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说天下系列》第388章


N蚁M奈灰鲜孛孛埽退闶锹奈湟膊荒芡嘎叮且远锎铮薹ㄊ粘。颐窃僮霾咕纫餐砹恕!毙⒆档馈?br />
遏必隆说道:“那么当务之急,就是要在皇上‘驾崩’之前选立好太子,这是继承皇位程序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孝庄说道:“这个我也考虑到了,继承皇位的皇子我已经选好了,是三皇子玄烨。他各方面均比其他皇子强,汤若望曾告诉我,得过天花的人,治好后就对这种病有了抵抗性。让玄烨继承皇位是再适合不过的了。”
遏必隆说道:“玄烨确实不错。”看来事先已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了。
苏克萨哈说道:“这样会不会有些太突然了?一旦发布皇帝‘驾崩’的消息,在朝廷很可能引起乱子来。朝中虎视眈眈的人不在少数,明里暗里冷不防就会放些冷箭出来。如果他们趁着这个机会来‘捣乱’该怎么办?”
孝庄脸色顿时变了,眼角抽动了几下,说道:“这就是我叫你们来的目的之一。在朝中你们是皇上的心腹大臣,皇上赐予你们偌大的权力,便是让你们维护我大清的安宁。现在我大清就要面临严峻的考验了,该怎么做你们心里应该明白吧?”
四人同时应道:“臣就算肝脑涂地也会忠于皇上,忠于大清,请太后放心。”
清廷宫中的“大事”都是在隐秘的状态下紧锣密鼓地进行着。顺治不甘董鄂妃死后的身份,在下葬董鄂妃后,顺治重新立董鄂妃为“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这一长串封号,把顺治对董鄂妃的感情全部寄托在字义里了。他依然很消沉,整日浑浑噩噩,把“出家”二字念叨得如同朗诵经文一般。孝庄没有答应,说,你再静下心来好好想想。其实孝庄已经对顺治死心了,她之所以这么说,无非是在没准备好之前,顺治依然是皇帝。
绕过乾清宫的大殿,在朝后走就到了皇子们读书的地方——无逸斋。孝庄记得自己曾来过几次,那时候顺治坐在书房的最前面,念了不到一刻就开始嚷嚷着要出来,说要学骑马射箭……转眼十多年过去了,往日的一切已经不复存在,剩下的只有数不尽的烦琐事困扰着她。
玄烨在书房的窗前坐着,身板挺得很直,朗朗之声在书房内回荡着传了出来,遮掩不住孩童的稚气。孝庄对站在门外的侍者说道:“你去把三阿哥叫出来,就说我在寻他。”
玄烨小跑着从书房里出来,脸色红润,额头上渗出一层汗。“给祖母请安。”说着,玄烨跪下给孝庄磕了头。孝庄把玄烨扶了起来,用手帕擦了擦他额头的汗珠,说道:“累么?”
玄烨用力摇了摇头,说道:“不累,先生讲得很精彩,把书房里的学习气氛全都调动起来了,大家都很认真。”
孝庄点了点头,笑着说道:“我问你一个问题,一定要认真回答啊。”她看着玄烨说道:“如果将来你当了皇帝,你会怎么治天下?”这个问题放在玄烨身上显然有些沉重,一个刚满八岁的孩童何时会想这些问题,孝庄心想。
玄烨眨了眨眼睛,朗声说道:“我虽然不能引经据典列出一长串治国之道来,但我知道,如果想治理好一个国家,首先必须约束自己,然后再约束官吏,以慈之心治天下,以和之心平天下,民安则国才能安……”玄烨一口气说了很多。
孝庄一时愣在那里,心想自己果然没有选错人。玄烨这么小的年龄,竟然能说出治国必先安民的话来,出乎她的意料。
董鄂妃已经去世五个多月了,顺治曾先后找了孝庄太后多次,说已经决定在五台山出家,即日起就要起程。孝庄便把利害关系跟顺治说了。
她说道:“皇上执意要出家,我便没有办法在奉劝皇上了。但是皇上一旦出家,从此便和我大清皇室没有任何瓜葛了,你可曾想清楚?”孝庄还抱有一丝希望。
“我心已定,母后就不要再劝我了。”顺治把朕改成了我,孝庄听得很清楚,这说明他已经完全放弃了皇位。
孝庄说道:“皇上出家不能公之于世,为了我大清的声誉,我必须对外宣布皇上患了疾病‘驾崩’的消息,并让三皇子玄烨继承皇位,你觉得可妥当?”
顺治点头说道:“玄烨很聪明,我先前也曾想过立玄烨为太子,希望在我走后,母后多扶助玄烨,我也心安了。”
孝庄没有说话,心中涌出一阵酸楚来。
几天后顺治皇帝宣告天下,立玄烨为太子。
顺治十八年正月初四,顺治秘密离开了京城,身赴五台山削发为僧。就在此时,孝庄太后宣布了顺治患疾“驾崩”的消息,这个消息震惊了满朝文武。苏克萨哈顾虑的并没有错,有些人开始趁机作乱,但都被其后扶助康熙的四大辅臣压了下去。正月初九,不满八岁的玄烨身着孝服坐在了紫禁城金銮殿的宝座上,他就是后来的康熙皇帝。
孝庄太后可谓是用心良苦,从辅助顺治继位,再到扶助康熙继位,都显示出孝庄太后不一般的处事能力来,这或许是被形势所逼迫的,她是在无奈中前进。顺治出家,玄烨继位,本是一件轰动朝野的大事,却被孝庄太后用很巧妙的办法掩盖了下来。朝廷中的官员都认为,顺治皇帝是患疾驾崩,玄烨也理所当然地继承了皇位,且不知,“驾崩”的顺治皇帝已经远离京城身在五台山念诵经文了。孝庄太后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她的智慧让后世的人敬佩至极。
4。 韬光养晦,不做众矢之的
康熙是个雄才大略的君主,在位六十一年,削平了三藩,大败准噶尔贵族噶尔丹,与俄国签订《尼布楚条约》,功勋卓越。他解决了国家大事,却无法解决家庭内部的事。他的后半生一直为立太子之事痛苦不已。康熙十四年,康熙立二皇子胤礽为太子,但胤礽处事鲁莽,让康熙很失望,于是在康熙四十七年,废了太子胤礽。康熙有三十五个儿子,太子被废后,他们开始争夺太子之位,在当时的朝野中掀起一阵风波。无奈之下,在康熙四十八年,重新立二皇子胤礽为太子,康熙的本意是经过这次教训胤礽应该会痛改前非,珍惜这次机会。这样一来,也避免了皇子们争夺太子之位。但这个想法最终还是落空了,胤礽和先前没什么区别,仍旧是我行我素,甚至拉帮结派形成了一个太子党,其余皇子也都有自己的势力。一场宫廷争夺太子之位的暗战就在这样的形势下展开了,康熙又一次面临着抉择。
皇四子胤禛在这种情形下,并没有加入争夺太子之位的行列,在诸皇子拉帮结派闹腾得正凶的时候,胤禛已经悄悄地置身事外。胤禛的一个幕友戴铎曾跟他说,做皇帝的儿子很难,动作过露锋芒,容易让皇帝起疑;无所事事,又会让皇帝觉得你是一个没有雄才大略的人,肯定会被放弃。胤禛把戴铎的话放在心里揣摩,他总结出四点来:第一,诚孝为先;第二,友爱兄弟;第三,勤慎敬业;第四,戒急用忍。他认为只要把这四点做到了,自己自然就会避免一些麻烦,从而获得皇上的赏识。
康熙五十一年,二皇子胤礽的太子之位再次被废。康熙很伤心,他在宣布谕旨的时候说:“胤礽一再让朕失望,不但没有痛改前非,珍惜眼前的机会,反而变本加厉做出众多不法的事情来,朕对胤礽的心已经死了。”这段时间康熙的心情很难过,连续七天七夜不思寝食,不吃不睡。由于过于伤心,康熙得了中风,右手不能写字,用左手批阅奏章。诸皇子并没有因此而停手,太子的再度被废进一步地加大了他们的行动。
胤禛在府中忙活了一天。他听说皇上喜欢吃拔丝芋头,就命厨子精心烹饪了几道芋头菜,亲自端着来到乾清宫。康熙正在御书房里批阅奏折,一尺来高的奏折堆积在案头,康熙的神色很不好。胤禛敲了敲门,康熙应了一声,放下了批阅奏章的笔。
胤禛端着菜走进了御书房说道:“父皇政务繁忙,切莫累坏了身子。听说父皇喜欢吃这拔丝芋头,儿臣就亲自下厨做了献给父皇。”
康熙脸色有所好转,说道:“难得皇儿有这般孝心,朕心里万分欣慰。没想到你还会烹饪菜肴。”说着用手掀开了盘子盖,一股芋头的清香顿时溢了出来,康熙深吸了一口气,说道:“朕好久没有嗅到如此香溢的拔丝芋头了。”
胤禛说道:“父皇忙于政事,自是缺少了一份清闲,哪能和我们一样。儿臣无所事事,翻书翻乏了,心里就想着做别的事。现在做的这道拔丝芋头,就是儿臣在《食谱》里摸索出来的。儿臣虽然不能减轻父皇的压力,但也想为父皇做些小事情,也算是儿臣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