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他在某个时候放弃过他的1905年所做的任何宣言”。R.斯图威尔
(1975,75-77)于1975年以令人信服的证据宣布,爱因斯坦从未对他的光量子假说有
过任何动摇,事实上,他本人对此“越来越深信不疑”。
直至1918年,卢瑟福(见佩斯1982,386)还说,“能量与频率之间的这种明显联系,
物理学至今还不能做出解释。”佩斯在研究这段插曲时指出,“甚至在光电效应预言被
证实和接受之后,除了爱因斯坦本人外,几乎没有任何人在光量子方面做过任何工作”。
作为证据,佩斯引证了1922年爱因斯坦获诺贝尔奖金时的贺词。爱因斯坦不是因为他的
相对论,也不是他的光量子理论,而是“因对理论物理学所做的贡献,特别是因发现了
光电效应定律而获奖。”因此,我们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爱因斯坦的革命性贡献当时
只是停留在理论革命阶段,并未得到实际上的支持。
密立根企图否定爱因斯坦新观念这件事,不能简单地以此认为当时的物理学界普遍
存在着反对爱因斯坦开创性观点的潮流。对爱因斯坦理论观点的一般态度是不予理睬,
而不是积极论战。作为一个真正伟大的科学家,密立根确实是一个例外。1913年,一份
推荐爱因斯坦当选普鲁士科学院院土的正式文件,反映了当时物理学界的一般态度。在
这份文件上签名的是四位伟大的科学家和爱因斯坦的支持者,他们是M.普朗克,W.能
斯特,H.鲁本斯,和E.华伯。这份发表于1962年文件(见佩斯1982,382)高度评价了
爱因斯坦的杰出贡献,它甚至宣称:“在大大丰富现代物理学的每一个重大研究领域中,
爱因斯坦几乎对每一个重大问题都做出了杰出贡献。”然后,他们感到应该原谅爱因斯
坦“有时……也会在他的思索中失去目标”,例如“他的光量子假说”,在谈到原谅这
一过失时,他们补充说:“即使在最精密的科学中,没有一点冒险精神,也是不可能引
进全新的思想的。”即使荷马也有弄错的时候。
量子论和光谱:玻尔原子模型
前面谈到的并非量子论发展的唯一线索。1912年,在曼彻斯特卢瑟福实验室工作的
一位年轻的丹麦人提出了一个全新的、革命性的原子模型。N.玻尔最初接触的是卢瑟福
的原子模型,它如同一个高度缩小的太阳系,中央原子核周围是“轨道行星”一样的电
子。玻尔模型的革命性在于,新的“原子模型”能够解释一定频率的光的辐射和吸收。
他采用了普朗克的辐射理论,即能量“明显可分的辐射”是存在的。然后他指出,“普
朗克关于原子系统行为的理论之普遍适用性,是爱因斯坦最早指出的,“并得到了其他
物理学家的发展。众所周知的事实是,玻尔假设:处在稳定轨道上的电子既不发生辐射
也不吸收能量,但当它从一个稳定轨道“跃迁”到另一能量较低的轨道时,原子就会辐
射出一个光量子;反之,当电子吸收一个光量于时,它将“跃迁到能量较高的轨道上。
玻尔指出,以此为基础,他能够推导出几个已知的光谱学定律。这就是著名的、革命性
的“古典”量子论的起源。
很难判断被尔当初是如何看待自己理论的革命性的。从1913年到1924年,他肯定在
尝试尽可能使他的理论包容更多的经典概念,以使其以“符合伟大传统”的形态出现。
然而,玻尔在谈到他最初的理论时,只是称其为原子“模型”,这使人想起了爱因斯坦
在1905年他的光量子论文中使用的特定的用语“启发性”。到了20年代初,几乎没有任
何人怀疑玻尔理论的革命性,绝大多数哲学家都意识到了这一点。玻尔理论后来的发展
包括,从单电子原子(氢)扩展为双电子原子(氦);引进椭圆轨道的概念。许多物理
学家对这一伟大理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除玻尔外,另一位重要的人物是A.索未菲。同
所有革命性的科学思想一样,玻尔的量子论也没有立即得到科学界的普遍接受,尽管他
与实验发现的规律在数值上符合得更好。或许这种推迟的原因并非由于玻尔原子模型和
光谱量子论本质的革命性,而是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大战后,几乎每一个著名
的科学家都对量于论发展的重要结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玻尔理论本质上是与爱因斯坦的理论联系在一起的,因为二者都假定电子与光子相
互作用的方式是一对一的。在表述光电效应时,爱因斯坦考虑了光子具有足够的能量引
起吸能电子辐射并脱离物质表面的情况,而这种情况在玻尔理论中是一种极端条件间离
子化);当光子能量较小时,电子不会脱离原子,仅仅“跃迁”到更高的轨道。玻尔理
论中令人难以置信的困难是所谓分立态与定态概念,也就是轨道的概念。而且,正如爱
因斯坦一样,玻尔也提出了一个直接同麦克斯韦物理学基本原理相矛盾的假设。麦克斯
韦认为,在电场(原子核周围的正电场)中运动的带电体(电子)必然发生辐射。按照
所有已被接受的物理学原理,一个轨道电子必然会因为辐射的缘故不断地减少它的能量,
那么它的运动轨道也就会不断地降低直至最终落入原子核内。但玻尔假定,一个电子能
够在稳定的轨道上绕原子核旋转,而不会释放能量而发生辐射,这就是影响这一理论被
接受的主要障碍。M.V.劳厄就是反对者之一,他怀疑玻尔理论的主要理由是其直接违
反麦克斯韦物理学。
那些在3O年代开始学习物理学的人如我本人,一定会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那时,量
子论课程(以及许多教科书)的特点之一就是先进行一番历史回顾,然后才开始正题。
在历史回顾中,学生们可以一步步地了解到古典辐射理论(包括能量均分原理)的失败
以及(普朗克和爱因斯坦开创的)量子论发展的各个阶段。然后,讨论光谱学原理和玻
尔理论对这些原理的阐释,接着是索末菲将玻尔理论中的圆轨道发展成椭圆轨道。这一
阶段往往特别强调密立根,弗兰克和赫兹的实验的历史意义。最后,学生们会逐步学到
电子的自旋,量子数的概念以及伟大的泡利不相容原理。现在看来,之所以对量子论被
接受的原因进行历史考察,是因为授课的教授们和教科书的作者们感到有必要让学生们
了解前辈科学家们的经历,他们是如何转变的,是如何被迫接受一个全新的观念与尚不
完善的物理学基础的。这就是量子论革命性质的一个标志。
深入研究玻尔1913年至1923年发表的著述可以发现,尽管他运用了普朗克常数并涉
及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理论,但他并没有明确宣布赞同光量子理论。这就是说,他的工
作主要是研究电子轨道(也就是能级)发生变化时光的吸收和辐射问题,而不涉及光的
本性和光的传播。在其原始论文(1913)中,玻尔承认了他引进了一个“与经典电动力
学原理不相容的量,即普朗克常数”(见霍尔顿和库恩1969;米勒1984)。现在看来,
玻尔理论似乎是经典力学用于确定稳定态的量子化概念以及不连续假设的奇异结合。玻
尔(1963,8)显然明白,他的“原子模型”尚不完善,是不完整的初级形式,因为它的
“基本思想与经典电动力学理论那些久经考验的,备受赞美的原理相冲突”。正如M.克
莱因所发现的,1910年至1913年间,像M.普朗克和H.A.洛伦兹这样的科学家对爱因斯
坦的光量子理论提出的最尖锐的批评也只限于“光量子说完全不能解释光的干涉和衍射
现象”(1970)。玻尔本人在1913年的一次演说中说,原子释放的是纯辐射而不是光量
子。从1913年到大约1920年,玻尔一直尝试着把经典的光的波动理论与原子辐射理论协
调起来,最终建立了他所谓的“对应原理”。但A.索未菲1922年在他的颇有影响的论文
《原子结构和光谱线》中,对应原理唯一使他惊奇的是,“保留了那么多的波动理论,
甚至在绝对是量子特性的光谱过程中也是如此”(p.254)。索未菲最后说,“现代物
理学目前正面临着不可调和的矛盾。”(p.56)玻尔本人甚至提议抛弃他所说的“所谓
的光量子假说”。对这个激动人心的年代进行探讨不仅看到在企图建立一个与原子模型
有关的,令人满意的光谱学量子论过程中产生了多么大的
小说推荐
- 科学革命的结构
- 作者:托马斯?库恩(Thomas S.Kuhn)译者:李宝恒、纪树立序下文是第一次发表我差不多十五年以来的构思。十五年前,我还是一个就要完成学位论文的理论物理学研究生。我有幸参加了一门为非自然科学家讲述物理科学的实验大学课程,这才第一次使我对科学史有所了解。完全出乎我意外的是,这种对过时的科学理论和
- 最新章:第40章
- 学习的革命
- 《学习的革命》作者:佚名第一章 未 来塑造未来世界的15种主要趋势一场革命正在改变着你的生活和你的世界。你是生活在新时代的第一代人,这个时代在一个差不多一切都会发生的纪元里提供了对未来无限的选择。除非我们能够知道变化的范围,看到它们的潜力,并抓住机遇,我们每一个人才能作出选择,并在一生中继续不断地作
- 最新章:第58章
- 中国的新革命
- 手机访问 m╮欢迎光临︱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欧阳袖】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从中关村到中国社会:中国的新革命 作者:凌志军 第一部分 第1节:前言(1 001前言《时代》杂志的封面故事在大多数情形下都是撩人的 它在2007年1月22日的一期上,用了一幅血红色的图片来展示中国:一个巨
- 最新章:第52章
- 一个中国革命亲历者的私人记录
- 一个中国革命亲历者的私人记录 作者:李耀宇,李东平 这是一个自幼参加中国革命的普通士兵对其人生经历的私人记录。书中虽然没有透露重大历史事件的决策内幕、描写革命过程的奇峰险壑和波澜壮阔,但作为许多历史细节唯一健在的见证人,他忠实地记录了中国革命过程中许多稚拙平实的一面,革命领袖们即使在战争年代也从不缺
- 最新章:第41章
- 中医内科学
- =中医内科学作者:王永炎、鲁兆麟【完结】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学科的主干课程,是基础理论联系临床实践的桥梁,是中医临床各科的基础,在中医院校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医内科学是以中医理论阐述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特征、辨证论治及预防、康复、调摄规律的一门临床学科《中医内科学》内科著作。上海中医学院主编。原
- 最新章:第144章
- 不科学世界里科学抓鬼
- 文案: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和 已经码字放心入坑,12点更新。最少日六。放心入坑。周翠花,生在红旗下,科学主义贯彻者。但是事实就是如此的难料。孟婆汤喝的掺水的了,直接让她有了上辈子的记忆。重生在了以传播迷信为谋生手段的周家。她怎么会屈服了!作为四有新青年,但是现实的情况不断的推动着周翠花往前走。
- 最新章:第113章
-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
- 作者:刘以林、于笑然系统与系统工程 丁渭造宫与系统工程 在我国古代的北宋(公元 960~1127 年)年间,有一天皇帝居住的皇城(今河南开封)因不慎失火,酿成一场大灾,熊熊大火使鳞次栉比、覆压数里的皇宫,在一夜之间变成断壁残垣。为了修复烧毁的宫殿,皇帝诏令大臣丁渭组织民工限期完工。当时,既无汽车、吊
- 最新章:第1333章
- 革命的年代
- ,革命的年代序言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本书的目的不在于详细叙述,而是企图做出解释并达到法国人所谓的高度通俗化(haute vulgarisation。有一定的理论素养、受过教育、有一定学识的公民是本书的理想读者,他们不仅对于过去的一切充满好奇,而且希望理解世界是如何以及为何会变成今天的面貌,而它又将走向
- 最新章:第88章
- 以革命的名义
- ╮欢迎光临︱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以革命的名义》作者:管杀不管填文案 一部波澜壮阔的法国革命历史巨篇 一个黑眼睛黄皮肤的中国主导法国革命的传奇《以~革~命的名义》将把你带回到那个激情澎湃,刀光血影的18世纪欧洲风云 革命是什么 革命是毁灭,她镇压一切反抗革命的敌
- 最新章:第50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