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建设60年》第39章


了全面除险加固;对位于我国几大“粮仓地带”的十几个大型灌区进行了扩建和改造,改善和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200万亩。同时,国家还投资实施黄淮海平原、东北三江平原和广西、新疆等商品粮棉基地水利建设。
群众性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活动,在“七五”期间重现生机。“七五”期间,在全国实行的农田水利建设劳动积累工制度发挥了巨大作用。据统计,从1987年初以来的四年间,全国农民投入兴修水利的劳动积累工达130多亿个,成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的主体。在水利投入中实行的多渠道、多层次集资的办法,为在国家投入资金有限情况下大兴水利开拓了新途径。
“七五”期间,由于政府连年兴修农田水利,初步扭转了灌溉面积连年下降的局面,经过维修改造的7。2亿亩灌溉农田,以其占全国农田40%的面积,生产出占全国产量三分之二的粮食。
90年代以后,农田水利建设的速度明显加快,冬春修筑上工人数,完成土石方量,都在逐年上升。在农田水利建设方面,从新中国成立到1997年底全国兴修了大中小型水库8。5万座,水库总蓄水量4583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2249。5万公顷,对抵御自然灾害起了重要作用。
1998年开始,国家为了拉动内需,也是汲取1998年洪水的教训,对大江大河的治理持续加大了投入力度。
1998年10月,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把兴修水利摆到全党工作的突出位置,提出了水利建设的方针和任务。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坚持不懈地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努力解决干旱缺水问题。加快现有大中型灌区水利设施的修复和完善。鼓励农村集体、农户以多种方式建设和经营小型水利设施。制定促进节水的政策,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把推广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大幅度提高水的利用率,努力扩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998年冬,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累计投入劳动积累工60。6亿个,投入各类资金383。15亿元,完成土石方92。73亿立方米,无论是规模、进度,还是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都超过了往年。各地汇总的情况表明:以防洪抗旱工程、节水灌溉、生态环境、小型微型水利工程建设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在质量效益等方面取得显着成效。
“十五”期间,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的实施,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降低了灌溉用水量。截至2004年底,国家累计投入136亿元专项资金,对全国402个大型灌区中的255个进行配套与改造。2005年最新项目评估结果显示,已改造的大型灌区,严重病险和“卡脖子”问题基本解决,新增、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5800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58亿公斤;灌溉水利用系数从0。42提高到0。48,新增节水能力70亿立方米。
大江大河治理和大型灌溉区建设取得了显着成就,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却相对滞后,这使得很多灌区不能发挥应有效益。由于国家投入不足,在一段时间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主要依靠农民,其中“两工”(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是最大的投入。然而,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两工”后,没有相应的投入来弥补,使得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更显滞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虽然单个项目的投入不大,却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
2004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指出:狠抓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建设田间灌排工程、小型灌区、非灌区抗旱水源工程,地方政府要切实承担起搞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责任,中央和省级财政要在整合有关专项资金的基础上,从预算内新增财政收入中安排一部分资金,设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对农户投工投劳开展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予以支持。2005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在搞好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快发展节水灌溉,继续把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作为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的重点。加大大型排涝泵站技术改造力度,配套建设田间工程。大力推广节水技术。实行中央和地方共同负责,逐步扩大中央和省级小型农田水利补助专项资金规模。切实抓好以小型灌区节水改造、雨水集蓄利用为重点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继续搞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中小河流治理。通过几年的努力,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节水灌溉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各方面的工作都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到2007年年底,全国农田有效灌溉总面积达到8。67亿亩。2008年,中央共投资50亿元,用于422座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在加大水利建设的同时,为建立农田基础设施投入的长效机制,2004年国家启动实施了《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规划(2004—2010年)》,着力加强优质粮食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整体实施良种繁育、病虫害防治、标准粮田建设、现代农机装备推进和粮食加工转化项目,促进优质粮食产业的发展。按照国家的这些部署,各地不断推动着农田的基础设施建设。
第六章 加快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
·引言
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是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满足广大农村居民基本需求的重要手段,是保障和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重要基础,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新中国成立60年来,伴随着农业生产发展,我国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基础设施、扶贫等社会事业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农村社会落后的旧面貌。
·第一节 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与支持农村文化建设,大力发展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不断丰富农村农民的文化生活,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一、新中国成立后至1978年农村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
为了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新中国建立之初,党和政府就高度重视加强文化事业建设,其中包含了推动农村文化事业发展。1956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联合发出《关于配合农村合作化运动高潮开展农村文化工作的指示》(以下简称《指示》)。《指示》强调指出,由于农业合作化的迅速发展,农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要求日益迫切和增加,而农民群众文化水平的提高和文化生活的丰富,反过来又将推动合作化运动和农业生产的更快发展。因此,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的和迫切的任务,就是要努力使农村文化工作赶上客观形势的发展,以便更好地为伟大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农业增产服务。《指示》发出后,各级党委和政府采取了诸如积极地发展农村俱乐部、发展和健全农村电影放映网、加强和扩大书刊发行网和流通网、大力发展农村广播收音网等一系列加强农村文化事业建设措施。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国农村文化工作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有了一定的发展,逐步建立和发展起以俱乐部为中心的农村文化网,对提高农民群众的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鼓舞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和活跃农村文化生活,起了很大的作用。
但是,1957年反右扩大化后,尤其是“文化大革命”十年中,我国农村文化工作同样受到极左错误思想的干扰和冲击,遭受了严重的挫折。
二、改革开放新时期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高度重视与支持农村文化事业建设,充分发挥公共服务职能,积极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努力构建结构合理、发展平衡、服务优良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一是大力支持农村基层文化建设。随着农村经营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农村经济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然而,农村文化事业发展却落后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越来越难以满足广大农村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和措施,利用各种形式,加强农村文化事业建设。1991年6月,国务院批转文化部《关于文化事业若干经济政策意?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