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个五年计划研究报告》第182章


稹⒆》坎固妥》看罟郝蚍课荨4?999年11月1日起,又对居民储蓄存款利息恢:
复征收个人所得税。此外,还修订了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每年增加了三天法定假日。这些措施的出台,都旨在促进消费需求的较快增长。
1999年,在努力扩大国内需求的同时,决策层还运用多种经济政策手段支持外贸出口。1在1998年提高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基础上,自1999年1月1日起,进一步调高部分出口商品的退税率,平均出口退税率由原来的10%提高到1256%;自年7月1日起,除已经实行零税率的出口商品和农产品外,进一步提高包括纺织品、服装和煤炭等在内的其他出口商品的退税率,使中国出口商品的综合退税率由提高到1551%2对中央外贸企业出口利润应缴的所得税实行适当返还。3在中央外贸发展基金中设立人民币专项资全,采取贴息方式,用于支持中小企业特别是出口高技术产品的中小企业扩大出口和开拓国际市场。4对有收汇的边贸出口,实行外贸发展基金贴息政策。5改进外汇担保项下人民币贷款的管理,支持外贸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6进一步促进银行扩大对外经贸企业封闭贷款的投放,特别是改善对困难企业的贷款。7对轻工、纺织、家电等机械电子以及服装加工等具有比较优势行业中有实力的企业到境外开展带料加工装配业务提供强有力的信贷扶持和政策支持。8
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提供出口卖方信贷、出口买方信贷、对外优惠贷款、出口信用保险和对外担保等多项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和其他政策优惠。9逐步下放外贸经营权。
从1999年1月1日起,对私营生产企业和科研院所开放外贸经营权;同时对全国大型工业企业实行进出口权登记备案制,对国有、集体所有制的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实行自营进出口权登记制。10进一步完善加工贸易政策和外贸管理体制。【贺氏藏书·刘大海精校】
由上可见,1999年在扩大需求和实行扩张性宏观政策方面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了。
(三)2000年:巩固已有调控成果
2000年是世纪之交的一年,也是完成九五计划和20世纪末重要奋斗目标的最后一年。决策者认识到,做好2000年的经济工作,对于实现中国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并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具有重要意义。鉴于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仍然是有效需求不足,决策者认为,有必要坚持实行扩大内需的方针,努力增加有效需求。
为此,决定继续加大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年初财政预算安排发行10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用于扩大投资需求,同时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切突加大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上半年发行的10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主要用于增加上两年国债资金已安排的基础设施项目的投入:1000亿元国债资金中的90亿元采用财政贴息的方式,继续支持国有企业技术改造;加大对西部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适当增加对科技和教育基础设施的投入;支持开展南水北调、京沪高速铁路等一大批重大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
2000年上半年,中国经济运行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经济形势开始趋好。但决策者认识到,社会需求持续增长的体制尚未形成,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为了抓住国际经济环境有利于中国加快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抓紧解决影响经济稳定回升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巩固和发展经济运行出现的良好势头,必须继续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2000年8月25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的建议,决定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年初国债发行规模的基础上,下半年增发5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解决固定资产投资后续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进一步拓宽消费领域,实施鼓励消费的政策(如进一步完善教育助学贷款及耐用消费品贷款办法;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庋改革,加快住房分配货币化进程,扩大住房信贷规模,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提高公有住房租金水平,进一步放开和健全住宅二级市场,大力整顿房地产拆迁收费和城市基础设施配套收费,加强和规范物业管理),努力实现生产和消费的良性循环;坚持实行鼓励出口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如稳定和落实出口退税政策,落实鼓励机电产品出口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有关政策,进一步下放外贸经营权,实施走出去开放战略,稳定加工贸易政策等),促进外贸出口增长;通过加快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缓解农民增收困难,下岗职工较多的矛盾。
下半年增发的5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基本用于加快在建项目建设,重点投入五个方面:(1)水利和生态项目建设,包括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移民建镇、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和草场保护工程、京津周围沙源治理启动工程;(2)教育设施建设,包括高等学校扩招增加学生校舍等基础设施建设,中西部高校建设补助;(3)交通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包括公路干线、中西部地区贫困县道路建设、铁路建设,新增200亿斤粮库建设以及中西部地区旅游设施建设;(4)企业技术改造、高新技术产业化,城市轨道交通、环保等设施国产化,国防军工企业技术改造以及生物芯片、同步辐射等重大科技项目;(5)城市环保项目建设。
1998-2000这三年,扩大内需的方针取代了原有的抑制需求膨胀的方针,扩张性的政策取代了原来的紧缩性政策。这是九五计划内容的重大调整。
·3。九五计划实施结果与宏观调控政策
“九五”计划时期,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面对的国内外环境,是历次五年计划实施中比较少见的。 国际上,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1997年始发于泰国的金融危机迅速波及整个亚洲,对中国的出口、利用外资以及经济增长都带来了较大的冲击。
在国内,“九五”前期,针对通货膨胀率过高的突出矛盾,把抑制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通过综合治理,高通胀得到了有效控制,需求过热的局面得以扭转,国民经济顺利实现了“软着陆”。而在后期,在出现有效需求不足后,又适时通过增加投资、刺激消费等措施,实现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我的翅膀还在”
【决策回眸】
“九五”期间,中国经济环境所面临的复杂变化是前所未有的。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在当时被美国《时代》周刊比喻成“飞向太阳的鸟,但翅膀已被烤焦”。
1997年,始发于泰国的亚洲金融危机,使我国外贸出口增幅从前一年的20%猛跌至0。5%,利用外资额跌至20年来最低点;在国内,产能过剩、有效需求不足又成为经济生活中的突出矛盾。
到1998年上半年,市场上已经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企业家们都在忙着大打价格战,大商场也寻找一切理由打折。就连世都百货——北京城当时富人扎堆的地方,有时商品居然也打到1折。就是这样,消费者还是不为所动。
事实上,在1997年,关于“软着陆”后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已经颇有争议。这年年初,一个名叫刘慧勇的人曾上书朱镕基,建议应当注意通货紧缩。但这种观点在当时并未成为主流认识。
到了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已相当明朗,并与一系列国内问题叠加,使经济受阻。2月,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时任副总理的李岚清发言表明,决策层不仅注意到了内需不足的存在,还下决心战而胜之。
当年8月2日,朱镕基第一次明确提出“扩大内需”的构想。国务院随后增发1000亿元财政债券,重点用于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同时采取了降低存贷款利率、提高出口退税率等在内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与普通民众生活休戚相关的教育、医疗和住房三项,也从1998年开始了全面的市场化改革,和之后开始的黄金周等措施一起,发挥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而从1999年开始的声势浩大的高校扩招,则与1998年年底呈交给国务院领导的一封信紧密相关。这封由经济学者汤敏和他的夫人左小蕾共同撰写的信建议,在3年至4年内使中国高校的招生量扩大一倍。他们估算,扩大高校招生每年可增加1000亿元左右的消费需求,同时可使每年一至两百万新增的劳动力延迟进入市场,缓?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