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人格》第35章


这一概念。从语义分析的角度,无意识究竟指的是什么?它究竟是指一个位于意识“之下”的心理领域?还是指一种“本能”或“驱力”?究竟是在比喻的意义上用来指储藏种种记忆和表象的“仓库”?还是在形而上的意义上指心理中那些“不可说”和
…… 172
861荣格:神话人格
说不清楚的内容?何况,从语意分析的角度,“无意识”这种说法本身就是一个悖谬:既然“无”
,当然也就不可能被意识到;既然已经被意识到,怎么还说是“无”。有人甚至指出,在这一基本概念如此模糊含混的情况下,人们居然围绕着这一未知的“X”写了那么多著作,不能不说是当代文化现象中的一件“咄咄怪事”。
显然,即使是精神分析学的大师,也很难给“无意识”
这一概念下一严格的、科学的定义,因为从字面上讲,无意识本身即意味着某种未知的东西。 对未知的东西怎么能下定义呢?
但荣格却正是这样对无意识下定义的。 荣格说:“无意识这一概念什么也没有设定,它所指称的仅仅是我所不知的东西。”
(LT,V。1,P41。)此外他也曾指出:“无意识是自然的一部分,它是我们的头脑所不理解的。”
(LT,V。2,P435。)
这样的概念怎么经得起分析,它又如何能令“严格的”
、“科学的”头脑感到满意呢?
相比之下,倒是弗洛伊德的说法较能令人接受。 在《无意识》(1915)这篇经典论文中,弗洛伊德就我们如何能够认识“无意识”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我们怎么可能达到对无意识的认识呢?当然仅仅是当其作为某种意识到的东西,即当其已经被转化和翻译为某种意识到的东西之后,它才能够为我们所知。”
(CompleteWorks,V。14,P16。
LonAdon:hogarthpres,1978)这就是说,要对某种未被意识到的东西有所认识,那种东西必须首先作为一个词、一种意象、一种情感或一种肉体症状被“转化”或“翻译”到自觉意识之中,即在自觉意识中获得心理上的“再现”或“表象”。
…… 173
荣格与西方当代思潮 961
按照今天的理解,经过这样一种“转化”和“翻译”
,这些“再现”或“表象”就在我们的意识中构成了我们心理生活的“文本”
;在阅读和分析这些“手稿”的时候,我们就既是自己“手稿”的作者,又是这些“文本”的读者和批评家。这样一来,古典精神分析学就在当代的“语言学转向”中获得了某种创造性的转化。这种转化当然涉及到许多问题:这些文本的作者究竟是谁?为什么我们自己心理生活的写照却被当成我们自己之外的东西来阅读?进一步讲,这一读者又是谁?他将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去阅读和解释这些作品?反过来,这些作品又是按照什么要求、什么规则和“语法”写出来的?……所有这些疑问,正是拉康(JacquesLacan)在用语言学的方法研究精神分析学问题时试图弄清的。 虽然事实上,这些问题在荣格那里早已有过思考和解答,但倘若我们不把拉康作为一种参照,荣格的有关思想是不易被阐释清楚的。在《符号、想象与现实》(拉康1953年7月在法国精神分析学大会上提交的论文)中,拉康试图以语言学的严密来阐明意识和无意识的结构。 为此,他把一种三分法的体系引入精神分析学的术语,认为心理经验可以划分为三种:真实的、想象的、符号的。 他把如其本然并力图被人认知的心理事件或心理经验称为“现实的”
;把该事件或该体验在人头脑中的“再现”或“表象”
(意象或语词)称为“想象的”
;把这些“再现”和“表象”在心理的一种结构作用下被组织成的“单位”称为“符号的”。于是,在拉康那里,所谓“符号”便是这样一种心理秩序或心理结构功能,这种结构功能
…… 174
071荣格:神话人格
能够把种种心理表象(想象)组织成有意义的单位。 从语言学的角度看,这些表象(想象)被符号功能组织起来的情形,与有关词汇要素被造句法(syntax)
组织为有语义学意义的单位(句、段)时相似。 这样便不难看出,拉康努力要做到的,不过是力图在一门较为严密和客观的学科(语言学)
基础上,对荣格的原型理论做出新的论证。拉康强调人格发展的过程取决于一种在文化中被决定了的符号母体(matrix)
或能指母体,这一母体构成了我们生活于其中的文本环境(textualenvironment)
,我们的人格发展就是这一母体的产物。 这一母体大致可理解为一种被内化了的语言能力,它的作用当然首先是表象和命名。 因为,在拉康看来,如果自我没有一种能力再现和表象自己(无论是再现为意象还是语词)
,并从而能够从另一个有利的角度或位置来反观自身,人格的建构以及意识和自我反思所特具的能力就都成为不可能。“语言”的获得(即心理的再现或表象能力)导致了三种有意义的结果:首先,通过获得为一种经验命名的能力,个人能够以文本来取代或替换曾经有过的经验,从而能够把自己符号化,这样就既获得了对当下事件的意识,又使自己与该事件拉开了距离。 这一过程建立起了一个居中(作为中介)
与经验进行斡旋的表象领域或文本领域。这一领域不仅居中(作为中介)与客观世界斡旋,而且还作为中介与自我体验进行斡旋。 其所以能够如此,则是因为通过对第一人称代词“我”的使用,它在语言中建立起了一个“自我”的表象。 没有这种自我表象、自我意识的能力,个人便不可能在一个曾经有过的梦中认出自己的自我形象,并在梦
…… 175
荣格与西方当代思潮 171
的文本中将其符号化。获得语言(即内在地获得再现和表象的能力)的第二个结果是:由于能够在一个分离的存在秩序中再现自己,人格被划分为一个“经验的自我”
(experientialself)和一个“文本的自我”
(textualself)。
文本的自我是上述“能够用表象再现”
这一能力的副产物。通过用语言去同化和被语言所同化,说话者日益认同于文本的自我,即第一人称代词“我”
,而“我”却不过是更为原初的经验自我的再现,它不过是“经验的自我”在语言王国中的一个替身,而经验的自我却被从再现这一领域中排除了出去。(参看拉康:《自我之语言》、《精神分析的四个基本概念》。)
这一排除导致了语言获得后的第三个结果:无意识经验秩序的出现。 尽管“表象”和“再现”居中斡旋的作用对意识和自我意识来说始终是必要的,但文本性中介所付出的代价却是在文本和原初有过的经验之间,造出了一段不可跨越的距离。 于是,不能被中介作用所达到的经验领域就成为无意识领域。 这样,在拉康看来,无意识的存在就在语言(被内化)的作用上得到了科学的和合理的说明。拉康的理论确实有更加独特的一面,但在某些方面却与荣格的思想是一致的。拉康受列维—斯特劳斯的影响较大,而列维—斯特劳斯则显然在许多方面受益于荣格。 列维—斯特劳斯曾试图用结构主义观点对弗洛伊德关于无意识的说法作出新的表述。 他把弗洛伊德所说的无意识重新划分为“亚意识”
(thesubconscious)和“无意识”这两个不同的侧面,前者(亚意识)由个人生活进程中集合起来的记忆、意象等材
…… 176
271荣格:神话人格
料构成,后者(无意识)则被设想为“空无”并被认为是结构法则起作用的地方。 不难看出,这种划分与荣格把无意识区分为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的做法是完全一致的。 我们不妨看看列维—斯特劳斯自己的表述:
人们因此可以说亚意识是个人的专用词典,我们每个人都在其中积累起自己个人生活史的词汇,但这些词汇能够对我们自己和对他人起意指作用,仅仅是由于无意识按无意识的法则将其组织起?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