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唐_绡叶》第20章


种细节。”
舒谐心中甚是了然,看着眼前之人竟也不似先前那般怨恨。
“既是他所希望的,我会保证你的安全。一切就拜托贤王殿下了。”他朝原卿越扬扬手,以不容拒绝的口吻说道,“他既拼死换了你,我不想他恨我。”
*
“元烈二十一年夏,元烈帝原元熙遇刺驾崩,丞相苏凰护驾重伤,随行护卫一并处死。时任大将军舒烨引咎卸甲归田,同年太傅沈行为拦灵驾触棺而亡,次年春尚书宋淮安称病辞官还乡……”
此后七八年间,苏凰近乎是以一人之力苦苦支撑着曾经几人许诺的天下太平。新皇残酷专横,朝中翻天覆地除旧革新,他要如何保全自身?这点就不得而知了。他将青春年少尽掷宦海沉浮,如今的城府、谋略乃至一颦一笑皆经由无数个日夜磨炼而成。他本可一走了之,他本可就此认命。
原卿越合上卷宗,忽然迫切地想见到苏凰、想问他是否孤独,是否怨恨,可曾后悔。
人活一世,何必呢。
一条影子蜿蜒至脚底,原宜殷哼着小曲儿踏进屋内,顺手带上了门。
“近来听到些风言风语。见你安然无恙我就放心多了。只是不知何时贤王府与定远将军府也走动得如此频繁。”
府中新添了许多生面孔,暗处又不知潜伏着多少护卫。他从容地背手兜着步子,不时拨弄腕上的手串。
“不得不夸赞苏国相办事妥帖周全。”
原卿越冷冷打断道:“瑞王殿下若只是过来插科打趣的,还是请回罢,本王实在抽不出空来、也无心与你谈笑。”
“嘁,几日不见竟拿王爷架子压我,从前你可不屑如此。”环绕一周,他自顾自往软塌上一卧,敛起玩笑之色,“这里说话方便么?”
“可以。”
“好,我也不与你饶舌。对那日遇刺你有什么看法?”
“宫中之人,除去你我、敬王,还剩下谁。”
“这么信任老三?”
“他不敢。”
“哈哈哈,他连在你这儿都没面子,忒惨了点。”原宜殷冷哼一声,即切回正题,“废太子那儿一切如常,还剩下谁你心里明白。昨日护送各国使者出城打死几个趁机挑事的,据说清点尸首时无端多出两具……按理说上面不会贸然动手,真要动作还忍到今日?全因你们这次动静太大,先是推倒他的太子、促使与姜氏的表面情谊破裂。再者送出小公主,这下帝后间的嫌隙愈发大了。”
原卿越执笔的手一顿,鼻息间带出一声轻笑:“多谢。我原担心许是苏凰使诈摆我一套,毕竟此前我设计他多次,二哥的话令我安心。”
原宜殷:“这点我没考虑,倒也不是不可能。”
“那样谨慎的人不会不给自己留退路……确认了也好,不必总膈应着。”
珠串禁不住拉扯,跳进沉默之中,骨碌碌滚了一地。
“大概有多少,我帮着捡一捡。”
原宜殷反捉住他的手,强忍着一腔愤懑:“不必管它!我只问你一句,从前许诺过的还作数么?若我同你结盟,你当真能够助我?”
“当真。”原卿越笑,“我就知道二哥会答应,可惜迟了些,我们失去了一大筹码。”
“不必担心。记得查惩姜氏近臣一事么,你可知为何进程如此顺利?因为有人捧了一堆罪证连夜送到我手上。你可知那人是谁?”
原卿越摇头,请他继续。
“陈全。姜怀的左膀右臂,尚书陈全。”
☆、第 21 章
姜怀年迈疾病缠身,族中年轻一辈又没几个像模像样的,眼下陈全几乎是姜府半个当家。他一旦反扑,姜氏气数也该尽了。
“老奸巨猾如姜怀,怎会将全族兴衰存亡寄托在一个外人身上?莫不是他有意放饵引我们上钩吧?”
“我也曾有过质疑,苏凰则提议可以冒险一试。结果如你所见。”
他就近捡起几颗珠子扣在桌上,抖擞衣袍拱手道别,有意无意地瞥了眼桌上的卷宗。
“虽不知为何,但我预感此人应该靠得住,你有什么疑问可去向他请教。总之,量力而行。”
原宜殷话中深意他不能不懂。对于苏凰未竟之事,他握着的仅仅是线头,至多扯出一些端倪。往下又将牵扯出多少人、什么人、引出多少事还不得而知。
国君探访民间遇刺身亡,凶犯亦当场自裁。查及凶犯来历背景,竟是申国旧民,故以“亡国流民怀恨在心伺机报复”为由草草结案,此后数年均无翻案记录。
值得一提的是,结案后不多久大理寺突遭大火,狱卒、犯人皆有死伤,时任大理寺卿严均也不幸罹难。因大小物证卷宗损毁不一,部分悬而未决之案进展受阻,某些尚存质疑的旧案要案也不了了之。
大理寺人员调度混乱,灾后清点、重建等事项一再拖延。这一现象直到新帝即位、重设大理寺卿后才有所缓解。
“恕老臣爱莫能助。”
即便休假,陈全仍穿著那身裁剪永远不合尺度的官服,从冠至履一丝不苟,兜着手,大半个人都缩在袍衫里,衣领上方两只眼滴溜溜围着他打转。
“事发之时臣还未入仕,入仕后也不曾涉猎刑部事宜。王爷倒不如向苏国相打听打听,且不论其官任两朝,他就是当事人之一,没人比他更清楚了。”
“苏相已经不在了。”
“不日便要上朝,他又去哪通敌叛国去了?”
说这话时陈全一脸的嫌恶,嘟喃着“我说今天怎么不是他来”。见原卿越目光稍作躲闪,即追问道:“不在了?人没了?真没了?”
“差人在那片水域连日打捞,还未寻到尸首,不过也是迟早的事……尚书大人没收到风声么。”
“我骗你作甚!莫说是我,就连姜太尉恐怕也不知道呢!”
陈全从袖管中伸出枯树般的手,牢牢钳住他的手臂,神情紧张中又带有一点困惑,口中念念有词:“终于按捺不住了么?不应该……不应该啊!”
原卿越假意试探道:“您素来与他不合,这事儿与您有关系吗?”
陈全一下松了手,脸上闪过一丝狐疑,侧过身子斜眼瞟他。
“王爷这话说的没轻没重。我虽嫌他,也犯不着和他过不去。我非但不能害他,反倒还要谢他、助他。他是连皇帝都不能动的人,反之,也只有皇帝敢动他。”
少顷,陈全复又叹道:“九年了,他终究是躲不过。老夫为你指条明路——去城郊找个名叫林缨的猎户,动用下苏国相的面子,或许他肯告诉你些东西。”
*
红衫女子舞毕,揭下面具,向在场所有人行礼。若说方才的舞姿已令他痴迷,那么女子露面这一瞬仿佛施了定身咒,叫他呆坐在那里,久久不能动弹。
女子额间那朵明艳的花钿如火焰般舔舐着他的心,原弘靖伸手,触到的却是一片虚无。
自那日除夕宴后,眼前便时常重现旧年光景。
绮月公主舞艺倾城,容貌倾天下。
这世上只有他能与之相配。
可为什么……为什么这些人通通要忤逆他?
我有什么不是?我有什么不好?
原弘靖伏着身子一顿咳嗽,他撇开宫人的手,吩咐道:“摆驾凌云宫,朕要去看望……看看梅花。”
“禀陛下,梅花已经谢尽了……还去么?”
*
年节后首次早朝,众臣都比平日来得更早了些。新年头一遭奇事,便是国相苏凰无故缺席。另一遭则是名不见经传的贤王居然现身朝堂之上。引得旁人侧目。
“原卿越,例银不够差人说一声便是,你来这做什么?”
原伯秋稍往前站位,有意压他一头,连装也不屑装出一副好脸色。
“听闻父皇交与你的差事又没办好,这都有脸来,贤王凭什么不能?”
原伯秋当是谁胆敢挤他一把,刚要发作,看清来人后转怒为讽:“果真是新年新气象,一向不理朝政的二哥这是……请安来了?”
“聒噪。”
原宜殷丢下两字,站定不再言语。
随后皇帝被宫人搀扶而来,恹恹地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忽一瞥堂下,竟十分热闹。转而对原伯秋道:“南境之事你夸下海口却无功而返,罚俸三月,此事也不再交由你去办。你兄弟几人都该常来旁听政事,来日好替朕分忧。”
最后一句,竟是笑着对原卿越说的。
“禀父皇,儿臣……儿臣……”
一出声即引来无数目光,如芒刺在背。他长长舒了一口气,索性往前大迈几步,将所有目光甩在身后,眼中只有殿上那人。
“儿臣有个故事想讲与大家听。”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