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相互作用这一特例”。这篇论文中,作者声明:在单次原子相互作用过程中,他们
将“抛弃…能量与动量守恒原理的一个直接运用”,他们认为,守恒原理仅在宏观统计
水平上是有效的,对单个原子并不适用。在此前两年,索未菲曾说过:抛弃能量守恒原
理可能是医治光的波粒二象性疾病“最好的药方”(佩斯1982,419)。几年后,海森伯
(1929)在评述这段历史时指出,“玻尔…克拉摩…斯拉特理论代表了古典量子论危机的
顶点”(佩斯1982,419);按照佩斯的说法,它是“古典量子论的最后一座堡垒”。
斯拉特后来在致B.L.F.D.瓦尔登的信中说,“能量和动量统计守恒的思想”是
由“玻尔和克拉磨上升为理论的,这和我更好的见解完全相反”(斯图威尔1975,292)。
斯拉特指出,玻尔和克拉摩有充分的理由说明“在当时的条件下,没有任何现象需要假
定空间中光微粒(或量子)的存在。”斯拉特“对抛弃量子论获得的益处同放弃能量守
恒和因果律造成的损失作了比较,终于被所获得力学机制的简单性所征服”。
否定这一理论的意见“非常之多”(斯图威尔&;7)。然而,真正的答案并没有
在理论讨论中出现,而是来自于直接的实验。关于实验结果,我们不妨引用赫胥黎曾经
说过的话:“一个漂亮的假说被一个丑陋的事实扼杀了。”实验毋庸置疑地证明,能量
和动量守恒定律即使在单一原子层次上也是有效的。这一判决性实验采用的正是康普顿
效应技术。第一批实验结果是柏林的W.玻特和H.盖革获得的,而后,A.H.康普顿和
A.W.西蒙得到了更为精确的结果。1925年4月21日,玻尔一听到这个消息,立即写到:
“目前最迫切的事情是,给我们革命性的努力以尽可能体面的葬礼”(见斯图威尔1975,
301;佩斯1982,421)。同年7月,他在《物理学杂志》上发表文章,两次提到了革命。
他写到,“我们必须为这样的事实作好准备:经典电动力学理论所需要的推广,要求对
那些迄今为止一直描述自然的概念进行革命性的变革”。这段插曲和玻尔对他的议论,
也许正显示了量子论的巨大威力,它是那样伟大以致于使人们不自觉地使用革命的语言。
第二十八章 爱因斯坦论科学革命
对于许多历史学家,哲学家,社会学家和科学家来说,相对论革命已成为科学革命
的典范。但爱因斯坦却认为他的贡献应被视为物理学进步的组成部分,而不是物理学革
命性的发展。他从未写过专门的文章论述与进化观相对应的革命观这一主题,但他却在
许多场合下对此作过深刻的表述。
在评价爱因斯坦关于科学革命的观点时,我们必须注意,在他获得国际声望之前,
他的观点与其后来的观点是不同的。这也许能解释这样一个事实,他在1905年3月写给C
.哈比希特的一封信中,把自己的光量子概念说成是“非常革命的”(希里格1954,89)。
但在1947年,他却强烈反对科学发展是由一股稳定的革命潮流所推动的观点。就我所知,
这封致哈比希特的信,是爱因斯坦唯—一次使用“革命的”这一词汇来描述他自己的工
作和本世纪物理学。其它关于爱因斯坦对科学革命的论述,或散见于他的通信中,或流
露在他的演讲中,或体现在他所写的有关自己的工作或其他科学家成就的文章里。因此
他的每一个见解必须放在特定的背景下去考察和理解。我发现没有证据表明爱因斯坦对
科学革命的模式有过什么重要的思想或曾建立有关科学发展途径的真正理论。我在这里
还要补充一点语言上的问题:爱因斯坦的母语是德语,因此,在理解和翻译上也会出现
问题。
在爱因斯坦发表了他的“非常革命的”光子概念,相对论以及对布朗运动的深入研
究成果一年之后,他明确地谈到他的忧虑,他担心也许他再也不会得到做出上述成就时
所具有的创造力。难道伟大的创造力真的穷尽了吗?lgu年5月3日他写信给M.索洛文,
表达了他担心不再会做出新的重要的科学贡献的忧伤心情。他说:“我将要步入停滞不
前和思想贫乏的年龄段了,面对年轻人的革命热情,这个年龄段的人只能悲叹而已”
(爱因斯坦1956,5;见费纳1971,297;1974)。这句话说得多少有点模糊,但我想其
含义之一就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青年科学家容易产生“革命性思想”,因此他们很可
能形成“非常革命性的”观念。我认为不能把1905-1906年的两封信中发现的“革命的”
这个词汇看作与当时科学界流行的革命一词的含义有何不同。这就是说,爱因斯坦特别
强调光量子概念体现了很强的不连续特性,是物理学进程中的革命性突破。
爱因斯坦于1905至1906年对革命性科学的召唤与他1947年的评论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1947年1月30日《纽约时报》刊登了这样一条新闻:“爱因斯坦的理论得到拓展”。这是
指A.薛定谔的声明:“解决了一个30年悬而未决的老问题:爱因斯坦1915年的伟大理论
得到有力的推广。”《纽约时报》报道说,薛定谔宣称他已将广义相对论从引力范围扩
展到电磁领域。这项研究是“我们科学家应当做的事,而制造原子弹却相反。”薛定谔
的声明被人们视为是不够谦虚的。在此之前,《纽约时报》派人采访了爱因斯坦,要他
发表看法。采访报道同有关薛定谔的新闻登在一起。它只引用了爱因斯坦的几句话,他
“目前还不能对此做出任何评价”,爱因斯坦说:“我缺乏第一手材料”,而且“有关
科学上的事情”,他与薛定谔只有“有限的联系”。
但是,尽管爱因斯坦没有在新闻媒介上做出公开评论,他却写了一篇文章,其英译
本M.克莱因曾引用过(1975,113)。爱因斯坦说:“读者得到的印象是每过五分钟就
会发生一次科学革命,简直就像某些不稳定的小国家发生军事政变一样。”爱因斯坦认
为(根据克莱因的引证):“过多使用科学革命这个术语会使人对科学发展过程产生错
误的印象”。爱因斯坦写道:这个“发展过程是前后连续几代最优秀的头脑加上不知疲
倦的劳动”,是“逐渐导致对自然规律的更深刻的认识过程”。在这些文字中,我们可
以发现,尽管爱因斯坦强调科学进步的积累的一面,但他没有完全排除偶然发生的革命。
克莱因发现:“只有当(科学上的)变革达到法国或俄国革命那种程度时,爱因斯
坦才特别地提到了科学革命”。我们已经看到爱因斯坦一再提到麦克斯韦革命(或法拉
第,麦克斯韦,赫兹革命)。在他的“自传注释”(1949,37)中,爱因斯坦指出:
“从引进(电磁)场而开始的革命绝没有完结。”克莱因(1975,118-119)对爱因斯
坦的成就进行深入的分析后指出,爱因斯坦并没有真正创立新的“光量子理论”,而仅
仅是提出一个假说,它是“建立必要的新理论的一个富有启发性的向导”。克莱因还指
出,在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时,他没有宣称他“发现了新的基本理论”。因此在他1907
年的论文中(1915年的文章中也是如此),爱因斯坦正确地指出狭义相对论不过是“一
个富有启发性的原理”。对爱因斯坦说来,相对论不能构成一场革命。
尽管爱因斯坦在他1905年做出的三个伟大贡献中,只把其中的一个冠以“革命性的”
这样的定语,但他的科学界的同仁、学生、合作者和传记作者都赞成科学史家的观点:
狭义相对论、光量子论、对布朗运动的解释这三者都具有革命性质。其中他对布朗运动
的解释最不为人们所知,但它的革命性质是与生俱来的,因为它为解决分子运动这一基
本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方式。在研究分子运动时,爱因斯坦建立了“已给出的统计涨
落理论中第一个重要的方法”(克莱因1975,116)。由波兰物理学家M.V.斯莫尔乌克
尔斯基同时独立提出了这一理论,被许多同代人看作是革命性的,特别是当它被J.佩兰、
斯维德伯格和其他人的实验证实以后。但爱因斯坦并不认为这一工作是革命性的,因为
“它不过是摆脱机械论世界观所得出的一个必然结果”(同上)。
爱因斯坦1905年论光的量子性的论文的革命意义已经在本书第27?
小说推荐
- 科学革命的结构
- 作者:托马斯?库恩(Thomas S.Kuhn)译者:李宝恒、纪树立序下文是第一次发表我差不多十五年以来的构思。十五年前,我还是一个就要完成学位论文的理论物理学研究生。我有幸参加了一门为非自然科学家讲述物理科学的实验大学课程,这才第一次使我对科学史有所了解。完全出乎我意外的是,这种对过时的科学理论和
- 最新章:第40章
- 学习的革命
- 《学习的革命》作者:佚名第一章 未 来塑造未来世界的15种主要趋势一场革命正在改变着你的生活和你的世界。你是生活在新时代的第一代人,这个时代在一个差不多一切都会发生的纪元里提供了对未来无限的选择。除非我们能够知道变化的范围,看到它们的潜力,并抓住机遇,我们每一个人才能作出选择,并在一生中继续不断地作
- 最新章:第58章
- 中国的新革命
- 手机访问 m╮欢迎光临︱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欧阳袖】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从中关村到中国社会:中国的新革命 作者:凌志军 第一部分 第1节:前言(1 001前言《时代》杂志的封面故事在大多数情形下都是撩人的 它在2007年1月22日的一期上,用了一幅血红色的图片来展示中国:一个巨
- 最新章:第52章
- 一个中国革命亲历者的私人记录
- 一个中国革命亲历者的私人记录 作者:李耀宇,李东平 这是一个自幼参加中国革命的普通士兵对其人生经历的私人记录。书中虽然没有透露重大历史事件的决策内幕、描写革命过程的奇峰险壑和波澜壮阔,但作为许多历史细节唯一健在的见证人,他忠实地记录了中国革命过程中许多稚拙平实的一面,革命领袖们即使在战争年代也从不缺
- 最新章:第41章
- 中医内科学
- =中医内科学作者:王永炎、鲁兆麟【完结】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学科的主干课程,是基础理论联系临床实践的桥梁,是中医临床各科的基础,在中医院校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医内科学是以中医理论阐述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特征、辨证论治及预防、康复、调摄规律的一门临床学科《中医内科学》内科著作。上海中医学院主编。原
- 最新章:第144章
- 不科学世界里科学抓鬼
- 文案: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和 已经码字放心入坑,12点更新。最少日六。放心入坑。周翠花,生在红旗下,科学主义贯彻者。但是事实就是如此的难料。孟婆汤喝的掺水的了,直接让她有了上辈子的记忆。重生在了以传播迷信为谋生手段的周家。她怎么会屈服了!作为四有新青年,但是现实的情况不断的推动着周翠花往前走。
- 最新章:第113章
-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
- 作者:刘以林、于笑然系统与系统工程 丁渭造宫与系统工程 在我国古代的北宋(公元 960~1127 年)年间,有一天皇帝居住的皇城(今河南开封)因不慎失火,酿成一场大灾,熊熊大火使鳞次栉比、覆压数里的皇宫,在一夜之间变成断壁残垣。为了修复烧毁的宫殿,皇帝诏令大臣丁渭组织民工限期完工。当时,既无汽车、吊
- 最新章:第1333章
- 革命的年代
- ,革命的年代序言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本书的目的不在于详细叙述,而是企图做出解释并达到法国人所谓的高度通俗化(haute vulgarisation。有一定的理论素养、受过教育、有一定学识的公民是本书的理想读者,他们不仅对于过去的一切充满好奇,而且希望理解世界是如何以及为何会变成今天的面貌,而它又将走向
- 最新章:第88章
- 以革命的名义
- ╮欢迎光临︱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以革命的名义》作者:管杀不管填文案 一部波澜壮阔的法国革命历史巨篇 一个黑眼睛黄皮肤的中国主导法国革命的传奇《以~革~命的名义》将把你带回到那个激情澎湃,刀光血影的18世纪欧洲风云 革命是什么 革命是毁灭,她镇压一切反抗革命的敌
- 最新章:第50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