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个五年计划研究报告》第184章


第二,世界科技突飞猛进,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成为综合国力的关键性因素。第三,全球性产业结构调整深入展开,将在竞争中形成新的国际分工格局。第四,世界经济仍保持温和增长,主要国家经济将在波动和调整中发展。根据对上述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发展形势的判断,21世纪初甚至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五计划正处于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前期。制定好十五计划,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上一个新的台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十五以后的大发展打好基础,十分重要。
三、十五计划的制定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十五计划的制定工作
1999年,国务院有关部门开始为编制十五计划做了大量的资料准备工作。2000年,中共中央决定组成文件起草小组,并于2000年秋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建议》提出第十个五年计划期间年至200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明显成效,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显着提高,为到2%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奠定坚实基础;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取得重大进展,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健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迈出实质性步伐,在更大范围内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就业渠道拓宽,城乡居民收入持缤增加,物质文化生活有较大改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得到加强;科技教育加快发展,国民素质进一步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明显进展。还提出制定十五计划,要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根据中共中央提出的《建议》,国务院编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并于2001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这个纲要,除序言外,有以下十篇:指导方针和目标,经济结构,科技、教育和人才,人口、资源和环境,改革开放,人民生活,精神文明,民主法制,国防建设,规划实施。
十五计划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由全国人大审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二是在《纲要》之下由国家计委牵头编制少数由政府组织落实的重点专项规划,三是由各地区、各部门根据《纲要》和专项规划精神编制的行业和地区规划。专项规划以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关键领域、薄弱环节等重大问题为对象,着重在那些单靠市场机制难以解决,确实需要政府进行干预的产业和颌域,为这些行业和领域能迅速发展而制定的。这些专项规划包括:人口、就业和社会保障规划,城镇化专项规划,提高竞争力重点专项规划,科技发展专项规划,教育发展专项规划,能源发展专项规划,高科技产业发展规划,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水利发展专项规划,综合交通体系发展重点专项规划。十五计划的制定,充分听取了各方面和各届人士的意见。国家计委专门设立网站,发布公告,欢迎广大公众提出意见和建议,还对一些很有价值的好建议给予公开奖励,从而提高了公众对计划制定的参与度。
十五计划纲要的制定,还首次听取国际组织的意见。1999年初,世界银行接受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委托,就中国十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规划提供政策建议,不久,世界银行写出《中国的中期转轨问题i十五计划若干经济发展问题的框架文件》。
该文件对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问题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见解。其中有21个专题研究报告,包括:1。农业生产:市场与收入;2。农业研究;3。清洁煤技术;4。经济法改革;5。教育战略:6。能源利用与环境;7。经济增长;8。金融部门改革;9。财政改革与财政分权;10。脆弱的土地资源管理;11。天然气开发;12。粮食政策;13。医疗保健;14。收入不平等;15。工业污染控制;16知识管理;17。可再生资源;18。农村贫困;19。交通;20。城镇化;21。水资源管理。【贺氏藏书·刘大海精校】
四、十五计划的几个特点
十五计划是我国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的第~个五年计划,也是我国完成经济发展第二步战略目标,向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迈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因而具有与过去几个五年计划不同的特点。
第一,新的五年计划是在市场发挥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条件下制定的,政府不再是资源配置的主角,因此,计划着重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宏观性和政策性的重大问题指明方向,并提出相应的重要对策。在政府、市场和企业之间的关系中,凡是市场和企业能办并且有效益的事,放手由市场、企业去办,政府不再事事都管起来。
所以许多任务都强调要依靠市场机制来实现,从政府推动为主逐步转为以市场推动为主,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要更多地运用经济杠杆、经济政策和法律手段。当然,政府对财政投资要很好计划,以便对经济发展起重要的导向和示范作用,但是,政府的投资占社会总投资(包括利用外资)的比重很小,大概占10%多一点。绝大部分社会投资和企业投资包括国有企业投资,是在政府政策引导下,由投资者、企业根据市场需要依法自主决策的。这种情况,显然同过去政府投资和准政府投资(在政企不分情况下国有企业投资是准政府投资)占很大或较大比重是有重要区别的。
第二,新计划具有明显的指导性、预测性,是粗绒条的计划,总体上不再具有指令的性质。尽管今天政府拥有和支配的资源还有一些,国有经济在经济总量中占的比重还较大(35%左右),但是,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化,政资、政企职责正在逐步分开,政府不再干预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包括大量的投资活动。国有企业日益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因此,除对极少数承担社会职责的国有企业还保留一些政府干预外,政府对国有企业也主要实行政策引导。这就使新的计划只能是指导性的,预测性的。既然如此,计划就不能像过去那样无所不包,做得很细很具体,而只能是粗线条的,弹性较大的。
第三,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确立以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线。中国的每一个五年计划,都是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为主题。传统的计划都是以追求高的发展速度为中心,而且各地互相攀比,而忽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新的计划首先要考虑市场的需要,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并据此而确定以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线。这是过去几个五年计划所没有的。因为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一般商品已告别短缺阶段,买方市场格局已初步形成,为了更好地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高的需要,必须对现有经济结构主要是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址和服务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与此同时,调整地区结构,开发西部,实现地区经济协调发展;调整城乡结构,推进城市化。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新计划的主线,也是中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只有很好地调整中国的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产业、企业和产品的素质和竞争力,才能使中国在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情况下,各个产业、企业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从而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可见,新计划以调整经济结构为主线,是同中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直接相联系的。
第四,新计划更加重视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中国转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府职能有重大转变。政府着力于保持宏观经济稳定,构造公平的竞争环境,提供公共服务和从事社会管理,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重视生态建设,加强环境保护,使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实现和谐、协调发展,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政府大量减少对经济事务的行政性审批,不再干预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可以腾出手来承担上述社会公共职责。实现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