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君,臣不臣》第39章


“现在已经不是了。”虞濯看着衙门里寥寥数人,便再次问道,“明州知府人呢?”
“回……回大人,知府大人他今天一早便带着驻军出门去昌国县了,还说巡抚大人再不上报朝廷,恐怕整个浙江行省都会被倭寇占据。”
虞濯同夏侯瞻目光交错,都从眼底看到了稍许震惊。
昨日传令,几个倭寇游荡,今日便开战。虞濯屏退衙役,对夏侯瞻说道:“陛下赶紧回朝,派兵南下。”
“恒清可是打算独自一人留在这儿?”
“蕲若也在,况且臣又不打前锋,不必担心。”
说话间虞濯避开他的眼睛,毕竟,自夏侯瞻的暗卫发现倭寇到往来传信,中间不知道发生多少事情,而今战事尚未明朗,怎么能让皇帝留在这冒险。
夏侯瞻转念相通,便道:“朕回朝立马调遣军队,恒清切记万事小心。”
“臣定当谨记。”
“谁可领兵?”夏侯瞻问。
朝中将才不少,可如今能打海上这场仗的人不多,虞濯想了想决定还是让当年打过辽东一带海战的将军来指挥更加妥帖,便答:“赵忠可领。”
虞濯转而想到了当日他们出手相助的晋商,恰好在明州府的晋商要有一批前往京城,便加了夏侯瞻同行,另有御行卫暗中保护。
可叹夏侯瞻又要受舟车劳顿之苦。
从明州府到昌国县船行路途颇为遥远,虞濯不可能随行而去,便找来当地的渔民询问情况。
这里的渔民也不懂面前的是什么官,便大喊:“大老爷呀,侬要给阿拉做主啊,那帮中生弗是宁,娘希匹,杀了阿拉窝里兄弟!”
府衙的守卫面面相觑,而那留下来的师爷开口骂道:“大学士面前,嘴巴不能放干净点吗?”
虞濯大致明白了这帮渔民想说自家的兄弟被海岛给杀了,挥挥手说道:“他们也是受害者,算了吧,给本官准备笔墨,本官要上奏皇上。”
他一共写了三封信,第一封的上奏不过是走个流程,夏侯瞻一到皇城,估计就能派兵南下。
第二封寄往苏州府府衙,周素肯不肯擅自出兵,那是他的事情,话带到就好。
另一封信则是寄给蕲若,让他想办法弄船过来。左思右想,虞濯决定前往昌国县亲自作战,毕竟当年他也是当过军师。
“虞大人,如今情形,估计昌国县恐怕真得打起来了,小老儿祖籍也是昌国县,不如让小老儿陪同。”
日暮时分群鸦归巢,虞濯也在县衙里听到明州知府全胜而归的消息。
“参见大学士,虞大人远道而来,下官有失远迎。”明州府知府名叫董越,字伯超,一入衙门就听到了师爷的汇报。
虞濯见他没有丝毫喜悦的神情,反而皱着眉头。
那知县是个举人出身,生长不到七尺,生平没见过多大的官,支支吾吾半天,就说了个自己叫柳思君。
虞濯没心思客套,直接问:“董大人,不知战况如何?”
董越叹息:“虞大人,不过百人而已,然而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而且……”
虞濯见他犹豫,便问:“而且什么,董大人不妨直言。”
“下官认为这只是先锋部队,恐怕马上就是主力,光凭目前的船只数量,远远不够抵御,若是大人能将苏州府的船只调度过来,方能成事。”
虞濯便问:“船只之上装有火炮,定能以一敌十,不知昌国县的船只如何?”
“仅有两艘船只装有火炮。”
“本官只是一介文臣,没有圣上允许,恐怕调动不了。”
驻军的将领名叫黄猛,人如其名,没有江浙人的灵秀,长得极为壮实,他看见府衙老老少少一帮人,大多是生面孔,大声问道:“那个是主事的?”
“黄将军,这位是翰林大学士虞大人,这位是明州府的知府董大人,你客气些。”柳知府在一旁提醒。
“今天指挥的是您董大人呀,失敬失敬!”
“黄将军英勇作战,董某不敢当。”董越扫了一眼被忽视的虞濯,心想这黄将军还真是个粗人,竟然连丞相都不认得。
当晚,几人一同出谋划策,为大战做准备。
黎明之时,东边忽然火光四溢,不少人在睡梦中被惊醒,临海而居之人甚至没有机会挣扎便被杀死。
虞濯躺了没几个时辰便醒过来,一听闻倭寇入侵,顿时睡意全无。县衙前厅内挤了不少人,有的穿盔甲有的随便披了一件衣裳,相较之下虞濯的还算是整洁。
听董越说道:“以我之见,此次使用鹰船先行,它行驶敏捷,进退裕如。之后沙船随进,便可战无不胜。”
“战场瞬息万变,这只适合海战,如今倭寇有大半都上了岛,若是再继续用这一套,恐怕难得成效。”师爷一边点灯,将府衙照得灯火通明,一边说道。
黄将军大喊一声:“管这么多甚,先将上了岸的人都赶走。”
令人惊奇的事,这帮倭寇抢了便逃回穿上,知道天大亮,也没抓着几个倭寇,反观海滨的几乎居民死的死,伤的伤,大火久久不息。
“这帮缩头乌龟!”黄将军一脚踹开无人落座的椅子,大吼:“得出船!”
柳知县在一边提醒他:“可是出海咱们也打不过呀。”
“海边布防?”虞濯问。
“恐怕没那么多兵力。董越看着桌上的地图,“倭寇少说也有几千人,而整座岛上可以登录的地方不少于十处,起码要有三四万的兵力才能成功,而且倭寇恐怕占据了不少小岛,轮番进攻,以战养战,我等消耗不起。”
“等京城调来兵力,恐怕不知道什么时候了。”柳知县叹气。
虞濯问:“倭寇真实人数,谁能说个大概?”
柳知县面色戚戚地说:“几千只是保守,怕是有上万人呢。”
黄将军拍着桌子,表示不信:“真有上万人,哪还像个龟孙子似的,撑死也就五千,实际上恐怕连两千都不到。”
董越摇头:“倭国近年来内战不断,这帮人都是流离失所集解而成的亡命之徒,单单以战船数量,恐怕有三千人,但是不排除小岛上还有留守之人。昌国县驻军不足一万,故而打不得。”
出去打,船不够,不出去打,便是永无止境的骚扰。
虞濯恍然间灵光一现,问董越:“你们这儿可有子母船?”
“大人有什么主意?”
凌云台在哪,虞濯已经说不清了,包括在这之上的人和事,可是在凌云台上所学,虞濯仍然是记得清楚。
前朝末年,天下大乱,各地有志之士纷纷起义,故而他也没少学兵法。
“昌国县海产丰饶,必定有不少小渔船,本官想要征用这些渔船,与本地战船组成子母船,由士兵带上□□,乘母船前往倭寇据点,然后跳入子船,引爆母船之上的□□。”
董越听了,眼睛一亮,便问:“县内□□可算充足?”
柳知县说道:“充足、充足,只是这□□的威力……”
虞濯莞尔一笑:“放心,本官好歹也是道家传人,自有更加厉害的□□配方。”
本作品源自晋江文学城 欢迎登陆jjwxc。阅读更多好作品
第44章 白骨乱蓬蒿 贰
暖风融融,潮气靡靡。
这几日都是刮南风,返潮得厉害,加之海雾浓浓,早晨一道码头全然看不清天南地北,这时候的天气最适宜偷袭。
敌寇游荡,渔民们自然不敢出海,县衙里的官吏纷纷游说,果真招募了不少渔船前来,士兵们赶紧装船出发。
虞濯找来工匠,用他的法子加班加点地制造□□,总算是在入夜之前赶制出来一批。试了试威力,让在场士兵都不由得动容。
“这些□□会不会受潮?”
“咱们用土办法,今日恐怕还行,日子久了不好说。”虞濯眺望东面,“各位大人,今夜就出发吧。”
那几个副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为何如此着急。黄将军是个爽快人,喊道:“这位师爷说的对,速战速决自然是最好的,董知府,您若是同意了,便起锚吧。”
说话间,是将“师爷”和大学士混为一谈了。
几人刚要反驳,虞濯摆摆手,问:“我怎么说也是军师出身,同黄将军一起出征可好?”
黄将军上下打量一番,嘿嘿一笑评价道:“个子不矮,但是太瘦了,恐怕坐船都会头晕眼花吧。”
扫了一眼目瞪口呆的刘思军和董越二人,虞濯料想不到黄将军直接将他归为“文弱书生”一类。
“晕船倒是不至于,否则前来昌国县,我怎么可能全须全尾的?”虞濯走上一艘船,徒手将锚从水底拔起来。
那锚是实铁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