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海丘两侧的地壳以这种方式积累增长时,这种物质(巨大的板块)就会横向离开海丘。
既然地球不可能增大,这个板块在增长过程中也不会简单地扩张,那么在远离诲丘之外,
必定会有一处板块发生分裂。换言之,板块离海丘最远处的边界被挤到另一个板块底下,
并最终进入地幔中。这时,板块边缘的水分全部被挤压出来,而板块进入地幔的部分又
重新变成了熔融状。这个过程同某种对流“传送带”联系在一起,即从海丘的地幔中带
出物质,然后把它传送出去,这些物质最终在远处的海沟附近又再次回到地幔中。
于是,大西洋底便产生了一股巨大的、持续的压力,它把载有南美洲和非洲的两大
板块推离大西洋中的海丘。大约在1.8亿年以前,南美洲和非洲是连在一起的,这就是
冈瓦纳大陆。两块大陆的分裂线与导致海底扩张的,并且现在仍很活跃的大西洋底海丘
线十分吻合。每当发生地震时,这条海丘线便清楚地显现出来,目前,它与南美洲和非
洲的大西洋海岸线的距离大致上是相等的。
赫斯进而提出了海底扩张说的合理推论。他认为,由于海底扩张效应,海底壳层不
断地在大陆一边创生,而同时又在大陆的另一边消失(麦肯奇1977,117)。这个观点通
常被看成板块构造说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内容,也是我们理解大陆漂移理论的主要基础。
大西洋地壳层从海丘移出的速度大约是每年四厘米。按照这个速度推算,大西洋海底壳
层从海丘全部移出,也就是移动整个大西洋宽度的距离所需的时间为两亿年。这个数字
立即可以用来解释许多未知的奥秘。例如,海底钻孔找到的化石标本都未超过两亿年
(中生代前后)。而从陆地上挖掘出的海生化石研究表明,这些海生生物都可追溯到二
十亿年以前。再如,假设海床的年龄与大陆同样古老,那么按正常的沉积速度,海床上
应当产生很厚的沉积层,但钻探分析表明,海床上的沉积物很少。简而言之,在海洋存
在的几十亿年中(乌耶达1978,63),海底并不是永恒的,而是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
运动。
如果把赫斯的观点同板块构造说的一般思想结合起来,就可以满意地解释另一个现
象或过程;板块边缘新物质的增加,并不使板块的面积增大。由于压力作用,板块在不
断地缩小。这一点在两个板块的碰撞处山脉的形成和山脉的更替中,表现得非常明显。
哈里·赫斯在阐述他的海底扩张说时,很清楚他的理论“与大陆漂移说并不完全相
同”(1962,617)。按照大陆漂移说的思想,“大陆…受某种未知力的驱动,在海底壳
层上漂移”,但他的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大陆“被动地浮在地幔之上,当地幔物质从海
底海丘上流出时,大陆便横向移动开来。”
前面曾谈到,一般人都认为:最初的纯粹古磁学证据并不能完全说服大多数地球科
学家放弃“大陆固定观”。决定性的证据来自新的磁机制的研究,它戏剧性地证实了海
底扩张说。船载磁测仪揭示出海底壳层条状磁化区域的存在(休莱1959,61)。如果赫
斯的解释是正确的,那么在海丘两侧就应该有对称的条状磁化区域。这项验证性实验是
剑桥大学当时的研究生F.J.维恩和他的导师P.H.马修斯提出的。实地测量很快证实,
条状磁化区域确有预期的那种对称性。
按照这一理论,当炽热的熔融物质沿海底海丘流淌并固化时,它便感应了当时的地
磁场。既然新的物质把它从海丘上推开,它仍将保持冷却时所感应的磁性。因此,每一
条前后相继固化的物质带应该有记录形成日期的磁性标志,而海丘两侧同时对称形成的
物质带也因此具有相同的磁性方向。1963年,维恩和马修斯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这
一重要假说,这个假说翌年就通过了实验(实测)检验。事实上,地球磁场演化的历史
不仅表现出一些微小的变化,而且在目前已知的年代中还经历过南北逆转。所有这些,
都是在实测和研究海底海丘两侧的条状磁化带过程中发现的。
虽然这个假说今天听起来非常具有逻辑性,一点也不令人惊奇,但在当时看来却是
异常激进而大胆的。维恩回忆说,当他第一次把他的观点告诉剑桥大学地球物理学家莫
里斯·希尔时,尽管希尔“很有礼貌的一声不吭,只是看着我并且谈些别的事情,但他
一定在想我今天疯了”(格伦1982,279)。维恩还把他的假说告诉了爱德华·布拉德爵
士,即使布拉德爵士“这有点大胆猜测的味道”,但他却对此持“非常积极的鼓励和赞
赏的态度”。维恩“非常渴望能和特迪(爱德华的爱称)·布拉德共同发表这个观点,”
因为他觉得他们俩的名字并列在一起,“布拉德和维恩看起来很了不起”。但特迪非常
直率地拒绝了,他不想让他的名字出现在这篇论文上。布拉德是地球物理学界一位著名
的革新家,他对地球热流理论作出过重要的贡献。他善于接受新思想,“以极大的热情
接受了这个假说并以高度赞赏的态度四处传扬”。他只是不愿意在一开始就接受维恩的
请求成为合作者(p.358)。
维恩和马休斯提出的假说(加拿大的劳伦斯·莫雷也曾独立地提出过,详情见1982,
271)“堪与本世纪地球科学中的任何成就相媲美”(p.271)。它不但能确定无疑地证
实赫斯的海底扩张说,而且还能推算出扩张的速度。推算方法是基于一种独立的、由地
磁场倒置所标定的精确的时间尺度。看来,人们普遍赞同这样的看法:维思…马休斯…莫
雷假说的确证,触发了地球科学的“革命”。在这些突破性成就的基础上,下一步要做
的工作便是:“建立全球构造的新理论,重构地球知识的新体系”(哈拉姆1973,67)。
革命地位的确立
凡是研究过地球科学最近刀年发展史的人(如上述舒利文1974,特别是格伦1982)
都会认识到,要最终完成这样一场革命,还有多少重要的工作有待完成。在前面的论述
中,我只是介绍了几位最著名人物的杰出贡献。关于爱德华·布拉德、图佐·威尔逊、
莫里斯·欧文以及其他一些科学家的重要工作,我几乎没有提及。长期以来,许多著名
的地球物理学家不但拒绝接受板块构造理论,也拒绝接受海底扩张说的基本思想。被
《自然》杂志誉为“苏联最伟大的地球物理学家”的弗拉基米尔·贝洛索夫1970年宣称:
“海底扩张说没有一个方面能经得住批评”(舒利文1974,IOS)。12年后的1982年12月,
年届91岁高龄的哈罗尔德·杰弗里斯爵士在《皇家天文学会地球物理杂志》(vol。71,
555-556)上发表文章,仍然以不屑一顾的口吻,把“海底板块的错动”比作“用黄油
做的刀切黄油”。60年来,杰弗里斯一直是反对大陆漂移说的主要代表人物。
地球科学界的保守主义除了托依特提到的之外,在权威性的《科学家传记辞典))
1976年版中也得到了印证。在该辞典中,魏格纳的条目(vol.14,214…217)是澳大利
亚悉尼大学的K.E.布伦撰写的。他在这篇文章的结论部分,不大情愿地提到了倾向于
支持魏格纳观点的证据(来自古磁学和海底壳层研究)。但紧接着,他罗列了一大堆
“反对大陆漂移说”的新旧批评意见。布伦写道:当“该理论的创立者们就这些批评意
见作出答复后,这些答复也受到了质疑”(p.216)。1976年,也就是哈拉姆和马文的
历史研究著作(二者都宣称地球科学革命已经取得了成功并分析了它的结构)出版三年
后,当时这篇最新的魏格纳传记的最后结论是:“大多数地球科学家的热情,甚至是宗
教式的狂热,促使他们相信大陆漂移理论已建立起来了”(p.217)。
布伦使用“宗教式的狂热”这种说法,是因为60年代观念变化时期所使用的语言带
有很强的宗教隐喻色彩,在涉及到转变问题时更是如此。库恩通过研究发现,这一点是
科学革命过程中相当普遍的特点之一。图佐·威尔逊的经历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威尔
逊在1959年还是大陆漂移说的主要反对者之一。但没过几年,他的观念发生了转变,并
自称是“改造了的反大陆漂移说者”(见威尔逊1966,3-9,谈及了他的转变过程)。
后来,他不仅提出了
小说推荐
- 科学革命的结构
- 作者:托马斯?库恩(Thomas S.Kuhn)译者:李宝恒、纪树立序下文是第一次发表我差不多十五年以来的构思。十五年前,我还是一个就要完成学位论文的理论物理学研究生。我有幸参加了一门为非自然科学家讲述物理科学的实验大学课程,这才第一次使我对科学史有所了解。完全出乎我意外的是,这种对过时的科学理论和
- 最新章:第40章
- 学习的革命
- 《学习的革命》作者:佚名第一章 未 来塑造未来世界的15种主要趋势一场革命正在改变着你的生活和你的世界。你是生活在新时代的第一代人,这个时代在一个差不多一切都会发生的纪元里提供了对未来无限的选择。除非我们能够知道变化的范围,看到它们的潜力,并抓住机遇,我们每一个人才能作出选择,并在一生中继续不断地作
- 最新章:第58章
- 中国的新革命
- 手机访问 m╮欢迎光临︱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欧阳袖】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从中关村到中国社会:中国的新革命 作者:凌志军 第一部分 第1节:前言(1 001前言《时代》杂志的封面故事在大多数情形下都是撩人的 它在2007年1月22日的一期上,用了一幅血红色的图片来展示中国:一个巨
- 最新章:第52章
- 一个中国革命亲历者的私人记录
- 一个中国革命亲历者的私人记录 作者:李耀宇,李东平 这是一个自幼参加中国革命的普通士兵对其人生经历的私人记录。书中虽然没有透露重大历史事件的决策内幕、描写革命过程的奇峰险壑和波澜壮阔,但作为许多历史细节唯一健在的见证人,他忠实地记录了中国革命过程中许多稚拙平实的一面,革命领袖们即使在战争年代也从不缺
- 最新章:第41章
- 中医内科学
- =中医内科学作者:王永炎、鲁兆麟【完结】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学科的主干课程,是基础理论联系临床实践的桥梁,是中医临床各科的基础,在中医院校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医内科学是以中医理论阐述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特征、辨证论治及预防、康复、调摄规律的一门临床学科《中医内科学》内科著作。上海中医学院主编。原
- 最新章:第144章
- 不科学世界里科学抓鬼
- 文案: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和 已经码字放心入坑,12点更新。最少日六。放心入坑。周翠花,生在红旗下,科学主义贯彻者。但是事实就是如此的难料。孟婆汤喝的掺水的了,直接让她有了上辈子的记忆。重生在了以传播迷信为谋生手段的周家。她怎么会屈服了!作为四有新青年,但是现实的情况不断的推动着周翠花往前走。
- 最新章:第113章
-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
- 作者:刘以林、于笑然系统与系统工程 丁渭造宫与系统工程 在我国古代的北宋(公元 960~1127 年)年间,有一天皇帝居住的皇城(今河南开封)因不慎失火,酿成一场大灾,熊熊大火使鳞次栉比、覆压数里的皇宫,在一夜之间变成断壁残垣。为了修复烧毁的宫殿,皇帝诏令大臣丁渭组织民工限期完工。当时,既无汽车、吊
- 最新章:第1333章
- 革命的年代
- ,革命的年代序言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本书的目的不在于详细叙述,而是企图做出解释并达到法国人所谓的高度通俗化(haute vulgarisation。有一定的理论素养、受过教育、有一定学识的公民是本书的理想读者,他们不仅对于过去的一切充满好奇,而且希望理解世界是如何以及为何会变成今天的面貌,而它又将走向
- 最新章:第88章
- 以革命的名义
- ╮欢迎光临︱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以革命的名义》作者:管杀不管填文案 一部波澜壮阔的法国革命历史巨篇 一个黑眼睛黄皮肤的中国主导法国革命的传奇《以~革~命的名义》将把你带回到那个激情澎湃,刀光血影的18世纪欧洲风云 革命是什么 革命是毁灭,她镇压一切反抗革命的敌
- 最新章:第50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