,以前穷的时候曾经眼馋过那些富人,觉得有了钱,一定可以用钱生钱,赚得更多。可是真正有了意外之财后,他才发现,原来发财也不是那么简单。以前的李施主都是做些小本生意,经营得也都熟悉。而这几年,李施主钱多了,便贸然投资了一些以前穷的时候不敢投资的生意,甚至还拿了一部分钱去投资已经炒得很高的股市,结果亏损越来越多,再加上股市不景气,两年折腾下来让李施主的本金亏损了一大半。现在李施主的状态,也只是比当初未发财前好上一点点而已。
李施主还说,他以前看过一个统计,说是相当一部分中了大奖的人,因为不会经营和浪费钱财,在许多年后又回到了起点。李施主笑着说,当初看这个新闻的时候,他还不相信,不过自己经历过以后,他相信了。
有时候戒嗔想:李施主的感慨是对的,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对踏实的小日子不屑一顾,甚至把希望寄托在被好运气击中上。而事实上,人生的轨迹是循序渐进的,即便被突如其来的机遇改变了轨迹,又有多少人可以真正把握呢?
或许人生根本没有捷径可寻,能获得多少,不完全是运气,更多的是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所以,何必祈求不可掌控的命运呢?默默地磨炼自己,静静地等待属于自己的机会吧。
第08个 人生的后路
戒嗔知道陈施主这个人,还要从戒傲师弟一段很郁闷的和事佬经历说起。
差不多两年前,茅山附近开了两家小饭店,由于同行竞争的缘故,两家饭店的老板娘黄施主和邢施主关系一度恶化,吵闹得不可开交。戒傲师弟和两位施主关系都还算不错,因此戒傲很被动地介入了两人的争吵中,时常被迫去做和事佬调解两人的关系。
而事实上,戒傲的和事佬经历很不顺当,基本上每次都是充满着希望地过去,垂头丧气地回来,有时候戒傲师弟也会向戒嗔通报两位施主的最新情况,期待戒嗔帮他想点让两人和解的好办法。
戒嗔也就是这个时候知道了陈施主,陈施主原是镇上一家国有企业的工作人员,前些年工厂的效益不好,陈施主下了岗。她的家境很一般,所以下岗后不得不另寻一份工作补贴家用。可陈施主自己并没有特殊的技能,能做的工作实在是有限,恰好黄施主的饭店缺人手,便招聘陈施主过去,主要是在厨房里帮厨,打打下手。
陈施主在黄施主的饭店做了几个月后,黄施主和邢施主之间的战争爆发了。戒傲师弟说,相比较而言,邢施主和黄施主的吵架能力是没有可比性的。因为黄施主不管是吵架的技巧、音量、节奏以及煽动围观群众的能力都超过邢施主。所以两人争执的时候,黄施主常常获得压倒性的胜利。有时候黄施主小小地爆发一下,邢施主便被气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了。所以,戒傲师弟在劝架的同时主要的兼职就是安慰邢施主。
当两位施主争执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戒傲师弟也曾坏坏地想过,既然每次争吵都是黄施主胜利,那么邢施主就算有坚韧不拔的意志,或许也支撑不了多久吧。也许过一段时间,她便不想再参与这场吵不胜的架了吧;又或许邢施主妥协后,黄施主也会感到胜利的空虚,渐渐失去争吵的兴趣。
戒傲师弟的愿望虽然带点邪念,但戒嗔有时候也觉得,如果这事就这样结束了,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可是最后戒傲师弟的愿望还是破碎了,让它破碎的人就是陈施主。
就像大部分老板和员工之间一样,陈施主和她的老板黄施主的关系并不好。戒傲说,可能是黄施主的嘴巴太厉害,有时候说话不太注意别人的情绪,所以私下里,陈施主对黄施主也有怨言,只是碍于雇佣关系,便只得忍着了。
也许是邢施主看出了两人间的矛盾,再加上自己的饭店里也缺少一个帮厨的人,于是邢施主每个月多付二百元工资挖走了陈施主。
戒嗔和戒傲师弟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心里便挺警觉的。因为据我们所知,以前黄施主出于照顾陈施主家境不好的缘故,给她开的工资已经比正常的工资水平要高一点了,现在邢施主又多加了二百元,定然是有所图谋的。
邢施主挖人的效果几乎是立竿见影,自从有了陈施主的加盟,黄施主和邢施主的争执结果有了极大转变。陈施主当仁不让地成为了邢施主的后援,最初陈施主碍于面子只是背地里支点招儿,后来时间长了便自己亲自上阵和旧东家开战。
戒傲师弟说,其实论实力即便是邢陈两位施主联手,也未必能胜过吵架造诣和天赋极高的黄施主。可是毕竟陈施主在黄施主的店里干过一段时间,所以陈施主吵起架来比较有针对性,她总能在争吵的关键时刻抖搂一些黄施主的隐私,比如黄施主睡觉的时候打鼾的声音比男人还大,又比如黄施主炒菜的时候曾经对着锅里打喷嚏,再比如黄施主的腰围根本不是她自己对外宣称的两尺七而是三尺等等。
戒傲师弟曾经打过这样的比喻,如果黄施主算一个练过金钟罩铁布衫的武林高手,那么陈施主便是一个擅长找她罩门的专家,有时候黄施主正吵得士气旺盛,陈施主便随手抛她一个隐私出去,黄施主立即就败退了。
那时候戒傲师弟又有些坏坏地想,如果黄施主每次吵架都被揭隐私,也许不久之后,她便失去了继续吵架的勇气,再加上原本吵架水平一般的邢施主的挑衅功力也不足,也许两家又会因此平和下来。
事实上,戒傲师弟还是低估了黄施主的耐力,黄施主虽然处于不利的局面,却没有退缩的迹象。戒傲师弟很发愁,总觉得自己充当两人之间“和平天使”的工作,完全看不到希望,仿佛没有退休的可能性。
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邢施主住在城里的女儿生孩子。邢施主结束了饭店的生意,去帮女儿带孩子了,这场让戒傲师弟十分头痛的吵架事件就这样毫无征兆地结束了。
戒嗔再次听到陈施主的消息是几个月以后,一位以前邢施主饭店的常客无意中提起了陈施主。那位客人说,邢施主结束了饭店的生意,陈施主也失业了。这种临时性质的工种自然不会有什么劳动保障,陈施主最终只领到了几个月的工钱作为遣散费。据说陈施主失业后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