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第64章


'126。
CMAbaCMAcbMAca。
公式125产生了带一个实然前提和一个可能前提的式,究竟是怎样排列,那是无关紧要的,例如:127。
CAbaCMAcbMAca 和 128。
CMAbaCAcbC①《前分析篇》,i。
3,25a37—25a14,“‘可能的’一词具有各种不同的涵义……所有那些肯定判断,其换位的情况完全是一样。
的确,如果A可能属于所有的或有些B,那末B也可能属于有些A……(25b3)而否定判断的情况却不是这样。
但是,在我们将‘可能的’理解为或者是必然不属于、或者是不必然属于的地方,其情况却完全是一样……(25b9)因为如果任何一个人可能不是马,那末,任何一匹马也可能不是人……(25b13)特称否定判断的情况也是一样。“
…… 282
072第八章 亚里士多德的模态三段论
MAca。
这个系统是非常丰富的。
任何前提可以借助于以必然命题去代替相应的实然的或或然的命题而得以强化。
除此以外,还有带一个或然前提和一个必然前提的式,它按照下述公式得出必然的结论:129
CpCqrCMpCLqLr。
这样,我们就有了例如下式130。
CMAbaCLAcbLAca,它与德奥弗拉斯特斯和欧德谟斯所断定的结论最弱部分规定的规则相矛盾。
我认为,亚里士多德仅仅承认了(自然不是最后一个三段论式,而是)
带有可能前提的式,特别是126式和128式。
确实,在《前分析篇》中有一个关于或然三段论理论的有趣的导言,照我看来,这个导言既可以用于可能性,也可以用于偶然性。
亚里士多德说:“为b所表述的任何东西,a都可能加以表述”
,这个表达式具有两重意义,这句话最好的翻译看来是这样:“对于所有的c,如果每一个c是b,那末,每一个c可能是a”
和“对于所有的c,如果每一个c可能是b,那末,每一个c可能是a”。
后来他又说,表达式:“为b所表述的任何东西,a也可能加以表述”
与“每一个b可能是a”
具有相同的意思①。
这样,
①《前分析篇》,i。
13,32a27,“……如果说:‘A可能属于B所表述的东西’,这表示两种意思中的一种:或者它属于B所表述的东西,或者它属于B可能表述的东西。
‘A可能属于B所表述的东西’与‘A可能属于所有的B’表示同样的意思“。
…… 283
59。偶然命题的换位律A 172
我们就有两个等值式:“每一个b可能是a”
或者意味着“对于所有的c,如果每一个c是b,那末,每一个c可能是a”
,或者意味着“对于所有的c,如果每一个c可能是b,那末,每一个c可能是a”。
如果我们是在可能性这个意义上来解释“可能”
一词,那末,我们就得出公式:131。
QMAbacCAcbMAca和‘132。
QMAbacCMAcbMAca,‘它们在我们的模态逻辑系统中都是真的,而从它们就容易推出128和126式来。
但是,如果是在偶然性意义上来解释“可能”一词,(亚里士多德似乎正是这样认为的)
,那末,上面所得的公式就成为错误的了。
59。偶然命题的换位律A亚里士多德在继续阐述他的模态命题的换位律时,于《前分析篇》的开始部分说道,全称否定的偶然命题不能换位,然而特称否定的偶然命题却是可以换位的。

这个奇怪的断定要求细心地加以研究。
我首先不是从我的模态系统的观点,而是从亚里士多德和所有逻辑学家都接受的基本模态逻辑的观点去批判地讨论这个断定。
按照亚里士多德的意见,偶然性是既非必然也非不可能
①《前分析篇》,i。
3,25b14,(继续第236页注③引述的原文)“而如果说的是作为最常发现的和事物的本性的可能,(按照我们给可能所下的定义)
,那末关于否定判断的换位的情况却不是这样,因为全称否定判断不能换位,而特称否定判断可以换位。“
…… 284
272第八章 亚里士多德的模态三段论
的。
偶然性的这个涵义是明显地包含在亚里士多德的有点臃肿的定义之中,并且为亚历山大精确地证实了的。
①我们重复这一点是为了保证充分的清晰性:“‘p是偶然的’,它的意思与‘p不是公然的并且p不是不可能的’完全相同”
,或者用符号表示;48。
QTpKNLpNLNp。
这个公式显然等值于表达式50。
QTpKMpMNp,即:偶然的东西是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的。
公式48和50是非常一般的并且适用于任何命题p。
让我们将它们用于全称否定命题Eba。
我们从50得出:13。
QTEbaKMEbaMNEba。
因为NEba等值于Iba,我们又有:134。
QTEbaKMEbaMIba。
现在我们从换位律:123。
CMEbaMEab和12。
CMIbaMIab可以推出:MEba等值于MEab,而MIba等值于MIab;由此我们有:135。
QKMEbaMIbaKMEabMIab。
这个公式的第一部分KMEbaMIba等值于TEba,第二部分KMEabMIab等值于TEab;由此,我们得出结论:136。
QTEbaTEab。
这个公式表示,偶然的全称否定命题是可以换位的。
①参阅上面的第45节,特别是第190页注④和第192页注①。
…… 285
59。偶然命题的换位律A 372
为什么当亚里士多德有其为此所需的一切前提的时候,会看不到这个简单的证明呢?
这里我们接触到他的模态逻辑的被污染的另一部分,这比亚里士多德的必然性观念使之所受的创伤更难医治。
现在让我们看一看,他是企图怎样否证公式136的。
亚里士多德非常一般地陈述过:带有对立主目的偶然命题,它们的主目可以相互交换。
下述例子将说明这个不十分清楚的公式。
“偶然地b是a”
,可以与“偶然地b不是a”
互换;“偶然地每一个b是a”可以与“偶然地每一个b不是a”互换;“偶然地有些b是a”可以与“偶然地有些b不是a”互换①。
这一类的换位,我按照大卫罗斯爵士的意见,称之为W“补充的换位”。

亚里士多德会由此断定,命题“偶然地每一个b是a”与命题“偶然地任何b都不是a”可以互换,或者用符号表达:(ι)QTAbaTEba(为亚里士多德所断定)。
这是他的证明的出发点,这个证明是用归谬法作出的。
他实际上是这样证明的:如果TEba与TEab可以互换,那末,TAba与TEab也可以互换,而因为TEab与TAab可以互换,我们就得出错误的结果:
①《前分析篇》,i。
13,32a29,“由此产生,所有关于可能的前提都可以互相换位。
我指的不是肯定前提可以换成否定前提,而是指可以转换为和它相互反对的具有肯定形式的前提,例如:‘可能属于’换成‘可能不属于’。
而也可以将‘可能属于所有的’换成‘可能不属于任何一个’或‘不属于所有的’,也可以将‘可能属于有些’换成‘可能不属于有些’“。
②大卫罗斯,所编《前分析篇》,第4页。
W
…… 286
472第八章 亚里士多德的模态三段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