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十堂哲学课》第37章


ɑ嵝媵У蛐弧*?br />
女子大多喜欢性格坚毅、富有男子气质的丈夫,而男子往往想找一个温柔顺从的妻子。但也有一些年轻姑娘声称要找绝对听从她们指挥的丈夫。然而,我却从未发现,一个妻子和一个任她指挥但不受她尊敬的丈夫在一起有过真正的幸福,也没有听说过哪个丈夫和一个只会百依百顺的妻子在一起有过真正的爱情。
(2)爱情的产生
一般来说,爱情都是从心灵的撞击开始的。撞击的导火线又常常是倾慕或者某些应和了人们内心的追求和期待的事件和因素。心灵受到撞击之后,暂时的分离往往会成为孕育爱情的良好温床。相反,如果随即长久相处便会很快暴露各自身上的一些弱点,这些弱点本来无可厚非,但对爱情的幼芽会造成致命的摧残。
爱情不是消极的期待或幻想从生活中的机遇中得到的。但在生活之海,由于种种原因,在无传奇的邂逅而彼此倾慕,也是促成许多爱侣结缘的因素。心灵的撞击和情谊的契合,在炽热的爱念和无言的倾慕中,产生着微妙而巨大的作用。心灵的撞击之后,少年梦逐,芳心激荡;双方暂时分离的作用就在于它能使对方用理想化了的色彩描绘她(他)心中的人儿。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把这种理想化称为“美的升华”。
经验理想化后,我们所爱的人在“我的心目”中往往高于自己;“爱情常常是主观的”。因此,我们所爱的人往往不是对方本人,而是已被我们的理想所美化升华了的她(他)。
经过美化升华之后,双方再次见面就不会因为过多的接触而抹掉爱情的光彩了。处于迷朦喜悦状态中的恋人无疑是幸福的,但这样的幸福如果没有新的因素加以充实,又往往是短暂的。所以,相爱的双方从第一天起就要不断地陶冶性情,增强气质,用知识来武装和充实自己。
在爱情的萌芽时期,恋人的每一个眼神,手的每一次接触,以及每一句急促的答话,都能催发爱情的生长。
在爱情尚未明朗化的时候,男女之间的猜疑会不时给爱情投下一道道阴影,青年男女在初恋阶段疑心特别重,一方稍有动静,就能引起另一方不安,他(她)可能用侦探似的锐眼审视你的目光,找出目光背后的含义,然后搜肠刮肚地揣度自己的过失。其实,初恋的猜疑很多属于“自寻烦恼”。比如,矜持常常被误为是冷漠、高傲,其实这种矜持往往不过是掩饰自己羞涩的一种表现罢了。
初恋时期,需要含蓄,过分外露对爱情不利。但丝毫不动声色反过来也会窒息爱情。照说,爱情是男女双方心灵的共鸣,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很早以前,曾经盛行抢婚的习俗。某个男子要是看上了一个女人,就把她抢来成亲了事。这就根本没有爱情可言。在当今社会里,地位、权力、金钱常常取代了爱情。这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抢婚。要知道,强迫和奴役不是爱情。爱情是平等的,它是感情的倾注和心灵的呼应。
(3)爱情的追求
谈到爱情,必然要涉及到追求。然而在爱情的纷繁世界里,我们应该怎样去追求呢?我认为首要的是要有共同的理想和信仰,这是美满爱情的纽带。很难想象一个有坚定信仰的人会长期爱上一个处处和他的信仰作对的人。只有爱情和事业的结合才会带来甜蜜的生活。当然,男女双方也可以通过互相尊重,在爱情的推动下,找到共同的理想和信仰。此外双方要重视相应的文化、品质修养,共同的情趣,才能保持爱情高尚脱俗,克服仅仅因生理满足造成的危机。
再谈谈服饰。现在很多不明智的人喜欢在衣着的华艳和挑逗性上做文章,而明智的人追求的是内在的魅力和神秘感。要知道缺乏内涵的人穿着越艳丽,就越遭人厌恶;穿着只有适合各人的气质和特点,才不致落于俗套。事实证明,最朴实的往往最华丽,淡妆素抹常常胜过浓妆艳服。
(4)爱情的维持
爱情一旦产生后,就要精心地加以维护。新奇的魅力,只是昙花一现而已。初恋的时候,男女双方都能从对方身上发现许多新奇的东西。童年时代的回忆,甜蜜的歌声,娓娓动听的故事,情人的温存,都能使初恋的日子异常甜美。日久天长,先前动人的故事讲完了,夫妻之间的新奇感不多了,因此,要不断用新的因素来充实和维持爱情。
第一,夫妻之间,应该自然,切忌做作。自己要自然,对方也要自然,矫揉造作既不给人美感又不能持久。明智的夫妇都力求使对方保持自然状态。可笑的是有许多人总想用自己的意志去改变对方,不时强加给对方一些所谓的新情趣和新思想,殊不知这种做法往往事与愿违,既然你选择了对方,就应该让对方保持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特长。
第二,男方要了解女方的心理特点,要了解感情在她们心中所占的比重。女人比男人更容易受情绪的支配。她们的感情细腻,又极为敏感。与妻子的小冲突常常要靠温存、沉默和忍耐去解决,而说理往往无济于事,如果男方老是计较女方的情绪波动和日常琐事,势必造成夫妻不和。气量大是爱情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气质,男方尤其应该如此。
第三,夫妻之间应该相敬如宾。夫妻之间的尊重,必要的礼节,不能和虚情假意相提并论。这和保持自然的状态也不矛盾。
第四,保持幽默感和浪漫色彩。
第五,适当的分离,以便给对方美化升华的机会。
第六,夫妻间要相互信任。可以说,没有信任,就没有爱情。
第七,夫妻间应该有必要的正常的思想交锋,但不宜激烈争执。思想交锋的目的是要通过波动使感情进一步融洽起来,但不可伤害对方的感情。
第八,夫妻之间要相互体贴并善于体贴。经常交流思想,互敬互爱。
第七课 树立正确恋爱观 找个贤妻作内助积极改变结局
诸葛亮的姐姐诸葛英和丈夫蒯祺结婚已经近20年了,显得很幸福。他们都学会了在生活中彼此做一些必要的让步,并且两人的性格都很腼腆。从事写作的蒯祺一直保持着有限的知名度。但对他来说,这已经足够了。如果想沾点“畅销作家”的光彩,他就得在各种仪式上抛头露面。对于这些,他总是一概谢绝。朋友们爱说他过分谦虚,究其实,是缺少勇气。
对蒯祺来说,回家的第一件事是拥抱一下妻子诸葛英,亲亲她的前额,说一句几乎总是一成不变的话:“亲爱的,我希望我不在家时你没有过于烦闷,是吧?……”
得到的差不多总是同样的回答:“没有。家里有这么多事情要做呐。但看到你回来,我还是很高兴的……”
诸葛英负责在打字机上打印丈夫定期在《成都晚报》上发表的短篇小说。然后把稿纸誊清,封装好,寄出去。这份微末的工作足以使她想到自己是丈夫的一个合作者。
可是,诸葛英万万没有想到,一个刚刚离婚的女人最近居然把蒯祺弄得昏头昏脑。她人长得漂亮,有着一般“女光棍”的“不知廉耻”的劲头,把蒯祺降服了。有一天,就像跟他要一件新奇首饰一样,她要求跟他结婚。
蒯祺必须先离婚。“唔,这件事应该容易办到。结婚已经19年了,大概妻子不再爱我了,分开可能不会痛苦。”想法不错。可是一个性格腼腆的丈夫该怎样摊牌呢?
蒯祺想出了一个新鲜法子。他编了一个故事,把自己与太太的现实处境转托成两个虚构人物的历史。为了能被妻子领悟,他还着意引用了他们夫妇间以往生活中若干特有的细节。在故事结尾,他让那对夫妻离了婚,并特意说明,既然妻子对丈夫已经没有了爱情,就一滴眼泪也没有流地走开了,以后隐居南方的森林小屋,有足够的收入,悠闲自得地消磨幸福的时光……
他把这份手稿交给诸葛英打印时,心里不免有些不安。晚上回到家里时,心里嘀咕妻子会怎样接待他。“亲爱的,我希望我不在家时你没有过于烦闷,是吧?”话里带着几分犹豫。
诸葛英却像平常一样安详:“没有。家里有这么多事情要做呐。但看到你回来,我还是很高兴的……”
难道她没有看懂?蒯祺猜测,兴许她把打印的事安排到了明天。然而,一询问,故事已经打印好,并经仔细校对后寄往《成都晚报》编辑部了。
她为什么不吭声?她的沉默不可理解!“显然,她是个性格内向的人,可是她该看得懂的……”
故事在报上发表后,蒯祺才算打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