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清宫迷案:清朝其实很有趣儿》第9章


皇太极固然聪明过人,但才七岁就在家族中崭露头角,这跟爱新觉罗这一家人太原始、太不爱读书有相当大的关系。据《满洲秘档》记载,在皇太极将三个哥哥从皇位上硬推下去,改集团领导为首长负责制之后,他做的头一桩事,就是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读书运动:天聪五年十一月,上谕金、汉、蒙古官员知悉:〃儒书一节,深明道理。朕闻各官多有不愿子弟读书,以为我国历来取胜,何用书为。然昨年滦州失守,二王不救,其遵化、迁安、永平弃城,皆由不读书、不晓义理之故也。昨我兵围困大腸河三月有余,城内官兵食人死守,及救兵杀尽,复城已拔,而锦州、松山,仍守不弃,皆因读书通晓尽忠守节之道。尔金汉等官,但有子八岁以上、十五岁以下俱令报名读书,不许姑息容隐。如有爱惜不令读书者,其父兄亦不许披甲随征,可与子弟一同在家闲处,特谕。〃看看这皇太极,他甚至明确规定,不爱读书的子弟们,家长一并要受到责罚,不允许上战场,统统在家里待着……待着干什么?那肯定是服苦役,别人上战场厮杀,你就因为不读书,在家里吃现成的,世上没这好事儿。
由此可见,这皇太极真的是一个读书人,大凡喜欢读书的皇帝,就会喜欢找人瞎辩论,朝中自然会挤满了喜欢读书的儒生大臣,而像秦始皇这种人,铁定不喜欢读书,所以他才〃焚书坑儒〃。
那么皇太极读来读去,都读出了什么门道呢?他在书中发现了一个天大的秘密,正是这个秘密,让他得以问鼎天下,独登大宝。
……;
……;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第25节:人生就是一场戏
人生就是一场戏
那么皇太极到底在书中发现了什么秘密呢?
皇太极发现的这个秘密,那说起来可谓是石破天惊,把这个秘密概括起来就一句话:人生就是一场戏。
人生就是一场戏?这句话听起来,好像一点也不陌生,凭这句话就能当上皇帝,这是不是有点瞎掰?
不是瞎掰。一旦你用脑子仔细地想一想,就会发现,在这句话里边,潜藏着极深的大智慧。
在皇太极37岁的那一年,我们可以看他的个人简历,那时候他还没有打掉三个贝勒的〃反四贝勒集团〃。爱新觉罗家族内部的政治斗争,可以说是波诡云谲,险象环生。但就在这么复杂的政治局势之下,他老人家也没有撂挑子,而是勇敢地承担起人生重担,亲自率领大军不辞辛苦地绕道喜峰口,跑到北京城郊区,去找大明崇祯皇帝的麻烦。
大军一路所向披靡,入洪山口,克遵化城,遂由蓟州进逼燕京。到了燕京城外,大队人马驻营于城北土城关之东,后来不晓何故,又搬家去了南海子,这当口部属们纷纷求见,要求领兵攻城。
皇太极亲切地问:〃哦,你们要攻城……有信心没有?〃
大家齐齐回答:〃有!〃
〃有信心就好,〃皇太极点头道,〃不过攻打这座城池,我们会不会损伤人马呢?〃
大家齐齐回答:〃有奋斗,就会有牺牲。〃
〃那你们家里的老婆孩子,都安顿好了没有?〃皇太极问。
〃这个……〃众人眼珠一转,齐齐答道,〃某等只知有国,不知有家,老婆孩子的事……这个……就托付给朝廷了……〃
皇太极站了起来,沉下了一张脸:〃开什么玩笑?兄弟我受命于天,攻城必克,可是如果攻城之战,伤害到我的部属的话,那我宁可选择不攻城。实话跟你们说了吧,在我眼里,即使是一万座城池,也比不了你们这些忠勇猛将更值钱……所以我决定,这个城,咱们不攻了,就留给崇祯吧。〃
史书上说,皇太极慷慨激昂地说完这番话,〃遂止弗攻〃。然后史官评价说:〃呜呼,噫吁戏,呜嗷……圣人智勇天赐,犹审几遵养如此,唐之太宗宋之太祖,瞠乎后矣……〃
可是史官这么瞎掰,蒙得了别人,却蒙不了我们。先不要说皇太极的文治武功,与唐太宗宋太祖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上……他差得太远,单只说他不攻打城池一事,是不是原因只是担心部属的伤亡呢?
没那事!
攻城或是不攻城,这个纯粹是基于战略的全盘考虑。对于一个军事指挥官来说,如果这座城池应该攻打,那么哪怕是部属死光死绝了,这城也是要攻的;反之,如果这座城完全没有必要攻,那指挥官就算是吃得再饱,也撑不到攻城这份上来。
那么这座城,到底是该攻还是不该攻呢?
这个故事还没完……天聪己巳,文皇帝欲伐明,先与明巡抚袁崇焕书,申讲和议。崇焕信其言,故对庄烈帝有〃五载复辽〃之语,实受文皇绐也。帝乃因其不备,假科尔沁部道,自喜峰口洪山入,明人震惊,蓟辽总督刘策潜逃。帝率八旗劲旅抵燕,围之匝月,诸将争请攻城,帝笑曰:〃城中痴儿,取之若反掌耳。但其疆圉尚强,非旦夕可溃者,得之易,守之难,不若简兵练旅以待天命可也。〃因解围向房山,谒金太祖陵返,下遵化四城,振旅而归。伟哉帝言,虽周武观兵孟津何以异哉?明人罔知深谋,如姚希孟辈,反谓本朝夙无大志,真蠡测之见。这里说的还是这件事,要攻的,还是同一座城。但是在这里,皇太极却给出了完全不同的解释。
这一次皇太极说:〃兄弟们啊,实话我跟你们说了吧……我们要拿下这座城,真是太容易了。可是我们拿下这座城干啥呢?要知道,如今的大明,四方疆域仍然稳固,名臣宿将仍然骁勇,绝不是你拿下人家一座城池就能彻底解决问题的。再者说了,如果我们真要是拿下这座城的话,粮草的问题如何解决?到时候人家四面八方的勤王大军,络绎不绝地开了来,你拿什么来守住这座孤城?与其攻打一座根本不可能守得住的城,还不如留下城里的活口,让他们自己死磕去吧,等他们自己把自己搞得七七八八了,咱们再来收拾局面……〃
这才是皇太极不肯攻城的真正原因。不是他不想攻,而是攻下来也没什么好玩的,还不如不攻。不攻也就算了,他偏偏还跟部属们瞎扯,说什么他爱惜部将的忠勇,担心部属的伤亡……说得像真的一样。
第26节:其实我是一个演员
其实我是一个演员
或许有人会认为,皇太极声称担心部属伤亡的说法,只是出自于本能的虚伪,目的是收买人心。这固然是不错,但是我们要知道,皇太极此人,对于收买人心,有着比较严重的嗜好。
《满洲秘档》中还有这么一段记载,说的是皇太极40岁的那一年,他老兄带了扈从,亲自去费德里山打猎。当时的情形是这样,他自己引弓搭箭,全神戒备地走在前面,到处寻找目标。他的一名侍卫,名字叫詹士谢图,距离皇太极约有二十步左右的距离,骑在一匹马上,也在东张西望。忽然之间,詹士谢图的眼睛,与树林中一双温柔的目光相遇了。
那是一只凶猛的老虎。
詹士谢图刚刚认出这是一只老虎,还没来得及打招呼,这时候就听〃嗖〃的一声,也不知谁这么缺德,猛的一箭射了过来,老虎顿时大怒,咆哮一声,凌空一跃扑来。詹士谢图既然身为御前侍卫,那身手是相当的不凡,叫一声,来的好……妈呀!已经被老虎扑下马去,按倒在地。
有可能詹士谢图大声地呼喊救命,但也有可能他咬紧牙关,不屈不挠地与老虎展开了自由搏击,到底是哪一种可能,书上没有记载。
史书记载的是皇太极,他是理所当然的主角,聚光灯要打在他的身上才对。詹士谢图,充其量不过是一个跑龙套的匪兵甲……
但皇太极发现詹士谢图被老虎按倒在地,当即发出了一声呐喊:〃呔,兀那花尾巴大狸猫,不得伤我的侍卫……〃并勇猛地向老虎扑了过去,打算揪住老虎的花皮盖,打这家伙个半死,老虎分明是被这只彪悍的灵长类动物吓坏了,竟然跳起来,远远地躲开了。
然而不幸的是,这只老虎最终未能躲得过去,〃詹士谢图幸未大伤,虎为御前众侍卫射死……〃
这又是一段皇太极勤政爱民、爱兵如子的历史性记载,尽管这里边破绽极多,比如一只老虎会不会被一个疾冲过来的大活人吓得掉头飞逃?要逃到多远,才能够任由侍卫们引弓搭箭、一通乱射并保证不会射到皇太极的屁股上……这些问题,我们已经无法追究了。我们要追究的是,皇太极何以喜欢让史官给他记录这些不着边际的糗事儿?
说这些记载不着边际,那是有缘故的,因为在《满洲秘档》?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