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望书》第51章


⒗泼私惺档氐鞑椤5乜蟛堪丫友拥厍腥肓恕拔鞅闭宜苹薄?br />
内蒙古到北京参加汇报的同志,在自治区政府驻北京办事处请我们吃饭,对我们的采访报道,第一次让全国都知道居延绿洲环境恶化问题一再表示感谢。
解决黑河的断流、遏制绿洲生态恶化问题终于提上了议事日程。
两省区地方和水利部门扯皮又进行了好几年。2000年,国务院决定黑河进行水量统一调度和管理,并成立了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黑河流域管理局——虽然这条内陆河与黄河完全无关。国家为治理黑河投入了大量资金。其实方法很简单:即沿岸的灌区“全线闭口,集中下泄”。2002年,黑河水重新流入东居延海;2004年9月,黑河水还曾注入干涸达43年之久的西居延海。虽然黑河中上游水库已经7次集中向下游放水,年水量二、三亿立方米,但每年六七月间,居延海仍要见底,只有2005年除外。这一年7月,从上游突然涌来的黑河水与东居延海的湖水汇合了——30多平方公里的水面上,飞翔着水鸟,苇草开始生长。沿河大片枯死多年的胡杨、红柳根部也吐出了新芽,原有退化的草场也开始恢复。
“启动了塔里木河、黑河流域治理”,写进了朱镕基总理200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为此,有关部门组织记者去采访黑河调水的成就,一路浩浩荡荡,并出经费把采访的报道汇编出版成一本厚厚的书,名为《绿色的颂歌》。
北京,飘雪的冬天。1993年到2003年,10年间,我的工作有了很大的变化。想再次居延地区看看,但心愿未了。
独自一人在雪地上走着,冷风中头脑清醒了许多。我始终想不明白的是,上游大坝向下游开启闸门泄放一点救命的水源,被作为具有“科学”工程意味的“调水”“借水”。向下游放水是值得称赞的,为什么不谈断流的原因呢?居延海恢复水面是“一曲绿色的颂歌”。那么,唱衰居延海绿洲、唱干居延海碧波的又是什么歌呢?
——也许言重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实是对败笔的涂改,奇迹也是对“劣迹”的修正。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十、消失的城市水系
这已经与西部、与黑河无关了。
但相似的悲歌与颂歌,仍在不少河流上重复着——
一个城市不能没有水源,城镇选址“得水为上”,问水知山,“以水证龙”。(《堪舆完考录》)除水形、水势外,还要注意水质的优选。因此,河流是城市的灵魂,是养育城市的母亲的乳汁。
2003年夏天,一场大雨扫过古城南京。
数千居民家中受淹,不少路段受阻。在各媒体上出现了汽车在河面似的街道上像船一样行驶,行人在没膝深的水中艰难行路的画面和图片——为了突出视觉效果,有的图片还选择了雨中的孩子,水没到了大腿跟。
大雨如注,这是肯定的,24小时下了差不多200毫米,降水强度大。至于报道中说“雨量创历史之最”,还缺乏有效的量上参照系。谁能知道几百年前的一场暴雨日降水量?其实,南京这次大雨,只是局部地区强降雨,比如说浦区,雨量更大一些,而不是长江或南京地区流域性的连续大暴雨。
“市委、市政府紧急动员,组织各方力量加大排水力度,确保市民生活不受大的影响。”街上积水盈尺,说明城市的排水不畅。不知道采取了哪些措施,我想无非是抽水排或开沟挖渠。
南京城市有二千年多的历史,期间遭遇的强降雨一定不在少数。似乎很少因一场局部大雨,全城就排水不畅,街巷成河的。
我国七大古都之一的南京,地理环境优越,山环水抱,为天然佳地,称之为“虎踞龙盘”。现在南京旧城是明初形成的,当时修筑的城池,达30公里,它不仅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古城,在世界古城中也是比较大的。全城的形状不规整,可以说是最不整齐的城池的代表作。但这并不妨碍它有一套完整科学的水系,河湖泊水位调节管理系统。
南京城市的建设格局与玄武湖、秦淮河、燕雀湖等湖泊河流密切相关。紫金山和玄武湖、莫愁湖等,山色湖光,成了南京的佳绝之处。南京城内河道纵横,有秦淮河、运河、城壕、御河、珍珠河等,均互相连通。其中秦淮河分作两支,一股经由通济、聚宝、三山、石城各个城门绕城而过,到石头城流入长江。另一支亦称内秦淮河,从通济水门入城,流入大中桥与吴城壕汇合,往西至望仙桥出城。为了调节水位,在城墙下部建有通水沟、管道等。我曾前往通济水门考察,这一带游人罕至,从宾馆乘车出来,多次打听才找到水关遗址。这里就是今日繁华的秦淮河的入城处。城墙高耸,水关上古藏兵洞历历在目,绿水萦迥,芳草依依。只是如今城内外河流已不成水网,也无航运功能,河面空阔,帆影杳然,只有数人在河边垂钓。
城内多河流湖泊,水多又鲜有水患。古代的城市“规划者”有很大的气魄,敢于把天然的湖泊和河流系统与城市的平面设计结合起来,不仅显示了非凡的艺术手法,而且从生态环境角度来说,也是极有远见的。
中国有5000年的文明史。自公元前841年起,有文字记载的编年史就没有间断过,这在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像西亚耶利哥那种已有石围墙的新石器时代的早期聚落,西方学者有时用镇(town)来表示——这就是城乡最初分化意义上的城和镇。如果我们从更大的空间研究这些古代城镇的形成和发展,就会发现许许多多河流。
我国古代城市从择地、选址,到城工建设、街道布局都有明确的思想作指导,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城市的水系思想。一个城市不能没有水,临水是建城的原则。
中国的许多城市都是以河流为坐标,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在永定河与潮白河之间,演绎了北京的悠久历史。伊水和洛河,哺育了洛阳的繁华,河出图、洛出书——中国文化的源头“河洛文化”也与水息息相关。杭州地处西子湖畔、钱塘江边,是平原、丘陵、湖泊与江海之间的结合部。
不仅保障生活生产用水,水路交通两便,可以说水是城市生态系统的血脉——如何引水入城,怎样贯通,如何运用支流建筑各种桥梁,种草植树,以致形成园林景观,都有一整套学问。唐代是个温暖湿润的时代,水灾十分频繁。我国南方多数古城,在唐代经历过多次大水,疏竣河道,修建水闸,加固堤坝,通过治理,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水系。
古代我国城池大大小小不下数千座,每个城市的建设都有自己独立的规划,十分重视与水的关系,可以说是“相伴相生”、和谐相处。
中国古代大城市都有水系。
战国时的秦都咸阳城,北魏洛阳城,汉长安城,唐长安城与洛阳城的迁址与建设,均使城市靠近大河或紧临河、湖。有的城市将大河引入城中,在作规划时,使河水穿城而过,水过城时,建水门。北宋时东京城有5条水系进入城中,仅汴河上架的桥就有几十座。元明清时的北京城更有很大的水系。车水马龙,则形容城市水陆交通的繁忙。
江南地区城镇基本上都有水网,河街水巷。如苏州和绍兴城,每一条几乎都与河相伴,构成水网系。每一条河道路过街口,上都要架桥。桥的式样很多,使得城镇风光秀美。如唐代扬州城里就有20多座桥,“廿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可见景色很美、入画入诗。
历史上,很多城市由于战乱、天灾、人祸,经历过兴衰,城址也有所变迁,如金、元和明清各代,北京市中心的方位都不相同——这也与永定河及运河水系的变化有关。而苏州是少数几座一直没有迁移过的城市之一。这座城市恰恰在城内有十数条大河,东西南北还有许多水巷,四通八达,全城有桥260多座,而且多是石桥。历史上从未有“水漫苏州”之说。可见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水系、乃至水网,对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
几十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我国城市地质水文受到极大的破坏。现在绝大多数城市中几乎见不到河流了。一是道路拓宽,首先想到的是填塞河流。二是污染严重,河流首当其冲,河水发臭,不去加强治理,采取的办法,便是一填了之。于是城市中河流消失了、水系消失了,——改埋给排水管网,变成了纯粹意义上的“给排水系统”。
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