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二贝勒阿敏被清理出局的历史真相了。饶是这位二贝勒杀人的时候狠辣,又怎么晓得这世上还有常委扩大会议这一说?莫名其妙地被定点清除,实属活该。
二贝勒阿敏被搞掉了,三贝勒莽古尔泰从此如坐针毡,明显感觉到自己的末日来临,他与皇太极的冲突,也越来越激烈……忽然一日,皇太极又宣布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在会议讨论的议题上,三贝勒莽古尔泰忒不像话,他在和皇太极讨论问题的时候,竟然拿刀子冲着皇太极比比画画……常委扩大会议一致决定,干掉三贝勒莽古尔泰。
现在,四巨头只剩下两巨头了,风雨欲来,代善从头顶直寒到脚心。
忽一日,皇太极又召集观众,召开并主持了常委扩大会议,大贝勒代善机智过人,立即在会议上勇做自我检讨,主动要求退出领导班子,皇太极很是诧异地看着他,本来打算好好地收拾收拾他,没想到……那就简单地把大贝勒代善的错误批评一下,罗列四大罪状,罚点小钱,轰出领导班子算了。
第33节:最成功的广告策划人
就这样,从皇太极34岁进入八和硕贝勒议制的领导班子,整整花费了五年的时间,才打掉了三大贝勒的势力,最终成功地实现了他一个人的领导。
最成功的广告策划人
打掉了三大贝勒的反动势力之后,皇太极顺利地实现了他的人生转型,从一名优秀的人民表演艺术家,转型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广告策划人,而且是历史上最成功的广告策划人。
广告者,吆喝也;策划者,琢磨也。所以广告策划人,就是琢磨如何吆喝的人。
吆喝什么呢?将自己的观念出售给大众,就是忽悠大众都来买你的东西,如果你吆喝的成功,那么你的人生自然也就会成功;如果你吆喝不明白,无法把你自己的人生理念推销出去,那你这辈子铁定没咒念。
说到卖吆喝,皇太极堪称人类广告史上的奇才,这家伙老早就在书本中发现了另一个秘密:一句好的口号,胜过辛苦半辈子……说明白了就是干得好不如说得好,一桶汗水不如一星口水……所以皇太极将他的主要精力,转到了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来。
首先,他先修改自己的名字,改黄台吉为皇太极,虽然是同音不同字,但前后两个名字相差不可以道理计。黄台吉实在是老土了,而皇太极,则是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标语口号,完全符合人类的原始认知逻辑,其特点就是,这名字只要听上一次,就一辈子也忘不了……像这样一句标语口号,在商业市场上的售价绝不会低于一千万,许多企业花了一千万,还不一定能够买得到。而皇太极居然能够琢磨出来这么一个名字,如何不让人惊讶?
更让人惊讶的是,他竟然能够构想出〃满洲〃这么一个不曾名词,在创造了〃满洲〃这个名词之后,他又创造了〃大清〃这么一个更离奇的名称。事实上,直到今天,还没有哪个历史学家能够说得清楚,这个〃大清〃到底是怎么琢磨出来的,而早先的努尔哈赤憋破了脑袋,也只想到把自己这一伙人命名为〃大金〃。所以努尔哈赤时代,就被称为后金;而皇太极时代,就称为大清了。
关于大清,历史上还有一段传说,说是努尔哈赤在早年打天下的时候,曾经被人家打得拼了老命地逃跑,当时他骑的马,就是一匹大青马,他跑啊跑,逃啊逃,最后生生把大青马给累死了。努尔哈赤很伤感,就发誓道:大青马啊大青马,你太够哥儿们意思了,等我以后创建了国家,咱们就叫大青……
这个传说,恰恰证明了皇太极的创造力无拘无束,不拘一格,天马行空,没边没沿……现代社会的文明人,已经很少有这种天才的创造能力了。
这么三个离奇古怪的新名词创造出来后,皇太极又替自己起了一个帝号,就叫宽温仁体皇帝……到了这一步,全部的广告策划就算是完成了,把这个名字跟大明朝的崇祯丢在一起,老百姓会挑选哪一个呢?
第34节:天才也抄袭
猜都不用猜,大明崇祯的脑子,根本就没办法跟皇太极这种创意天才相比。
天才也抄袭
人的创造能力,犹如泉水,是不会枯竭的。但是,人的创造力也正犹如泉水,需要一个积累阶段。如果过度开采使用,或是掠夺性开发使用,那这汪清泉多半会成为死泉。
皇太极也是这样,他创造了皇太极这个名字,创造了满洲这个称呼,创造了大清这个标志,这其中的任何一个创意都是突破性的,堪称惊天地而泣鬼神。但是这么频繁的创造,饶是皇太极天纵奇才,也需要休养生息。然而他在新开创的大清国却是不可替代的,大清要问鼎天下、蚕食中原,少了皇太极,是万万不成的。
所以皇太极只能是咬紧牙关,硬着头皮,强挺着坚持在创意的岗位上。可是他已经创造不出来更多的怪花样了,那怎么办呢?还能怎么办……那就抄吧……皇太极想。
于是史书上,就出现了这么一段故事:本朝自攻抚顺后,明人望风而溃,无敢撄其锋者,唯明巡抚袁崇焕固守宁远,攻之六月未下。高皇拂然曰:〃何戆儿乃敢阻我兵力?〃因罢兵归。故文皇深蓄大仇,必欲甘心于袁。己巳冬,大兵既抵燕,崇焕千里入援,自恃功高。文皇乃擒明杨太监监于帐中,密札鲍承先在帐外私语曰:〃今日上退兵乃袁巡抚意,不日伊即输诚矣。〃复阴纵杨监归。明庄烈帝信其间,乃立磔崇焕。举朝无以为枉者,殊不知中帝之间也。这一段文字,就是历史上最有名的〃皇太极巧设离间计,干掉大明帝国的忠臣良将袁崇焕〃的故事了。可是这么一段故事,却明摆着是从《三国演义》中抄来的,是三国周郎赤壁的《蒋干盗书》那一段。
尽管这两件事情,一个是小说家的演义,一个是史书上的记载,虽然在形式上一模一样没任何区别,但我们凭什么又断言这史书上的记载,肯定是杜撰的呢?
这是因为,明清交战的时代,电话还没有发明出来,互联网也没得有,至少大明的崇祯皇帝和宁远的守将袁崇焕之间,铁定是没有QQ联系的。崇祯想了解前线的情报,一半是依据一年半载前的资料推断,另一半则是十足十的瞎猜。既然是瞎猜,就有人会大胆瞎猜,拒绝求证……说明白了就是,任何一个边关守将,京城里每一天都布满了他叛变投敌的消息,这些消息,有的是敌人间谍为了扰乱人心,故意散布的;有的是朝中政敌为了攻击对手,故意传播的;有的是坊间百姓闲着没事,自己瞎说乱猜的……如果这些消息也足以取信的话,崇祯皇帝那得杀多少人?
然而,历史上的崇祯,真的是对这些消息确信无疑,并依据这些传言剿杀那些忠于大明天下的重臣们,史上有崇祯五十相之说,又有崇祯性情好猜疑之说……他凭什么猜疑?就是因为负面的消息太多,就是根据这些压根靠不住的市井传言,他或杀或关,干掉了四十多位重臣。
第35节:顾头不顾腚
也就是说,等到皇太极琢磨设反奸间的时候,在崇祯的案头上,有关袁崇焕谋反的内部报告,恐怕已经堆成小山了。
可以确信的是,皇太极肯定是往北京派出了大量的间谍,散布关于宁远守将袁崇焕谋反的假消息,但是这些假消息到底能起多大作用,那可真是天才知道的事情。
然而袁崇焕确遭崇祯皇帝下狱诛杀了,这又该怎么说?
事实上,替崇祯皇帝干活的,袁崇焕绝不是第一个被冤杀的,也不是最后一个,崇祯皇帝天生有一个冤杀名臣的嗜好,这是大明王朝不敌崛起的大清帝国的一个主要原因。所以崇祯皇帝杀掉袁崇焕,与其说是出自于皇太极的〃计谋〃,倒不如说是出自于大明王朝那暗黑的政治斗争更为适当。而皇太极之所以授意史官把这件功劳记在自己的账上,只是想突出他的个人业绩而已,别无他意。
顾头不顾腚
说到抄袭,皇太极不光是抄袭名君的点子,就连最差劲的帝王的创意,他也是照搬不误。
努尔哈赤创建的这拨人叫〃后金〃,那是因为北、南宋时代,中国北方还有一个金国,金国曾有一个帝王海陵王完颜亮,此人荒淫无道,好大喜功,为了挑起针对于南宋的战争,他谎称自己做了一个梦,梦到自己到了天庭,天庭上的神仙们授予了他宰治天下的权力……皇太极不知哪一天翻书翻到了这一页,他明显没有往后翻,因为再后来,老狼主完颜亮在侵宋时,于采石矶被宋人击溃,随后遭到了部属的暗杀……
皇太极只看到了前一段,便忙不迭地照?
小说推荐
- 清朝其实很有趣儿
- 手机访问 m╮欢迎光临︱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小宁心】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解密清宫迷案:清朝其实很有趣儿作者:雾满拦江第1节:大明天子的怪梦 序章传奇的开始 大明天子的怪梦 话说万历年间,忽有一夜,大明王朝的天子正在龙床上安睡,就听乾字门一开,一个人走了进来 这是一个绝顶奇怪之人
- 最新章:第25章
- 明朝其实很有趣儿
- 作者:雾满拦江【由文】引子 奎木狼的前世今生(1)朱元璋的算术题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曾给天下人出了一道要命的算术题。这道题是这个样子的,朱元璋说“俺皇爹叫朱五四,他死的那一年,是64岁,而俺当时17岁,众位爱卿你们来算一算,朕出生时,俺爹是多少岁”众臣掐指一算,齐声道“吾皇圣明,你出生时,你爹是47
- 最新章:第86章
- 明朝其实很有趣儿 - 雾满拦江
- 书名:明朝其实很有趣儿作者:雾满拦江ISBN:9787549600472出版社:文汇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年2月1日品牌:北京博奕中天内容简介作者简介雾满拦江,幽默讲史最高领导人,天涯论坛《煮酒论史》太上长老级别人物。讲史功力深厚,言辞犀利幽默,观点新锐生猛,颇为时人所服膺。善于另辟蹊径,将我们熟
- 最新章:雾满拦江-第89章
- 揭秘清宫悬案:正说清朝十二帝
- “历史是镜子,历史也是艺术。它可以借鉴,更可以欣赏”讲起历史,阎老师就像是说故事。做了三年多的央视《百家讲坛》栏目制片人,接触的专家学者近千位,能把学问当评书讲的,能把历史当故事说的,阎老师是第一人。中华书局出版社出版 作者:阎崇年序 阎老师邀请做《序,深为诚惶诚恐。小辈不才,与阎老师合作并成忘年交
- 最新章:第54章
- 清朝,其实我不想来
- 书名:清朝,其实我不想来作者:沐沐紫烟文案用“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去”来形容我的穿越是最合适不过了!明明我对闭关锁国最后导致八国联军的清朝痛恶不已,而且我也无比热恋二十一世纪伟大的空调、电视、网络等发明,即便每顿吃的可能是最后的晚餐,出去外面能充分享受到“厚德载雾,自强不吸,霾头苦干,再创灰
- 最新章:第42章
- 清宫疑案正解
- 阎崇年:清宫疑案正解 作者:阎崇年 清宫疑案正解 简介 北京电视台台长刘爱勤 序 中华文明大讲堂,零七开讲 绵延五千年画卷,卷开清史 近三百年清史疑案,拍案称奇 拍案称奇大家,阎姓崇年 这是零七年始在北京电视台卫视频道播出的一条节目宣传片的解说词,介绍的是今年新推出的《中华文明大讲堂》栏目首轮亮相的
- 最新章:第26章
- 迷上清朝.坠入清朝
- =迷上清朝.坠入清朝作者:仙人球因为迷上了清穿文,所以在自己的不断痴迷下终于来到了清朝,还带上了好朋友一起穿越了,浮云事事最难料,未来的生活是渺茫的,到底要怎样继续我的穿越生活,看看陌生的世界,鼓起勇气自己找出找答案.仙人球爱看清穿文,为此还去了雍和宫拜拜,膝盖都拜青了,特别的疼.但还是迷清穿文,就
- 最新章:第162章
- 汉朝其实很疯狂
- 作者:罗杰】第一章NO1 混吕雉很早就进入了刘邦的生活,早到公元前214年。当时的刘邦,不过是大秦帝国中一个极不起眼的小公务员,算不上个官,充其量是个吏。工作之余,他游荡于沛县街市,悠哉游哉,漫不经心,把周遭一切都看在眼里,却又都没放在眼里。他出门,头上总爱戴一顶“亭长冠。为做此冠,刘邦煞费苦心,派
- 最新章:第53章
- 清宫悬案
- 著名作家凌力解读历史:清宫悬案 作者:凌力 孝庄太后一步步走上权力顶峰的辉煌,始终伴随着身为女性的艰辛苦涩。绝顶聪明的顺治独具的文人和情人气质,使他在超越时代的政治理想受挫和爱妻仙逝的双重打击下,选择逃遁之路…理解了政治语境和爱恨纠葛中挣扎的帝后,也就不难理解他们的选择。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出版 太
- 最新章:第5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